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大學召開通識教育課程座談會

2020-12-12 未來網高校

未來網高校頻道6月17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劉雪梅)6月16日,西華大學召開了通識教育課程座談會,該校黨委書記邊慧敏,副校長費凌,人事處、教務處、計財處、學工部、教師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通識核心課和通識必修課共7支課程教學團隊負責人及團隊成員代表參加會議。座談會由費凌主持。

會上,該校通識教育工作小組辦公室、教師發展中心主任趙修文首先對本學期學校通識教育工作和通識課程的教學情況作了總體介紹。隨後,7支通識課程團隊負責人分別對本學期在課程建設、線上教學改革及教學團隊建設等方面的情況進行了匯報,並提出了一些當前階段面臨的主要困境。費凌主要就課程教學形式轉變和學校考試改革方面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

邊慧敏對各課程團隊在本學期紮實推進課程和團隊建設的成效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與參會的各個職能部門就老師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逐一討論和交流。邊書記要求,各個職能部門通力協作,切實解決通識教育課程建設過程中的相關問題。持續加強對通識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啟動通識金課「一課一書」計劃,出版一系列打上「西華通識」烙印的通識教材及通識教育改革專著,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的通識教育改革,建立與完善通識課程團隊的管理機制。

相關焦點

  • 我校召開通識教育選修課教師座談會
    新聞網訊:6月26日,學校在辦公樓119會議室召開通識教育選修課教師座談會,來自文學院、醫學院、師範學院、經濟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公共外語教學部、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等院系和部門的教師代表參加了座談,就通識教育選修課程的建設與管理展開研討。
  • 協同發展 合作共贏——汶川中學召開西華師範大學實習工作座談會
    10月22日,西華師範大學教務處處長黃元全一行蒞臨汶川中學指導教育實習工作,看望13名西華師範大學在汶川中學的實習生並召開西華師範大學實習工作座談會。座談會由汶川中學教務處主任毛萍主持,汶川中學校長龍紹明,副校長吳國安、文思建,校長助理李軍,教務處副主任陳少卿,汶川中學實習生指導教師及西華師範大學實習生參加了本次會議。座談交流會上,龍紹明感謝西華師範大學對阿壩州教育、汶川教育特別是對汶川中學的大力支持。特別感謝西華師範大學源源不斷地為汶川中學提供大批優秀畢業生。
  • 第三屆大學通識教育聯盟年會在北京大學召開
    2017年8月22日上午9時,以「通識教育與『雙一流』建設」為主題的第三屆(2017年)大學通識教育聯盟年會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召開,近150名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的通識教育建設者雲集一堂,共同探討中國大學通識教育改革之道。會議主持人、北京大學教務部部長傅綏燕代表北京大學歡迎各位嘉賓的到來。
  • 市教育局與西華師範大學召開校地合作座談會
    樂山教育樂山市教育局官方微信座談會現場12月2日,西華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王元君,副校長李敏一行到樂山市教育局商談合作事宜,雙方就校地合作進行座談交流。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成定彬,市教育局黨組成員韓濤、劉友軍、徐波、周芹參加座談會。市教育局作交流成定彬對西華師範大學一行來樂山表示歡迎。
  • 西華大學蔣珍菊:探索、改革、創新,走向高水平本科教育
    第一,成立國際教育學院,統籌國際教育相關事宜;第二,不斷完善國際教育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2019年,修訂完善了《西華大學國際學生管理工作規定》、《西華大學國際學生獎助金管理辦法》、《西華大學國際學生經費管理辦法》、《西華大學國際學生手冊》等管理文件。第三,與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韓國、印尼、泰國等國70餘所高校廣泛開展師生交流、學術及科研合作,為學生出國深造提供廣泛渠道。
  • 大學通識教育方興未艾
    日前,復旦大學召開了主題為「通識教育:以學為中心的教學實踐」的第二屆通識教育研討會,來自120多所高校的近400人參會。從與會者在研討中的熱情投入可以看到大家已經將通識教育看作一項共同推動的事業。
  • 什麼是香港中文大學的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世界級的大學教育除了著重專科訓練外,還應培養學生慎思明辨的能力和文化意識,後者更是現代及未來世界公民的特質。通識教育是香港中文大學學士課程重要的一環,兼融中國人文理想和西方博雅教育,均衡而多方面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從而達至全人教育。
  • 推動大學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培育與完善
    但是,在通識教育的實施過程中,依然有一些問題尚未引起應有的重視。例如,通識教育的模式選擇、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係、通識課程體系應當如何安排,等等。本文結合中國政法大學通識課程的建設現狀,對通識教育的一些基本問題展開討論,旨在進一步推動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培育與完善。
  • 通識教育是怎樣的課程
    復旦大學孫向晨教授在討論國內大學通識教育小班教學時提到,「過往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教』的內容與教的技巧」,而以小班討論則是為了「調動學生『學』的熱情和主動性,……要讓教學變成一個學生主動求索的過程」。
  • 農科特色通識教育課程思政的內容與路徑
    [摘 要]涉農高校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突破單科性辦學模式,以強化文化素質教育為切入點。南京農業大學將通識教育作為課程思政的重要載體,在通識教育中體現價值引領和新時代新農科人才培養的目標,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不斷完善農科特色通識課程。
  • 清華大學通識教育委員會召開本學期第二次會議
    清華大學通識教育委員會召開本學期第二次會議清華新聞網11月22日電 11月19日上午,清華大學2019-2020學年秋季學期第二次通識教育委員會會議在工字廳藤影會議室召開。副校長彭剛、通識教育委員會成員朱邦芬、甘陽等出席了會議。教務處副處長蘇芃主持會議。
  • 上海交通大學「教育思想大討論」人才座談會舉行
    5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學「教育思想大討論」人才座談會在閔行校區行政樓418會議室舉行。校黨委書記姜斯憲,校長、黨委副書記林忠欽,副校長黃震,相關職能部處負責人以及來自各院系的20多位教師代表參加座談會,會議由黃震主持。
  • 關於大學通識教育的一些思考
    目前,應中山大學甘陽教授邀請,我在北京大學召開的「第七屆全國通識教育核心課程講習班」上做了一個主題報告。結合最近對國內部分一流大學校長以及學院院長的訪談和自身經歷,我談一些關於大學通識教育的思考。   通識教育的定位  1.
  • 【通識教育】北京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簡介
    【編者按】以2003年版本科生教學手冊修訂為標誌,北京大學全面開始了通識教育改革。隨著理念的探討與實踐的深入,從今年開始,北大教務部推出一系列「通識教育核心課程」,作為推進通識教育的前沿陣地。它凝聚了「閱讀經典、批判思考」「大班授課、小班討論、課後寫作讀書報告」等基本共識,匯集了北大各院系的教學名師及助教團隊,探尋更具成效的教育方式,以期助力於培養引領未來的北大青年。
  • 武漢大學停掉8門通識教育課程
    原標題:武大停掉8門通識教育課程:學生反映不好就「下課」 「談醫論藥」等驗收不合格  大學教師課講得好不好,誰說了算?學生。課程反響不好怎麼辦?停掉!昨日,記者在武漢大學各院系官網上看到一則公告,近日學校搞驗收,有3門課程將被停掉。
  • 哈佛大學改革通識教育
    近年來,哈佛大學通識教育問題突出,統領性原則和理念被肢解、學科結構不平衡。今年秋季,哈佛大學啟動通識教育課程改革,旨在幫助學生做好準備,在當今世界智慧地生活,使他們成長為深思熟慮、富有貢獻的社會成員。
  • 大學通識類課程如何「擠出水分」
    在很多大學生眼裡,「水課」就是那種上課不需要好好聽、教師教得有點馬虎、課後不需要投入太多時間、考試走個過場、最後卻容易得高分的課,常見於通識類課程中。大學通識教育應如何應對「水課」?在11月17日舉行的第二屆復旦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上,400位專家學者圍繞「通識教育:以學為中心的教學實踐」主題展開研討,關注通識教育的意義,並就通識課程中的「水課」現象、表達交流課的開設策略等議題進行交流。
  • 大學通識教育論壇在復旦大學舉行
    二、課程建設  課程體系改革是通識教育的核心議題。在校長對話環節中,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指出:課程的安排設置是實現通識教育目標的首要方式。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強調:北大的通識課程的核心思想是「加強基礎、淡化專業和因材施教」。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秦紹德指出:建設核心課程,在教學理念、內容和方法上都是一種徹底的改革。
  • 高職通識教育呼喚何種課程建構
    高職通識教育不僅使高職生的專業與生活、社會、人生結合得更加緊密,讓高職生運用專業生活、立業,而且還可以使高職生駕馭專業,獲得包容專業的文化信念、生活意蘊、人生智慧。與普通高等教育的通識教育一樣,高職通識教育對高職生具有專業教育無法替代的高等文化意義。
  • 西安交大召開通識建設方案意見徵求會
    3月16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學通識建設方案意見徵求會在主樓E座第二會議室舉行。鄭慶華副校長,教務處處長徐忠鋒、副處長王一鳴,通識教育委員會委員及部分通識核心課負責教師代表等20餘人出席會議。隨後,楊建科從目標定位、課程體系、師資隊伍、管理考核、保障措施等方面匯報了通識建設方案制訂的基本情況。 管曉宏認為,通識教育對建設一流高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交大學生在專業之外的短板一定要用通識教育彌補,培養表達與交流能力是不可或缺的通識教育,建議表達與交流課程將「綜合性表達與各專業學院教師講寫作」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