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都市現場原創發布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
12月15日,江西南昌傳來好消息。經過8年時間,幸福水系綜合整治工程全面完工,附近居民感嘆,幸福渠的「幸福」,終於名副其實。
南昌幸福渠寰宇溼地公園,曾經是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溝,經過治理,如今放眼望去,河暢、水清,水綠相融美如畫,成了人人稱讚的「幸福渠」。
附近居民 王女士:原來環境很不好的,到處都是汙水啊,現在通過治理以後,搞得很漂亮了。
幸福渠,說的是主要部分在南昌市青山湖區,小部分在高新區、青雲譜區,約35平方公裡範圍的幸福水系,位於艾溪湖的上遊。由於地處城鄉接合部,原來的幸福水系,既有傳統畜禽養殖帶來的農業面源汙染,又有農村生活汙水直排,還有工業園區小散企業的廢水偷排。2012年,南昌市政府成立幸福渠流域綜合整治工程領導小組,著手解決幸福渠水系的嚴重汙染問題。
南昌市青山湖區農業農村局黨委委員 吳選沅:清淤之前,整個河道是淤積不堪的,是沒辦法洩洪排澇的,而且沿線充滿了大量的汙染,水都是黑的,也就是所謂的黑臭水體。通過圖片也可以看到治理中的河道淤積的深度達到了5到6米深,治理後的河道,可以真正實現岸綠、景美。
「控源截汙、清淤疏浚、生態修復、引水活化」,是幸福水系四大治理措施,整個項目從治汙水、引活水、保秀水這三方面下手。工程師們發現,雖然汙染在水裡,但是根源在岸上,要解決水域汙染問題,就要分類施策,先解決岸上的養殖汙染、工業汙染以及農業農村汙染。
南昌市青山湖區農業農村局黨委委員 吳選沅:我們是通過畜禽禁養的方式,於2017年2月底之前,就將我們全區範圍內養殖場戶全部退養完畢,一共退養了585家養殖場戶,10萬多頭生豬;對於工業汙染,我們採取的是截汙納管,以及打擊中小企業的偷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理,對於農村生活汙染,我們已經投入了將近2000萬元,陸續建成了13個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站,消除了農村生活汙染。
2017年,幸福二支河被列為國家住建部黑臭水體整治督辦項目,當年12月,二支河順利通過住建部、環保部黑臭水體整治驗收。現在,隨著幸福東河、羅家河治理完工,幸福水系八條河全面貫通。汙水橫流、臭氣燻天已成歷史。
8年持續整治 當年「龍鬚溝」變了模樣
為什麼要整治幸福水系?從它的走向就能看出來:它經廣陽橋流入艾溪湖匯入贛江。治好了幸福水系,才有南昌城東城南一大片居民的幸福生活。
湖面面積約4.5平方公裡的艾溪湖,猶如一顆明珠,鑲嵌在南昌的東大門。但是,由於多年來遭遇汙染,艾溪湖一度十分黯淡,而「元兇」就是上遊幸福水系一直在向艾溪湖排放各種生活和工業廢水。
2012年,南昌市幸福水系綜合整治工程正式啟動,主要建設內容為:8條河的截汙、河道整治及一帶五園綠化工程。8條河分別為:連通河、義坊河、中河、昌東大道排水河、羅家河、幸福一支河、幸福二支河及幸福東河,河道總長23.4公裡,截汙管總長34公裡。橫跨南昌市青山湖區、高新區、青雲譜區等城東城南約35平方公裡範圍。
整治之初,重點放在了鄰近艾溪湖的寰宇萬象公園及連通河建設上。2016年,連通河全面整治完成,公園河道及駁岸建設完成。一度汙染嚴重的艾溪湖,終於重新碧波蕩漾。
隨後,又對部分河道進行清淤,擴寬斷面、裁彎取直、綠化亮化、加建步道。整個工程水系治理總投資達到21.21億元。直到今天,經過8年的努力,幸福水系8條河、5個公園的建設全面完成,幸福渠沿線成了市民休閒好去處。艾溪湖「天光雲影共徘徊」的美景得以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