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城市的河流洋湧河:從臭水溝到如今成為晚上休閒、打卡好去處

2020-12-23 社會栢態

洋湧河流作為茅洲河是深圳的第一大河,也是近年來深圳汙染最嚴重的河流,河流兩岸大多是密集的工廠區和居民區,由於歷史欠帳多,水體汙染嚴重,水生態體系脆弱,治理難度極大。

2017年1月份,此處河水烏黑似墨汁,河水濃稠,隨風飄來時濃時淡的臭味。經過一年的治理,目前河流水質已經有了明顯改善,河道內的異味已經消失,兩岸的綠化景觀工程正在施工,河兩岸不時有居民散步休閒。

隨著國家對環保的加大投入,現在深圳的很多河流已經有很大的變化,從以前的臭水溝到現在一條休閒的綠道,晚上過來跑步的人多了,在那邊唱歌的人也多了起來。

從2年前的臭氣衝天、到現在水質漸漸的變好,離不開國家對環保日益的重視,經過2年的治理,目前河流水質已經有了明顯改善,河道內的異味已經消失,兩岸的綠化景觀工程正在施工,河兩岸不時有居民散步休閒。

晚上草坪上成為了很多人下班了,放鬆心情休閒的好去處,河邊兩岸,很多人在釣著魚,唱歌的,兩旁的不覺而耳,說起來能有一個這樣好的休息環境,直誇現在的社會好,比起以前真的是天囊之別。

修好之後路上的晚上跑步的人也多了起來,在河兩邊唱歌的人此消彼長,是不是吸引了很多人停駐,累了一天,放鬆心情的好去處。

草坪上也成為很多人約會好的好地方,岸上的綠道吸引了很多騎行愛好者、而草坪也是很多小青年約會好的地方,河邊上綠道也成為很多人飯後散步的好地方。

水從臭水溝變到現在成為很多人休閒的地方,橋一旁的燈光在水裡襯託著對生活的美好、晚上也成為了很多釣魚愛好者的好去處,晚上治安也大大的提升了,放假不妨約上喜歡的人去打卡,感受下曾經臭水溝翻天覆地的變化。

相關焦點

  • 從「臭水溝」變身「網紅打卡地」,鄭州河流的「顏值」是如何改變的?
    為了讓河流再次「動」起來,近些年,鄭州下足真功夫——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治理工程、索須河生態提升工程、市內「兩河一渠」整治提升……曾幾何時,那些「臭水溝」變身成為「桃花源」,不但提亮了整個城市,還讓市民多了遊玩休閒的好去處。
  • 昔日臭水溝,如今碧波蕩漾
    泰興市農產品加工園區斥資600萬元,對宣堡港東首末端實施河道疏通清淤和駁岸整治工程,昔日的臭水溝,如今碧波蕩漾,景色宜人,成為周邊企業員工和群眾飯後閒餘散步的好去處。宣堡港東首末端,西薑黃河至丁泰中溝段,由於周邊自然村莊雨汙合流,園區部分企業初期雨水也直接入河,造成水體富營養化,水質黑臭,水系堵塞,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
  • 昔日臭水溝 今日景觀河
    兩年前,南寧市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亭子衝成為整治的重點。曾經的臭水溝,如今已是青羅帶。「現在河面變清了,空氣變好了。以前是『掩著鼻子躲』,現在是『沒事就喜歡來』。」王春萍笑著說。桂林市排水工程管理處黑臭水體治理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桂林市投入28億元,對影響灕江水質的各條支流,包括南溪河、靈劍溪、道光水、清風溝、南灣河等實施黑臭水體全面治理,嚴控入河汙染負荷,大力推進排水管網規範化建設管理工作。目前,桂林全市建成汙水幹管330餘公裡,雨水幹管310餘公裡及配套汙水、雨水支管,真正做到了城市建設到哪裡,排水設施就鋪設到哪裡。
  • 一條「臭水溝」是怎樣變成清澈河流的?
    清澈的河水潺潺流淌,河岸兩旁遍植垂柳、美人蕉等,還有景觀步道供人遊覽,在重慶潼南塘壩河旁,縱是夏日氣候炎熱,傍晚時分也有不少市民到此散步休閒。徐徐河風吹來,給炎熱的夏季帶來絲絲涼意。但就在兩年前,這條河流卻是條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溝」。「臭水溝」華麗轉身美麗河濱路塘壩鎮位於重慶潼南區南部,塘壩河在其境內流經17.8公裡,是瓊江的主要支流,最終經嘉陵江匯入長江。在2016年以前,塘壩鎮上開了很多家養殖場,養豬、養雞、養鴨,養殖場的糞便、汙水直接排放到河裡。據市民陳先生回憶,河流上遊還開有一家農貿市場,垃圾隨意傾倒,河水渾濁不堪,終日瀰漫著一股惡臭。
  • 康大鑫都匯府旁河流變成臭水溝 開發商未回應
    探訪:臭水溝內垃圾遍布  近日,記者來到康大鑫都匯府小區,在小區西側發現了業主所說的那條臭水溝。記者注意到,居民所說的臭水溝其實是一條呈南北走向的河流的一段,寬度大約在5米左右,小區內靠這條河最近的是12號樓以及其南側的兩棟樓,3棟樓和這條河只由小區的柵欄隔離開來,目測距離不到5米。
  • 西安「變廢為寶」,一景區前身是「臭水溝」,如今成為遛娃寶地!
    西安「變廢為寶」,一景區前身是「臭水溝」,如今成為遛娃寶地!沙河溼地公園在陝西省佔有重要地位。但它的前身是臭水溝,現在不能帶著入場券散步。園內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設施充滿了歡樂的氣氛,成為了很多人喜愛的場所。很多人周末帶著孩子來玩。
  • 臭水溝變濱河公園 南岸苦溪河長生橋段月內完成整治
    華龍網9月14日16時40分訊(首席記者 袁秦) 原本垃圾淤積的河道變得乾淨寬闊、雜草地變身鋪著文化石的休閒活動場、一條鋪著地磚的寬闊大道取代之前的田坎小路。今日,重慶市人大城環委到南岸區檢查該區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進展情況,曾經的臭水溝苦溪河正在蝶變為濱河公園,預計本月內就可完美亮相。
  • 深圳茅洲河燕羅溼地公園:昔日「黑臭水溝」,如今「野餐勝地」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工人日報客戶端訊 「以前經過這裡,都要捂住嘴鼻,太臭了。」6月15日,在深圳寶安區茅洲河燕羅溼地公園,市民曾麗嬋告訴《工人日報》記者,自從茅洲河治理好後,成了附近居民周末休閒的好去處,她常常約上其他家長,帶著孩子到公園野餐。圖為水上運動中心的運動員們在茅洲河進行訓練。茅洲河,是深圳第一大河,被稱為深圳的「母親河」。過去,這裡曾有船舶穿行、魚蝦成群。
  • 消除黑臭 還清於水∣周溪水陂湧:昔日臭水溝,今日休閒區
    水陂湧曾經是個臭水溝,沿岸多是些廢棄的房屋。經過一系列治理後,這裡規劃建成一個小公園,水清、岸綠、花也美。如今,不僅周邊居民散步最愛來這兒,連原先河邊舊的房子,也有村民拆舊建新,打算搬回來住了呢!水陂湧是休閒好去處閒暇時來水陂湧邊上走走,是件很愜意的事情:河湧裡水清魚躍,岸邊新砌的跑道平整舒適,這個季節還有不少鮮花綻放,一陣風吹來,只聞花香、不見黑臭。李大伯是湖南人,當水陂湧的河道保潔員有兩年時間了。
  • 昔日臭水溝今成景觀帶——看樺甸市如何讓輝發湖重現生機
    昔日臭水溝今成景觀帶——看樺甸市如何讓輝發湖重現生機 2020-09-02 22:4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北京大興區治理黑臭水體 新鳳河畔好「打卡」
    午後時分,來這裡休閒賞景的人不在少數。「我們這兒環境好吧?從我家走三五分鐘就能到這兒。」自從有了這處休閒的好去處,家住河南岸的田華每天都要帶著小孫女到水邊嬉戲玩耍。誰能想到,眼前這個「嬉水天堂」在3年前,還是雜草叢生、蚊蟲繁衍的臭水溝。改變,源自一條河的還清。這條流經李營閘到濱河公園的河流有個好聽的名字——新鳳河。
  • 「龍崗治水記」② 昔日「臭水溝」今成遛娃好去處 看龍崗南約河...
    沿岸有眾多工業區、居民樓,特別是密集的城中村,汙水排放及垃圾入河造成河流水質惡劣,河道環境髒、臭。2016年,南約河還被列入國家建成區黑臭水體。「以前河裡的水都是黑的,河下面都是淤泥,很臭的,垃圾也很多,整個看起來就是個臭水溝,不要說來玩,就是經過這裡人都要捂著鼻子走。」對於過去南約河的景象,居民胡老伯仍然歷歷在目。
  • 茅洲河黑臭不再 燕羅溼地公園成網紅打卡地
    隨著茅洲河水汙染治理的成效凸顯,燕羅溼地公園已成為茅洲河畔的網紅休閒娛樂之處,更是野鴨、白鷺等禽鳥的棲息地。剛過去的2019年,深圳市159個黑臭水體全部實現不黑不臭,曾經全省汙染最重的茅洲河提前兩個月於去年10月底達V類標準,留住了居民龍舟競渡、戲水摸魚的鄉愁,也讓沿河兩岸的市民幸福感得以大幅提升。
  • 南寧新晉熱門公園,曾經是一條臭水溝,現在卻美得驚豔
    南寧這幾年在「全省」力量下高速發展,城市建設板塊也越來越大,在板塊建設的同時也修建了多個公園,濱江公園,五象湖公園,江南公園,那考河溼地公園,其中那考河河溼地公園因為有國家領導人曾訪考察,讓這個公園一度成為南寧熱門的公園,大家也才發現原來這個由臭水溝逆襲而來的溼地公園,竟然那麼美。
  • 江門又新增一網紅打卡點!預計開放時間是...
    近年來,通過黑臭水體整治和沿岸綠化建設,天沙河正逐漸變身為貫通市區的景觀綠化帶,加上點綴其中的眾多點狀公園,已經成為市民茶餘飯後、假日休閒的好去處。「整治前的天沙河可以說是汙水橫流的臭水溝,大家什麼都往裡面排。」他說,「前些年,為了改善天沙河水質,我們引種了水浮蓮。水浮蓮本身有淨化水質作用,但是,當水質越差,越不流動時,它就繁殖越快。到後來,水浮蓮不僅沒發揮淨化水質作用,反而影響了水質。」
  • 臭水溝如今變「藍寶石項鍊」,烏沙河整治見成效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於璧嘉)5月13日上午,「美麗中國長江行」記者團一行來到了南昌市新建區,實地參觀烏沙河的改造成果,了解烏沙河是如何摘掉臭水溝的帽子,變成新建區人們心中的「藍寶石」。治理後的烏沙河。
  • 江門人身邊的這條河流「搖身」變成網紅地!
    近年來,通過黑臭水體整治和沿岸綠化建設,天沙河正逐漸變身為貫通市區的景觀綠化帶,加上點綴其中的眾多點狀公園,已經成為市民茶餘飯後、假日休閒的好去處。「整治前的天沙河可以說是汙水橫流的臭水溝,大家什麼都往裡面排。」他說,「前些年,為了改善天沙河水質,我們引種了水浮蓮。水浮蓮本身有淨化水質作用,但是,當水質越差,越不流動時,它就繁殖越快。到後來,水浮蓮不僅沒發揮淨化水質作用,反而影響了水質。」
  • 南昌:8年持續治理,原來的臭水溝,如今變了樣!
    南昌幸福渠寰宇溼地公園,曾經是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溝,經過治理,如今放眼望去,河暢、水清,水綠相融美如畫,成了人人稱讚的「幸福渠」。附近居民 王女士:原來環境很不好的,到處都是汙水啊,現在通過治理以後,搞得很漂亮了。
  • 人人避而遠之的「臭水溝」化身為舒適宜人的溼地公園——南寧那考...
    2015年,那考河按照全流域治理理念和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通過社會資本引入、河道全線截汙,最終實現「逆襲」,由人人避而遠之的「臭水溝」,變為舒適宜人的溼地公園。「好啊!這裡當然好呀!」當記者問起覺得那考河溼地公園內怎麼樣,保潔員工楊阿婆一臉理所當然。走進南寧那考河溼地公園,清澈的河流、翠綠的植被生機盎然,絡繹不絕的遊客和市民也讓公園更顯朝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