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臭水溝」是怎樣變成清澈河流的?

2020-12-20 中國網

清澈的河水潺潺流淌,河岸兩旁遍植垂柳、美人蕉等,還有景觀步道供人遊覽,在重慶潼南塘壩河旁,縱是夏日氣候炎熱,傍晚時分也有不少市民到此散步休閒。徐徐河風吹來,給炎熱的夏季帶來絲絲涼意。但就在兩年前,這條河流卻是條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溝」。

「臭水溝」華麗轉身美麗河濱路

塘壩鎮位於重慶潼南區南部,塘壩河在其境內流經17.8公裡,是瓊江的主要支流,最終經嘉陵江匯入長江。在2016年以前,塘壩鎮上開了很多家養殖場,養豬、養雞、養鴨,養殖場的糞便、汙水直接排放到河裡。據市民陳先生回憶,河流上遊還開有一家農貿市場,垃圾隨意傾倒,河水渾濁不堪,終日瀰漫著一股惡臭。

2016年6月,潼南區塘壩鎮開始治理塘壩河,首先便是關閉了所有養殖廠,將河道1千米以內範圍都設為保護區,嚴禁養殖牲畜。鎮上還籌資2000餘萬元,建成了塘壩汙水處理廠和四座農村汙水站。據塘壩鎮鎮長張長國介紹,汙水處理廠每天可處理廢水約1800噸,鎮上共有人口2.2萬餘人,排放的生活汙水已有95%匯集到汙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在工廠現場看到,處理後的水看上去清澈透明、毫無雜質和異味。張長國稱,這些水經過處理後已達到1級B標,可直接流入河流。

張長國2017年開始擔任塘壩河的鎮級河長,關閉養殖廠、汙水處理廠投用,塘壩河變得一天比一天清澈,但他的目標遠不止於此。鎮上協調潼南區水務、環保等部門開展河道整治項目,先後投入資金1550多萬元,整治河道3.6公裡,建設護堤4.95公裡,清除塘壩河28000平方米水域淤泥3900多方。此後更是發動全民參與河道清理,張長國表示,「河道裡水生植物腐爛後會發臭,必須一看到立馬打撈上來。全民清理一是能保證清理的常態性、及時性,二是讓大家自己動手,並知道其中利害,才自覺地不亂扔垃圾。」現在塘壩鎮每個村子都有河道清理的考核任務,並且按其排名直接和經濟掛鈎,大家對環境的重視程度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現在的塘壩河兩岸種滿了垂柳、菖蒲、美人蕉等親水花草,2萬餘株植被將河水掩映得更為清澈。

河長制走向「河長治」的潼南探索

塘壩河的例子在潼南絕不是個案,潼南全區共有大小河流135條,區、鎮(街)、村(社)三級河長共639名,已實現「一河一長」全覆蓋。

區域內135條河流,在重慶來說不算多,但潼南的河流卻有一個特殊之處。潼南區水務局副局長、河長辦副主任曾燮輝表示,「潼南是一個農業大區,是『西部綠色菜都』,有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農業離不開灌溉用水,所以對河流水質的要求也比較高。」

涪、瓊二江貫穿潼南區全境,留下了大片衝積平原,非常適宜蔬菜種植。崇龕、罐壩等規模化的蔬菜基地都緊鄰河流,伴水而生。曾燮輝介紹,現代農業能嚴格控制農業用水總量,大力發展節水農業,還能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改變傳統農業的面源汙染問題。「所以潼南全區對河流治理的重視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區級河長只要是工作調研,必定巡河,而且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首接首問首辦』,誰發現問題,誰就跟蹤到底!」

潼南區常務副區長曾榮在崇龕調研時曾發現一處水源地漂浮物沒有及時打撈,該處還是一個取水點,他立即督辦此事,很快便補修起50米防護網,清理雜草150平方米,並安裝了4塊告示牌。

「汙染的表象在河裡,根源卻在岸上。」潼南區成立河長辦,將所有相關部門整合起來履職。去年12月,全區開展取締河岸非法採砂、非法碼頭整治行動,截至今年1月,涪江河岸邊的60餘家砂石加工廠,逐一由砂石企業自己關停搬遷。據不完全統計,這60餘家砂石加工廠佔用了3000餘畝耕地或河岸地。非法採砂被取締後,企業不僅要自己關停砂石加工廠,還要協助當地鎮街將破壞了的耕地和河岸地恢復。

曾燮輝表示,潼南是重慶的「菜籃子」「後花園」,嚴格追責問責,保護水資源,治理水汙染,修復水生態,能有效保障「菜籃子」的供給、「後花園」的生態,更能還給老百姓一片清水綠岸。

相關焦點

  • 康大鑫都匯府旁河流變成臭水溝 開發商未回應
      收新房對於買了房的準業主們來說,無疑是最開心的一件事了 ,最近 ,家住青西新區的市民李先生就剛剛拿到康大鑫都匯府的新房鑰匙,正準備裝修,明年搬進去住,可是令李先生比較鬱悶的是,剛看到新房就發現問題了,西側的窗戶一打開,就能看到一條臭水溝,到處都是垃圾,還有一股刺鼻的氣味,這讓李先生無論如何都沒辦法接受。
  • 臭水溝總傳出怪聲音,村民議論紛紛,把水抽乾後竟發現一條巨無霸
    臭水溝總傳出怪聲音,村民議論紛紛,把水抽乾後竟發現一條巨無霸在部分農村當中一般都會有一條水溝,因為多數的村莊都是依水而建的,水溝在保護較好的情況之下,可以為人們的生活提供很大的用處,但是有些人卻不顧生活環境,對其造成了極大的汙染
  • 穿過城市的河流洋湧河:從臭水溝到如今成為晚上休閒、打卡好去處
    洋湧河流作為茅洲河是深圳的第一大河,也是近年來深圳汙染最嚴重的河流,河流兩岸大多是密集的工廠區和居民區,由於歷史欠帳多,水體汙染嚴重,水生態體系脆弱,治理難度極大。2017年1月份,此處河水烏黑似墨汁,河水濃稠,隨風飄來時濃時淡的臭味。
  • 昔日臭水溝 今日景觀河
    兩年前,南寧市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亭子衝成為整治的重點。曾經的臭水溝,如今已是青羅帶。「現在河面變清了,空氣變好了。以前是『掩著鼻子躲』,現在是『沒事就喜歡來』。」王春萍笑著說。桂林市對生活汙水處理廠實施提標改造,進一步削減了入河排汙量,並為尾水用作河流生態補水創造了條件。「如今的靈劍溪又恢復了以往的清澈,童年時期的回憶又回來了。」盤先生說。廣西,城與水相伴而生。一條條穿城而過的河道,猶如城市的血脈,浸潤著城市的朝氣與活力。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老舊的城市基礎設施已跟不上城市發展的速度。
  • 昔日「臭水溝」重現清澈
    但去年開始,金沙大道與東蓮路附近明渠不斷有生活汙水和垃圾排入,休閒景觀河成了人們避之不及的臭水溝。  去年底,南昌縣政協臺聯界別組成調研組,對該縣水環境治理、人居環境改善進行調研。「金沙大道的明渠汙染問題是我們調研組重點調研對象之一。」
  • 從「臭水溝」變身「網紅打卡地」,鄭州河流的「顏值」是如何改變的?
    為了讓河流再次「動」起來,近些年,鄭州下足真功夫——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治理工程、索須河生態提升工程、市內「兩河一渠」整治提升……曾幾何時,那些「臭水溝」變身成為「桃花源」,不但提亮了整個城市,還讓市民多了遊玩休閒的好去處。
  • 鑫都匯府緊鄰臭水溝 康大賣房時說這是條河?
    業主:新房旁有臭水溝「新房裝修,想打開窗走走味呢,結果誰成想,窗戶外面就是條臭水溝,這讓我們怎麼住,你看看那周圍的垃圾,還有那個氣味,簡直沒法聞啊,太刺鼻了。」近日,家住青西新區的市民李先生向記者打來電話稱,自己新買的康大鑫都匯府12號樓的房子,今年5月底剛剛交房,原本是件好事,可是最近幾天李先生發現緊挨著自己家的樓西側有一條臭水溝,又髒又亂,還有一股難聞的氣味,讓他覺得很鬱悶。「買房子的時候明明說的是小區西側是條河,沒說有臭水溝啊,要知道是這種情況,誰還買這裡的房子啊,這不是給自己找罪受嗎。」李先生說道。
  • 承德二仙居旱河變成臭水溝
    >1日電(石崢)5月30日,記者就5月27日網友爆料的「承德:二仙居旱河成了臭水溝原本應該清澈的河水已經變得渾濁不堪,甚至還冒起了發酵一般的氣泡。而遠處的入水管,還在向河道源源不停排洩著汙水。針對此事,承德市雙橋區水務局旱河建設處工作人員表示,之所以會有腥臭味是因為在旱河附近有一戶拆遷戶的拆遷沒有得到落實,導致本應該有的汙水管道無法施工,在無奈下只能將汙水排放在二仙居步行西街的兩段橡膠壩之內,兩段橡膠壩之間就變成了一個臨時的汙水池。他們也不敢放水衝洗河道,怕整條河水都被汙水汙染。
  • 人人避而遠之的「臭水溝」化身為舒適宜人的溼地公園——南寧那考...
    2015年,那考河按照全流域治理理念和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通過社會資本引入、河道全線截汙,最終實現「逆襲」,由人人避而遠之的「臭水溝」,變為舒適宜人的溼地公園。「好啊!這裡當然好呀!」當記者問起覺得那考河溼地公園內怎麼樣,保潔員工楊阿婆一臉理所當然。走進南寧那考河溼地公園,清澈的河流、翠綠的植被生機盎然,絡繹不絕的遊客和市民也讓公園更顯朝氣。
  • 臭水溝如今變「藍寶石項鍊」,烏沙河整治見成效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於璧嘉)5月13日上午,「美麗中國長江行」記者團一行來到了南昌市新建區,實地參觀烏沙河的改造成果,了解烏沙河是如何摘掉臭水溝的帽子,變成新建區人們心中的「藍寶石」。治理後的烏沙河。
  • 臭水溝如何蛻變為綠道慢行系統?信陽南灣湖畔有個樣本
    漫步在已經初具雛形的譚家衝河慢行綠道上,讓人很難想到,這條河曾是一條臭水溝。信陽市南灣湖管理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譚家衝河治理完成後,將變身為一套綠道慢行系統,會讓當地居民和全市居民都耳目一新。 臭水溝被嫌棄居民盼治理
  • 南寧新晉熱門公園,曾經是一條臭水溝,現在卻美得驚豔
    南寧這幾年在「全省」力量下高速發展,城市建設板塊也越來越大,在板塊建設的同時也修建了多個公園,濱江公園,五象湖公園,江南公園,那考河溼地公園,其中那考河河溼地公園因為有國家領導人曾訪考察,讓這個公園一度成為南寧熱門的公園,大家也才發現原來這個由臭水溝逆襲而來的溼地公園,竟然那麼美。
  • 餐具消毒公司洗碗水暗道排出 小河成臭水溝(圖)
    [居民投訴]清澈小河成臭水溝  七裡棚社區位於信陽市中心城區以南,107國道西側。進入社區,有一條蜿蜒的水泥路面主幹道,向內前行約100米,一股臭味撲面而來。界河就在主幹道一側,記者撥開樹枝站在河邊看到,界河寬約5米,流量並不大,河水呈淺黑色,水邊的石頭、泥土也呈黑色。站在河邊,臭味尤其強烈。
  • 熊孩子跳進了臭水溝變成「小黑人」,網友:別扔!洗洗還能要
    網絡上就有一位寶媽曬出了自己的「小黑人」孩子,跳進臭水溝裡再爬出來的孩子全身上下全是黑泥,五官都看不清了。 看著又髒又臭的孩子,這位寶媽直言不想要了,但還是很快幫孩子進行了衝洗。 看著在衝洗下逐漸露出乾淨臉龐的孩子,網友們調侃道,別扔,這孩子洗洗還是很漂亮的,能要。
  • 夢見河流清澈是什麼意思 夢見河流清澈過不去預示著什麼
    夢見河流清澈是什麼意思 夢見河流清澈過不去預示著什麼夢見河,象徵著川流不息的生活,過河則意味著度過了人生中的考驗,代表順利。無論你的夢裡出現的是寧靜的湖水、滴流的小溪、狂怒的河流、平靜的海洋;夢中的水總是喻示著生命的精華,代表了精神的洗禮和重生。
  • 「龍崗治水記」② 昔日「臭水溝」今成遛娃好去處 看龍崗南約河...
    沿岸有眾多工業區、居民樓,特別是密集的城中村,汙水排放及垃圾入河造成河流水質惡劣,河道環境髒、臭。2016年,南約河還被列入國家建成區黑臭水體。「以前河裡的水都是黑的,河下面都是淤泥,很臭的,垃圾也很多,整個看起來就是個臭水溝,不要說來玩,就是經過這裡人都要捂著鼻子走。」對於過去南約河的景象,居民胡老伯仍然歷歷在目。
  • 一條臭水溝,一根吊繩,一隻流浪小貓:救你,不需要理由
    01盡我所能,救你危難今天查看熱點時,小迪卻意外地被一則「山東小夥僅憑一根吊繩下臭水溝救小貓」的消息刷了屏。視頻中,小貓在臭水溝中不斷地掙扎,企圖找到著力點,可惜岸邊坡陡,它一直無法上岸。小夥靠著一根吊繩下到臭水溝中,小貓緊緊抱住繩索最終獲救。
  • 「決戰一百天 消除黑臭水」蓄清澈活水 綻香荷滿塘
    一年後的今天,當這裡的黑臭水體整治項目完工後,水「活」了,景美了,清流中苔石靜臥、水藻搖曳。憶往日:雨汙混排變黑臭「1989年我上小學一年級時,這是一條清澈的小溪;1995年小學畢業時,渠水成了黑黃色的濁流;2018年,小渠腥臭翻滾,水呈灰黑色;2020年,恢復清澈見底的原貌。」
  • 臭水溝裡為何會出現魚?這些魚是如何在臭水溝裡生長,能食用嗎?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這也是我們所認同的事情,在農村會有很多小河溝,而這些小水溝,都有一種特殊的臭味,而且非常的渾濁,可是裡面竟然還會有魚,這也是讓很多人不解的地方。其實農村裡,也有很多臭水溝,裡面也有很多垃圾,看上去非常的髒,不過這些水溝裡的水,基本上會在乾旱的時候灌溉田地。不過也有很多人,把垃圾扔到裡面,造成裡面的環境極其惡劣,裡面的寄生蟲和細菌是非常多的,在這樣的環境裡,也會有魚的存在。而且在裡面生長的魚類,還很豐滿,有很多農民在這些水溝裡,都會抓到很多魚,然後拿到家裡進行宰殺,最後進行食用。
  • 馬鞍山慈湖河11條支流水系整治令臭水溝變成景觀河
    中安在線訊  據皖江晚報報導, 龍鬚溝變成清水河,垃圾場變成小花園,土泥路變成林蔭道,昔日的臭水溝搖身一變,成為附近居民休閒遊憩的好場所。市住建委牽頭實施的主城區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則主要消除黑臭,實現雨汙分流,改善水質等,全面改善生態環境,著力構建中心城區的城市『綠肺』。兩項工程相互配合,在提升排澇能力的同時,切實改善了人居環境。」花山區住建委副主任周姍姍介紹說,目前,正在加快推進二期項目進場,二期項目涉及五條道路及兩座跨河橋梁,計劃投資8000萬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