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夜觀天象真的可以預測未來?了解這些你會有答案!

2020-12-25 v雷電風v

為什麼太陽系裡有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好像這五大行星包裹著地球,地球會受到這五大行星什麼影響呢?我們知道《易經》裡有五行相生相剋之說,為什麼古人會把地球附近的這幾個行星用金木水火土命名呢?古人經常用夜觀天象來判別預測一些重大事件,究竟天象是不是真與地球上發生的事件有關?

我們先看看月亮對地球的影響,翻開科學上對月亮描述的一頁,都知道月亮影響地球上的潮汐,由於萬有引力的存在,地球上的一切物質都會受到月亮萬有引力的作用影響,例如在月圓之夜,好像很多大事件都發生在月圓之夜,電影,小說也把把月圓之夜描繪的神秘兮兮的,月圓之夜如此特別是有根據的,由於月圓代表月亮在我們頭頂最近位置,月亮對我們的引力也是最強烈,我們的腦袋因此更多的血液供應,因此我們表現得特別活躍,也會特別衝動,一些平時不會做或不敢做的事,此時會激發出來。除了人類,萬物都會受到影響,最為人熟知的是月圓之夜的那一聲狼嚎!

再來看看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最接近地球的是金星跟火星,金星運行於地球跟太陽之間的軌道,是我們肉眼看到除太陽跟月亮最亮的星體,因此古代也叫它為太白金星,沒錯,就是去花果山勸降孫悟空那位,呵呵。金星由於離地球較近,也會跟地球產生潮汐力,一個不尋常的現象就是金星的自轉跟公轉是同步的,每一次靠近地球都是同一個面面向地球,這是不是跟月亮有點相似,這種現象歸咎為潮汐的影響。當金星運行到地球跟太陽之間時,會出現凌日現象,如果觀測可看見一個黑點慢慢在太陽表面略過,在古代,這些奇特的天文現象都會是一些大事件發生的前奏。

火星是最接近地球生態的星球,人類一直把火星作為下一個故鄉。科幻小說中,以描繪火星人的故事最多,火星的氣候,地質環境等,確實讓我們充滿遐想,或許真的有一天,人類會實現移民到火星的夢想。火星再往外就是木星,土星。木星是五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顆,木星跟土星都是氣態巨行星,主要構成物為氫,木星的質量是太陽的千分之一,是八大行星的質量總和的2.5倍,木星可謂是在太陽系裡有舉足輕重的分量。木星的萬有引力是地球的2.5倍,雖然離地球較遠,但絲毫的變化都會令地球轉變。

而土星目前是衛星最多的一顆行星,達到82顆衛星。太陽系裡,除了太陽,看來「小弟」最多的還是土星哦。土星還有一個神奇的光環,土星環,感覺像一個大神一樣存在。而土星的「小弟」中。土衛二,土衛六,土衛五,都有著跟地球相似地質環境氣候或繁衍生物的基礎條件。或許,土衛上的外星人正默默注視著我們哦。

最後我們再回頭看看最接近太陽的水星,水星是五大行星中最小的一顆,也是除了地球磁場最顯著的行星,水星也跟金星一樣有凌日現象,由於離太陽最近,水星的軌道速度也是最快的,軌道偏心率也是最大的,也就是它的橢圓形是最扁的。在未來的數億年,水星的這個軌道還將繼續扁下去,到時將會影響其他行星的軌跡運行,還有機會引起行星相撞事件的發生。

金木水火土行星的各自特點,構建了我們現在穩定的宇宙世界,一旦有不尋常的絲毫變動,都會影響到地球運行及生態,從而影響我們人類的生活。因此,天象的變化確實影響自然世界的規律。古人通過夜觀天象的分析,恍惚有一些科學依據,例如五星連環,日食月食,某些星球的碰撞,等等,這些天象都會使萬有引力有所改變,或宇宙射線,輻射,磁場,等等的改變,這些改變必定令地球上發生種種事件。不過具體到是什麼變動,什麼事件會發生,這個就不好判斷了,或許,進一步探索宇宙的奧秘會有滿意的答案!

相關焦點

  • 古人的「夜觀天象」是一種什麼技能?夜觀天象究竟能看到什麼?
    夜觀天象,是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見到的一個詞。一般能夜觀天象的人,都是一些智謀超群的能人,這些人通過天象,就能窺測出一些將要發生的事。如三國中多次提到諸葛亮夜觀天象。諸葛亮剛剛出山時,曾對劉備言:「亮夜觀天象,劉表必不久於人世,荊州日後必歸將軍。」
  • 古人「夜觀天象」是觀哪些天象?五星、七政與三垣二十八宿啥意思
    「星象學」,在我國已有至少幾千年或更遙遠的歷史了,一些文學作品中我們常看到一些有名的古人說「夜觀天象」如何如何,最享有盛名的有漢朝的張良,三國的諸葛亮、司馬懿、唐朝的李淳風和袁天罡以及明朝的劉伯溫等,他們往往會通過觀天象而預測天下大事的變動情況等,比如:一、在《易·繫辭上》:「天垂象,見吉兇,聖人象之。」指天空的景象,如日月星辰的運行有變化等。
  • 很多人都很好奇,常說的夜觀天象,觀的是什麼呢?
    很多人都很好奇,常說的夜觀天象,觀的是什麼呢? 我們經常在電視劇當中看到,國師說今晚夜觀天象,然後如何如何,那麼你有沒有好奇過故人所謂的夜觀天象,到底觀的是什麼? 古人觀察天象,其實看的是星象,也就是最早的天文學以及大數據實時的分析。
  • 俗語:空中魚鱗天,不雨也風癲,古人觀天象,準不準?
    俗語:空中魚鱗天,不雨也風癲,古人觀天象,準不準?在我們生活中,就有那麼一種俗語,主要講一些天氣的變化,或者是根據一些天象,來預測未來的天氣變化,這到底準不準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其實通過觀天象,來預測天氣變化還是很準的,諸葛亮說過:「觀今夜天象,知天下大事。」這裡的知天下大事,是指先知道天氣變化,然後做出準備,獲得先手機會,輸贏的勝面就大了,草船借箭這種神話般的故事,就是基於這個原理。而我們今天要說的俗語是:「空中魚鱗天,不雨也風癲」。
  • 古人預知事情發生都會夜觀天象,他們看的啥?
    偶然看到天上星星林立的時候,都會非常懷念,曾經的夜晚沒有許多的高樓,能夠看到滿天的星星,但想起到了電視劇中那些所謂夜觀天象的人,他們看看星星好像就能知道是什麼事情要發生了,似乎真的是能夠預知未來一樣,但他們究竟看到是啥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
  • 古人能「觀天象」預測天氣,這種技術為何現代天氣預報從來不用?
    眾所周知,古人是可以夜觀天象預測天氣的,而古代有關預測天氣的科學技術基本沒有,只是靠在長期實踐中積累的一些自然現象與天氣變化的經驗來預測天氣。那麼為何這種技術現代天氣預報從來不用呢?天象與天氣變化《尚書·洪範》中提到過:「箕星好風,畢星好雨,月之從星,則以風雨。」意思是說,月亮在箕星位置預示要颳風,在畢星位置,多要下雨。古人云:「月暈而風,礎潤而雨」。是說月亮周圍出現光暈,第二天颳大風的可能性很大,房屋柱石上發潮,下雨的可能性大。
  • 古人如何預測天氣變化?談談古人了解天氣變化的演變過程
    事實上隨著時間不斷推移以及社會不斷發展,古代人通過積累經驗逐漸加深對大自然的了解。而且也會不停的去嘗試了解,大自然中的天氣變化。進而總結出了一些對生產與生活,有很大幫助的經驗之談。比如,古人根據觀察天上的太陽與雲彩之後,總結出來的與風、雨、雪有關的諺語,其實就是當時社會中的「天氣預報」。「日落烏雲漲,半夜聽雨響。日落雲裡走,雨在半夜後」;「朝有破紫雲,午後雷雨臨」,這幾句諺語的意思其實十分淺顯易懂,根據日落與雲彩的變化,就可以初步預測是否會出現下雨的自然現象。
  • 生活裡的冷知識:手相真的可以預測未來嗎
    基於這個特點,以及很多年的經驗累積,就有了當今的手相學。但是這個缺少實際的統計和實踐的理論是否真的能預測一個人的命運呢?這是手相的入門訣:"手相之法,先看掌型,次觀八卦,掌有厚薄,指有長短,紋有深淺,色有明滯,務得君臣得位,五行得配,八卦有停,賓主相勻,只可主去犟賓,不許賓來犟主。"
  • 富貴真的是天註定嗎?為何偉人的誕生,總伴隨著某種天象的發生?
    中國文化傳承上千年,其中包羅萬象,有很多至今都無法解釋的謎題,尤其是對上天的探索從未停止,受限於時代的限制,很多現在常見的天文現象在古人眼中 往往都用來預測吉兇的依據,因此古人對天象十分痴迷。但是古人認為永恆就是真理,一旦事物脫離本質發生變化,往往預示著危機出現,而天象則經常出現變化,因此古人對於鬥轉星移都有自己的理解,企圖通過這些變化來預知未來的發展軌跡,並且隨著做出相應的對策。
  • 為何古人規定1斤是16兩,筷子必須長7寸6分?老祖宗智慧讓人嘆服
    在丞相李斯的建議下,秦始皇將這些單位全都統一成了16進位。為何要採取16進位呢?這個還跟天象有關。在古代,人們最容易辨認出的星星一共是16顆,分別是北鬥七星、南鬥六星以及福祿壽三星。將16這個數字引入度量衡,還意味著將上天的公平正義引入。古人經商講究一個誠信,最忌諱的就是缺斤少兩。
  • 別誤以為古人時不時就要夜觀天象,這不是一般人敢做的!
    隨著天文望遠鏡的普及,以及近年來我國航天知識的普及,我們對於太空的了解越來越豐富。不過要把「夜觀天象」放在古代,那大家就要小心了,看歸看,討論研究不行哦。因為古代朝廷嚴禁私人研究天象!還有專門解釋:「玄象者,玄,天也,謂象天為器具,以經星之文及日月所行之道,轉之以觀時變。天文者,史記天官書雲天文,日月、五星、二十八宿等。」簡單來說,就是天文學這門科學,私人禁止學習研究。因為自古君權神授,天人感應,天象與古代朝政牽涉太深。天象稍有異常,便會在人間掀起大動蕩。
  • 農村俗語:北辰三夜,無雨大怪,古人預測天氣,說得準嗎?
    其實古人的智慧一點也不比我們低,就算古時候沒有如今的這些高科技設備,他們照樣可以預判第二天甚至接下來一段時間的天氣。因為祖先們早已經在日常生活裡將一些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做了總結,這些總結都包含了先輩們一輩子的經驗,所以準確率是很高的,而這些總結裡面,也包括了天氣方面的內容,先輩們根據自己的長期觀察後得出的經驗。
  • 有意思,原來古人這麼看待自然
    殷商時期的帝王喜歡用龜殼來佔卜,後世的帝王百姓也特別信奉佔卜這一套,這種光怪陸離的事情在幾千年的中華民族歷史上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正式的文化,「夜觀天象」也是這種文化中的一分子。古人通過觀察天上星宿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測出四季以及天氣的變化,在此基礎上古人進行了更大膽的推測,他們認為「觀天象」可以預測未來。
  • 觀魚時,古人在想什麼
    《山海經》介紹了各種奇奇怪怪的魚,如《南山經》載,南山山系中有座山叫柢山,柢山多水,水中有一種魚十分特別,集合鳥、牛、魚、蛇特徵於一身,具有治療腫疾之效,「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復生,食之無腫疾」。《西山經》載,英鞮山上有一種魚,蛇頭、魚身、六隻腳,食之可以避免災禍,人稱冉遺,「魚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馬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御兇」。
  • 二十四節氣從天象到詩意
    善觀天象的古人通過「看天」,發現了許多至關重要的自然規律,比如——二十四節氣。可是,你有沒有注意到,中國古人用農曆定下的24節氣,跟公曆對應的未免也有點太巧了……比如,每年的立春差不多都在公曆2月4號,清明是4月5號,夏至是6月21號……就算對應的日期有一定波動,也不會差超過2天。這是為什麼呢?事實上,在遙遠年代,愛看天的並非只有中國古人,全世界先民們都愛看天。
  • 古人算命師憑什麼算得那麼準?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中國古代有著長遠的歷史,古人們都主張順應天命,遵從上天的旨意,他們認為上天創造了一切,違背上天的旨意,就會給自己帶來災禍。在這種觀念下,有了算命先生的存在。算命先生常被視為上天和人民的紐帶,他們能夠知曉天道,按照上天的意志來安排人間的事物。
  • 為你講述已經很少有人搞懂的天幹地支
    這是個很幽默開心的故事,若你就是要追本溯源,這個屬相是和地支對應的,可能古人也是幽默,把動物的習性、出沒、氣質和地支結合了一下,於是就有了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還好古人活動面積比較小,不然長頸鹿、袋鼠、大象、梅花鹿之類的真不好安排。
  • 颱風~颶風~你真的了解它嗎?
    「颱風」「颶風」「旋風」「熱帶風暴」……看到這裡,你小小的腦袋裡是不是有很多很多的問號?如同《呂氏春秋·有始覽》中提到的「八風者,起於八方,而性亦八變……毀屋敗舍,壞沒田稼」。試想自己處於「八風」中,你也會「風中凌亂」的吧~ 距今1500年左右的魏晉南北朝時,颱風有了新名字——颶風。
  • 古人云:「男人嘴大吃四方,女人嘴大吃家當」,沒想到還真有道理
    古人喜歡"觀人":觀人於酒後、觀人於忽略、觀人於臨財臨色。通過這些細枝末節,來預測一個人未來的走向。其實但凡能成大事者,多半都有自己的"觀人"技巧,其中包含著對人性的洞察和對社會的理解,非常人不能懂。為了能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傳下去,所以古代先賢都講這些經驗編成俗語,這樣一來後人即使不能理解,也能學會應用。古人云:"男人嘴大吃四方",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生活智慧從字面上,我們可以看出這句話的意思是,男人嘴巴大,就能混得很好。
  • 奇聞異事:為什麼古代每次出現異象,就意味著有偉人出現,原來早有說法!
    其表明君王誕生之日,天象異常,且呈現吉兆之象。而在《漢書·五行志》中,也有記載「成帝和平元年……三月己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這則是記述了太陽黑子現象。古代記述天象的詩詞有許多,而古人對天象的研究也是如痴如醉。但凡天象異常,必會引起軒然大波,或吉或惡。為了根據天象形勢,達到真正的天時地利,古代君王會安排專業的觀象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