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的民間藏家趙士信收藏了四千餘件與「三寸金蓮」相關的藏品。 崔莉霞 攝
中新網太原8月23日電 題:山西男子收藏近千雙「三寸繡花鞋」見證中國婦女千年纏足史
作者 楊傑英 楊潤德 崔莉霞
「這些老物件,見證中國婦女千年纏足史。」23日下午,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的民間藏家趙士信告訴記者,那是一段不可忘卻的沉痛記憶。
因兒時對「三寸金蓮」感到好奇,趙士信開始收藏三寸繡花鞋。在四十多年的時間裡,他收藏了四千餘件與「三寸金蓮」相關的藏品,包括近千雙繡花鞋。
趙士信的藏品。崔莉霞 攝
趙士信介紹,曾有海外人士欲高價收購他的藏品,被他婉拒。「這些老物件儘量不離開山西,不能流失海外,可以做一些展覽,讓更多人了解。」
三寸繡花鞋也稱弓鞋,是古代纏足女性所穿的鞋子,因其鞋底向上彎如弓而得名。趙士信收藏的所有女鞋中,弓鞋佔比高達八成,其餘為近代出現的放足鞋、天足鞋。
趙士信的藏品。崔莉霞 攝
趙士信說:「放足鞋是清末及民國初期出現的一種過渡性女鞋,由纏過足且在足部沒有完全定型時放足的女性所穿,尺寸介於弓鞋與天足鞋之間。天足鞋就是自然長大的腳所穿的鞋。」
趙士信的藏品。崔莉霞 攝
談及為何對弓鞋為代表的女鞋產生興趣,趙士信回憶,自己的曾祖母有一雙「三寸金蓮」。纖纖「金蓮」,從不示人。趙士信與兄妹曾趁其曾祖母洗腳時,才得以偷偷觀察「三寸金蓮」的「廬山真面目」。
「小時候只是對『三寸金蓮』感到好奇,最開始收藏弓鞋也是機緣巧合。」趙士信說。
趙士信的藏品。崔莉霞 攝
從1976年開始,趙士信開始收藏弓鞋。他走南闖北,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
在趙士信的家中,滿屋子陳列著藏品。趙士信所收藏的弓鞋,材質、式樣、用途迥異,有繡鞋、布鞋、草鞋、雨鞋等,也有長約1至3釐米的石制、木製、瓷製、銀制飾品鞋。
與女鞋互相映襯的是展臺上一幅幅老舊黑白照片。這些照片、畫像共有1000多張(幅)。無論照片,還是畫像,其中的女性均腳穿弓鞋,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
「千金散去,才獲得了這一屋子的老照片、畫像以及各式各樣的弓鞋和放足鞋、天足鞋。」趙士信說。
趙士信的藏品。崔莉霞 攝
隨著藏品越來越多,趙士信對弓鞋的了解也更加深入。「弓鞋,是封建禮教之下同纏足相伴而生的產物。我覺得『三寸金蓮』的背後,有一種文化起著支撐作用。」他立志從收藏弓鞋開始,探尋女鞋演化而折射的社會變遷。
「這些影像與實物共同成為了中國女鞋文化發展的歷史見證,是女性社會地位變遷的最好註解。」趙士信說,「雖然這是一段沉痛的歷史,但也是不能忘卻的民族記憶。」
太原古縣城即將開放,城中將設博物館群。趙士信告訴記者,希望在博物館群中展出這些藏品,將「三寸金蓮」這段記憶注入太原古縣城,讓民俗文化更加鮮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