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這首詞寫了三種賞梅情景,是三種不同生活狀態和感受的寫照

2020-12-14 小話詩詞

李清照詞裡描寫花卉的有將近十首,詞作涉及到的花卉有菊花、梅花、桂花、芍藥。如她在《慶清朝慢》中寫的「容華淡佇,綽約俱見天真;待群芳過後,一番風露曉妝新」,是對芍藥富貴妖嬈的的描寫;在《鷓鴣天》裡寫的「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是對桂花色色香、形態的描寫;她在另一首《鷓鴣天》裡寫的「莫負東籬菊蕊黃」,就是對菊花的描寫

李清照繪像

在李清照描寫花卉的詞作中,梅花出現的次數最多,在她多首描寫梅花的詞作中,其中有一首《清平樂》的詞作很特別,是詞人借賞梅抒發內心情感的一首詞作。

這首《清平樂》的詞作將她早年生活的歡樂、中年的思念情懷、晚年的飄零都填了進去,是一首時間跨度非常大的詞作,這一點在詞人其他的作品中並不多見。這首詞也體現了李清照獨特的創作手法和藝術特色。原詞如下: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李清照賞梅圖

這首詞作於詞人晚年流寓江浙之時,詞作處處跳動著詞人生活的脈搏和情感的體驗,是李清照飽經滄桑的真實生活的寫照,詞人通過抒寫不同時期賞梅的不同感受,將自身的感受傾訴了出來,詞意含蓄蘊藉,感情悲切哀婉。

上片四句是對往昔生活中賞梅這一細節的回憶,詞人以敘事的口吻在線了往日的情景,仔細品讀這四句,就會發現,詞人對往日賞梅的細節是分兩層來敘述的。

賞梅的第一種感受

開篇句「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是詞人回憶早年與趙明誠共賞梅花的生活情景。這兩句抓住富有特徵的生活細節生動地再現了詞人早年賞梅的情景和興致,表現出她早年生活的歡樂、閒適,也能看出步入婚姻殿堂的李清照對生活的熱愛。

李清照故居

李清照早年賞梅時寫過一首《漁家傲》的詞,詞中這樣寫道:

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她在這首詞裡表現出的賞梅時的歡愉心境,與「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是一致的,詞作處處洋溢著歡愉,這是詞人喜歡的生活方式,也是她想要的生活,又優雅又閒適,賞完梅花,再來一杯暖酒,溫暖愜意,滿心歡喜。

梅花

賞梅的第二種感受

接下來「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兩句,所描寫的景象是詞人從婚後到南渡前屏居青州鄉裡的生活寫照。

這兩句流露出的心緒明顯與前兩句不同同,雖然梅枝在手,但詞人並沒有好心情去賞玩,只是漫不經心地揉搓著。

賞梅原本為的是排遣心頭的憂傷,可是本來心情就不好,到頭來不僅憂傷沒有消除,反倒觸景生情,激起無限的傷感,只落得「滿衣清淚」。

李清照三十一歲自畫像

詞人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感的宣洩呢?只要看一下李清照的生活軌跡就會發現,在她與趙明誠婚後六、七年的時間裡,趙、李兩家都捲入了黨爭的漩渦,並相繼受到黨爭的波及,首先是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去世,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也因為支持舊黨而遭到新黨的排擠,被調出京城汴梁,到別的地方工作去了

而趙明誠的仕途阻塞,夫婦二人只能回到青州老家,過起了長達十三年之久的「屏居鄉裡」的生活。在青州期間,趙明誠的仕途也是起起伏伏,有時候因工作需要,經常要到外地出差,夫妻二人也是聚少離多,李清照有時不得不獨自面對生活,所以她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更是強烈。

山東濟南李清照故居

這一時期,也是李清照創作的高峰時期,在這樣的生活中,催發了詞人的創作的靈感,她文思泉湧,寫下了許多因為思念而表現的很悽美的詞作,如《一剪梅》中的:「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青州的生活使詞人識盡離愁別苦、飽嘗生活的艱辛與不易,當年那種賞梅的雅興大減。這兩句寫的就是詞人婚後的這段生活,表現的是一種百無聊賴、憂傷怨恨的情緒。

詞中「挼盡」二句,說把梅花花瓣搓揉,其實傳達出詞人的心情很不好,眼淚把衣襟都溼透了。插梅與挼梅,醉賞梅花與淚灑梅花,前後相比,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階段與不同的心情。

李清照在抒情時善於將無形的內心感情通過有形的外部動作表現出來,她的心情多在這一時期創作的詞中所表現,如《浣溪沙》「倚樓無語理瑤琴」,形象地寫出了那由愁苦鬱積進而陷於神魂無措的精神狀態。「無語」二字更深切地表達了她的苦澀難言的心情。

訴衷情》中的「更挼殘芯,更捻餘香,更得些時」,表現的是一種百無聊賴、憂傷怨恨的情緒。

在《蝶戀花》中,詞人寫道:「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燭花弄。」現實很寂寞無聊,想在夢中去尋求慰藉,但卻始終無法進入夢鄉,直至夜闌人靜之時,仍剪弄燈花,以排遣愁懷,其實表達的也是李清照對丈夫無盡的思念之情。

反觀此時「挼盡梅花」的詞人,也許她在面對梅花追憶往日的歡樂,也許在面對梅花思念遠方的親人。

正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詞人在這兩句中了時光流逝的無情事實和聽天由命的無奈情緒,真實動情,耐人尋味。

賞梅的第三種感受

詞的下片以「今年」兩字起調,同上片的「年年」二字形成鮮明的對比。上片四句回憶兩個生活階段賞梅的情景和心情。

早年賞梅的情景是「常插梅花醉」,即使是「授盡梅花無好意」的時候,也多半為的是離別相思。而眼前卻截然不同了,「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兩句中包含著訴說不盡的辛酸和哀愁。

南渡前後,詞人四處奔波,夫妻二人平生收藏的金石古玩在轉運途中也喪失殆盡,正如她在《金石錄後序》中記載的那樣:

既長物不能盡載,乃先去書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畫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無款識者,後又去書之監本者,畫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屢減去,尚載書十五車。至東海,連艫渡淮,又渡江,至建康。

南渡之後,詞人背井離鄉,過著飄零寓居的生活,特別是丈夫的去世給詞人造成了極大的精神打擊,她的生活陷入困境,一度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生活的折磨使詞人很快變得憔悴蒼老,頭髮稀疏,兩鬢花白,加之兩次重病,詞人的身體也是大不如前,這樣的情景就是她在《攤破浣溪沙》中寫到的:「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

一年一度的賞梅季又到了,可是此刻的詞人哪裡還有心思去插梅呢?而且看來晚上要颳大風,將難以晴夜賞梅了。言下之意是也許經過一夜風霜的摧殘,明朝梅花就要凋零敗落,即使想看也難以看得成了。

最後的「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可能還寄託著詞人對自身命運的憂懷。這裡的「風勢」既是自然的「風勢」,也是自身境況的概括。在這種情況下,她哪裡還有賞梅的閒情逸緻呢!身世之苦、命運之憂,使詞的思想境界為之升華

小結

這首詞篇幅雖小,卻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從依次描寫賞梅的不同感受看,運用的是對比手法,賞梅而醉、對梅落淚和無心賞梅,三個生活階段,三種不同感受,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對比中表現詞人生活的巨大變化

從上下兩片的安排看,運用的是襯託的手法,上片是詞人對往昔賞梅情景的回憶,下片寫現在,但又不是今昔並重,而是以昔襯今,表現出當時詞人飄零淪落、衰老孤苦的處境和飽經磨難的憂鬱心情。

詞人以賞梅寄寓自己的今昔之感、身世之苦、命運之憂,李清照本是描寫離情別緒的高手,她能夠以女性那種特有的方式、體味和情懷,把人們內心世界中所具有的抽象的愁思依戀,細膩地、溫婉地然而又十分深刻地具體化、形象化。

以至於情感領域的任何波瀾,只要經過她的手形諸筆端,便呈現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悽婉柔美的婉約詞風,而這首《清平樂》無疑將詞人的情感表達地淋漓盡致

相關焦點

  • 李清照這首詞,僅用46字便概括出一生哀樂,讀後扣人心弦!
    詩人在細緻描摹的同時,往往也會寄託自己的感情,這就產生了詠物類詩歌。而在詠物類詩歌中,詠梅可以說是最為常見的題材之一。從北魏陸凱的「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到唐代齊己的「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豔來」,再到宋代林逋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無不具有審美價值和文化涵養。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清平樂·年年雪裡》,便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創作的一首詠梅詞作。
  • 李清照這首詠梅詞僅46字,卻寫盡了她的一生,令人唏噓不已!
    就像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家境優渥,又覓得好夫婿,誰能想到她的後半生會過得如此悽慘悲涼呢?晚年的李清照寫了一首詞《清平樂·年年雪裡》借賞梅寫出了自己早年、中年、晚年一生的心境,她的一生可謂是先甜後苦!《清平樂·年年雪裡》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 婚前和婚後生活究竟有什麼不同?李清照這三首膾炙人口的詞告訴你
    李清照本就稟賦過人,受父母的影響,對文化很感興趣。她少年時就博覽群書,尤其工於詞作,最終成了婉約派的大家。不僅如此,她還協助丈夫趙明誠完成了《金石錄》這本中國最早的金石目錄和研究專著。個人命運是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的。李清照在世70餘年,這段時間恰好跨越了北宋和南宋。因為國家命運不同,她的生活環境和人生際遇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清平樂一首與千古絕唱不相上下的詞,讓何李清照贏得滿衣清淚
    清平樂一出宋朝詞人李清照都豎起大拇指,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幾首經典之作,清平樂。清平樂一首與千古絕唱不相上下的詞,讓何李清照贏得滿衣清淚1、清平樂·笑對流言人言可畏,謗語頻充耳。5、清平樂·年年雪裡 宋代:李清照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此詞是李清照晚年所作,借賞梅自嘆身世。
  • 讀詞人李清照的《清平樂》,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
    如果花兒可以代表人的志趣,那麼梅花就是李清照的寫照;如果花兒可以象徵人生的歷程,那麼是李清照選擇了梅花。賞梅、詠梅,早在少女時期,梅花就和她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由於心態的不同,梅花在其筆下的意味各各有別,卻異曲同工。「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
  • 李清照的這首詞,看到雪中梅花而作,短短幾句,寫盡平生孤寂
    在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筆下,有過很多首描寫梅花的詞作,其中有一首《清平樂·年年雪裡》格外特別。詞人將她早年的歡樂生活、中年的憂愁思念情懷、晚年的孤苦飄零的狀況都藉助賞梅抒發的淋漓盡致。這首詞中時間跨度之大,感情跨度之深,都是在其他作品中不常見的。人到晚年,回顧自己這一生的經歷,一字一眼中仿佛都跳動著詞人生活的脈搏,迸發著詞人熱烈的情感,也是詞人飽經滄桑命運多舛的真實生活的寫照。
  • 害羞的女人交好運,李清照這首詞句句驚豔,寫的太美
    唐詩和宋詞就像是一奶同胞的兩個親兄弟一樣,出自不同的時代卻有著大差不差的情感輸出。唐詩中最多的就是送別詩和抒情詩,宋詞中同樣是如此。品味唐詩給我們帶來的感覺就像是重新漫步在盛唐洛陽的街道上,看著滾滾紅塵撲面而來,貴氣自然而然的就油然而生。
  • 李清照唯一一首推崇某花為第一流的詞,寫花也是寫自己,收藏了!
    ,這是菊花的氣節;「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這是梅花的品質;「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這是荷花的魅力。李清照也寫過很多花,寫海棠,「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寫菊花,「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還有梅花,「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這些都是李清照自己抒發感情的寫照,但是有一種花在李清照這裡是非常特殊的,那就是桂花。
  • 李清照:年年雪裡,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
    李清照的一生說不上傳奇,和平凡的我們一樣,經歷離合悲歡,嘗透無奈悽涼。她一生沉浮,錦衣玉食嘗過,食不果腹嘗過。她一生沉浮,有過安穩寧靜的日子,也有過東躲西藏的歲月。她一生沉浮,曾向郎笑,也曾對鏡哭。李清照,在那個煙雨朦朧的宋朝,留下了一闕闕撩撥人心弦的詞作。
  • 李清照很經典的一首詞,把生活細節描寫的活靈活現,寫的很是唯美
    個人是非常的喜歡李清照,無論是她的詩作,還是他的詞作,那都是寫得非常的唯美,不管是描寫愛情,還是詠物,那都是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也正是李清照的偉大之處,人們通過閱讀他的作品,不但可以享受到文學的美,同時也能夠看到李清照,對於生活細膩的描模,極其的傳神,所以她的很多詞,那都是值得一讀。
  • 李清照在青州隱居和晚年病中寫的兩首桂花詞,婉約動人,各有千秋
    李清照用詞精巧,含義雋永,生動鮮明地寫出作者愛花、惜花,不忍海棠凋零,惆悵中帶有憐惜。在眾多寫花的詩詞中,被李清照誇讚為花中第一流的,唯有桂花。屈原的《離騷》提及很多名貴的花草,就是沒有提到桂花,作者替桂花惋惜,竭力為它正名。在這首《鷓鴣天 桂花》中,李清照別出心裁,用擬人的手法,娓娓道來,先用鋪墊的寫法,幾番議論之後,慢慢寫出桂花的神韻與風採。
  • 李清照早年很冷門的詞,全篇僅僅41字,將少女的嬌羞寫得淋漓盡致
    文/風雪李清照早年很冷門的詞,全篇僅僅41字,將少女的嬌羞寫得淋漓盡致說起來古代的女性,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都是沒地位,不受尊重。除了武,女性在文學方面的成就也有很多,其中代表人物就是我們今天要說到的李清照。李清照的前半生很幸福,出身於大家,作品也是描寫悠閒和舒適的生活。但是後期因為政治問題被牽連,從南渡之後,她的作品就因為生活狀況的改變變得悽清感傷。每個人對於幸福的定義都不同,但是對於悲慘的生活卻有相通的感覺,所以李清照早些年的詞都有一些冷門。
  • 李清照這首詞寫桂花,別出心裁,句句霸氣,成為千古名篇
    今天介紹的這首詞是由著名詞人李清照所作。她在這首詞中歌頌桂花,詞中句句為桂花「鳴冤」,認為桂花這種植物應該被更多人所知曉、喜愛。李清照我們都很熟悉,她是宋朝極富盛名的女詞人。這首詞的譯文如下:桂花的顏色是淡淡的黃色。和其他的花朵不同,它略顯一點點黯淡。桂花的體型也很溫柔,導致它不是那麼受人們喜愛與關注。它性情溫良,只有那一縷淡淡的香氣證明它曾經存在於世上。
  • 李清照這首詞,整首詞寫得活潑而不失優雅,正是詞中別具一格之作
    慶清朝慢,詞牌名,李清照這首詞是正格王觀《慶清朝慢·踏青》的變體。這首詞大約寫作於詞人結婚前後。這段時期,李清照生活自在,精神愜意。有些詞作中涉筆這段日子時,往往筆調輕快。這首詞全詞詠寫芍藥花,描寫暮春三月芍藥花的嬌媚,表達賞花人賞花惜春的心境,其間暗寫詞人生活意趣。也有評家認為這首詞詠寫的對象是牡丹花,表達主題與詠芍藥花一致。
  • 《攤破浣溪沙》:是李清照在什麼時候寫的,詞中描寫了怎樣的場景
    李清照31歲自畫像這首《攤破浣溪沙》就是李清照在第二次重病初愈之時所寫,詞作描繪的是一個個普通的生活場景,也就是她養病的生。李清照繪像這首詞創作於作者的晚年,是一首抒情詞,主要寫她病後的生活情狀,委婉動人。詞中描述的是普通的生活場景,自然而然地輕描淡寫,讀來卻扣人心弦。
  • 李清照這首寫桂花的詞,筆法巧妙,實乃千古名作,令人拍案叫絕
    李清照畫像「李清照這首寫桂花的詞,筆法巧妙,實乃千古名作,令人拍案叫絕!這是李清照創作的一首詠物詞。詠物詩詞一般以詠物抒情為主,絕少議論。李清照的這首詠桂詞一反傳統,以議論入詞,又託物抒懷。我們都知道,桂花一般分為四個品種,其中,四季桂為檸檬黃、丹桂為橙紅、金桂為金黃色、銀桂為淡黃色,詞人三個詞就把桂花的顏色特別寫了出來,實在厲害!這一句的意思是:桂花並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澤和禾農豔嬌媚的顏色取悅於人。
  • 天才李清照:寫的詞冠絕宋代,生活中卻免不了女人的愁哀
    或許這就是李清照詞不會過時而永遠葆鮮的一個原因。此詞很像一則日記,寥寥數句,記下了在溪亭日暮蕩舟的回憶,即興,豐富。寫得很直接,深邃的記憶和即興審美,被天衣無縫地融入了一首小令。正因沒有刻意精緻的打磨,語言本身的活力和對素材的原始直覺才得以保存。詞中敘述的情景也很有鏡頭感,可作微電影欣賞。溪亭日暮,殘照麗天,開闊的畫面瀰漫落日的暖色調。幾個少女劃著小船,流連忘返。
  • 李清照這首詞,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美到讓人心碎!
    李清照這首詞,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美到讓人心碎!李清照是宋代有名的女詞人,她的每一個作品都是讓世人心醉,因為父親精通經史,善於散文的編著,母親飽讀詩書,因此在雙親的耳濡目染之下,李清照的文學造詣可非一般,她的很多佳作都非常的具有代表性,讓人們不禁在她的詞調中追憶屬於她的往事,她的詞每一首都很美,但是只有這首詞,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美到讓人心碎!它便是《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讓人忍不住細細品味一番。
  • 《醉花陰》是李清照前期閨情相思的代表作,歷來受到詞論家的嘆賞
    諸家版本分別題作「九日」、「重陽」、「重九」,詞題與詞意吻合。李清照十八歲與趙明誠結婚,夫婦相守十多年,過了一段很充實,有價值,有意義而又幸福美滿的生活。後來,趙明誠先後出任萊州太守和淄州太守,對於這對情真意篤的夫婦來說,初別或者可以忍受,但一別經年,便渴念難忍了。這首詞便生動地描繪了詞人每逢佳節倍思念的痛苦心情,上闕寫作者獨處的寂寞。著重以日永夜長的生活情景渲染孤寂之感。
  • 李清照這首詞,巧妙地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在藝術表現上大膽創新!
    李清照除了如一個男了一般之外,她在其它方面,也是表現的不同尋常,例如他敢於在那個時代,向他的丈夫提出離婚,這在今天聽來,更是會覺得不可思議,但李清照就是這一位偉大的奇女子,不受世俗的約束,把生活過得如詩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