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離歌幽幽夢,三千小字寄情衷。季節在遊走,時空在變更,一切的改變都在潛移默化中。雁書千頁夢成空,莫嘆秋水載愁濃。過去心不可留,活著,不是為了緬懷歲月空洞的回聲。花開是美,花落是真,別在虛無縹緲的夢中期待永恆。
人生沒有完美,生命就是苦痛悲喜糾結到殘缺的過程。古典君分享五首傷感詞,願您走出困惑,告別傷痛。以真實的自我,邁出每一個真實的腳步,行走在滾滾紅塵中。周末愉快!——皛玊題記
《虞美人·柔腸寞》(詞林正韻 李煜體)
洛陽橋上曾相對,笑把姚黃醉。
錦書何遞種深憂,長發星霜可見、鏡中秋。
靜聽漏更心何託?夢系柔腸寞。
粘弦執卷緒堪收,忍看夜涼如水、月如流。
註:虞美人是著名詞牌之一,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憶柳曲、玉壺冰、巫山十二峰等。以李煜、毛文錫詞為正體,雙調56字,上下片各4句,皆為仄韻轉平韻。另有雙調58字等變體。
《小重山·夢成空》(詞林正韻第一部 薛紹蘊體)
暮雨寒煙欺落紅,畫船天際遠、載愁濃。
玉簫吹皺老梧桐,雙飛雁、無處覓行蹤。
醉裡恨難逢,青燈孤枕伴、夢成空。
疏簾搖曳五更風,斷橋淚、莫問水流東。
註:小重山,詞牌名,又名小重山令、小衝山、柳色新等。以薛昭蘊詞為正體,雙調58字,上下片各4句、4平韻。
《浪淘沙令·寄情衷》(詞林正韻第一部 李煜體)
莫問水流東,秋染丹楓,青山雲漫霧重重。
多少繁華飛逝去,別夢匆匆。
獨對月朦朧,心似飄蓬,三千小字寄情衷。
尤記此生盟約在,痴念孤鴻。
註:浪淘沙令,詞牌名,又名曲入冥、過龍門、煉丹砂、賣花聲等。此調有小令和長調兩類,以李煜詞為正體,雙調54字,上下片各5句4平韻。另有53字、55字、52字,等變體。此調為重頭曲,全調用韻很密,音韻響亮,和諧流美,並有迴環之藝術效果。適於抒情,宜於表現悲壯、沉重、熱烈之情。
《玉女搖仙佩·捻情絲》(詞林正韻第十八部 柳永體)
西風瑟瑟,雁陣依依,亂舞悽涼黃葉。
菊瓣寒階,蕭疏晚景,忍看殘陽如血。
遠處簫聲咽。伴離歌一曲,鎖眉川結。
椅斜欄、歸鴻絕跡,頻捻情絲念字成疊。
芳華夢幽幽,鏡底樽前,還添鬢雪。
看那別蛩正苦,薄倖東君,怎忍長離遠別?
瘦影孤燈,幽閨深處,空對窗前殘月。
漫數佳期切。揮毫處、小字盈箋連闕。
更有那、青絲一縷,數枚紅豆,雁書千頁。
如君閱,誰能更比冰心潔?
註:玉女搖仙佩,詞牌名,元代王喆詞名玉女搖仙輩。以柳永詞為正體,雙調139字,上片14句6仄韻,下片13句7仄韻。調名詠鄭交甫遇漢江二妃解佩事。玉女,此處指美女、佳人。
《摸魚兒·頻憶夢》(詞林正韻第七部 晁補之體)
夢關山、笛聲驚斷,重溫頻憶羞面。
玉壺金盞傾樽酒,無奈百番痴戀。
思繾綣,鴻去遠,煙波秋水氤氳漫。
楓林紅燦。碧柳曳長絲,淺斟低唱,鶯泣蝶尋伴。
紅箋裡、訴盡離情思繭。盈懷心事輕捻。
唐風宋韻隨心去,墨海知音同勉。
詞句婉。斷鴻遠,誰言天際知寒暖?
唯留輕嘆。寄一闋清詞,幾分悽韻,風可會傳喚?
註:摸魚兒,詞牌名,始詞為歐陽修作。又名買陂塘、陂塘柳、雙蕖怨、邁陂塘、山鬼謠等。以晁補之詞《為正體,雙調116字,上片10句6仄韻,下片11句7仄韻。另有雙調114字,117等變體。此調調勢頗為流暢而節律富於起伏變化,音韻流美,所以宋人作者非常多,尤為南宋詞人所喜用。此調題材適應廣泛,凡寫景、抒情、詠物、贈酬、祝頌都可以,但是以表現幽咽之情最能體現此調特點。
身在俗塵,縱有素心,也無法脫逃塵世之外。縱有清明,亦無法甘於沉醉鄉野、情寄荒臺。每於閒暇之餘,古典君每天會為大家奉上精彩的詩詞原創文章,用一闋闋詩篇,營造我們靈魂棲息的家園。
文中使用部分圖片和文字來自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還敬請原作者持原創權屬證明聯繫我們,立即處理。謝謝!本文系百家號獨家首發,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作者為愛尚古典文學及出處。否則一經發現,將追究抄襲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