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新晉熱門公園,曾經是一條臭水溝,現在卻美得驚豔

2020-12-20 鑫子旅行記

南寧這幾年在「全省」力量下高速發展,城市建設板塊也越來越大,在板塊建設的同時也修建了多個公園,濱江公園,五象湖公園,江南公園,那考河溼地公園,其中那考河河溼地公園因為有國家領導人曾訪考察,讓這個公園一度成為南寧熱門的公園,大家也才發現原來這個由臭水溝逆襲而來的溼地公園,竟然那麼美。

南寧那考河溼地公園

南寧很多人都知道,曾經南寧有一條「臭名昭著」的臭水溝,很多人都是繞道而行,那就是那考河,那考在壯語裡的意思是「美麗而又綠色水田」,而實際上的那時候的那考卻是一條汙水河。周圍有幾十個汙水口同時排汙到那考河,河水基本就是汙水,河道路兩旁多是垃圾堆,廢棄的建材,當時環境和水質都是最低的級別,而發生逆襲則是在2015年。

南寧那考河溼地公園

據了解2015年的時候南寧開始對「那考河」進行徹底治理。那時候的「那考河」可是全國首個開工建設的水流域治理PPP項目,從此開始了它的「逆襲之路」。很難沒想到,只用了兩年的時間,曾經的汙水河就發生了讓人驚嘆的變化,河水清澈,環境優美,成為了南寧又一個熱門公園。

南寧那考河溼地公園

據了解現在整個「那考河」總共種植有多達160種的陸生、水生植物,這些都是淨化水質的植物品種,除了淨化水質同時還美觀,紅的,藍的,綠的,各種靚麗顏色的綠植,讓「那考河」現在有了一步一景的環境。

南寧那考河溼地公園

那考河治理完成對外開放的時間,也就三年,這三年也都得到了來「那考河」溼地公園遊玩市民的好評,早晨晨煉的,午後散步的,晚飯後「溜孩子」的,每個時間點都有不少人在公園遊玩,聽說周末更多人打卡,鍛鍊的,看風景的,約拍的,還有很多人來這裡野餐的。

南寧那考河溼地公園

也有很多人反應說,其實「那考河」溼地公園面積不大,一個小時就可以逛完了,圍繞著「那考河」多是水草,花圃,草坪的景色,景色單一,也沒有任何娛樂設施和休閒美食服務,雖然環境是不錯,空氣也清新,只適合周邊居民散步遊玩,遠距離的打卡並不值得!

南寧那考河溼地公園

當然各有各的欣賞角度,有人覺得太小,景色單一,不值得一去,有人覺得一個由臭水溝逆襲而來的公園,溼地公園類型值得打卡!你去過這個熱門的「那考河」溼地公園了嗎?你覺得如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呢!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鑫子旅行記!

相關焦點

  • 人人避而遠之的「臭水溝」化身為舒適宜人的溼地公園——南寧那考...
    曾經的那考河是南寧最大的汙水排放地。2015年,那考河按照全流域治理理念和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通過社會資本引入、河道全線截汙,最終實現「逆襲」,由人人避而遠之的「臭水溝」,變為舒適宜人的溼地公園。「好啊!這裡當然好呀!」當記者問起覺得那考河溼地公園內怎麼樣,保潔員工楊阿婆一臉理所當然。
  • 湖北新添一處公園,曾經的「臭水溝」,現在環境極好
    是不是把一些廢舊的「臭水溝」改造成為了公園?國家在抓各地經濟的同時也開始對各城市的生態化建設進行了整改。現在每一個城市都在為自己爭取,為把自己更好的一面展現給國家展現給人民。為此有很多新的公園和建築業完美地展現在了我們面前,給城市增添了色彩的同時也提高了該城市的經濟發展。
  • 南寧打造的18個濱江公園,其中一個四季花海不斷,美到驚豔
    南寧作為廣西等地首府城市,在桂林有百裡灕江,柳州有百裡柳江,所以南寧也打造了「百裡邕江」的項目,而作為「百裡邕江」項目裡面就有在邕江邊打造18個濱江公園,像亭子濱江公園,永和濱江公園,三津濱江公園,龜山濱江公園等,讓邕江這條南寧的母親河的兩岸繁花似景,鳥語花香,其中龜山濱江公園以其四季不斷的人花海勝景火出了圈
  • 昔日臭水溝 今日景觀河
    市民在欽州市中山公園西乾渠岸邊觀賞風景。姚琳尹/攝南寧市主要城市用水源——邕江。鍾國偉/攝本報記者 駱萬麗 通訊員 姚琳尹 實習生 楊 鑫初冬,南寧亭子衝碼頭依然滿目蔥蘢,遠遠望去,河道兩岸綠樹成蔭、白鷺覓食,近處碧波蕩漾、魚群遊蕩。
  • 遇見渝水嘉陵江丨昔日臭水溝今變溼地公園,「清水溪」真成了清水溪
    12月2日,「遇見渝水·嘉陵江」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沙坪垻區天星橋街道的清水溪溼地公園。這條昔日的臭水溝經過治理打造後,已經蛻變為了供市民休閒的溼地公園。64歲的清潔工徐同慧高興地說道:「清水溪真成了清水溪了!」下午3點左右,記者來到位於紅槽房立交旁的清水溪溼地公園。
  • 武昌「第二公園」走紅,耗資8億改造門票0元,昔日卻是臭水溝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不僅如此,中國的每個城市也一直在追趕國家的發展,當地的公園最能體現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眾所周知,建設一個園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最重要的是財力,所以現在雖然每個城市都建了很多公園,但還是有高水平的公園,有的不知名,有的被評為國家級旅遊景點,
  • 南寧新晉森林公園,媲美5A景區青秀山,適合周末去跑山
    南寧作為廣西的首府城市,只有一個5A級的青秀山景區,與城市地位確實不符,這幾年南寧舉全省之力發展,特別是南寧的五象新區,把五象嶺打造成體現「綠城」新風尚的綜合性城市森林公園。五象嶺森林公園即為南寧新晉公園,可媲美南寧唯一5A景區青秀山。
  • 臭水溝變濱河公園 南岸苦溪河長生橋段月內完成整治
    華龍網9月14日16時40分訊(首席記者 袁秦) 原本垃圾淤積的河道變得乾淨寬闊、雜草地變身鋪著文化石的休閒活動場、一條鋪著地磚的寬闊大道取代之前的田坎小路。今日,重慶市人大城環委到南岸區檢查該區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進展情況,曾經的臭水溝苦溪河正在蝶變為濱河公園,預計本月內就可完美亮相。
  • 衡陽一公園「大變身」,耗資2.6億元,臭水溝完美逆襲「大公園」
    衡陽一公園「大變身」,耗資2.6億元,臭水溝完美逆襲「大公園」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不錯,但現在我國不僅重視經濟發展,更重視國內的生態環境,為了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各城市積極響應號召,構建了良好的城市生態環境。
  • 湖北新增一處公園,由「臭水溝」逆襲,大部分區域已開放
    在上世紀建國初,我國那時候的經濟還是比較落後的,為了經濟的發展,犧牲了很大一部分的環境,產生了許多的環境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才開始重視起環保這一問題,很多以前的「髒亂差」地帶都消失不見,小編今天為大家介紹湖北一新增的公園——巡司河體育生態公園。
  • 湖南一公園「大變身」,耗資2.6億,由「臭水溝」逆襲成「網紅」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都不錯,現在我們的國家的經濟發展的同時,更重視的是國內的生態環境,為了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各城市積林風響應號召,創造良好的城市生態環境。公園的建設是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的重點建設項目,公園的建設是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不僅為市民提供一處休閒的場所,所以現在中國的各城市,公園項目的建設積林風舉行。湖南一公園「大變身」,耗資2.6億,由「臭水溝」逆襲成」網紅「!
  • 臭水溝總傳出怪聲音,村民議論紛紛,把水抽乾後竟發現一條巨無霸
    臭水溝總傳出怪聲音,村民議論紛紛,把水抽乾後竟發現一條巨無霸在部分農村當中一般都會有一條水溝,因為多數的村莊都是依水而建的,水溝在保護較好的情況之下,可以為人們的生活提供很大的用處,但是有些人卻不顧生活環境,對其造成了極大的汙染
  • 消除黑臭 還清於水∣周溪水陂湧:昔日臭水溝,今日休閒區
    水陂湧曾經是個臭水溝,沿岸多是些廢棄的房屋。經過一系列治理後,這裡規劃建成一個小公園,水清、岸綠、花也美。如今,不僅周邊居民散步最愛來這兒,連原先河邊舊的房子,也有村民拆舊建新,打算搬回來住了呢!水陂湧是休閒好去處閒暇時來水陂湧邊上走走,是件很愜意的事情:河湧裡水清魚躍,岸邊新砌的跑道平整舒適,這個季節還有不少鮮花綻放,一陣風吹來,只聞花香、不見黑臭。李大伯是湖南人,當水陂湧的河道保潔員有兩年時間了。
  • 一條臭水溝,一根吊繩,一隻流浪小貓:救你,不需要理由
    01盡我所能,救你危難今天查看熱點時,小迪卻意外地被一則「山東小夥僅憑一根吊繩下臭水溝救小貓」的消息刷了屏。視頻中,小貓在臭水溝中不斷地掙扎,企圖找到著力點,可惜岸邊坡陡,它一直無法上岸。小夥靠著一根吊繩下到臭水溝中,小貓緊緊抱住繩索最終獲救。
  • 鑫都匯府緊鄰臭水溝 康大賣房時說這是條河?
    近日,家住青西新區的市民李先生向記者打來電話稱,自己新買的康大鑫都匯府12號樓的房子,今年5月底剛剛交房,原本是件好事,可是最近幾天李先生發現緊挨著自己家的樓西側有一條臭水溝,又髒又亂,還有一股難聞的氣味,讓他覺得很鬱悶。「買房子的時候明明說的是小區西側是條河,沒說有臭水溝啊,要知道是這種情況,誰還買這裡的房子啊,這不是給自己找罪受嗎。」李先生說道。
  • 康大鑫都匯府旁河流變成臭水溝 開發商未回應
    近日,家住青西新區的市民李先生向記者打來電話稱,自己新買的康大鑫都匯府12號樓的房子,今年5月底剛剛交房,原本是件好事,可是最近幾天李先生發現緊挨著自己家的樓西側有一條臭水溝,又髒又亂,還有一股難聞的氣味,讓他覺得很鬱悶。「買房子的時候明明說的是小區西側是條河,沒說有臭水溝啊,要知道是這種情況,誰還買這裡的房子啊,這不是給自己找罪受嗎。」李先生說道。
  • 昔日「臭水溝」變身生態廊道,新鳳河變化咋這麼大?
    新鳳河這幅生態畫卷,已在北京南城徐徐展開。昔日有名的「蚊子河」,經過3年多治理,今年底工程將全部完工。一條北方的河,如何一改過去幾十年的臭水溝,成為水清岸綠的生態廊道?華麗蛻變的背後是什麼?市民在新鳳河邊的大興濱河公園休閒漫步。
  • 變廢為寶 期待內江經開區如何將「臭水溝」打造為濱水公園
    如此大的變化,得益於經開區實施的黑臭水體整治工程。控源截汙、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景觀打造……2018年,內江經開區啟動了玉帶溪、壽溪河、太子湖及苞谷灣水庫4個黑臭水體整治項目,總投資約2.79億元,目前各黑臭水體整治工程進展顯著,水質指標得到持續改善。
  • 一條「臭水溝」是怎樣變成清澈河流的?
    但就在兩年前,這條河流卻是條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溝」。「臭水溝」華麗轉身美麗河濱路塘壩鎮位於重慶潼南區南部,塘壩河在其境內流經17.8公裡,是瓊江的主要支流,最終經嘉陵江匯入長江。在2016年以前,塘壩鎮上開了很多家養殖場,養豬、養雞、養鴨,養殖場的糞便、汙水直接排放到河裡。據市民陳先生回憶,河流上遊還開有一家農貿市場,垃圾隨意傾倒,河水渾濁不堪,終日瀰漫著一股惡臭。
  • 深圳茅洲河燕羅溼地公園:昔日「黑臭水溝」,如今「野餐勝地」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工人日報客戶端訊 「以前經過這裡,都要捂住嘴鼻,太臭了。」6月15日,在深圳寶安區茅洲河燕羅溼地公園,市民曾麗嬋告訴《工人日報》記者,自從茅洲河治理好後,成了附近居民周末休閒的好去處,她常常約上其他家長,帶著孩子到公園野餐。圖為水上運動中心的運動員們在茅洲河進行訓練。茅洲河,是深圳第一大河,被稱為深圳的「母親河」。過去,這裡曾有船舶穿行、魚蝦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