我們一起來看,可能你不知道三峽工程這5方面的重要性。
2020年11月1日,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三峽工程日前完成整體竣工驗收全部程序。根據驗收結論,三峽工程建設任務全面完成,工程質量滿足規程規範和設計要求,總體優良,運行持續保持良好狀態,防洪、發電、航運、生態與環保、水資源利用等綜合效益全面發揮。
三峽工程之所以這麼雄偉壯觀,是因為三峽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和綜合效益最廣泛的水電工程。據監測表明,攔河大壩及洩洪消能、引水發電、通航茅坪溪防護工程等主要建築物工作狀態正常,機電系統及設備、金屬結構設備運行安全穩定。
那問題來了,為什麼說三峽工程發揮綜合效益具有重大意義呢?從這5方面出發,真相就會浮出水面。
①防洪
從防洪方面來分析,從蓄水至2020年8月底,三峽水庫累計攔洪總量超過1800億立方米。2010年、2012年、2020年入庫最大洪峰均超過70000立方米每秒,經過水庫攔洪蓄水,削減洪峰約40%,極大減輕了長江中下遊地區的防洪壓力。
②水資源利用
據監測表明,三峽水庫每年枯水季節下洩流量提高到5500立方米每秒以上,為長江中下遊補水200多億立方米,至2020年8月底累計補水2267天,補水總量達2894億立方米,改善了中下遊地區的生產、生態和生活用水條件。
③生態與環保
再往生態與環境保護的層次來說,至2020年8月底,三峽電站發出的優質清潔電力能源相當於節約標準煤4.5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達11.72億噸,在節能減排方面效益顯著。
④發電
眾所周知,三峽電站是世界上總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輸變電工程承擔著整個三峽電站的機組電力輸送任務。至2020年8月底,三峽電站累計發電量達13543億千瓦每時,最大力度支持了華東、華中、廣東等地區電力供應,同時,也是我國重要的大型清潔能源生產基地。
⑤航運
三峽工程顯著改善了川江船道通航條件,三峽船閘從2003年6月試通船以來,過閘貨運量快速增長,2011年首次突破1億噸,到2019年達1.47億噸。至2020年8月底,累計過閘貨運量達14.85億噸,有利推動了長江一帶經濟快速發展。
「國之重器」三峽工程是中國,乃至世界建築行業、水利行業、發電行業的金色典範。同時,三峽工程還創造了諸多世界之最。期待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百度、微信端關注云安創了解更多資訊
89%的企業和個體首選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