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閔行區七寶鎮,沒有多少路人注意到,在一塊「共建七寶美麗家園」的巨大廣告牌後面有一條臭水溝,岸邊綿延著一片近一公裡長的棚戶區,那裡的居民對瀰漫在空氣中的臭味習以為常。
這條臭水溝叫做唐家浜,岸邊的棚戶區聚居著大量外來務工人員,家家戶戶門口放著馬桶和痰盂,這裡沒有完善的排汙系統,也沒有幾個垃圾桶。對岸的居民說,棚戶區的人什麼東西都往河裡扔;棚戶區的居民說,很少有垃圾車來把垃圾運走。
經過兩天多的走訪,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將這裡的情況反映給了有關部門。10月10日,七寶鎮水務站站長韓敏表示,唐家浜已經被列為上海市整治的黑臭河道, 2015年底將把這條汙染河道作為整治項目,整治河道第一步需要拆除違章搭建的房屋。在整治方案實施前,他們將加大河道調水力度與保潔力度。
有關部門建廣告牌遮擋「臭水溝」發黑髮臭的唐家浜沒有引起多少路人的注意,因為它有一塊巨大的「遮羞布」。
這條黑臭河道緊鄰七莘路、滬星公路兩條交通幹道,距離七寶商圈不到200米,附近有購物廣場、大型超市、電影院、咖啡店和眾多餐廳,商圈每天的人流量達十多萬。
10月9日,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最靠近道路的是七莘路新唐家浜橋一段河道。七寶鎮有關部門將七莘路新唐家浜橋欄杆完全封閉起來,並豎起高約4米的巨大廣告牌,廣告牌上寫著「共建七寶美麗家園」等宣傳語。橋兩側的河道,要麼被建築物遮擋,要麼也被封閉,路過的市民很難看到這條被汙染的河道。
唐家浜是澱浦河的支流,是閔行區七寶鎮內一條重要的河道,全長2512米,寬約14米,以北橫涇為起點,小淶港為終點。以柴家灣唐家浜橋為界,上遊岸邊有一排棚戶區,水質渾濁;下遊的汙染情況則更為嚴重。其中,從七莘路新唐家浜橋到吳寶路唐家浜橋的河道汙染最為嚴重。
在附近居民的指引下,澎湃新聞記者由柴家灣唐家浜橋向下遊走去,所到之處都能聞到陣陣惡臭,河面上漂浮著香菸頭等各種垃圾,河水仍在流動但水體已經發黑髮臭,一艘環保部門的船在河中打撈垃圾,同時就有棚戶區的居民將垃圾倒入河中。在下遊岸邊一處停著一輛小卡車,卡車邊有一大堆垃圾,在記者走訪唐家浜的兩天裡,這堆垃圾一直無人清理,其中一部分垃圾已經掉進了河裡。
在兩天多的走訪調查中,澎湃新聞記者沒有發現唐家浜周邊有明顯的汙染企業,棚戶區很可能是河道重要的汙染源。
巨大廣告牌背後掩蓋的臭水溝,此段為唐家浜的下遊,也是汙染最為嚴重的河段。棚戶區臭味瀰漫房租連年上漲依唐家浜而建的棚戶區綿延近1公裡,雜亂無章。這些房屋一部分由本地居民建造,少數用於自住,多數用於出租;還有一部分則是外來人員自建自住的臨時房屋。
10月9日,澎湃新聞記者從滬星路進入棚戶區,裡面如迷宮一般,巷子非常狹小,只可容納兩人並肩通過,一些人家的屋頂上堆滿了垃圾和廢品,整個棚戶區中都能聞到臭味。越往裡走,房屋之間距離就越近,有的地方兩邊屋棚伸手可及,還有個別房屋幾乎是挨著的。
經過棚戶區一戶人家,澎湃新聞記者看到大門開著,幾個老人圍著桌子正準備吃飯,桌上放著一盆發黃的青菜和一盆鹹菜。放眼看去整間屋子只有三十幾平米,屋內除了吃飯的桌椅,看不到其他家具。地上堆著一個破舊臉盆、一堆廢報紙和一輛少了個輪子的舊自行車。居住在這裡的老人說,自己3年前跟著兒子搬到這裡,兒子和兒媳外出打工去了。記者走訪當天是一個晴天,但屋內陰暗潮溼,隱隱能聞到發黴的味道。
據澎湃新聞記者多方了解,隨著近年七寶地區的發展,外來人口不斷導入,違章搭建的棚戶區房租也在一路上漲。
一位住在棚戶區的居民趙先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房子的租金每月1500元左右,隔三差五就有人來打聽租房情況。」當被問及房屋是否是私人搭建時,趙先生說:「反正不是我建的,我也是租房子的,如果有錢造房子,早就不會住在這裡了。」
趙先生稱,自己是來滬打工人員,在這片棚戶區租了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房間,主要從事駕校培訓工作,每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趙先生坦言生活不易,去掉房租和水電費只剩下1000多元的開支,要養一家五口人。
閔行區將拆除岸邊違建房屋除了隨處可見的垃圾、肆意橫流的汙水,各家各戶門口最常見的是馬桶和痰盂,居民們表示,因為棚戶區沒有完善的廁所,夜裡小便要用馬桶和痰盂,等到白天再倒進唐家浜。
「我每天都能看到對面的人(指棚戶區)往河裡扔東西,什麼都有往裡扔的,倒馬桶的,這條河等於是個公共廁所,能不臭嗎?真的應該好好規劃一下。」滬星村柴家灣前部的居民楊先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自己來自江蘇泗洪,「我是農村出來的,連我小地方過來的人都看不過去了。外國人要是看到了,會怎麼想?」
對於唐家浜的發黑髮臭,棚戶區的居民秦先生早已司空見慣,並表示六七年前自己搬來時這條河道就已經這樣了。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居民家裡的下水道都是往河裡面通的,「如果沒有這條河的話,居民們沒法生活,下水道的水沒有地方排。我反正已經習慣這條河的臭味了。」
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發現,搭建的棚戶區房屋周圍並未建立完善的排汙系統,原有的幾根排汙管道已經明顯損壞。整個棚戶區很少見到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收集設施。對此,多名棚戶區居民表示,有幾個垃圾桶也沒用,居民隨地亂扔慣了,最關鍵的是,這裡極少有垃圾車來運走垃圾。
在澎湃新聞記者將唐家浜河道汙染情況反映給閔行區水務部門之後,閔行區七寶鎮水務站相關工作人員於10月10日前往唐家浜進行調查。
「唐家浜已經列入上海市整治的黑臭河道之一,去年已經在落實這個整治項目了。」七寶鎮水務站站長韓敏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因為河道兩側違章搭建嚴重,損壞了兩側的汙水管,2015年底將把這條汙染河道作為整治項目,「預計將投入上千萬元資金,已經報區發改委了,等項目批下來就可以進行整治了。」
韓敏表示,整治河道第一步需要把老百姓違章搭建的房屋進行拆除,在整治方案實施前,他們將加大河道調水力度與保潔力度,動用各水泵站24小時不間斷調水,提高唐家浜河道的水質。同時,將唐家浜每天保潔人數從2人增加到4人,再增加保潔時間,並派巡查人員加強日常巡查,確保唐家浜河道的河面清潔。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