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化、數位化、多樣性,電子競技真的具備阿迪達斯看中的品質。
近日,阿迪達斯宣布贊助法國電競俱樂部Team Vitality,俱樂部旗下的英雄聯盟、守望先鋒、爐石傳說、FIFA以及使命召喚分部都將獲得贊助。Team Vitality在聲明中說,這是傳統體育對電子競技的又一次認可。儘管這隻隊伍在2016年的戰績算不上出眾。
「這是我們第一次和阿迪達斯合作。未來我們的隊員會參加Adidas的活動,也歡迎Adidas參加我們的比賽。同時,我們會在社交網絡上互相宣傳。」Team Vitality在接受採訪時說。
這也是繼一隻北歐隊伍之後,阿迪達斯第二次贊助電競俱樂部。12月,他們還將最新的運動系列Z.N.E運動服贈送給瑞典勁旅Fnatic的核心成員Rekkles。
那麼問題來了,主流大廠阿迪達斯為何對二次元世界的電競青眼相看?
電子競技火熱,吸金力max
事實上,電子競技發展迅速,使其早已不再是一個小圈子裡的遊戲。傳統體育產業早已在此布局:德國沃爾夫斯堡、英國西漢姆聯、英國曼城、葡萄牙裡斯本競技等足球俱樂部先後收購電競戰隊;NBA巨星大鯊魚奧尼爾投資NRG戰隊;NBA職籃費城76人則收購了Dignitas和Apex兩支戰隊。
而在中國,繼林書豪代言VG俱樂部,周杰倫組建英雄聯盟戰隊J Team之後,在北京隊效力的前NBA球星馬布裡也宣布要進軍電競行業。
電子競技的商業價值無疑是最大吸引力之一。根據市場研究公司SuperData的報告,2016年全球電子競技市場的總收入為8.93億美元(美國四大職業聯賽中最具商業價值的NFL一個賽季收入90億),其中亞洲地區收入高達3.28億美元,北美地區和歐洲地區則分別為2.75億和2.69億美元。收入的大頭來自贊助和廣告。
過去的電競俱樂部和大賽贊助商可能是筆記本電腦(如惠普、聯想)、滑鼠鍵盤等遊戲外設品牌、視頻網站,遊戲機(微軟Xbox)。但越來越多的消費品巨頭也在成為其金主,比如統一、雪碧、哈爾濱啤酒。如今阿迪達斯的加入則讓電競拉近了和傳統體育的距離——儘管電子競技申請加入奧運項目,但國際奧委會還未批准。
阿迪大打年輕牌,玩轉時尚和跨界
阿迪達斯在2016年經歷了開掛的一年。憑藉Yeezy Boost和NMD兩款爆款運動鞋,它不僅在最有價值運動鞋排行榜上全面超越了老對手耐克,還在資本市場收穫了一路走高的股價。
除了材料和性能上的創新,這與阿迪達斯營銷策略密不可分。不同於耐克固守運動形象,宣揚「人人都是運動員」,阿迪達斯則更強調潮流和時尚,並善於利用明星和時尚界人士為自己的產品造勢。
比如風靡一時的「小白鞋」Stan Smith,就是在Céline發布會上被它的設計總監帶火的,而這款復古網球鞋已經有50年的歷史了。NMD發售前,也被陳冠希、陳奕迅率先穿在腳上,隨後刷屏社交網站。
這一切都是為了牢牢抓住了年輕人的眼球,贊助電子競技也是如此。一項研究數據表明,73%的電競迷在35歲以下,與阿迪主打的人群一致。
關於電子競技火爆的原因,美國娛樂體育有線電視網ESPN就曾指出,遊戲行業有傳統體育渴望的東西:年輕、全球化、數位化、多樣性。美國21—35歲男性中有22%經常觀看電競比賽,比例與棒球和冰球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