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西部繁華區巨大廣告牌擋住臭水溝,居民每天往河裡倒馬桶

2021-01-07 澎湃新聞
上海閔行區七寶鎮,唐家浜上遊,上河道環保人員用於打撈垃圾的打撈船。

在上海閔行區七寶鎮,沒有多少路人注意到,在一塊「共建七寶美麗家園」的巨大廣告牌後面有一條臭水溝,岸邊綿延著一片近一公裡長的棚戶區,那裡的居民對瀰漫在空氣中的臭味習以為常。

這條臭水溝叫做唐家浜,岸邊的棚戶區聚居著大量外來務工人員,家家戶戶門口放著馬桶和痰盂,這裡沒有完善的排汙系統,也沒有幾個垃圾桶。對岸的居民說,棚戶區的人什麼東西都往河裡扔;棚戶區的居民說,很少有垃圾車來把垃圾運走。

經過兩天多的走訪,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將這裡的情況反映給了有關部門。10月10日,七寶鎮水務站站長韓敏表示,唐家浜已經被列為上海市整治的黑臭河道, 2015年底將把這條汙染河道作為整治項目,整治河道第一步需要拆除違章搭建的房屋。在整治方案實施前,他們將加大河道調水力度與保潔力度。

有關部門建廣告牌遮擋「臭水溝」

七寶鎮有關部門將七莘路新唐家浜橋欄杆完全封閉起來,並豎起高約4米的巨大廣告牌。

發黑髮臭的唐家浜沒有引起多少路人的注意,因為它有一塊巨大的「遮羞布」。

這條黑臭河道緊鄰七莘路、滬星公路兩條交通幹道,距離七寶商圈不到200米,附近有購物廣場、大型超市、電影院、咖啡店和眾多餐廳,商圈每天的人流量達十多萬。

10月9日,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最靠近道路的是七莘路新唐家浜橋一段河道。七寶鎮有關部門將七莘路新唐家浜橋欄杆完全封閉起來,並豎起高約4米的巨大廣告牌,廣告牌上寫著「共建七寶美麗家園」等宣傳語。橋兩側的河道,要麼被建築物遮擋,要麼也被封閉,路過的市民很難看到這條被汙染的河道。

唐家浜是澱浦河的支流,是閔行區七寶鎮內一條重要的河道,全長2512米,寬約14米,以北橫涇為起點,小淶港為終點。以柴家灣唐家浜橋為界,上遊岸邊有一排棚戶區,水質渾濁;下遊的汙染情況則更為嚴重。其中,從七莘路新唐家浜橋到吳寶路唐家浜橋的河道汙染最為嚴重。

在附近居民的指引下,澎湃新聞記者由柴家灣唐家浜橋向下遊走去,所到之處都能聞到陣陣惡臭,河面上漂浮著香菸頭等各種垃圾,河水仍在流動但水體已經發黑髮臭,一艘環保部門的船在河中打撈垃圾,同時就有棚戶區的居民將垃圾倒入河中。在下遊岸邊一處停著一輛小卡車,卡車邊有一大堆垃圾,在記者走訪唐家浜的兩天裡,這堆垃圾一直無人清理,其中一部分垃圾已經掉進了河裡。

在兩天多的走訪調查中,澎湃新聞記者沒有發現唐家浜周邊有明顯的汙染企業,棚戶區很可能是河道重要的汙染源。

巨大廣告牌背後掩蓋的臭水溝,此段為唐家浜的下遊,也是汙染最為嚴重的河段。

棚戶區臭味瀰漫房租連年上漲

依唐家浜而建的棚戶區。

依唐家浜而建的棚戶區綿延近1公裡,雜亂無章。這些房屋一部分由本地居民建造,少數用於自住,多數用於出租;還有一部分則是外來人員自建自住的臨時房屋。

10月9日,澎湃新聞記者從滬星路進入棚戶區,裡面如迷宮一般,巷子非常狹小,只可容納兩人並肩通過,一些人家的屋頂上堆滿了垃圾和廢品,整個棚戶區中都能聞到臭味。越往裡走,房屋之間距離就越近,有的地方兩邊屋棚伸手可及,還有個別房屋幾乎是挨著的。

經過棚戶區一戶人家,澎湃新聞記者看到大門開著,幾個老人圍著桌子正準備吃飯,桌上放著一盆發黃的青菜和一盆鹹菜。放眼看去整間屋子只有三十幾平米,屋內除了吃飯的桌椅,看不到其他家具。地上堆著一個破舊臉盆、一堆廢報紙和一輛少了個輪子的舊自行車。居住在這裡的老人說,自己3年前跟著兒子搬到這裡,兒子和兒媳外出打工去了。記者走訪當天是一個晴天,但屋內陰暗潮溼,隱隱能聞到發黴的味道。

據澎湃新聞記者多方了解,隨著近年七寶地區的發展,外來人口不斷導入,違章搭建的棚戶區房租也在一路上漲。

一位住在棚戶區的居民趙先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房子的租金每月1500元左右,隔三差五就有人來打聽租房情況。」當被問及房屋是否是私人搭建時,趙先生說:「反正不是我建的,我也是租房子的,如果有錢造房子,早就不會住在這裡了。」

趙先生稱,自己是來滬打工人員,在這片棚戶區租了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房間,主要從事駕校培訓工作,每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趙先生坦言生活不易,去掉房租和水電費只剩下1000多元的開支,要養一家五口人。

閔行區將拆除岸邊違建房屋

透過廣告牌看到的臭水溝。

除了隨處可見的垃圾、肆意橫流的汙水,各家各戶門口最常見的是馬桶和痰盂,居民們表示,因為棚戶區沒有完善的廁所,夜裡小便要用馬桶和痰盂,等到白天再倒進唐家浜。

「我每天都能看到對面的人(指棚戶區)往河裡扔東西,什麼都有往裡扔的,倒馬桶的,這條河等於是個公共廁所,能不臭嗎?真的應該好好規劃一下。」滬星村柴家灣前部的居民楊先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自己來自江蘇泗洪,「我是農村出來的,連我小地方過來的人都看不過去了。外國人要是看到了,會怎麼想?」

對於唐家浜的發黑髮臭,棚戶區的居民秦先生早已司空見慣,並表示六七年前自己搬來時這條河道就已經這樣了。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居民家裡的下水道都是往河裡面通的,「如果沒有這條河的話,居民們沒法生活,下水道的水沒有地方排。我反正已經習慣這條河的臭味了。」

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發現,搭建的棚戶區房屋周圍並未建立完善的排汙系統,原有的幾根排汙管道已經明顯損壞。整個棚戶區很少見到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收集設施。對此,多名棚戶區居民表示,有幾個垃圾桶也沒用,居民隨地亂扔慣了,最關鍵的是,這裡極少有垃圾車來運走垃圾。

在澎湃新聞記者將唐家浜河道汙染情況反映給閔行區水務部門之後,閔行區七寶鎮水務站相關工作人員於10月10日前往唐家浜進行調查。

「唐家浜已經列入上海市整治的黑臭河道之一,去年已經在落實這個整治項目了。」七寶鎮水務站站長韓敏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因為河道兩側違章搭建嚴重,損壞了兩側的汙水管,2015年底將把這條汙染河道作為整治項目,「預計將投入上千萬元資金,已經報區發改委了,等項目批下來就可以進行整治了。」

韓敏表示,整治河道第一步需要把老百姓違章搭建的房屋進行拆除,在整治方案實施前,他們將加大河道調水力度與保潔力度,動用各水泵站24小時不間斷調水,提高唐家浜河道的水質。同時,將唐家浜每天保潔人數從2人增加到4人,再增加保潔時間,並派巡查人員加強日常巡查,確保唐家浜河道的河面清潔。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消除黑臭 還清於水∣周溪水陂湧:昔日臭水溝,今日休閒區
    水陂湧曾經是個臭水溝,沿岸多是些廢棄的房屋。經過一系列治理後,這裡規劃建成一個小公園,水清、岸綠、花也美。如今,不僅周邊居民散步最愛來這兒,連原先河邊舊的房子,也有村民拆舊建新,打算搬回來住了呢!他說自己是看著這條河一點點變好的,「從前河裡有泡沫、有垃圾,我都還要去打撈,現在沒什麼臭味了。我們把這裡環境搞好,來散步的人多了,都說感覺很舒服啊!」湧邊有房屋在修。周溪社區黨工委委員翟燦輝告訴記者,這是拆舊建新,「現在這裡環境好了,村民也愛回來住了。」從前的水陂湧是條臭水溝。
  • 湖北新添一處公園,曾經的「臭水溝」,現在環境極好
    是不是把一些廢舊的「臭水溝」改造成為了公園?國家在抓各地經濟的同時也開始對各城市的生態化建設進行了整改。現在每一個城市都在為自己爭取,為把自己更好的一面展現給國家展現給人民。為此有很多新的公園和建築業完美地展現在了我們面前,給城市增添了色彩的同時也提高了該城市的經濟發展。
  • 嶽塘區積極整治露天臭水溝 還居民舒適居住環境
    (清理垃圾)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7日訊(通訊員 胡飛雲 劉玉歡 金紅霞)日前,天氣燥熱無風,69歲的盧湘建頂著惡臭,沏了一壺涼茶送給正在屋前臭水溝裡一邊打撈垃圾、一邊砌牆圍的工人,「我從出生就住在這裡,從去年年底開始,這條溝就變得奇臭無比
  • 上海棚戶區馬桶改造爭議:部分居民堅決不裝 怕政府不拆遷
    每天清早,一手拎著木製馬桶,一手提著馬桶刷子,從弄堂沿著大小道路走到化糞池,一邊同鄰居打招呼,一邊賣力地刷馬桶,這是30多年前滬上生活的日常,上海人口中的「手拎馬桶」時代。時至今日,上海仍在努力甩掉這隻馬桶。
  • 狗狗拼命往臭水溝鑽,費好大力氣,看到叼出來的東西,很心疼
    剛出生的小狗由於缺少穩定的食物來源,穩定的居住環境,每天都得在生死邊緣徘徊,甚至一場大暴雨,都有可能要了它們的性命。 某天,主人外出,剛離開小區,就看到一隻流浪狗不停地往臭水溝鑽。這臭水坑原本是個小型土坑,不過因為暴雨的關係,淹了。
  • 一條「臭水溝」是怎樣變成清澈河流的?
    但就在兩年前,這條河流卻是條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溝」。「臭水溝」華麗轉身美麗河濱路塘壩鎮位於重慶潼南區南部,塘壩河在其境內流經17.8公裡,是瓊江的主要支流,最終經嘉陵江匯入長江。在2016年以前,塘壩鎮上開了很多家養殖場,養豬、養雞、養鴨,養殖場的糞便、汙水直接排放到河裡。據市民陳先生回憶,河流上遊還開有一家農貿市場,垃圾隨意傾倒,河水渾濁不堪,終日瀰漫著一股惡臭。
  • 鑫都匯府緊鄰臭水溝 康大賣房時說這是條河?
    業主:新房旁有臭水溝「新房裝修,想打開窗走走味呢,結果誰成想,窗戶外面就是條臭水溝,這讓我們怎麼住,你看看那周圍的垃圾,還有那個氣味,簡直沒法聞啊,太刺鼻了。」近日,家住青西新區的市民李先生向記者打來電話稱,自己新買的康大鑫都匯府12號樓的房子,今年5月底剛剛交房,原本是件好事,可是最近幾天李先生發現緊挨著自己家的樓西側有一條臭水溝,又髒又亂,還有一股難聞的氣味,讓他覺得很鬱悶。「買房子的時候明明說的是小區西側是條河,沒說有臭水溝啊,要知道是這種情況,誰還買這裡的房子啊,這不是給自己找罪受嗎。」李先生說道。
  • 康大鑫都匯府旁河流變成臭水溝 開發商未回應
    業主:新房旁有臭水溝  「新房裝修,想打開窗走走味呢,結果誰成想,窗戶外面就是條臭水溝,這讓我們怎麼住,你看看那周圍的垃圾,還有那個氣味,簡直沒法聞啊,太刺鼻了。」近日,家住青西新區的市民李先生向記者打來電話稱,自己新買的康大鑫都匯府12號樓的房子,今年5月底剛剛交房,原本是件好事,可是最近幾天李先生發現緊挨著自己家的樓西側有一條臭水溝,又髒又亂,還有一股難聞的氣味,讓他覺得很鬱悶。「買房子的時候明明說的是小區西側是條河,沒說有臭水溝啊,要知道是這種情況,誰還買這裡的房子啊,這不是給自己找罪受嗎。」李先生說道。
  • 「龍崗治水記」② 昔日「臭水溝」今成遛娃好去處 看龍崗南約河...
    龍崗河以南,有麗水相約名曰「南約」一衣帶水,穿城而過與兩岸居民相依相偎離離青草,鬱郁古樹;漫步岸邊,潤心沁歡沿河居民依水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隨著深圳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劇增及資源消耗,南約河環境汙染、生態破壞等問題日益突出。沿岸有眾多工業區、居民樓,特別是密集的城中村,汙水排放及垃圾入河造成河流水質惡劣,河道環境髒、臭。2016年,南約河還被列入國家建成區黑臭水體。
  • 馬桶用久有「黃垢」?往水裡丟一把不值錢的「它」,不髒也不臭了
    馬桶用久有「黃垢」?往水裡丟一把不值錢的「它」,不髒也不臭了一般人都有個困惑,就是本身衛生間空間就不是特別大,是每家每戶每天使用頻率最高的地方,一家人每天都在裡面洗漱,使得地面、牆面都會有水漬;並且在衛生間裡使用頻率最高的要數馬桶了,像很多家都有個困惑就是,家裡馬桶用久了又髒又臭。
  • 溫州甌江汙染嚴重 居民稱比馬桶水更髒更臭(圖)
    記者近日在溫州市鹿城區仰義街道採訪時發現,部分河道嚴重黑臭,周邊一些企業、居民的工業、生活汙水直排入河。由於汙水處理設施不完善,當地政府解決這些黑臭河道的辦法,竟然是每逢甌江大潮時,將黑臭河道裡沒有經過處理的汙水開閘直接排入甌江,再用甌江水填充河道。據介紹,在溫州,部分排汙設施不完善的地區,也採取了這樣的方法。
  • 勝利河美食街 竟然有人往河裡偷倒垃圾
    不過,最近本報96068熱線和12345市長熱線卻接到市民投訴說,美食街沿街的多家餐飲店往勝利河裡倒垃圾和汙水,影響水質,也影響美食街的環境。  張先生就住在美食街附近,平時有空他會沿勝利河逛逛。「好幾次了,看到沿街的餐飲店服務員往河裡扔垃圾,倒汙水。」張先生說,而且還不止一家餐飲店這麼幹。如果勝利河被弄得髒兮兮的,美食街的牌子就砸了,最後遭殃的還是店家自己。
  • 馬桶內尿漬又黃又臭?往裡撒上一把「便宜貨」,洗完潔淨如新!
    我們在上廁所的時候總會有些尿液沾在馬桶上,而且衝水也衝不下去,尤其是男性在上廁所的時候,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尿液中含有大量的氨氣,若是不能衝下來長久的留在馬桶上,肯定是會帶來很大的影響的,不僅會讓馬桶聞起來臭臭的,時間久了還會讓馬桶內壁發黃,這是非常噁心的,上廁所的時候就很難受了,
  • 昔日臭水溝 今日景觀河
    家住南寧市福建園小區的王春萍20多年來與亭子衝「比鄰而居」:「以前路過亭子衝得捂著鼻子快步跑,夏天臭氣更重,家裡只能緊閉門窗,附近的居民深受其害。」兩年前,南寧市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亭子衝成為整治的重點。曾經的臭水溝,如今已是青羅帶。「現在河面變清了,空氣變好了。以前是『掩著鼻子躲』,現在是『沒事就喜歡來』。」
  • 西安「變廢為寶」,一景區前身是「臭水溝」,如今成為遛娃寶地!
    西安「變廢為寶」,一景區前身是「臭水溝」,如今成為遛娃寶地!沙河溼地公園在陝西省佔有重要地位。但它的前身是臭水溝,現在不能帶著入場券散步。園內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設施充滿了歡樂的氣氛,成為了很多人喜愛的場所。很多人周末帶著孩子來玩。
  • 狗狗鑽進臭水溝,以為在找食物,看到叼出來的東西,滿臉心疼
    狗狗流浪街頭後,可以說每天都在生死邊緣徘徊,除了有可能會被餓死之外,還要面對路人的攻擊,以及一些惡劣天氣的折磨。當時,那隻流浪狗一直往臭水溝裡鑽。原本這臭水溝並不存在,只是一個土坑,因為暴雨的關係,才被水淹了。
  • 馬桶用久了又髒又臭,倒上一點「它」,輕輕一刷,乾淨如新
    馬桶用久了又髒又臭,倒上一點「它」,輕輕一刷,乾淨如新小的時候,農村的房子是那種土胚房,廁所也建在院子的一個角落裡,一般佔地不到兩平米,就是一個廁坑,沒有衝水也沒有管道。時間久了會散發出一股臭味,夏天的時候還會有蒼蠅在裡面嗡嗡嗡。
  • 臭水溝惡臭擾民?且看政府部門如何回復……
    連著幾天的高溫天氣之後今天終於下雨啦~伴隨著這一份清涼而來的是一周一會的【回音】~臭水溝惡臭擾民?紅綠燈讀秒卡頓?網友位於端州區風華路與紅棉路之間(風華公司東,鴻景錦園和月桂軒小區南)的臭水溝長年發出陣陣惡臭
  • 臭水溝裡為何會出現魚?這些魚是如何在臭水溝裡生長,能食用嗎?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這也是我們所認同的事情,在農村會有很多小河溝,而這些小水溝,都有一種特殊的臭味,而且非常的渾濁,可是裡面竟然還會有魚,這也是讓很多人不解的地方。其實農村裡,也有很多臭水溝,裡面也有很多垃圾,看上去非常的髒,不過這些水溝裡的水,基本上會在乾旱的時候灌溉田地。不過也有很多人,把垃圾扔到裡面,造成裡面的環境極其惡劣,裡面的寄生蟲和細菌是非常多的,在這樣的環境裡,也會有魚的存在。而且在裡面生長的魚類,還很豐滿,有很多農民在這些水溝裡,都會抓到很多魚,然後拿到家裡進行宰殺,最後進行食用。
  • 上海人與馬桶的鬥爭史
    事實上,上海人為了甩掉這隻馬桶所進行的鬥爭,可謂是曠日持久。一今天當人們提到「馬桶」時,多半說的是抽水馬桶。只有當前面加上「倒」這個動詞時,人們才會想到老式的木質馬桶。在不少反映上海市井生活的照片和影視劇中,都有上海人清晨倒馬桶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