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愁大師」李清照十首「愁詞」:獨抱濃愁無好夢
一個「愁」字,是打開李清照內心世界的一把鑰匙。
這個「愁」字,也是解讀李清照詩詞內涵的關鍵字眼。
詩有詩眼,文有文眼。
這個「愁」字,就是李清照作品中的「詞眼」。
易安居士愛將「酒」字入詞,更愛用「愁」字入詞。
她愛寫愁緒,與其人生經歷息息相關。
年輕時,不識愁滋味,是淡淡的輕愁。
結婚後,嘗到離別滋味,是寂寞的思愁。
寡居後,形單影隻,是國讎家難的濃愁。
李清照寫愁的作品非常多,表現手法也極其豐富。
這裡所選的十首李清照「愁詞」,都是直接用「愁」字入詞的作品,也是她「愁詞」中的精華之作。
另外一些不帶「愁」字但同樣表達愁緒的作品,也很多。
由於篇幅限制,不作列舉。
(1)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簡評:這是李清照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全詞濃墨重彩寫了風愁、雨愁、花愁、酒愁等一大堆愁景愁緒之後,最後隆重推出了壓題之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2)武陵春·春晚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簡評:愁有沒有重量?李清照說有。有多重?她說重到連舴艋舟也載不動。如此方式寫愁,絕對是「神筆」。
(3)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簡評:這是一種相思愁。但這愁也很難排遣——才從眉頭下來,卻跑上了心頭。能如此細膩地寫出愁的流動狀態的,只有女人,並且只有才女,才有可能。
(4)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簡評:霧愁雲愁心更愁,那就把酒消愁吧。然而又怎能消得了愁?只是一陣西風,就現出了原形——人已經比黃花瘦了。
(5)蝶戀花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
酒意詩情誰與共?
淚融殘粉花鈿重。
★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
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簡評:相思苦,尤其是在春暖花開、春心萌動的季節。這寂寞的滋味,這濃濃的愁緒,已經到了連好夢都做不成的地步了。
(6)點絳唇·閨思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
惜春春去。
幾點催花雨。
★
倚遍闌幹,只是無情緒。
人何處。
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簡評:這千絲萬縷的愁,該如何安放?那根細細的柔腸,怎能裝得下這麼多的愁?用絲來寫愁多愁長,是極高明的手法。
(7)行香子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
薄衣初試,綠蟻新嘗。
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
黃昏院落,悽悽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簡評:秋風秋雨愁煞人。在漫漫長夜,在酒醒時刻,那往事愁腸全出來。這明月空床,說有多悽惶,就有多悽惶。
(8)行香子·七夕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簡評:這是濃濃的離愁。在七夕之夜,那是人間愁,天上也愁。一句「正人間天上愁濃」,把愁寫得鋪天蓋地,實屬大手筆。
(9)攤破浣溪沙
揉破黃金萬點輕。
剪成碧玉葉層層。
風度精神如彥輔,大鮮明。
★
梅蕊重重何俗甚。
丁香千結苦粗生。
燻透愁人千裡夢,卻無情。
●簡評:這花香,也太無情了,竟然燻透了愁人的好夢。在這裡,李清照乾脆用「愁人」來形容自己了。她的愁緒之重,由此可見一斑了。
(10)鳳凰臺上憶吹簫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
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
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
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簡評:在寫了愁的重量(舟載不動)、愁的形狀(千絲萬縷)、愁的面積(鋪天蓋地)、愁的意態(會流動的)之後,李清照在這裡寫了愁的質感——那是一段一段的。真不不愧為一個寫愁的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