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商業突圍:知名俱樂部打造IP與一年百支戰隊解散

2020-12-15 新京報

11月10日晚,英雄聯盟S9全球總決賽上,中國戰隊FPX戰勝來自歐洲的G2戰隊,成功奪冠。這支建隊不到2年時間的隊伍,成為英雄聯盟史上最年輕的冠軍。微博熱搜顯示,「FPX奪冠」「FPX G2」等話題長時間佔據前10的位置。這是繼2018年iG奪冠後,中國俱樂部再次給電競行業一針強心劑。據行業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熱門電競賽事超過500項,正在運營的電競戰隊超5000支。這意味著電競的熱度催生著越來越多人的湧入。「電競行業並非想像中那麼來錢快,行業爆發時間不過三四年,無論在商業模式,還是俱樂部經營領域,都尚未發展成熟。」11月16日,業內觀察者馬靜向記者表示,「大俱樂部尚且還有資源支撐,而小戰隊在沒有適合的商業模式發展下,只有解散一條道路。」如何商業突圍,或許將成為如今日益火爆的電競市場中,俱樂部經營者最急需考慮的未來。FPX打造俱樂部IP不管做什麼商業嘗試,都不能脫離粉絲11月12日下午,剛抵達國內的FPX俱樂部CEO李淳難掩激動的心情。FPX以3:0戰勝G2,成為英雄聯盟最年輕的全球總冠軍。兩年時間,FPX獲得了全球眾多知名俱樂部無法企及的成績。「戰績是俱樂部發展的根本點,第二個是品牌經營,最後才是商業化經營。」李淳表示。在擔任俱樂部CEO後,李淳除了對戰隊進行調整重塑,也在品牌經營上開始突圍。除了賽事成績外,他希望同時聚焦在俱樂部的多方位打造上,進而在粉絲心中留下深刻的IP印象。為增加外界認知度,FPX將俱樂部標誌設計為騰飛的鳳凰圖案,並以「鳳出東方,凰鳴四海」作為口號,切合中國文化品牌。「和其他俱樂部大多是以字母縮寫為LOGO不同,FPX的LOGO讓人印象深刻。」一位電競玩家表示。打造成功的IP,除了LOGO的塑造外,還需要能觸達俱樂部在玩家心中的共同記憶和情感共鳴。FPX俱樂部希望粉絲能更了解俱樂部和選手的真實生活,為了實現這一效果,FPX開始在各種渠道、隨時對粉絲展示俱樂部背後所發生的種種故事。「打比賽其實算是我們做的一個產品,最後用戶觀賽就是產品體驗。」李淳說,「我們希望他們能更深層次地體驗這款產品,能了解俱樂部更多的故事。」俱樂部在多個平臺推出FPX俱樂部背後的故事以及相應的紀錄片,向粉絲傳達俱樂部臺前和幕後的故事。11月17日,新京報記者登錄B站後發現,俱樂部除了上傳9期紀錄片外,還上傳了多個隊員在訓練期間的生活類視頻,這些視頻播放次數都突破10萬次,最多的一條達到70多萬次。初步實現品牌經營後,李淳開始起商業化運作來。「我們在2018年沒有任何贊助商。」李淳回憶,那時FPX成績平平,沒有足夠多的粉絲關注,也和多家公司在進行接觸後因為理念的不同而不了了之。2019年,第一家合作夥伴魚酷餐飲上門洽談合作,希望用FPX俱樂部和隊員的形象對其餐飲品牌進行推廣。「其實合作金額不算太多。但我們看重的是,對方在我們還沒出名的時候願意支持,同時在所有門店上推廣我們的形象,可以讓更多的人知道選手和俱樂部。」2019年戰績逐步提升後,俱樂部也開始迎來越來越多品牌方的合作。「我們在挑選合作商時會考慮到彼此品牌度、調性等是否契合,更重要的是看能給彼此帶來什麼。」李淳說。如今FPX籤下7家贊助商,其中不乏OPPO、快手、虎牙直播等業內知名品牌,在LPL所有俱樂部商業贊助排名上位列第一梯隊。短暫沉浸在奪冠喜悅後的FPX俱樂部計劃設計一批戰隊紀念品來回饋粉絲,對於俱樂部的商業化發展則繼續進行,「我們希望不管做什麼商業嘗試,都不能脫離粉絲基礎。只有粉絲更願意支持俱樂部,商業模式才可能成功。」李淳說。RNG走「第三條路」擺脫純電競印象,跨界做潮牌服飾11月13日,年少坐在位於上海RNG總部的辦公室裡,翻看著手中的數據表。兩天前的「雙十一」上,RNG旗下品牌R39僅天貓銷量就突破了五百萬。這對於一個僅創建不到3個月的潮牌而言,銷量醒目。「R39是俱樂部針對年輕人市場所打造的品牌。大量的貨都已經售空了。這證明RNG在商業領域嘗試的第一步沒有走偏,我們今後將繼續深入地往下探索。」RNG電子競技俱樂部副總裁年少說。RNG是國內關注度最高的俱樂部之一,也多次被行業數據機構評為「最具商業價值」的俱樂部。2012年RNG成立時起,除了常規賽訓,俱樂部運營部門就開始打造商業發展規劃,直到2018年才算打造完成。「如今俱樂部旗下有著包括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等9個分部,12支戰隊,規模越來越傾向於一個集團化。」

要運營這樣一個大俱樂部並不容易。年少稱,RNG每年的開支保持在億元級別。如今商業收入主要源於賽事獎金、贊助收入以及自主商業打造這三方面。但賽事獎金和贊助收入往往是和俱樂部賽事成績直接掛鈎。「成績好它就漲上去,成績差就很容易跌下來。」年少解釋。擔心並非空穴來風。2018年,RNG兵敗S8賽事時,外界的質疑讓年少一度擔心贊助商流失,但幸運的是,最終所有贊助商都留了下來。「當時我們發現,戰績確實是戰隊吸引贊助的一方面,但更多則在於俱樂部本身的價值。合作方所考慮的除了戰績外,更多清楚其是在贊助一個品牌價值。」RNG除了在賽事上加大訓練外,運營部門開始對粉絲文化進行打造。2018年內,RNG在全國建立了32個城市會員會,同時在海外也建立了6個海外會員,以此更方便將RNG品牌進行全球化宣傳。「如果要說RNG和其他大牌俱樂部最大的不同,應該是粉絲會比較專業吧,而且和全球其他賽區的俱樂部互動也更為緊密些。」11月14日,一位電競玩家向記者表示,在S9賽事開啟前夕,RNG戰隊的UZI和SKT戰隊的FAKER在網上舉著印有對方名字紙牌的互動,一度成為微博熱搜。「有粉絲的支持基礎,才敢開始嘗試商業化探索。」年少稱,要形成穩定的造血來源,仍需要俱樂部自身有更合適的商業道路。「我們考慮過做電競鍵盤、滑鼠等周邊產品,但更希望能擺脫純電競的印象,所以最終選擇了潮牌服飾。」年少說,「加上電競行業以年輕人為主,對潮流的追求讓他們更容易接受品牌。」為了讓品牌快速被外界所熟知,R39開始一系列和其他領域的跨界合作。除了2019年9月和PDD等傳統電競人士進行互動外,還和張藝興等文娛圈人士進行互動。11月16日,記者在R39天貓官方店鋪看到,其價格在200多元至1000元的價位,買家留言大多是俱樂部粉絲,留言中充滿「為俱樂部打call」等話語。電競市場「錢不好掙」一年解散近百支戰隊,活下來不容易FPX、RNG這樣的頭部俱樂部在商業化的道路上探索,而不知名的小戰隊則面臨著如何活下去的問題。11月13日,張兵(化名)靜靜地坐在位於四川老家的工作室前默默地抽著煙。一周前,他決定解散組建近兩年的電競戰隊,「儘管電競市場爆發迅猛,但對於沒有資源和資金的俱樂部而言,沒有任何生存空間。」2019年,電競行業加速發展。據2019全球電競大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熱門電競賽事超過500項,正在運營的電競戰隊超5000支,國內電競用戶規模超5億,市場規模超千億元。2019年上半年,電競市場實際銷售收入513.2億元,電競從業者超過44萬人。受行業爆發影響,眾多新來者開始跑步入場。「成立一家電競俱樂部本身不需要太多費用。」張兵曾打聽過,小型俱樂部初期只需要租下一棟別墅用作戰隊訓練、生活使用,再招募上六七個遊戲水平不錯的玩家擔任教練和隊員即可。「前期每個月隊員以及工作人員工資、租房費用需要四五萬元。」張兵表示,「只要在一些賽事中獲得名次,就能吸引到贊助商,後期資金自然不用擔心。」新生俱樂部要想迅速獲得關注,最快的途徑就是參加各項賽事增加曝光率。張兵的戰隊多次參加電競線上賽,但總是在第一輪就折戟而歸,沒得過任何賽事前10名。讓他頭痛的,是俱樂部影響力遠低於最初的計劃,成立兩年時間來,粉絲寥寥無幾。「儘管行業看似紅火,但並非每家俱樂部都能順利活下來。」11月15日,電競行業觀察者馬靜坦言,「如今國內近九成的電競俱樂部仍處於『無收入無粉絲無贊助』的三無狀態,業內資源和贊助更集中在頭部俱樂部上。」廣告贊助、賽事獎金等費用已成為俱樂部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但並非每家俱樂部都能得到這些收入。不少俱樂部因為戰績不佳導致在業內沒有關注度,進而無法得到贊助商的青睞,最終陷入「成績差-沒關注-沒贊助-沒錢發展」的路徑當中。「你做不到前三,人們是看不到的。」剛獲得英雄聯盟S9世界總冠軍的FPX俱樂部CEO李淳印象深刻,俱樂部在2018年期間由於戰績平平,沒有接到任何贊助商的廣告合同。而在2019年全面爆發,連續獲得春季賽季軍、夏季賽冠軍等成績後,多家企業找上門來希望能進行合作。得不到贊助的張兵無比焦慮。每個月5萬元的支出讓自己創建俱樂部所投入100萬元資金早已耗盡,儘管拜訪過多家當地企業,但對方得知只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戰隊後,都委婉地拒絕了合作的請求。這並非個例。在四處打比賽期間,張兵曾加了眾多和他相似的小俱樂部經營者的微信,也加入進同行開的微信群,如今群裡幾乎沒人說話。一打聽,才發現多個經營者已解散俱樂部。「當時加了差不多100多號人吧,基本都是小俱樂部的人。但現在發現,活下來的也就那麼幾個了。」張兵最終決定解散俱樂部,「最開始希望能蹭電競熱度,現在才知道就是白做夢。」小戰隊「自救」瘋狂露出吸引粉絲,戰隊存活靠「接單」「目前國內電子競技俱樂部達到上千家,但頭部俱樂部不超過10家。僅少數頭部俱樂部能勉強自負盈虧或盈利,中下遊俱樂部基本處於虧損狀態。」馬靜分析稱。「成立一家俱樂部簡單,但要想穩定盈利卻並非易事。」在浙江經營著一家絕地求生俱樂部的王飛(化名)表示,俱樂部需要持續投入,如果長時間沒有商業發展,遲早會耗盡投資。王飛深知,粉絲是俱樂部商業探索和盈利的核心。電競行業粉絲的屬性維度相對單一,更集中在頭部俱樂部上,中下遊俱樂部流量都較少,更遑論自己以及大多數剛成立的電競俱樂部。在戰隊成績沒有打出來之時,要想獲得粉絲的支持,只能靠不斷露出吸引關注。「沒有大量資金的支持,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當上頭部玩家,那還不如就守住自己的粉絲,安分地賺點錢。」王飛說。王飛的戰隊頻繁地出沒於當地多家網咖線下賽、商城活動等現場,同時在短視頻平臺上也開始賣力地拍攝各種短片宣傳戰隊。「我們還曾聯繫上幾家當地餐飲和網紅店,以戰隊的身份去拍攝各種搞怪的視頻為對方宣傳。」儘管戰隊成績一般,但由於在當地的活躍,還是吸引到上萬的粉絲。一些餐飲公司也表示,願意進行贊助合作。「雖然合同都是10多萬元的級別,但證明這條路還是能走下去的。」王飛說。為了活下去,無數中小電競俱樂部都曾嘗試過各種「自救」方法。「現在基本上就半戰隊半工作室的狀態。」在重慶經營著一家電競戰隊的唐辰(化名)表示,「有合適的線上賽就參加,平時就接單打打陪玩,賺到的錢來養戰隊。」2017年9月,剛從一家俱樂部退役的唐辰組建起一支電競戰隊。戰隊除了自己和教練外,還有5名正式隊員和1名替補隊員。每個月工資、租房等成本需要開銷6萬元上下。他同樣面臨著沒有贊助商投資的無奈。「每天睡醒第一件事就是想又得往裡面投多少錢了,身上還有多少錢,以及什麼時候才能拉到贊助等問題。感覺隨時都會垮掉。」唐辰曾計劃入駐直播平臺,靠遊戲直播吸引粉絲和盈利,但和多家直播平臺洽談後,唐辰放棄了這一打算,「沒有知名度,對方根本不會給你大合同。直播時間、直播時長等方面也有嚴苛的要求,加上沒有太多粉絲支持,每個月賺不到什麼錢。」放棄直播後,唐辰又打起了組建陪玩工作室的主意。「是以吃雞為主。」他曾算過帳:按每天工作10小時計算,工作室每月接單收入可達到10萬元,減去每個隊員5000元的額外獎勵,一個月能淨賺7萬多元。「這筆錢再拿去反哺戰隊的發展。找不到更好的商業模式情況下,先這麼耗著吧。」唐辰說。商業突圍命運如何電競行業洗牌,頭部玩家比拼?商業模式的困境,讓一些電競從業者開始心生退意。「如今行業裡也就頂部玩家活得不錯,其他的都隨時面臨解散的風險。」馬靜表示,「很多俱樂部存活期可能只有短短一兩年時間,現在無論資本還是資源,都不太可能落到他們身上。」過度依賴贊助商的資本讓眾多俱樂部面臨危機,一旦贊助商撤離之後,俱樂部將難以維持。事實上,電競商業模式如今正不斷延展,各家俱樂部開始不斷嘗試自身的市場化運營。作為如今第一賽事品牌的英雄聯盟,聯賽所註冊的14支俱樂部裡,大多開始擺脫單純的贊助商入資合作,紛紛提出「商業化」、「公司化」等計劃,開始電商、運動品牌、外設品牌等產品的推出,以謀求更廣泛的商業突圍。「連續兩屆S賽事總冠軍,加上明年又將在中國舉辦,勢必會將英雄聯盟推至更高的熱度上。」馬靜說,「這意味著即將有更多的入局者。」事實上,除了傳統的商業突圍外,電競俱樂部也開始嘗試進入商業地產等行業當中。2019年10月,知名俱樂部EDG背後的超競集團以12.42億人民幣的價格競得上海閔行一地塊,以用作發展電競產業。同月,何猷君的威武電競宣布獲得上億元融資。據多家媒體報導稱,這是2019年LPL俱樂部單筆最高額度融資。威武電競還宣布與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達成戰略合作,並有望在粵港澳大灣區建立主場。馬靜分析稱,「背靠當地政府或者母公司,能給俱樂部帶來更多的資源,也讓俱樂部有了更多發展底氣。包括RNG從北京遷回上海,同樣有著類似的考慮。」另一位電競俱樂部經營者同樣認可這一觀點,「現在資源都在巨頭上,新玩家以及普通俱樂部根本沒戲,今後的電競行業或許將重新洗牌,進而形成巨頭比拼,小俱樂部『看熱鬧』的局面。」「儘管如今各家俱樂部都有著不同的商業探索和突破,但這僅限於頭部玩家,其他的俱樂部仍處於拉不到投資的階段。」11月16日,王飛告訴記者。「如今頂級俱樂部大多背後都有著多家投資公司,現在進場的話意義不大。」一位投行從業者向記者表示,「而小俱樂部存活率難以保證。說不準今天投了,明天就解散了。」新京報記者 覃澈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薛京寧qinche@xjbnews.com

相關焦點

  • 電競女團「絕地求生」:解散還是賭未來
    「儘管電競市場爆發迅猛,但對於沒有資源和資金的電競女團來說,根本沒有生存空間。」林虹說,「算了,不做夢了。」2017年,是女子電競市場最為熱鬧的年份。那一年,王者榮耀的爆發,帶動了國內手遊電競市場迅猛發展,也催生出數千支大大小小的業餘戰隊。多位業內人士回憶稱,其中女子業餘戰隊多達近千支,而其有別於男隊的青春活力,也讓無數邀請賽以及商業活動現場中,紛紛出現她們的身影。
  • 【深度】知名戰隊落戶 電競學校登陸 重慶電競產業的春天來了?
    首席記者 佘振芳 攝  華龍網4月6日19時24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隨著粉絲的快速增長和商業運營模式的成熟,電競正成為一項熱門的生意,而隨著頂級賽事LPL(英雄聯盟職業聯賽)主客場的改制,知名戰隊Snake落戶重慶,也帶動重慶電競產業迎來了發展契機。
  • 巴黎聖日耳曼:體育俱樂部做電競的參考範本
    糟糕的夏季賽結束後,PSG宣布解散英雄聯盟分部。儘管這賽季S04在LEC的表現並不亮眼,但是當時這一收購也引起電競與足球兩個世界的轟動。S7突圍賽中,費內巴切1907代表土耳其賽區闖入十六強,通過名字就能看出這支戰隊正是土耳其足球俱樂部費內巴切旗下的電競戰隊,其前身正是土耳其SuperMassive TNG戰隊。費內巴切通過收購,登上了大型國際電競盛會的舞臺。
  • HyperX籤約贊助London Royal Ravens戰隊和Rogue電競俱樂部
    HyperX籤約贊助London Royal Ravens戰隊和Rogue電競俱樂部 HyperX籤約贊助London Royal Ravens戰隊和Rogue電競俱樂部 2020-04-10 16:44:13  來源:朝聞天下
  • NiP俱樂部官方宣布解散旗下DOTA2戰隊
    在DOTA2項目徵戰5年之後,NiP俱樂部在今天宣布宣布解散旗下DOTA2戰隊,並將在未來尋找新的應對方法以面對目前嚴峻的挑戰。最終由於DOTA2戰隊內部缺乏財務穩定性,因此俱樂部宣布解散旗下DOTA2分部。
  • 老電競選手紛紛組建LOL手遊戰隊,老俱樂部卻遲遲沒有動靜?
    老電競選手紛紛組建LOL手遊戰隊,老俱樂部卻遲遲沒有動靜?玩家是熱情高漲了,不過電競俱樂部卻沒有想像中那樣賦有激情。首先,各大知名俱樂部並沒有全部行動並組建《LOL手遊》分部,要是往常他們絕對不會這麼遲緩,早就第一時間在榜單籤下高手。
  • 俱樂部創始人潘書立:希望成為武漢電競的一張名片
    □楚天都市報記者 餘淵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王永勝潘書立31歲 俱樂部創始人希望成為武漢的驕傲從普通玩家到職業選手,從俱樂部領隊到獨自創立一家俱樂部也就在那個時候,潘書立下決心自己創辦一支電競戰隊,目標不僅僅是高校比賽,更要踏進全國最高水平聯賽的殿堂。沒有經驗,沒有人脈,一開始潘書立只能通過網上發帖的方式,招攬有潛力的魔獸玩家。2007年4月17日,AgFox戰隊正式成立了,當時訓練、比賽基本都在線上完成,還稱不上職業。
  • CF白鯊首談俱樂部解散原因:畢竟不是王思聰
    今年的主題是同行15載,共享泛娛樂,但是在首日行業峰會上的高頻詞彙裡,電競和體育分列4到6位。遊戲的電競化,電競的體育化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共識。在這樣一種浪潮下,未來的體育電競生態將迎來巨大的變革,商業模式的體育化也給一些電競人帶來巨大的收益。
  • 彪馬同兩支國內知名LOL戰隊FPX和TES達成合作
    核心提示:彪馬中國業務部責任人Alex Liang對此表示:彪馬一直為變成文化藝術的驅動器者而奮鬥著,電子競技行業既是現如今流行的大眾文化, 近日,運動品牌彪馬官方宣布與FPX以及TES兩支國內知名LOL戰隊進行合作。
  • 突圍的法國電競:誰給了它成為歐洲中心的勇氣?-虎嗅網
    早在2016年,巴黎聖日耳曼足球俱樂部、南特足球俱樂部和奧林匹克裡昂足球俱樂部等法甲豪門紛紛組建了電競團隊。法國隊依託俱樂部並提早布局,成功在2019年國際足聯首屆FIFA電競國家杯上奪冠。電子競技也為這些足球俱樂部帶來了新的商業增長點。
  • 2支KPL6朝元老戰隊徹底消失,一個更名,一個解散!玩家齊呼思念
    就在KPL春季賽熱火朝天的舉辦之時,KPL聯盟之內再次傳來了讓粉絲們傷感的消息,首屆KPL聯賽就登入賽場的2支6朝元老級別戰隊徹底消失,一支戰隊進行了名稱的更換,另一支則是宣布解散,他們分別是WF.D和sViper,王者榮耀的電競圈也不再存在這2個名字,留給粉絲們的全是對他們深深地回憶
  • 4年豪奪50冠、合作品牌50+,Newbee電競俱樂部靠這3招競技商業雙贏
    但是,想要成功運營一家電競俱樂部並非易事,除了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外,更重要的是俱樂部要有自我造血能力,支撐團隊長期運營。在今年的電競產業大會上,Newbee電子競技俱樂部創始人兼CEO佟鑫以《電競俱樂部商業變現探討》為題,分享了當前中外電競俱樂部發展差異、電競俱樂部的運營理念和管理體系、俱樂部商業化發展等行業一手資料。
  • 光速解散!韓國RunAway戰隊宣布解散LOL分部,僅僅成立34天
    因為LCK還沒有進行聯盟化,所以不少俱樂部在今年都成立的新戰隊,衝擊LCK名額。其中韓國《守望先鋒》戰隊RunAway在今年11月23日就宣布成立LOL分部,進軍LOL。這支隊伍要和BBQ和三支從CK資格賽打出來的隊伍進行交手,小組賽還是很順利的出線。不過RunAway面對另一小組的第一Nine Tale戰隊——成員有之前加入過KDM、BMR的Wilder和加入過CK時期的BBQ的Rebel,實力很強。最終Nine Tale戰隊直接2-0淘汰RunAway,衝擊CK資格失敗。當然啦,這些都是發生在十多天以前的事情了。
  • 都說電競俱樂部不賺錢,這一年內3家上市是什麼行情?
    更主要的是,他們看中美國的電競市場,希望從中尋求更多合作機會。一年之內,三家電競公司上市,尤其是三家以電競俱樂部/戰隊為主要資產的公司,各家情況雖截然不同,但這可視為電競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信號。我們先看看這三家的質地如何。
  • 電競俱樂部創始人孟傑:電競是值得被尊重的產業
    機緣巧合下,孟傑結識了一支全國知名的《反恐精英》網遊戰隊,和高手切磋後如飲醍醐,技藝精進的他萌生了成為職業電競選手的想法。毫無意外地,孟傑的想法遭到了父母親朋的強烈反對。其實,即便在電競發展如火如荼的今天,依舊有很多人認為玩遊戲就是不務正業,何況是在十幾年前電競行業剛剛萌芽的時代。
  • 電競陪練頭部:比心陪練如何迅速突圍?
    聚焦電競陪練市場 比心陪練有什麼突出優勢?  在新經濟形態不斷蓬勃增生之際,越來越多的朝陽項目也開始被推至輿論高峰,其中關於電子競技陪練師這個新興職業的發展去向,就成為了眾多年輕人所聚焦的話題。
  • 細數電競俱樂部的明星老闆 從熱愛到參與
    在國內外諸多知名俱樂部裡明星老闆的身影屢見不鮮,電子競技逐漸從一種愛好成為了他們事業與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投身電競的明星老闆以及他們的俱樂部:既當老闆又當選手的王校長:提到知名俱樂部與他們的明星老闆,就不得不提IG。作為國內知名俱樂部IG的投資人王思聰。雖然並不是娛樂圈內的明星,但其在國內的知名度卻依然不減。
  • 中國電競俱樂部該如何念好生意經?
    隨著我國電競產業規模的逐漸擴大,電競俱樂部形式的商業模式也逐漸被大眾所關注。對於中國電競這樣一個潛力無限的藍海產業來說,用戶市場是激活它的原動力,正確的運營模式才是支撐中國電競可持續發展的堅固基石。正如王思聰在2015年底所說:「當初我進入電競這個圈子,主要是我覺得這個圈子裡電競選手和俱樂部活得都不怎麼樣,我想幫助他們,增加選手的收入,讓電競這個圈子能變得良性一點。」
  • 《絕地求生》:網曝韋神旗下4AM戰隊被藍洞約談,MA4已註銷將解散
    《絕地求生》網曝4AM戰隊被藍洞約談,MA4已在騰訊後臺註銷,隊伍將解散!一瓜未平,一瓜又起!又有大瓜吃了!不得不說最近PUBG的瓜是真的多!6月22日晚網友在知名社區爆出《絕地求生》4AM戰隊已經被藍洞官方約談,4AM旗下的MA4戰隊已經在騰訊後臺註銷了,4AM旗下另一支VC戰隊則要轉入老闆娘蜜蜂仔的名下。
  • 蘇寧旗下SN戰隊1:3不敵DWG獲S10亞軍,電競走向「綜合體」發展之路
    除了東方明珠塔下的AR設備觀景臺、燈光秀及現場觀賽,上海市也舉辦了多地的線下觀賽活動,將本次總決賽打造成了上海的地標性活動。 Newzoo《全球電競市場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有19.56億的電競人口,核心愛好者超過兩億,2019年舉辦的S9單場比賽觀看人數即超過了99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