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詩中有一個錯別字?詩詞大會上百人團被一「斑馬」折腰

2020-12-11 蜀黍趣觀史

兩句三年得,一吟淚雙流。——賈島

這句話說的是詩人在作詩的時候,每一個字都是經過精雕細琢的,很多字詞都具有深意,需要讀者去仔細探究才能發現。在中國詩詞大會中,有這麼一句詩,令百人團多次答錯,就是李白《送友人》中「蕭蕭班馬鳴」中的「班馬」,百人團認為這句話應該寫作「蕭蕭斑馬鳴」。難道「詩仙」李白真的寫了一個錯別字嗎?

無數英雄競折腰

提起中國詩詞大會,大家肯定不陌生,這是一檔以中國傳統詩詞為根底的節目。其中的百人團更是英雄輩出,每一個人都是詩詞大神,他們的肚子裡仿佛裝著幾十本詩詞大全。但是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中,有這樣一道題,竟令許多人鎩羽而歸,那就是在李白的《送友人》中,究竟是「蕭蕭班馬鳴」還是「蕭蕭斑馬鳴」。

在這道題中,百人團不少人選擇最後一項,結果是錯的。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這樣一句古詩,居然會有很多人答錯。這句詩真的有如此之難,竟惹得百人團眾多英雄折腰?

「班馬」還是「斑馬」?

有人說,之所以百人團會有這麼多人答錯,是因為這是一個錯別字,具體地來說是用了通假字,即李白在這裡用了通假字,用「班」來表示「斑馬」的「斑」。而這句話應該理解為「斑馬在發出聲聲嘶鳴。」

那麼李白究竟有沒有寫錯字?「班馬」真的是「斑馬」嗎?

首先,我們要清楚一個概念,就是什麼是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國古文中常見的一種用字現象,就是在寫某一個字的時候,或是因為老祖宗沒有創造這個字,或是由於一時想不起來某個字了,就用另外一個同音不同形的字來代替,這種字在文言文中並不少見,它們被統稱為「通假字」。這種字從本質上算是一種錯字。而「班」本來也有通「斑」的用法,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將「蕭蕭班馬鳴」中的「班」算作一種錯字,貌似也有理可尋。

當然,要弄清楚究竟是「斑馬」還是「班馬」,最重要的還是要弄清楚《送友人》究竟寫了怎樣的內容。《送友人》是作者送別朋友的詩,整首詩都瀰漫著一種對朋友的依依不捨之情。「蕭蕭班馬鳴」出自《送友人》的尾聯「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揮手自茲去」的文意大致是「揮揮手從此離我而去。」從這裡可以看出,作者和友人從此分離,在此情境下,他們都即將成孤獨的人。

唐詩的每一聯都是互相對應的,既然「揮手自茲去」表達了一種孤獨的情感,那麼「蕭蕭班馬鳴」也應該表達出相應的孤獨的情感。唐詩講究凝練,即用少量的字表達出豐富的情感。作為「詩仙」,李白的詩也是凝練的,即每一個字都有其含義,「班」自然也不例外。

「班」在《古漢語字典》中大致有「頒發」「排列」「通『斑』,雜色」和「分離的,離群的」這幾種意義,從整首詩中瀰漫的離愁來看,將「班」理解為「分離的」似乎更為合理。

綜上所述,李白並沒有寫錯字,「蕭蕭班馬鳴」中的「斑馬」是正確的。

淺談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

中國詩詞大會的百人團是中國詩詞的佼佼者,他們掌握的詩詞量遠遠比普通人掌握的多。對於「班」這一字,連他們都有很多人答錯,那麼普通人的正確率可想而知。「班」這個字並不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出錯呢?

首先,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文化,用「博大精深」一詞來形容也不為過。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文字,其中的文化,許多人都是不甚了解的,尤其是通假字。在學校接觸過文言文的都應該清楚,通假字是讓人防不勝防的,有時候,一篇文章中有好幾個通假字。在文言文積累到一定程度地時候,仿佛就能夠從中找到一個規律——只要和現代漢語不同字形的都是通假字。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認為「班」是通假字的原因。

這種規律簡單粗暴,似乎非常有用。但是也有不少的例外出現,比如「蕭蕭班馬鳴」中的「班」,又比如同樣是李白作品《將進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中的「材」,或許很多人會認為「材」是「才」的通假字,其實並不然。

其次,百人團的這次錯誤,反映出現如今很多人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掌握並不夠。如果充分地明白《送友人》究竟表達出作者怎樣的情感,如果對《送友人》掌握得足夠徹底,就不會將「班」寫作「斑」。當然唐詩本身「凝練」的特點也給現在人們的理解帶來了困難,畢竟漢語是一詞多義的,在凝練的情況下,對其的理解產生謬誤也是情有可原的 。

另外,對漢字的認識不夠也是原因之一。雖然中國的漢字有定量,並不像英語那般,隨便幾個字母就能組合成一個新的單詞。漢語,尤其是基本漢語,基本是不變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當代的中國人,掌握的漢字數量是很少的。2018年年末突然爆紅的《生僻字》就是佐證之一。這種對漢語的掌握不足的情況,不僅體現在漢字認識數量上,還體現在漢字的意義上。

如果不是中國詩詞大會,如果沒有百人團那麼多人答錯,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班」還有「離群的」意思吧。當然,歸根究底,還是因為現如今的很多人對中華文化的了解還遠遠不足。

一堂生動的課

以史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這個實例給予了當代人一堂生動的課,那就是當代中國人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掌握程度的遠遠不足。

不管是唐詩還是漢字,都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讓它們一直流傳下去,是當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而如果要讓他們流傳下去,僅僅讓他們束之高閣是不對的,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我們都應該掌握其中基礎的文化因子。

在中國詩詞大會中,令百人團多人答錯的「蕭蕭班馬鳴」中的「班馬」並不是錯別字,而是一個不能用現在漢語中的意思來理解的字。從中,唐詩「凝練」的特點得到了充分的顯示,但是也反映出當代中國人對漢語文化的掌握程度的不夠,希望大家能以此為鑑。

相關焦點

  • 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中「蓬蒿人」是什麼人?詩詞大會34人答錯
    因為與詩聖相比,李白一直是一個更自我的人,而不是一個杜甫、範仲淹式的完人。為了證明這一點,咱們就來說一說詩詞大會上的一道題,題如下:李白說「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對「蓬蒿人」的理解正確的是?大家請看下圖:答案選B個。這道題臺上的選手是答對了的,但百人團卻有34人答錯了。
  • 李白很簡單的一首詩,小學生都會背,其中兩字卻難倒詩詞大會39人
    很多人在背誦詩詞的時候常常是囫圇吞棗,不解其意。有些詩可能我們背得很溜,但若要問該怎麼解釋詩中的某些字眼時,便答不上來了。 記得有一期詩詞大會考查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連小學生都會背,可是其中的兩字卻難倒了百人團39人。
  • 李白的一首詩中提到的酒是指的什麼酒,擊敗詩詞大會53位高手
    譬如我們都知道,唐代的大詩人李白,就是一個特別愛喝酒的人。流傳有這麼一句話「李白鬥酒詩百篇」,可見大詩人李白的酒量那是非常人所能比的。要不然也不會說「會須一飲三百杯」,有了酒的助興,那詩文更是寫得洋洋灑灑,豪情萬丈。酒,是激發詩人想像的源頭,是包容詩人一切情緒的大海,李白的詩歌中寫到酒的更是數不勝數。
  • 李白被老婆嫌棄後,寫下一首詩,流傳至今難倒了中國詩詞大會34人
    李白我們都很熟悉,甚至不少人都能說出李白的經典名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但是流傳至今的古詩詞大家意思都明白嗎?不見得如此,曾經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就出現了一道題難倒了34人,本來是李白被老婆嫌棄寫的詩,沒想到流傳至今。
  • 因為一個字,《中國詩詞大會》連續兩季出同一題,你掌握了嗎?
    雖然出題形式不一樣,第四季是「識別詩句」,第五季是「划去錯誤項」,但目的相同,都是考查這一個字。所以說,因為同一個字,《中國詩詞大會》連續兩季出了相似的題目。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兩個題目和涉及到的這一個字。在第四季中,是以「識別詩句」的形式出現的。從以下九個字中識別一句五言唐詩(見下圖)。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落幕,10首開場詩詞,讓人久久回味!
    昨天晚上,《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結束了,北大才子彭敏奪得冠軍,五季詩詞大會,三季徵程,終奪冠軍,正應了那一句名言: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節目中,主持人龍洋每一次開場,都會念一句詩詞,或豪邁,或深沉,各有韻味。今天,隱娘就來回味這十首詩詞,看,是否有你喜歡的呢?
  • 《中國詩詞大會》百人團臺上 哈鐵小夥一曲《鴻雁》一夜成名
    14日,春節返程客流高峰剛過,又一名來自哈爾濱的95後鐵路職工,14日晚,在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憑藉一曲婉轉動情的《鴻雁》,成為新晉「春運網紅」。這就是來自哈爾濱工務段的豪放派「詩人巡路工」23歲的馬浩然。15日,記者聯繫到了馬浩然,傾聽了他與詩詞結緣的故事。
  • 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蓬蒿是何意?詩詞大會題錯了,專家鬧笑話
    偶爾也會看會兒電視,上一次看詩詞大會還是一年多前。自從多年前於丹等人「黃」了之後,我認為從電視上學的東西終究了了,不如自己認真讀書來得踏踏實實,可靠。 無可否認,詩詞大會立意、包裝都很好,值得稱讚。但有些細節,實在無法推敲,就像紙糊的,一推就倒。
  • 中國詩詞大會,那些曾難倒了百人團選手的詩詞,有多難?
    中國詩詞大會已經落下了帷幕,即使今年董卿缺陣,這檔節目依然創下了收視率第一的佳績,除了特殊原因外,也說明了國民對詩詞文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我們也知道,央視創辦這一欄目的最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弘揚傳統文化,所以一般題目都不會特別難,所考的詩詞也大多是學生要求背誦的。
  • 詩詞大會考「天街小雨潤如酥」,竟有38人答錯
    近兩年來,《中國詩詞大會》比較火,各年齡段喜歡古詩詞的人都非常喜歡觀看。不知道各位觀眾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我們認為十分簡單、很熟悉的古詩詞,但在攻擂者或百人團選手答題的時候經常出錯。
  • 中國詩詞大會:老外賽詩一點不見外
    本季《中國詩詞大會》中,有兩位外國選手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一個是擊敗才女武亦姝攻擂成功的新加坡女大學生李宜幸,一位是熱愛毛澤東詩詞的美國大學生伍淡然。第五場比賽中,她上場攻擂成功,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但接受採訪時,李宜幸解釋淡定只是「顯得」,因為從來沒有懷著勝負心,抱著上臺玩遊戲的心情,不在意結果而已。她說,參加節目最大的收穫是在百人團中結識了各行各業各年齡層的詩詞達人,裡面藏龍臥虎,單論學識,自己並不如百人團裡的很多人,所以一直抱著敬佩和學習的心態參賽。「以前喜歡詩詞,是很孤獨的,因為在新加坡的環境,很少有同好。
  • 《中國詩詞大會》帶火重慶奉節 宅家也能遇見詩和遠方
    「楊柳那個青青江水平,聞郎那個江上唱歌聲……」在3日晚央視CCTV-1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節目中,來自「中華詩城」重慶奉節的百行團選手胡紅引用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的詩詞進行創作吟唱。
  • 「我輩豈是蓬蒿人」中「蓬蒿人」是什麼人?詩詞大會上34人都答錯
    而全詩最高潮的部分,也因之前的鋪墊順利展現出李白當時心滿意足,即將一飛沖天的豪情壯志。詩詞大會34人答錯《中國詩詞大會》是一檔文化類演播室益智競賽節目,這是一個為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應運而生的節目。在這個節目裡,會有評委,選手等人通過比賽的形式,幫助人們重溫經典詩詞,感受詩詞魅力。
  • 「侯門一入深似海」有錯字,難住詩詞大會大半人,小學生輕鬆答出
    詩詞大會有一個經典題型,叫做:划去錯誤項。不少觀眾可能覺得這種題真的沒什麼存在的必要,它就是考選手的背誦能力,完全不需要理解,只是在摳字眼。對此,筆者倒是不這麼認為,因為這種題會讓我們明白什麼叫「字字珠璣」。
  • 溫州版 「詩詞大會」來了 小夥伴趕緊以詩會友吧
    今年,央視版的《中國詩詞大會》圈粉無數,節目中的經典詩詞「醉美」了一片觀眾。  近日,記者從市圖書館了解到,溫州版的「詩詞大會」——溫州市第二屆「我愛好詩詞」也即將來襲。據悉,該活動將作為2016年「書香溫州」全民讀書活動的重頭戲,為市民的文化生活,添上又一縷「詩香」。  明天起,溫州版「詩詞大會」的報名平臺將對公眾開放。
  • 中國詩詞大會上,李白這題讓蒙曼、康震吃驚,又讓董卿重重點頭
    中國詩詞大會辦了四季,每一季都有很多精彩的畫面。而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的,是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上,因為一道與李白詩詞有關的題目,而引起的插曲。在這個插曲中,蒙曼、康震吃驚,而後來董卿與他們又重重點頭,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中國酒文化與詩詞不分家!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飲酒作詩是李白人生的兩大樂趣。而身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有著大量的名篇佳作,詩的藝術成就極高。在當時就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且對後來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辛棄疾、陸遊,以及明清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著名詩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可謂是飲酒中的業界標杆。
  • 外賣小哥雷海為詩詞大會奪冠後:心靜如水繼續背詩
    2016年春節,雷海為無意中看到央視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季,感覺特別喜歡。作為詩詞愛好者,腦海出現了一個念頭:如果能親自到現場體驗一下,那該多好!《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海選,他果斷報了名。然而,在電話面試環節,他被拒之門外了。
  • 專訪|怎樣讀詩?詩詞大會評委蒙曼現身成都七中嘉祥
    春日讀詩,正是當時。今(26)日上午10點中國詩詞大會評委、著名隋唐史學者、百家講壇主講人蒙曼老師攜最新力作——《四時之詩:蒙曼品最美唐詩》現身成都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與大家品味唐詩中的人文精神,細細領略那穿越千年而來的風花雪月和歷經千年而不朽的繡口錦心,感受時光流轉中唐詩的千古流韻、動人風情。本次講座由新華文軒零售事業部主辦。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已開播!奉節即將精彩亮相!
    天才萌娃小恆屹已經認識3000多個漢字背誦580多首詩詞 選手組團形式更加新穎,按照少兒團、青年團、百行團、家庭團、預備團呈現人生各個階段的詩詞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