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被老婆嫌棄後,寫下一首詩,流傳至今難倒了中國詩詞大會34人

2020-12-13 楚欣聊教育

李白我們都很熟悉,甚至不少人都能說出李白的經典名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但是流傳至今的古詩詞大家意思都明白嗎?

不見得如此,曾經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就出現了一道題難倒了34人,本來是李白被老婆嫌棄寫的詩,沒想到流傳至今。

《中國詩詞大會》是一檔品鑑古詩詞文化,以詩詞知識為PK的節目,通過分享詩詞,感受詩詞背後故事來激發全民讀古詩的熱情 。在詩詞大會上出現了不少的經典畫面,武亦姝與陳更的「飛花令」,外賣小哥雷海打敗北大碩士,6歲萌娃王恆屹的連連獲勝等等都引發了關注,其中就發生了李白經典詩句難倒眾多英雄漢的經典一幕。

當時的題目是:李白說「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對「蓬蒿人」的理解正確的是?

A.俗語罵人的話;B.貧居之人,所居荒野之處皆蓬蒿;C.攀龍附鳳的人。

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是B,可是百人團中卻有三分之一的人選擇了A或C,讓人有點難以理解。但如果熟悉李白的整首詩就能明白,耳熟能詳的這句其實跟想像的不一樣。

這句出自李白的《南陵別兒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這首詩寫於公元742年,當時的李白剛剛接到唐玄宗的詔令,以為多年的政治抱負終於得以實現,所以異常興奮。李白一直是渴望入仕的,「遍幹諸侯,歷抵卿相」,然而幾十年來一直不得所願。

就在他抑鬱不得志之時,與他同居的妻子嫌他窮困,離他而去。可以說妻子因為自身貧寒而離去給李白帶來了多大的傷害,李白一生高傲,在氣憤之下寫了這首詩,其中尤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流傳至今,表現了自身的傲氣和不平凡。

其中需要單獨解讀的就是最後一句,「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意思是會稽愚婦看不起貧窮的朱買臣,如今我也辭家去長安而西入秦。

李白把自身的經歷聯想到晚年得志的朱買臣。據《漢書·朱買臣傳》記載:朱買臣,會稽人,早年家貧,以賣柴為生,常常擔柴走路時還念書。他的妻子嫌他貧賤,離開了他。後來朱買臣得到漢武帝的賞識,做了會稽太守。

李白把那些目光短淺輕視自己的世俗小人比作「會稽愚婦」,而自比朱買臣,以為像朱買臣一樣,西去長安就可以青雲直上了。真是得意之態溢於言表!

有的時候不得不說古詩詞就是寫了古人的心情,表達了自身抱負暫時還未實現,別人不要輕視的志向, 通過詩詞來表現氣概,品格,友誼關係,愛情等等,現在我們在領悟中也是不斷提升自我,累積做人道理的過程。

常常朗讀古詩經典,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大!

梁實秋說過,一個正常的良好的人家,每個孩子應該擁有一個書桌,古詩詞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無數的文人都傾注了自己畢生的情感,讀故事學習文化,構建精神上的高地,孩子才會博愛的胸懷,自立自愛。

特別是在今年新教改實行後,今年高考各科題目閱讀量都比去年增加了5%~8%,語文題目難度也在悄悄上升。特別是古詩詞的分量,增加51%。人人都在感嘆,古詩詞越來越重要了

什麼是文化,不是顯擺,而是骨子裡的修養,跟穿著打扮無關,跟家裡的財富多少無關,裝不出來。詩詞,總能用短短幾個字,把友情、愛情、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在《中國詩詞大會》裡那麼優雅的董卿也說:「每個人外表的美都是短暫的,唯有用知識和涵養修飾自己才能美麗一生。我始終相信讀過的書,走過的路,總會在未來某一天發揮作用,使我變得更出色。」

為什麼還要讀詩,讀古詩有什麼用?

其實現在我們也在思考為什麼要讀詩詞?後面看到董卿老師的這些話才想到,讀故事跟看電影上課學習的道理一樣,就是當你感到迷茫的時候,學習古人的智慧。

人們常說,讀詩詞的人,眼中風景不同,說起話氣質也不一樣。

從小愛古詩詞的孩子,不僅培養出了良好的氣質,而且說話心態都非常好,做事待人都懂得禮貌,很讓人喜歡。大人愛讀故事,學會的是心態,古人的詩就是一個故事,怎麼堅持怎麼寬容他人,學習到的是智慧,到了現在也不過時。

讀古詩詞是件很幸運的事,在感受韻律之美時,還可以了解詩詞作者背後曲折婉轉的故事,如果進一步挖掘歷史,又會在故事背後挖掘出更深一層的哲學道理。

董卿就強烈推薦《中國詩詞大會》,這裡面既有豪放、婉約派詩人代表,又有田園、邊塞等各類別的名作,還兼顧忠孝、仁義、信美等傳統文化價值觀的傳遞,對孩子的成績提高也有幫助。

書中還對每一首詩詞的寫作背景做了詳細的介紹,讓你知其美,也知其為何美。這一套書,就能夠讓你對中國的詩詞文化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

這套書還是幫助孩子提升語文學習的好書籍,它有利於培養孩子在漢語言上的韻律感,提升行文用詞的節奏感。

它更是一本很好的親子共讀書物,一起看完央視的「詩詞大會」,再翻開它來細讀經典,既能重溫知識,也能加強親子互動,一舉兩得。

本書一套有8冊原價268,現在活動期間促銷僅需69元。一頓飯錢,就可以讓你不僅學習經典詩詞,增加自身的學識,同時也間接影響並培養了孩子古詩詞,提高語文成績,一舉兩得。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正版包郵到家

相關焦點

  • 李白很簡單的一首詩,小學生都會背,其中兩字卻難倒詩詞大會39人
    很多人在背誦詩詞的時候常常是囫圇吞棗,不解其意。有些詩可能我們背得很溜,但若要問該怎麼解釋詩中的某些字眼時,便答不上來了。 記得有一期詩詞大會考查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連小學生都會背,可是其中的兩字卻難倒了百人團39人。
  • 《中國詩詞大會》評委康震,即興寫下一首七言絕句,暴露真實水平
    唐詩宋詞流傳了千年之久,至今盛況仍是雲蒸霞蔚,充斥著我們詩性的耳膜,隨意翻折一卷詩書,都有驚鴻一瞥飛來,都有氤氳紫氣歸去。《中國詩詞大會》秉著重振詩詞之風的目的,自開辦以來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與關注,受到了大量詩詞愛好者的熱烈追捧。
  • 李白的一首詩中提到的酒是指的什麼酒,擊敗詩詞大會53位高手
    譬如我們都知道,唐代的大詩人李白,就是一個特別愛喝酒的人。流傳有這麼一句話「李白鬥酒詩百篇」,可見大詩人李白的酒量那是非常人所能比的。要不然也不會說「會須一飲三百杯」,有了酒的助興,那詩文更是寫得洋洋灑灑,豪情萬丈。酒,是激發詩人想像的源頭,是包容詩人一切情緒的大海,李白的詩歌中寫到酒的更是數不勝數。
  • 「我輩豈是蓬蒿人」中「蓬蒿人」是什麼人?詩詞大會上34人都答錯
    而談及詩詞,則一定有「詩仙」李白的登場。李白這位詩人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浪漫主義詩人,一生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詞。有著《望廬山瀑布》、《將進酒》等諸多天下人熟知的作品。而正是這位詩仙的一句「我輩豈是蓬蒿人」卻難倒了詩詞大會的34人。「我輩豈是蓬蒿人」「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 李白描寫美人的一首詩,無一「美」字卻美到窒息,僅28字流傳千古
    這一天,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宮中欣賞美景,這時伶人唱起了曲子,唐玄宗突然來了興致,於是命李白前來作詩。此時的李白,正在酒後酣睡,被御使叫醒後,迷迷糊糊的來到了唐玄宗面前。詩的後兩句,李白的思想逐漸的飄渺起來,「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如果不是在群玉山頭見到的飄飄仙子,也應該是月下瑤臺中的驚豔仙女吧。讓人驚奇的是,李白的整首詩用詞如此誇張,但是讀起來卻並不讓人覺得雍容華貴,反而給人一種素淡的感覺。
  • 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中「蓬蒿人」是什麼人?詩詞大會34人答錯
    前段時間,英國BBC拍了部很有意思的紀錄片,名叫《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說實話,拍得還行,畢竟是致敬咱們詩聖的作品,情懷總歸還是有的。不過不少網友對這個片名倒是有意見了,小美身邊也有詩詞迷表示:杜甫最偉大,那是把咱詩仙李太白擺在哪兒了?
  • 宋朝最「懶」的詩人蘇麟:一首詩只寫2句卻流傳至今
    中國自古都是禮儀之邦,更是一種人情社會,也即所謂的「人熟多吃四兩鹽」,用一句書面語來形容,就是「近水樓臺先得月」,意思是水邊的樓臺先得到月光,比喻由於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搶先得到某種利益或便利。其實,「近水樓臺先得月」是出自宋代一位無名詩人的一首詩,之所以說詩人無名,是因為他一生只為後世留下了一首詩,這首詩還只有兩句,因而,此人堪稱中國文學史上最「懶」的詩人了。這位「懶詩人」,就是北宋著名文學家範仲淹同時代的蘇麟。蘇麟,公元969年出生,宋朝時期杭州的一個縣巡檢。
  • 19歲蘇軾大喜之日寫下情詩,不料卻流傳至今,讀完讓人臉紅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中獨樹一幟的文化,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能隨口說出一兩句古詩詞,但如果要說最經典的詩詞還得是唐宋時期,當時是詩詞文化發展的頂峰,李白杜甫,李清照,陸遊等等耳熟能詳,特別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在詩詞方面做到了雅俗共賞,「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等等,
  • 但願人長久的長久指的啥?《中國詩詞大會》難倒多人
    詩詞大會上難倒91人蘇軾的《水調歌頭》,2020高考考了,多人答錯蘇軾的《水調歌頭》算得上是傳唱度很廣的一首詞了,那一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首詩是蘇軾在一個中秋節的夜晚,因太思念他的弟弟蘇澈,而寫的一首千古絕唱《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月》: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 蘇軾灌醉友人被其妻趕出門,憤然寫下一首詩,讓這一成語流傳至今
    在中國數千年的文化史中,蘇軾可謂是最頂尖級的全面人才。無論是詩詞,還是書畫,都是當時第一流。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些單項能力,在整個歷史上都是屈指可數的。因此,不光是現代,就是在他生活的北宋時期,蘇軾就已經是全民偶像人物。了解蘇軾的人都知道,蘇軾的一生是被貶的一生,他的一生都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但是蘇軾從來都沒有對生活失去過信心,最多也就是借杜康來解憂。
  • 李白臨終寫下一首絕筆詩,成為盛唐千古絕唱,至今無人能超越
    這話雖然絕對了些,但並不無道理,每個人到生命盡頭都會回想起自己一生的經歷,壯志未酬的人會慨然嘆息,心願未了的人會諄諄叮囑,即使唐朝最著名的浪漫主義大詩人李白也不例外,他在臨終前曾經寫下了一首絕筆詩。絕筆詩在歷史上並不少見,我們最熟悉的應該就是陸遊那首《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 「詩仙」李白被好友騙來喝酒,動情寫下感恩詩,誇友情勝過1潭水
    李白生於唐朝,而唐朝又是詩的時代,由於皇帝及宮廷驕奢淫逸,詩詞也淪為了統治者御用的玩物,所以唐朝鼎盛時期的詩詞大多數描寫的都是宮廷生活,給人帶來豪放大氣的感覺。在眾多詩詞大家中,最瀟灑,最驕傲不遜的恐怕就就要數李白了。
  • 李白最雄偉的一首詩,描繪出的壯麗景觀千古流傳
    李白一生遍遊祖國名山大川,他非常熱愛祖國的壯麗山河,因此也寫下了一首首雄偉壯觀的有關於名山大川的詩篇,《望天門山》便是其中經典之一。李白在江中乘舟溯流而上,遠望雄偉的天門山,留下了這幅千古流傳的壯麗畫卷。
  • 詩詞大會考《楓橋夜泊》,難倒冠軍陳更,專家:課本也錯了
    的人都知道,他不但會背詩,對很多詩詞的典故也是了如指掌。李定廣教授指出這並不是一首落第詩,張繼並沒有落榜,據《唐才子傳》記載,張繼在天寶十二年首次科考就進士及第了。而這首詩寫於安史之亂後。安史之亂發生於天寶十四年一月份。張繼寫此詩時位於蘇州城,他本來是湖北襄陽人,之所以會流落到江南是當時的環境所迫。他不得不和其他人一樣逃亡蘇州。自己剛中了進士兩年,就發生了這種事,擱誰誰不愁?所以他就寫下了這首名垂千古的七言絕句《楓橋夜泊》,不少選手聽到李定廣教授的講解,都感嘆自己居然理解錯了這麼多年。
  • 一首詩詞力壓全唐,流傳至今,他的作者是誰你肯定想不到!
    一首詩詞力壓全唐,流傳至今,他的作者是誰你肯定想不到!關於唐朝,很多人的印象就是唐朝國力強大,萬國來朝。開元盛世,貞觀盛世令唐朝國力大增,達到了當時的鼎盛狀態。現在外國聚集中國僑胞同胞的地方也被稱之為唐人街,可見當時的唐朝有多麼強大!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很多人都沒讀懂,讀懂後才知道李白內心的不甘
    大家都知道,李白被稱之為詩仙,一生寫下過1000多少詩,並且經典傳誦之作非常多,如今我們從小學到大學,都會從課本上學到李白的詩。之前有部電影叫做《妖貓傳》,裡面楊玉環說了這樣一句話:李白,大唐有你才偉大。
  • 李白描寫女人容貌的一首詩,短短14個字,至今無人超越
    在我們中華幾千年的歷史中,留下了很多文化遺產,這其中流傳最久的就是我們的古詩詞,一首古詩的文字不多,卻包含著很多層的含義,不得不佩服古人們的智慧,當時的社會環境比較單純,所見所想的都是對美景的讚嘆,或者借用景色來抒發自己的感情。
  • 《中國詩詞大會3》開場白:是詩詞比拼,更是最佳寫作範本
    董卿:《中國詩詞大會》從2016年開始播出,一經播出之後,就引發了全社會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和追隨。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2018年新春我們迎來了萬山紅遍的新時代,而《中國詩詞大會》也將開啟屬於它的新徵程。今天,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不同年齡的詩詞達人們,又一次會聚在《中國詩詞大會》的現場。
  • 李白的詩中有一個錯別字?詩詞大會上百人團被一「斑馬」折腰
    在中國詩詞大會中,有這麼一句詩,令百人團多次答錯,就是李白《送友人》中「蕭蕭班馬鳴」中的「班馬」,百人團認為這句話應該寫作「蕭蕭斑馬鳴」。難道「詩仙」李白真的寫了一個錯別字嗎?無數英雄競折腰提起中國詩詞大會,大家肯定不陌生,這是一檔以中國傳統詩詞為根底的節目。
  • 李白很肉麻的3首詩,全都赤裸裸地吹捧楊貴妃,其中一首更是經典
    中國歷史2000多年,出現過無數首經典的詩詞,辭賦的代表人物是蘇軾,而詩的代表人物毋庸置疑是李白。李白對於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十分巨大,甚至是今天,我們還能受到他的影響。李白這樣的"仙才",2000多年的歷史只出現了三個,由此可見他在文學上的地位登峰造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