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波疫情加速到來,除了肺損傷,這些感染症狀值得警惕!

2021-01-15 健康界

9月20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的一番言論又登上了微博熱搜榜。他表示,我國新冠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而在9月18日的中關村論壇的平行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同樣強調了我國疫情二次爆發的可能性。

縱觀全球,新冠的第二波疫情正在加速到來。6月15日,美國傳染病專家、範德堡大學醫學院威廉·沙夫納教授表示美國第二波新冠疫情已經開始。7月25日,德國東部薩克森州州長麥可·克雷奇默警告說,德國第二波新冠病毒疫情已經爆發。4天前,英國首相詹森稱英國正迎來第二波新冠疫情。

儘管全球科研工作者都在為疫苗研發做努力,但仍傳來不好的臨床試驗消息。對於那些新冠病毒感染者,已有多項研究發現,他們在遭受新冠病毒的折磨後,同時也受到了持久性的傷害。

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最初幾個月中,隨著政府努力通過實施封鎖措施來阻止疫情蔓延,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治療或預防感染上。臨床醫生們很清楚,病毒感染可能會導致慢性疾病,並且造成多器官損傷(見圖1)。馬裡蘭州貝塞斯達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的免疫學家海倫·蘇說:「起初,一切都很緊急,現在我們意識到可能還有更多問題,絕對需要長期研究。」

圖1 新冠病毒感染導致多個器官特異性臨床表現

新冠感染,肺系統首當其衝

到目前為止,肺系統是新冠感染最常見的器官系統,研究發現SARS-CoV-2感染造成長久傷害最明顯的地方是在肺部,因為SARS-CoV-2感染開始時是導致呼吸道感染。一些回顧性研究一致報導了SARS-CoV-2感染患者的肺部表現,包括咳嗽、呼吸急促、分泌痰液、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其中咳嗽、咳痰是肺部感染的典型症狀,而患有嚴重肺炎的SARS-CoV-2感染患者可惡化並發展為危及生命的急性呼吸衰竭和ARDS。8月在medRxiv上發布的一項研究對SARS-CoV-2感染住院患者進行了追蹤,發現即使出院一個月後,仍有70%以上的人報告有呼吸急促,而13.5%的患者在家中仍使用氧氣。

來自其他冠狀病毒感染者的證據表明,這種肺損傷將持續一段時間,2月發表的研究記錄了由SARS-CoV-1引起的SARS的長期肺損傷。在2003年至2018年之間,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張培勳及其團隊成員追蹤了71例因SARS住院患者的健康狀況,發現他們即使在15年之後,仍有4.6%的肺部可見病變,38%的擴散能力降低,這意味著他們的肺部在將氧氣轉移到血液中以及從血液中去除二氧化碳方面能力很差(見圖2)。

圖2 肺CT掃描病灶面積百分比變化趨勢。(a:肺CT損傷百分比變化。b:CT上肺損傷百分比變化的氣泡圖與線性回歸)

眾所周知,SARS-CoV-2的進入靶點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受體,而ACE-2受體在Ⅰ、Ⅱ型肺泡細胞和氣道上皮細胞中表達。病毒可通過細胞介導的內吞作用進入這些細胞,並啟動一系列促炎細胞因子,如白細胞介素(IL)-1β、IL-6和腫瘤壞死因子(TNF)。當SARS-CoV-2與ACE-2受體結合時,ACE-2的表達降低。有趣的是,SARS-CoV-1和SARS-CoV-2結合了同一個ACE-2受體;然而,SARS-CoV-2與這個受體的親和力是SARS-CoV-1的10~20倍,這也是新冠病毒感染肺損傷的可能機制。

胃腸道併發症或先於呼吸系統

雖然呼吸系統症狀佔主導地位,但也有人描述了由SARS-CoV-2感染引起的胃腸道(GI)併發症,甚至可能先於呼吸道症狀,SARS-CoV-2感染引起的最常見胃腸道表現主要包括噁心、嘔吐、腹瀉和腹痛。在一項對住院COVID-19患者的回顧性研究(n = 138)中,10%的患者出現噁心和腹瀉症狀,腹痛和嘔吐分別佔5%和3%。值得注意的是,10%的患者在出現呼吸系統症狀前1 ~2天出現噁心和腹瀉,這提示胃腸道症狀可能是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初始臨床表現之一。由於在感染患者的糞便標本中發現了SARS-CoV-2 RNA,糞便-口腔途徑被認為是胃腸道感染SARS-CoV-2的潛在機制。

肝損傷或與COVID-19疾病嚴重程度有關

相關焦點

  • 今年流感疫情提前到來,這些症狀要警惕…
    省疾控專家表示,浙江省的流感疫情一般從12月底開始上升,一直持續到次年的三月份,學校中的流感高發時間與之相似或更早些,除了寒假期間會停歇一段時間。 據浙江省流感監測哨點醫院報告數據顯示,浙江本流行季流感疫情比往年約提早2周到來。
  • 加拿大政府及專家籲警惕第二波新冠疫情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多倫多5月21日電(記者 餘瑞冬)隨著各地謹慎邁出經濟重啟步伐,加拿大政府首腦、公共衛生官員及專家都提醒民眾,需警惕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就我們所知,在疾病大流行中通常會出現第二波。」加拿大總理賈斯廷·特魯多當地時間5月21日在渥太華對媒體說,政府關注的是,當第二波新冠疫情開始時,能夠多快遏制住它。他表示,加聯邦正加大力度支持各地擴大檢測規模和追蹤密切接觸者。他亦提醒,每個人都應盡己所能,依照公共衛生防疫措施行事,包括在無法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的情況下佩戴口罩。
  • 國內會爆發二波疫情嗎?鍾南山最新判斷
    面對歐洲疫情的擴散,國內是否會爆發第二波疫情?新疆喀什出現的大量無症狀感染者是否會影響國內的疫情防控呢?連日來,歐美新冠疫情急劇反彈,每日新增病例持續維持在高位,面對洶湧的疫情,歐洲多國也開始出臺新一輪的防控舉措。
  • 第二波疫情必然來臨!家裡有孩子的,一定要做好這些事
    文丨小豆爸爸的育兒經(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轉發分享)導語:昨天豆爸在新聞看到張文宏的講座發表,張文宏明確表示,冬天的第二波疫情必然到來,而且張宏文還說道:中國的隔壁歐洲已經出現第二波疫情了
  • 青島疫情是第二波疫情?專家否認
    經專家組判定,其中4例為確診病例,5例為無症狀感染者。近兩日,青島市共發現6例確診病例,6例無症狀感染者。「歐洲多個國家疫情出現反彈,是不是全球第二波疫情來襲?」、「青島疫情是否意味著第二波疫情來襲?」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一一回應網友的問題。
  • 警惕| 中使館:12名中國留學生聚集感染!
    警惕 | 中使館:12名中國留學生聚集感染!最近加拿大安大略、魁北克等省確診病例激增,確認第二波新冠疫情暴發,特別是年輕人因參加聚會等感染比例較高。加有關地方政府正在採取更為嚴格的防疫措施,暫時關閉室內餐飲服務和電影院、遊戲廳、健身房等公共場所,重點防範聚集性感染。
  • ...二波疫情暴發發背景下,青島疫情反彈有什麼不一樣?看看專家怎麼說
    不過,隨著人類應對新冠疫情經驗的不斷積累,死亡率已在下降,所以不必像第一波疫情出現時那麼擔憂。更令國人關注的青島疫情,具體消息主要是2020年10月12日,青島市衛健委發布的官方消息,經大規模排查及核酸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共9人為陽性,其中無症狀感染者佔5例,且所有病例均集中在青島市胸科醫院。
  • 專訪UCLA教授張作風:如何認定無症狀感染者?
    無症狀感染者的潛在風險應引起關注。中國的疫情已經開始平穩,第二波主要發生在歐美。現在關鍵是先發現有效的治療方法,以及抓緊攻克疫苗 近期全球疫情加速蔓延,在世界各地的具體情況有所不同。有關專家注意到,英國等海外感染區域輸入中國內地的新增病例裡,存在疑似無症狀感染者,這令疫情防控的難度增加。醫學專家建議,無症狀感染者可能存在傳染性,在家最好先集中隔離14天再做進一步檢測。 如何認定無症狀感染者,這一群體有多大,還有哪些未知風險?
  • 全球二次疫情已開始!青島的算嗎?源頭在哪?專家最新解讀
    楊功煥認為,中國已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一些必要的防控措施依然在堅持,而且疫情防控的意識早已深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今年5月31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接受採訪時就認為,秋冬暴發二次疫情「基本上是肯定的」。而早在3月31日,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就表示,美國新冠疫情可能在今年秋天捲土重來。全球疫情將在秋冬開始二次暴發已成為共識。
  • 專家警告疫情或二次暴發:規模小於第一波 無免疫力者最危險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專家警告新冠疫情或二次暴發:規模或小於第一波 無免疫力者最危險參考消息網4月22日報導 《今日美國報》網站4月19日刊登題為《第二波新冠病毒將於何時襲來?會是什麼樣的?》的報導稱,在第一波新冠疫情結束前,科學家就已經在擔心第二波疫情。
  • 國內會暴發第二波疫情嗎?鍾南山...
    國內會暴發第二波疫情嗎?鍾南山表示,從全球視角而言,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實際上已經開始,一些國家已再度強制封城。隨著天氣的變冷,除了南非、澳大利亞等南半球國家外,大部分北半球國家的疫情情況都會加重。「因為我們有一套完整的群防群控機制」,他表示,但社會還是需要對此保持警惕,因為最近已有八次零星的暴發,而且每兩次的時間間隔都更小。「但我的看法是,按照現在中國的防疫制度和強度,我不認為第二波疫情會在中國暴發。」隨著秋冬季的來臨,新冠疫情與流感是否會疊加發生的風險也成為許多人的擔憂。
  • ...第二波疫情到來:多地醫療系統再臨崩潰 這些國家再度全國「封城」
    近期,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彈明顯,多國宣布進入「第二波」疫情並收緊防疫措施,一些國家再度全國「封城」,防控疫情傳播。多地醫療系統再臨崩潰美國21州住院人數創紀錄或接近紀錄全球進入第二波疫情,但還有些國家「走在了前面」,進入了第三波疫情,比如美國。
  • 你聽過產褥感染嗎?孕產婦這些症狀應警惕
    孕產婦出現這些症狀應警惕) 那麼,產褥感染到底是什麼?它又有哪些臨床症狀?王立芹介紹,產褥感染是指女性分娩時或產後約6周內,生殖道受病原體感染影響,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及炎症反應等。產褥感染可分為自身感染和外來感染,其中,自身感染是正常孕婦的生殖道或其它部位寄生的病原體,在機體免疫力下降時造成感染的情況;外來感染是由於產婦接觸了被汙染的衣物、用具、各種手術器械、敷料等引起的感染。
  • 55歲男子疫情期間發燒4天轉成重症心肌炎,出現這些症狀要警惕
    心肌炎顧名思義就是心臟肌肉發炎,造成原因通常是病毒感染或自體免疫反應出問題,尤其是腸病毒中的克沙其病毒B及伊科勒病毒。而急性重症心肌炎是心肌炎中的一個亞型,心肌炎患者如果出現了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包炎、心源性休克、急性腎衰或暈厥等情況,就要考慮是重症心肌炎,這些症狀提示病情比較危重,有猝死的風險,應該積極救治。
  • ...範圍拉響「第三波」疫情警報,養老院56人被集體感染,二次封城...
    ▼▼▼ 說在前面:最近疫情恐怕不太妙,著重提醒在日華人疫情期間注意防範,切不可大意 我們先直觀的看一下日本2020年疫情推移時間表,高峰期分別是第一次的4月份,但是因為日本控制的一直不錯,5月-6月期間,一直持穩定狀態,直到日本GoTo活動開始,第二波疫情開始迅速擴散,呈現極其迅猛姿態
  • 非洲疫情全球第五波?
    這幾天上的最厲害的是俄羅斯和巴西,差不多每天以上萬的新增引領著疫情第三波。而同時印度以每天好幾千的新增引領著即將爆發的第四波,同時呢非洲大陸也在默默地蓄勢待發有可能成為第五波,根據公開的數據非洲昨天新增的感染人數是3552例,總確診人數接近6萬人,作為一個人口超過12.8億然後面積超過3000萬平方公裡的大洲來說這個數據不算什麼。
  • 大便出現這些症狀,需警惕腸癌的到來!
    腸癌屬於腸道的惡性腫瘤,會影響健康,但是早期腸癌往往沒有特殊症狀,很多人說腸癌不易發現,一旦發現,就已經晚了,但其實大家顯然忽略了一個攜帶腸癌信號的使者——大便。那麼,排便有哪些特殊表現需要警惕腸癌呢?排便有哪些特殊表現需要警惕腸癌?
  • 英國兒童感染冠狀病毒,卻出現皮疹等症狀,需要家長警惕!
    很多人感染的症狀和普通感冒差不多,讓人很容易放鬆警惕心。不僅如此,更可怕的是,在中國還出現了一些無症狀感染者,著實棘手。可是,最近英國《鏡報》報導,目前英國有至少12名兒童,他們感染冠狀病毒的症狀,和普通感冒症狀完全不同,也和大多數感染該病毒的患者完全不同。
  • 警惕!全球多地出現新冠疫情第二波,超市再次被搶空……
    一邊是英國首相鮑裡斯日益嚴苛的防控要求和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而另一邊卻是英國人民走上街頭抗議「嚴格防疫」,要求自己「不戴口罩」的自由權。圖源:newsy歐洲:第二波疫情席捲而來除了英國外,歐洲各國的疫情也令人堪憂。
  • 警惕!116名師生感染,這種病毒席捲而來!
    「學校說是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還叫了醫生,初二年段情況比較嚴重,初三的學生也出現感染症狀。學生都是在學校用餐,我們懷疑是學校食堂出了問題。」陳女士表示,現在學校放假兩天,理由是老師閱卷。張校長表示,學校只是調整上課時間,不是停課。說到原因,張校長表示學校出現部分學生腹瀉,確認是諾如病毒感染。他表示,感染的學生人數大約有30多人,截至13日下午,除了一名輕症患者外,其餘全部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