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遇見渝水·嘉陵江」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沙坪垻區天星橋街道的清水溪溼地公園。這條昔日的臭水溝經過治理打造後,已經蛻變為了供市民休閒的溼地公園。64歲的清潔工徐同慧高興地說道:「清水溪真成了清水溪了!」
下午3點左右,記者來到位於紅槽房立交旁的清水溪溼地公園。放眼一望,溪水緩緩流淌,雖仍有一些泥土的渾濁,但能夠看到溪底,聞不到臭味。溪水兩側種植有草坪和各類喬木,一條新修的步道順著溪水伸向遠方。
然而,在20年前,清水溪卻是一條名副其實的臭水溝。居民王曉玲回憶,她是在上世紀90年代搬到清水溪這邊,當時這裡的環境可以用髒亂差來形容,「走在路上蚊子蒼蠅撲面而來,家裡的門窗都不敢開。」
「以前路也不好走,進出家門很不方便。」王曉玲說,以前是泥巴路,又窄,對著走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遇到漲水就更麻煩了。現在,不僅清水溪變乾淨了,路也好走了。
清水溪的變化,記者在環衛工的口中也得到了印證。清潔工徐同慧在這裡做清潔已有六年之久,說到以前的清水溪,她是直搖頭。「雜草叢生,蚊子蒼蠅撲面而來。」徐同慧說,去年9月開始,政府開始整治清水溪,她也參與到了其中,「現在,清水溪真成了清水溪了!」
記者了解到,去年9月以來,天星橋街道爭取資金投入474萬元把這片曾經的「荒地」變成了「綠洲」,該項目總面積達34000平方米,鋪設步道3000米,種植各類喬木2000餘棵,草坪30000平方米。設置休閒廣場和觀景臺各2處,健身步道3條,安裝健身設施8套,為轄區群眾建成了集休閒、娛樂、健身為一體的溼地公園、成為了轄區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此外,記者獲悉,沙坪垻區今年將利用城市空地、荒地等修建10個社區公園,為市民提供集休閒、娛樂、健身為一體的活動場所,有效提升城市品質與人居生態環境。
上遊新聞記者 楊新宇 李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