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研究期刊,哪些技術備受青睞?賽默飛重金屬分析篇(上)

2021-01-08 賽默飛色譜與質譜中國

關注我們,更多乾貨和驚喜好禮

李宇翔 荊淼

重金屬分析

隨著環境學科在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中的不斷深入,創新的分析技術也為環境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不僅助力拓寬學科廣度-從大氣、土壤、水質到固廢研究;也助力學科間實現交叉,解決更為複雜的科學問題-如環境與健康關係、環境汙染物暴露與毒理學研究等深層次探索。

環境研究中有哪些前沿方向值得重視?又有哪些值得借鑑的創新分析方法?我們僅以環境研究類頂級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近3年的文章為例,一探環境研究前沿:

1、創新聯用技術,助力地下水中砷遷移研究

前沿方向:水質

前沿方向:重金屬形態價態

創新聯用技術:陰離子交換色譜法+ICPMS

前沿概覽:砷在地下水中的毒性和遷移性取決於其水中形態。在硫酸鹽還原環境中砷形態檢測方法的不確定性阻礙了對砷遷移、轉化的研究,同時制約了對應原位修複方法的發展。研究團隊通過創新的陰離子交換色譜法與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聯用可以實現樣品/洗脫液的pH兼容,這樣更有利於防止色譜分離過程中硫代砷類物質的轉化。

2、創新技術,助力堆肥中活性鋅形態模式研究

【前沿方向:土壤】

【前沿方向:重金屬形態價態】

【創新技術:ICP-OES 、 HR-ICPMS】

前沿概覽:關於有機物(organic matter)濃度和組成的研究對於預測土壤中鋅的形態和生物利用度尤其重要,特別是對於低鋅土壤。但是,關於堆肥等土壤有機改良劑對金屬形態的影響的認識還是極為有限的。研究人員首次對堆肥進行了多表面建模,以研究固體和溶解的有機物組成對反應性Zn形態的影響,以及評估生物利用度。

3、創新聯用技術,探索土壤中砷和鈾的生物利用度

前沿方向:土壤、重金屬形態價態

創新聯用技術:IC + ICPMS

前沿概覽:對於根-土界面的納米級化學轉化的表徵和機理研究對於如何安全高效地食品生產至關重要。這些轉化通常控制了植物對大量必須的微量營養素以及潛在有害的微量元素(即汙染物)的攝取。美國研究人員發現,活性鐵礦物在主要不飽和土壤的缺氧環境內發生還原溶解,這可能對微量元素汙染物(如砷和鈾)在不飽和灌溉土壤中的遷移率有影響。

4、創新技術,助力固廢元素組成表徵

前沿方向:固廢

創新技術:ICP-OES、IC

前沿概覽:塑料包裝通常由多種聚合物組成,並包含各種成分,例如紙張,有機殘留物,滷素和金屬等,而這些成分則會在循環再利用時產生問題。然而目前對於塑料包裝廢棄物的聚合物成分的全面分析,包括(元素)雜質定量的研究數據非常有限。研究團隊對歐洲分揀設施中常見的塑料包裝廢料流中的100多種不同的塑料包裝產品進行聚合物和元素組成(包括C,H,N,S,O,金屬和滷素)的深入分析。

5、創新聯用技術,驗證砷形態水稻富集新結論

前沿方向:重金屬形態價態、創新聯用技術:IC+ ICPMS

前沿概覽 :水稻根表鐵膜通常對攝取無機氧化砷及其在稻穀中積累起到阻礙作用。儘管以前曾在水稻植株的木質部和籽粒中檢測到這些有毒物種,但尚未有對甲基硫代砷酸鹽的吸附研究。德國研究人員研究表明,根表鐵膜並不是甲基硫代砷酸鹽的有效屏障,尤其是DMMTA具有很高的移動性,水稻攝取的風險很高。

6、ICPMS 助力哺乳動物環境重金屬暴露研究

【前沿方向:環境暴露】

【創新技術:ICPMS】

前沿概覽

陸生哺乳動物暴露於環境中化學汙染物(如痕量金屬(TMs))的方式被認為主要是基於營養轉換(trophic transfer)。儘管已有對於TMs轉移給動物和受汙染食物的特性之間的關係的研究,但是關於飲食多樣性對TMs轉移的變化卻鮮有記載。來自法國研究團隊對小林姬鼠(Apodemus sylvaticus)TMs的口服暴露進行了研究,涉及不同飲食豐度和飲食組成。結果表明,飲食中某些特定飲食組成和飲食豐富度都是動物TMs暴露的重要決定因素,這與「飲食稀釋假設」的預測相符。

總結

以ICP-OES、ICPMS為代表的元素分析方法因其可以快速準確定量無機元素濃度,在大氣PM2.5、環境遷移、元素形態變化、環境治理中的營養元素、有毒有害元素的變化等多個環境研究方向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色譜質譜聯用,無需擔心流動相的pH值變化,有機流動相變化,其靈活,操作簡便的特點,同時幫助研究者節約方法開發時間。

iCAP PRO系列 ICP-OES

iCAP RQ/TQ ICPMS/ICPMSMS

HR-ICPMS

IC-ICPMS/IC-ICPMSMS

參考文獻:

1. Environ. Sci. Technol. 2019, 53, 20, 11684–11693

2. Environ. Sci. Technol. 2020, 54, 4, 2467-2475

3. Environ. Sci. Technol. 2020, 54, 21, 13839–13848

4. Environ. Sci. Technol. 2020, 54, 20, 13282-13293

5. Environ. Sci. Technol. 2019, 53, 23, 13666–13674

6. Environ. Sci. Technol. 2019, 53, 10, 5977–5986

如需合作轉載本文,請文末留言。

相關焦點

  • 材料人報告|十年來金屬材料研究成果、熱點分析
    本文基於Web of Science檢索平臺,通過論文文獻計量分析方法對2008年以來金屬材料領域(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的研究成果進行了整理和分析,希望有助於更好地了解國內外研究現狀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 南大環境學院張炳最新研究成果在經濟學頂級期刊QJE上發表
    香港科技大學)、王紹達(芝加哥大學)合作完成的研究&34;被經濟學頂級期刊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QJE)接受發表。據「TOP大學來了」小編了解到,張炳教授也是國內「環境管理與規劃研究」領域最早在環境領域頂尖期刊《ES&T》發文的青年學者。
  • 上海電力大學吳江教授課題組在燃煤煙氣重金屬汙染控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6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楊萍)根據最新ESI資料庫檢索情況,上海電力大學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吳江教授課題組於2020年1月份在高水平國際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IF:7.489)上發表的論文「Influence of BiOIO3 morphology on the photocatalytic efficiency
  • 賽默飛食品研究盤點:SCI高分期刊用到的那些新方法與新應用
    關注我們,更多乾貨和驚喜好禮李宇翔 鄭洪國 李小波 陳冰隨著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重要地位逐步凸顯,食品學科作為基礎和應用交叉最為明顯的學科之一,構建創新能力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創新實力的體現之一,SCI期刊發表高水平文章,是眾多研究者共同關注的課題。
  • 青島理工大學江波博士研究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最新成果論文
    重/磅/新/聞近日,環境工程領域國際頂級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中科院一區,影響因子為11.698)發表了青島理工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江波博士領銜的
  • 研究與教育│國際主流男科學期刊載文分析
    通過載文的被引頻次比較發現,《Andrology》雖在影響因子、載文總量和論文類型佔比均位列三者的中間位置,但其研究論文的學術影響力指標卻十分突出,篇均被引頻次最高,尤其是研究論文篇均被引頻次達到5.39,《AJA》和《Andrologia》分別為3.85和2.94,見表1。
  • 研究特殊教育,有哪些SSCI期刊值得關注?
    謝晨 | 2020數學教育方向SSCI期刊評介於書林 | 哪些國際期刊講述中國情境下的語言教育故事?鄭鑫 楊鑫 | 一個不「唯SSCI」的典型領域 ——教育領導與管理領域國際期刊評介張麗敏 | 學前兒童發展與教育研究,SSCI目標期刊有哪些?——基於2020 Journal Citation Report的分析黃聲華 | 2020期刊引用報告發布,教育測量與評估類SSCI期刊有何特徵?
  • 國產環境期刊推薦-FESE
    期刊為雙月刊,文章年均100篇左右,雖然我國環境研究正在升溫,稿件量日益增多,但FESE期刊並無擴增的跡象,給人一種打造小而精的感覺。期刊接收面廣,涵蓋環境科學和工程的所有分支學科,側重熱點與交叉學科研究。
  • 英文臨床醫學期刊論文的體裁分析:一項基於語料庫的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英文臨床醫學期刊論文的語篇體裁結構,幫助中國醫學工作者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方法本研究採取隨機抽樣法,從《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柳葉刀》《美國醫學會雜誌》和《英國醫學期刊》中選取15篇臨床醫學論文,以Swales提出的語步分析模式為基礎,通過語篇的上下文尋找相關信息,並參考對應的語言線索,分析論文各個部分的語步和實現步驟,並記錄其所表現出的語言特徵。
  • 2020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分析與毒理研究組博士後招聘...
    事業單位招聘公告:2020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分析與毒理研究組博士後招聘公告,博士後(要求全職)招聘時間為2020年7月起。 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環境分析與毒理研究組因工作需要擬招聘博士後研究人員2-3名,主要從事場地汙染土壤環境調查、風險評價、熱修復技術研發和模型模擬及示範驗證相關的國家重點研發課題及產學研合作項目等研究工作
  • 川農博士發表8篇SCI,其中5篇top5期刊
    >發表在SCI TOP期刊,累計影響因子27.089,尚有外審英文論文2篇,獲得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物理排名第七);研究內容涉及動物抗逆生理及大口黑鱸健康養殖等領域;目前已通過海南大學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成為一名光榮的科研工作者。
  • 掃盲篇:什麼是SCI、SSCI、CSSCI、核心期刊?
    我國又有哪些「核心期刊」呢?一、什麼是SCI、SSCI以及CSSCI?SSCI即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即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創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來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科學論文的數量進行統計分析的大型檢索工具。
  • 經典SCI論文期刊推薦:你不能錯過的頂級環境科學領域期刊!
    這個系列最大的亮點就是由某個小學科的專家挑選這個研究領域的十本期刊,並對每本期刊進行專家點評,帶領大家認識這個學科領域以及領略期刊數據背後的秘密!該期刊的接受研究範圍主要是與能源轉換和存儲,替代燃料技術和環境科學有關的問題和挑戰的複雜性相關的內容,必須將其與能源和環境聯繫在一起。官方網站:https://pubs.rsc.org/en/journals/journalissues/ee#!
  • 【研究方法】主要英文經濟學期刊論文計量方法
    如果不明白這一點,只是簡單使用最前沿的計量方法而忽視了所研究問題的性質和需要,這樣的經驗研究就不具有很大的價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經驗分析方法要服務於論文所研究的問題。本文不打算探討規範經驗研究的範式,去分析規範的經驗研究「應該」怎麼做,而是希望通過分析國際公認的五大頂級英文經濟學期刊所刊載論文在2001~2012年間的變化特徵,客觀呈現規範的經驗研究是如何發展的。
  • 近20年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的現實脈絡與演進特徵——基於CSSCI來源期刊文獻計量分析
    摘要:青少年道德教育是青少年研究領域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本文藉助文獻計量法對近20年CSSCI來源期刊收錄的390篇青少年道德教育文獻進行分析,從核心作者、論文合著、發文期刊、發文機構、發文數量、科研基金資助等多維視角,全方位展示該領域研究的現實脈絡、理論熱點及演進歷程,呈現出前景與困境並存、問題與政策共驅、拓展與聚焦統一的研究態勢。
  • 《稀有金屬》專刊徵稿 | 稀貴金屬材料基因工程
    堅持研究的前瞻性、基礎性和創造性,瞄準材料基因工程在稀貴金屬材料研發和應用方面的重大進展,《稀有金屬》組織「稀貴金屬材料基因工程」專刊,歡迎各位研究學者來稿。   《稀有金屬》創刊於1977年,月刊,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由中國有色金屬學會、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有科期刊出版(北京)有限公司出版。
  • ...研究及其環境毒理分析、納米材料、納米生物材料及納米器件的研究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環境工程 化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 核技術及應用 環境科學與工程 研究領域: 環境汙染物的處理及再生利用
  • 環境微生物專欄 | 重要期刊最新研究進展(20201223)
    今天微生態匯總了近期微生態領域重要期刊最值得看的環境微生物方向的研究成果,包括ScienceMicroSPLiT為高通量分析細菌群落中的基因表達鋪平了道路,否則無法進行單細胞分析,如天然微生物群。
  • 環境微生物專欄 | 重要期刊最新研究進展(20210113)
    今天微生態匯總了近期微生態領域重要期刊最值得看的環境微生物方向的研究成果,包括mSystems零模型分析顯示,RT在系統發育上更加聚集,主要受同質選擇的控制,而AT更傾向於過度分散,受擴散限制控制。土壤含水量是AT和RT群落轉化和構建的決定性因子。結構方程模型分析表明RT與紅樹植物秋茄生物量密切相關,而與互花米草生物量關係較弱,表明RT與紅樹植物秋茄的生長具有較強的相關性。
  • 孕期接觸金屬有哪些負面影響?
    美國羅格斯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女性在懷孕期間接觸鎳、砷、鈷和鉛等金屬可能會擾亂激素水平,影響內分泌系統,從而增加兒童未來的健康和疾病風險。相關論文於當地時間12月21日發表在《國際環境》雜誌上。研究人員為一項汙染威脅(PROTECT)研究在波多黎各試驗點招募了多名孕婦,在本次研究中,他們分析了815名孕婦的血液和尿液樣本。PROTECT於2010年啟動,主要探索汙染物暴露對北部喀斯特地區(包括波多黎各城市和山區農村地區)孕婦及其子女的影響。研究人員發現,金屬可以起到內分泌幹擾物的作用,改變懷孕期間的產前激素濃度。這種幹擾作用可能取決於孕婦接觸金屬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