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3 2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13日,寧波日報頭版報導《做好企業「大管家」》
「企業門難進、橋梁架不起、服務無從下手」,北侖小港街道楓林社區曾一度面臨這樣的窘境。
楓林社區成立於2013年2月,下轄1個拆遷安置小區、1個浙江省級裝備產業園區、2個小微企業較集中的工業園區。在11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大中小企業有162家,其中規上企業38家,包含16家北侖區「龍騰」企業。
作為一個典型的以工業為主的混合型社區,如何做好企業「管家」、職工「保姆」,是重點,是難點,亦是永不止步的探索。近年來,楓林社區黨委始終堅持一手抓生產性服務,一手抓生活性服務,整合各方資源,打通服務企業「最後一公裡」,讓轄區企業及職工享受到最優質最優惠的資源和服務。
「一開始,大體量企業對社區層面的服務和幫助,需求度幾近於零。」楓林社區黨委書記金勝男坦言,在做好力所能及的生產性服務的基礎上,社區做起了「人」的文章。「我們社區多是智能製造企業,職工約有1.5萬人,且70%以上是年輕人,也不乏高端人才。『留人難』,是很多企業面臨的問題,這也成了我們提升『存在感』的突破口。」
楓林社區黨委緊緊圍繞青年產業工人、青年高端人才、新生代企業家三大服務對象,組建了「學習型」「文體型」「公益型」三大類型社會組織,幫助廣大職工獲得提升、交到朋友、實現價值,近3年來累計舉辦各類活動78場,輻射青年5000餘人次。
契約化共建,助推社企有效融合。開設先鋒「e」課堂,每季度組織黨員進行集中學習;開展圓夢「小候鳥」微心願、紅七月便民服務月等公益活動;設立「比一比、曬一曬、亮積分」黨建先鋒牆,開展《條例》《準則》等知識競賽,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學習氛圍……
自2015年成立區域化黨建聯合體以來,楓林社區黨委進一步完善「1+1+N」黨委組織架構,「N」是指N家非公企業黨組織。目前社區黨委下轄7家實體非公企業黨支部、3家功能性非公企業黨支部。同時,社區黨委依託「網格化」管理模式,配備一對一非公黨建工作指導員,加強非公企業黨支部規範化建設,基本實現了區域黨群組織的無縫覆蓋、開放運作和有效融合。
記者了解到,為了加強企業協作共建,轄區企業還開展了「大手牽小手」「契約化」結對行動。即通過搭建「產業鏈聯盟」「新楓享聯誼會」等社會組織,依託盛威軍校、菲仕中青班等優質企業的品牌項目,由相對成熟完善的大企業幫助指導中小規模企業,加快園區上下遊企業的人才交流、業務對接。
為了引進更多高端青年人才,楓林社區還持續推動校地校企深入合作,推進產教融合,與寧波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等達成引才體系,定期邀請大學生實地參觀園區企業、建設大學生就業實踐平臺等,有效加大大學生實習應聘、就業創業全鏈條支持力度。近兩年來,社區共開展相關活動11次,實現近500人次的工作對接。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作為『大管家』,我們社區要不斷下沉服務、優化服務,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金勝男說。
(北侖發布綜合編輯,資料來源:北侖區傳媒中心 記者 沈焰焰 朱英,部分內容來源:寧波日報)
猜你喜歡
牢記囑託 逐夢前行!北侖最大限度激發中小企業靈氣和活力牢記囑託 逐夢前行!「小巨人」爭當模範生總書記浙江考察地回訪丨寧波北侖:打好「全球牌」 打響「當頭炮」總書記浙江考察地回訪丨寧波北侖:「小巨人」爭當模範生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今天,寧波日報頭版關注北侖!》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