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考古人員最怕在古墓發現雞蛋,這裡面有啥隱情?專家:碰不得

2020-12-17 騰訊網

引言

辛棄疾在《破陣子》寫道:「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古人對於去世後的事情十分看重,很多人忙碌一生只為「青史留名」。而在階級分明的封建社會中,古人開始在墓中加入隨葬品,以彰顯自己的身份地位。不過,隨葬物品並不全是奇珍異寶,有些完全是出於墓主人生前喜好因而陪葬,出現在墓中時,會讓人有些哭笑不得。

在古代,凡是有一定經濟能力的人都會將自己的墓室修建得儘量豪華,墓中往往會陪葬大量隨葬品。有些帝王甚至會陪葬大量侍從甚至宮妃。當然,除卻那些滅絕人性的殉葬制度,大部分出土的陪葬品還是有其積極意義。在史學家探究歷史的進程中,它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

▲漢墓隨葬品

01

最早的隨葬品多是生活用品,如工具、家畜等。隨著社會生產力上升和階級分化,奢侈品進入隨葬品行列,貨幣也是隨葬品中十分常見的一種,比如殷墟墓中就出土了七千多枚海貝,金屬貨幣出現後更是王侯墓中的必備品。其他如金銀玉器、綾羅綢緞等按照墓主人品階不同,陪葬數量也各不相同。若是墓主人有宗教信仰,往往還會陪葬宗教相關物品,如僧服、道袍等等。有意思的是,漢墓中還會有「買地券」,象徵著墓主對這塊土地的所有權。

隨葬品因時代不同而各有特點,也會因墓主人個人喜好而有一些獨特的物品。例如若墓主人好吃的話,也會在墓穴內放上食物,如西漢中山靖王墓中就出土了幾大陶缸酒。最著名的要數馬王堆漢墓中辛追的墓穴,其中有著牛肉、狗肉、梅花鹿肉等珍貴食材。而據專家檢驗,辛追體內有138顆甜瓜籽,是因吃甜瓜引起膽絞痛,最終痙攣而死,妥妥是一枚吃貨了。

▲辛追蠟像

02

隨葬品中最常見的食物當屬雞蛋,古時雞蛋也不是誰都能吃得起的。當時雞並不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家禽,只有貴族家中才有能力飼養。由於技術限制,專門負責生蛋的雞數量更是極少,所以只有貴族才能夠奢侈地陪葬雞蛋。

最早發現雞蛋的是黃金灣遺址,那個墓中只有一個雞蛋。受當時環境影響,雞蛋沒能完整保存下來,令人痛心。據記載考古學家並未用手觸摸,只是用羽毛輕掃了一下蛋殼就破碎了。此後在山西、河南、重慶等地,都有考古人員在墓穴中發現雞蛋。時間最久遠的古代雞蛋當屬出土於江蘇的,距今2800多年前的一座西周古墓中的一壇雞蛋。

▲江蘇西周古墓中的雞蛋

03

1993年3月,科學家們在發掘河北省宣化市一座遼代大墓時,更是在其中發現了一桌豐盛的飯菜,包括葡萄、酒、板慄以及精緻的餐具。這對於研究遼代飲食文化有著重要意義,有趣的是在這桌食物中也有著雞蛋存在。這讓考古人員有些哭笑不得。

發現隨葬品是好事,畢竟每一件隨葬品都已經是「文物」級別,有著獨特的歷史意義。但考古人員表示最怕在古墓發現雞蛋,因為碰都碰不得。書籍、絲綢等因千年時間而變得鬆脆,若突然有大量氧氣湧入很容易化為飛灰,雞蛋則已經是「化石」了,甚至不需要任何外部幹擾,本身就有化為飛灰之勢。因此考古工作中見到雞蛋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遼代大墓中的一桌飯菜

那麼,雞蛋為什麼這麼容易破碎呢?這是因為蛋殼成分主要是碳酸鈣,經過幾百年、幾千年複雜變化,這種無機物的穩定程度很低,非常容易變成粉末。而其中的蛋清和蛋黃都有有機物,經過如此漫長的時間早已被分解完畢,連「臭雞蛋」都沒了,只剩下一個空殼子,所以十分容易被破壞。古墓中能夠出土未破碎的雞蛋已經是難事,一旦發現就要立刻送到實驗室妥善保存,以保護文物。

為什麼有人想要陪葬雞蛋呢?一方面就像上面提到的遼代墓主一樣是因為生前愛吃,死後希望可以再次吃到;另一方面雞蛋可以孵化出小雞,也象徵著子孫後代生生不息。目前科學家已經發掘出了五罐雞蛋,不過這些雞蛋大多沒有被取出,而是依舊和罐子存放在一起,這樣才能將雞蛋保存完整。

▲古墓中出土的陶罐

結語

王充在《論衡》中曾說:「人死如燈滅,好似湯潑雪。」其實正如王充所言,人去世後就不會和這個世界產生聯繫了,無論陪葬了什麼物品都不會和墓主人自身產生關係了,大多數只會便宜了盜墓賊。所以我們現在更加提倡「活在當下」,踏踏實實做好現在的事情,比臨死之前寄託願望要有用得多。

參考資料:

《破陣子》

《論衡》

相關焦點

  • 考古時為何最怕墓中出現雞蛋,真的那麼詭異?專家:碰都不敢碰
    在大多數的觀念裡,古人的陪葬品肯定都是一些貴重的金銀珠寶,但事實上,在眾多的陪葬品還有樣東西,非常地不起眼,那就是我們常見的雞蛋,有經驗的考古專家,看見它,都會退避三舍,這是為何呢?考古並不是近代才有的,因為歷代帝王們,都會在自己身後,安排非常豐厚的陪葬品,希望可以在地下繼續享受生前的榮耀,所以在古時就有專門發掘古墓的機構,只不過到了近代,才出現考古這個詞彙。直到20世紀中後期,考古體系才逐漸完善起來。但這是一門聽起來很有趣,但是做起來,卻非常危險的工作。
  • 古墓中發現雞蛋,專家都為之害怕,小小的雞蛋有什麼恐怖的?
    現在基本上每家每戶每天都會吃雞蛋,一個雞蛋,最多也就是兩塊錢,但是對於古代來說,雞蛋是非常貴的,窮人根本吃不起。在明朝的時候雞蛋的價格貴的讓你無法超出想像,一斤雞蛋的價格可以買50斤大米。換算一下,一個雞蛋可以買一個人一周的大米。
  • 古人下葬時,為啥在墓裡放上雞蛋?原因讓專家頭疼
    這種古墓的挖掘難度比較高,縱然是水平極高的考古專家,也不能保證在考古過程中,不會弄碎這些文物。 尤其是很多富人的墓中,還會有成壇的雞蛋,一旦不注意就會碰碎。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在這種情況下,對於考古人員來說,心裡肯定會有很大的負擔。
  • 1974年,江蘇發現西周古墓,裡面有2800年前的雞蛋,你想嘗嘗嗎?
    文/月童1974年,江蘇發現西周古墓,裡面有2800年前的雞蛋,你想嘗嘗嗎?在江蘇的一個縣城裡發現一個古墓,這個古墓引起了考古人員的注意,裡面有一些陶器並不起眼,屍體經過時代的洗禮,骨頭也已經不全了,那到底是什麼引起了考古人員的注意呢?
  • 福州一工地發現古墓 考古專家已經開始發掘
    初步估計為南朝至唐朝年間的,考古專家今天發掘  昨日上午,位於倉山煙臺山的福州高級中學試驗樓工地發現一座古墓。施工人員在挖掘一個化糞池時,挖出大量帶有花紋的梯形青磚,同時顯露出一個弧形墓穴。據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考古專家現場初步考證,古墓可能是南朝至唐朝年間的。考古專家今天將對古墓進行發掘。
  • 考古專家工作時最怕什麼?不害怕有鬼,而是怕生活中到處可見的它
    考古專家工作時最怕什麼?不害怕有鬼,而是怕生活中到處可見的它在現代社會,如果有親人故去的話,大家通常都會採用火葬的方式,而且幾乎都是沒有陪葬品的。但是在殯葬文化不同的古代,古人就會在墳墓裡陪葬很多器物。
  • 考古人員發現綠色骸骨,繼而給出這樣的解釋
    而事實上,人類在考古發掘中,也曾發現過了擁有綠色的人種。2005年,在匈牙利的南部地區一個古墓考察挖掘項目中,共找到古墓500座。這些古老的墓穴被界定建於12~16世紀之間。當人們打開其中一座古墓時,發現裡面有一個箱子,而打開箱子後,考古人員在裡面發現一隻奇異的綠色木乃伊之手。
  • 千年古墓埋藏的酒是什麼味道?專家嘗了一口,說了2個字!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就是:千年古墓中埋藏的酒是什麼味道?專家嘗了一口,說了2個字!1974年,考古專家在瀋陽進行考古工作的時候,在一個小村莊發現了一個年代非常久遠的古墓。後來,進過專家的研究,這座古墓竟有千年的歷史,是遼代時期的古墓。因此,也引來了很多的村民前來圍觀,看熱鬧,都想知道這座古墓究竟隱藏著哪些故事。
  • 2016年,湖南一工地挖出清代古墓,考古專家叫停:這是我祖宗
    而墓葬文化也是我國歷史中無數文化的一種,同時,如今的考古學家經常會通過出土的古墓來研究歷史進程。但是,很多人對於考古工作都非常不理解,認為他們是在褻瀆先人遺骸,好端端的非要把古人從墓裡拉出來,還把人家的陪葬物弄到各地博物館展覽。但是實際上,考古工作是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墓葬,進行保護性挖掘。
  • 考古家進入一金字塔底下,發現沉睡了4600年的古墓,裡面藏一奇物
    因為這裡不僅有世界上為數最多的金字塔群,而且自1991年起,考古學家們先後在這裡發現了160多個古墓。吉薩高地最北邊屹立著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古老的胡夫金字塔;東南面是著名的"獅身人面像"——斯芬克斯;最南邊是門卡拉金字塔。在門卡拉的東面還有一座角錐形的金字塔,這是卡蒙若內比梯二世王后的金字塔。在幾千年的風雨侵蝕下,它的外表已殘破不堪。
  • 南京板橋三山村發現西晉古墓 墓主年齡73歲
    昨天上午,有市民向金陵晚報反映,在雨花臺區板橋街道三山村老凹子,發現了多座古墓,現在周圍已經拉上了警戒線,有工地的工人在看守,考古專家也正在現場。記者到現場查訪後發現,這是一座西晉古墓和一座南朝大墓,其中西晉古墓非常特別,墓主的年齡就直接「寫」在墓磚上。
  • 福州市茶園山古墓考古發現宋代防腐術痕跡
    南宋杭州皇家御花園這些容易腐爛的木頭,相比陶器,瓷器,可以說是最容易腐爛的東西,按照古代墓葬形制,一般可分為土墓葬,磚石墓,石室墓三種,在考古上,由於,墓葬所處地理位置,受地下水上升和下降影響,古墓又分為旱墓,沁水墓,古人死後一般根據自身能力,一般都會選擇地勢較高山區丘陵或平原,進行土葬,但,除了旱墓,另外有一種沁水墓,古墓因江河改道,或地下水上漲,古墓被淹,這種墓葬形式,就是考古上講的溼溼墓。
  • 考古現場是怎麼樣的?為何從業人員都不說,有什麼秘密?
    說起考古學家,大家是不是覺得很高大上的樣子,一提起考古研究,是不是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今天筆者曬給大家幾張考古時期的現場照片,帶大家看看考古的現場是怎樣的。在挖掘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困難,例如由於古墓已經被水泡過,很多文物需要進行搶救性開挖;或如,古墓已經被盜墓賊開挖過,需要有技巧的清理現場,以求將損失減到最小。再如,地下嚴寒,很多文物已經被凍住等等,面對不同的情況,考古學家要採用不同的措施,所以作為一個考古專家各個方面的知識都需要涉及,是相當博學的。
  • 上世紀,專家在濟南垃圾堆下發現古墓,將該城的歷史提前了幾千年
    而這一次考察,讓考古家收穫了一次意外發現,這讓濟南的建城歷史一下提前到3500年前......原來,由於上個世紀在這裡發現過許多文物,所以專家們就判定這下面肯定還有文物沒有被發現,而現在專家們在考察的時候發現拆遷的工作人員將垃圾堆在一處,以至於堆成了一個小山丘,專家們怕損害到了地下的文物,就和他們協商,說是將垃圾處理一下
  • 千年古墓重見天日,專家發現一英文瓷碗,為何會憤怒的將其摔碎?
    千年古墓重見天日,專家發現一英文瓷碗,為何會憤怒的將其摔碎?江西瑞昌市的梁公村在今年的6月,發現了一座古墓,當時此地正在施工,一位鉤機師傅一鏟子下去,居然挖出了一個洞,現場的負責人看到洞內的景物後,立刻驚慌失措的讓工人們全部停止,隨後打電話報警。當地的村民介紹,這個地方本來是菜地,沒人知道這居然還有古墓,當地的文物部門人員趕到後立刻發動專家開始搶救性發掘。
  • 中山大學發現古墓葬是在哪裡?古墓葬涉及多個朝代
    中山大學發現古墓葬是在哪裡?古墓葬涉及多個朝代­  近日,中山大學一在建食堂發現古墓葬的新聞引發關注,當地考古部門已經介入勘探。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已發現的墓葬包括漢代、明清等多個時期,但受後期活動影響,破壞較為嚴重,目前考古工作者仍在現場進一步勘探。
  • 考古時發生離奇事件:湖北發現2000年古墓,卻爬出一「千年」烏龜
    但是由人所創造出的文物,卻能躲過歲月的侵蝕,仍舊保留較為真實的一面,讓後人可以藉此對歷史進行品讀,認識到同時期的時代究竟有著怎樣的風土人情,也能在這樣的考究當中感受到歷史的魅力,這或許也是考古的意義。考古時發生了一離奇事件:湖北發現2000年古墓,發現古墓原本不算稀奇,可是誰也沒想到從中卻爬出一隻「千年」烏龜。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考古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專家:做這行的基本都不會去碰
    考古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專家:做這行的基本都不會去碰隨著時代的發展考古的工作比之前進步了很多,在考古學家的努力下使得一大批文物得以重現,人類對歷史的研究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認識。但目前任有很多的人對於考古這個專業存在著較深的誤解,片面的將其歸納為合法的盜墓,這對於考古工作者是極為不尊重的。追究根源古人對於考古這一領域早有了深入的研究,所以考古這門學科並不是在近現代產生的。在古代考古學被稱為「金石學」,金石的理解就是文物,而金石學就是依據所發現的文物來研究前朝的文化,探究其歷史從而還原其真相。
  • 湖南寧鄉發現千年古墓群,還出土了「火鍋」?
    5月17日,記者從湖南寧鄉市文旅局獲悉,寧韶高速二標段楊家灣附近發現古墓群。其中一座漢代墓葬出土了一件鐵釜,配有三腳支架,底部還有焚燒使用過的痕跡,與現代火鍋十分類似。該考古項目負責人楊寧波介紹,從墓室規格和陪葬品來看,這座墓葬應為東漢時期的平民墓。
  • 千年未盜古墓,隨葬品讓專家興奮,古屍體內發現劇毒液體
    大家都認為這只是一座普通的山而已。但是,誰也沒想到在這裡竟然具有一座完整的千年古墓。2003年3月的一天,採石場的工人一如既往的用之前發現的散堆石頭充當新開採的石料。但是,這次他們發現散石堆裡的石料和之前的石頭明顯的不同。這些石頭上有被開鑿過的痕跡,有些石頭上面更是具有某種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