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女兒3歲了,開始上幼兒園。每天都要帶著條花毛毯,午睡的時候必須拿在手裡擺弄著,才能睡著,放學再帶回家,晚上睡覺繼續抱著。經常要找這條小毛毯,幾乎是形影不離。
那條花毛毯已經沒有了可愛的模樣,而且比較破了,像夏天被主人剃毛的小狗,毛毛參差不齊的。感覺輕輕一扯就會破。
朋友試過讓她不用小毛毯幫助入睡,屢戰屢敗。
回想起來是小時候,寶貝吃奶的時候,小手緊緊攥著那條小毛毯,有時還把小臉往上蹭,可愛的不得了。像是表達她內心滿足和喜悅心情,萌得很。
這條小毛毯就成了小女孩特定的「寵物」,發展到最後,沒有它,吃奶也不能安靜的吃,不握著它,睡覺特別難哄。
多次妥協的結果是,小姑娘再也離不開這條小毛毯。再破也不能丟掉,新的也不換。
這種現象大多出現在寶寶8個月大的時候,媽媽們要注意,不要讓嬰兒有特定喜好的毛巾和被褥。要經常讓他們嘗試不同顏色、不同觸感的物品,經常調換一下嬰兒用的被子、毛毯、毛巾等。
不要因為她有特定的小毛毯很容易哄睡,感覺很方便,讓她養成了這種習慣。
如果寶貝已經有了自己的小「寵物」,也不用強迫她更換,容易引起應激,造成孩子的不適。慢慢過渡,通過戶外活動,多消耗孩子過剩的精力,減少她對特定物品的關注度,時間長了,也能慢慢的脫離對它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