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說中年男人性格孤僻,人緣差,沒有朋友。因為經常看到他們一個人自由自在的去旅遊,。一個人呆在咖啡廳,傻傻的發呆。一個人在大街上遊蕩。
其實,人們看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現象。男人到了中年不愛說話,並不是所謂的性格和人緣的問題,只是到了這個年齡經驗和教訓讓他明白,凡事看結果,多說無益的道理。
一位心裡學家說,遇事能夠擁有「沉默是金」的冷靜,是一個人情感成熟的重要標誌。
1,工作的壓力
小N在公司工作了五年了,在工作上可以說盡職盡責,同時這一品質也得到了同事和領導的認可。可是這次剛來的新領導,他們之間發生的事情讓小N的優越感瞬間蒸發。
上司讓小N做一個項目的PPT,當他認真的做好交給上去時,第一次不滿意,但第二次不但沒有通過,還遭到了嚴重的批評,領導說「你這5年的工作怎麼幹的?這就是你做的PPT……」
這是他在五年工作中,從來沒有遇到過的事情,領導的話像根刺扎入他的內心,前所未有的恐懼和失落包圍著他,自己還沒有受過這麼大的恥辱。心裡就有一種想辭職的衝動。打算回家給家人商量一下,再下決定。
當他懷著焦慮不安的心情回到家時,在他推開門的那一刻,看到兩個孩子在寫作業,老婆在做晚飯,很穩馨的畫面,他立刻打消了辭職的念頭,他不想因為工作的事情破壞這個家的幸福氛圍。
吃過飯後,拒絕了孩子要他去買東西的要求,把自己關進書房裡,對PPT的事進行了重新梳理,反思自己到底哪裡出問題了,經幾個小時的奮戰,一份新的PPT又做好了。這是他對工作的交代。
中年男人不是不愛說話,是為了在困難面前能保持冷靜的思考,在面對問題時,該怎麼做出理性的客觀的解決和選擇,就像小N面對工作中的委屈和困難,選擇了咽下委屈迎難而上。因為他懂得當前的工資是家庭幸福生活的保障。
2,人脈圈層不同
中年男人不是不喜歡社交,而是希望跟志同道合的人交往,反感話不投機半句多。
我表弟講述了去年同學聚會的事。春節前夕,他們十五個初中同學聚在一起時,他發現有幾個人還是在老家,十多年了沒什麼變化和發展,說話時胡扯八道,滿嘴跑火車。
「輝哥,當年在咱班數你心最細,你總是第一個發現班裡的女生有什麼特點和變化。」
「那是,用我們當地的土話說,輝哥是撒泡尿都要用羅過一下的人,誰有他細心。」
「輝哥,聽說你很那個……」
這是表弟給我講述同學聚會的場景,表弟也算得上是一個成功人士,有自己的公司,他有一件事對我印象深刻,他剛去公司上班沒多久,就由基層員工升到部門主管。他是一個積極主動努力向上的人,和原來的同學在一起。很顯然他們不是一個層次的人。
聚會沒結束他就走了,然後果斷的退出了同學群。這就是所謂的圈子不同,很難融入。
馬雲說,圈子很重要,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中年男人喜歡一個人呆著,是因為他找不到與他同頻共振的人,找不到說話時的默契和愉悅感。
3,生活的壓力
都說成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可是人到中年。面對上有老下有小和家庭的責任和擔當,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小心翼翼的做好每件事,以求達到自己最想要的結果。
前一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報導。一個中年男人,在車裡抱頭痛哭。
事情是這樣的,他的父親病重住院,需要30萬的高額醫療費。而他一個月只有 6000元的工資。每個月還要還房貸車貸和家庭的開銷。
他的腦海裡整天都是父親又黃又瘦的面容和期盼的眼神,還常常想起小時候坐在父親肩頭開心快樂的情景。
他崩潰了,面對拿不出錢給父親治病的愧疚和家的責任感,像一頭怪獸一樣,正在一點一點吞噬著他的內心。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助和無奈。
男人遇到這些事的時候。不敢給任何人講。因為他明白說了也沒用,不如不說,他很清楚自己沒有任何人可以依靠,只有靠自己。他別無選擇,唯一的選擇是默默的承受一切。
當面對壓力和無奈時,很多人選擇了抽菸,煙成為了他們的訴說對象,這也是我們經常看到的畫面,一個人呆在某一個角落裡,滿面愁容的雙眼疑視著前方,手裡夾著煙,不斷的往嘴裡送,大口的吐著煙霧,專注的在思考,該怎麼樣做出正確的抉擇。
男人到了中年不愛說話,不是心理疾病,而是他要承擔和處理更多的無奈和問題,比如當災難和痛苦來臨時,內心責任和擔當會督促他,必須第一個站出來抗下所有,帶著焦慮的神情深度全方面的思考,自己該究竟該怎麼辦。才能更加合理的解決問題。
男人到了這個年齡會更加理智冷靜的面對人生,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規律,成功人士一般都是中年人。因為他經歷過的那些磨難和痛苦,讓他變得更加成熟睿智,更懂得生活的不易和艱辛。
奮鬥中的中年男人,願生活更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