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9月20日訊 昨天,記者從蘇州民族管弦樂團籌備工作新聞通氣會上獲悉,今年底至明年初,該樂團將為廣大市民帶來以「未來的希望」為主題的五場首輪演出,首演由國家一級指揮家彭家鵬親自執棒,眾多知名民樂演奏家共同合作。同時,該樂團2018年度音樂季計劃也已初步完成,預計將帶來8套左右的大型音樂會曲目,6套左右的中小型音樂會曲目。
這個由蘇州市政府和蘇州高新區共同主辦的公益性專業職業樂團,到底將引領什麼樣的民樂新風尚,在該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彭家鵬的心中早已譜好了曲。
241名中外考生爭奪85個席位
今年國慶節後,來自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各類地方音樂院校和港澳臺地區及國外的241名複試考生,將在蘇州高新區文體中心進行分批面試,爭奪樂團85個席位。「實際上最終可能只招70名,在選才上我們堅持寧缺毋濫。」彭家鵬說。
據介紹,每一名考生都將進行24個大小調音階演奏、2首自選曲目演奏、困難片段演奏及視奏考試。考試除了考驗基本功,對考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視奏題直到開考前都是保密的,出題後只給考生1分鐘時間,即看即彈。困難片段演奏雖然給考生20天的時間準備,但在考生對速度的把握上要求非常高,對很少參加樂隊實踐的考生來說,可能無法完成考試。」彭家鵬告訴記者,職業樂團,尤其要打造世界一流的樂團,需要的不是獨奏家。在成員設置上,樂團將實現90後、80後、70後、60後全覆蓋,同時,彭家鵬要求考生必須一專多能,「不能只會傳統民俗樂器,鍵盤類樂器也要懂,才能融會貫通,打破傳統民樂的局限。」
以交響樂團規格打造民樂
音樂季制度擁有上百年歷史,是國內外通行、正規職業樂團所必需的制度。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在「民族樂團」的基礎上,借鑑西方「管弦樂團」的模式,擬定每一年度的春節後進行音樂季開幕式,並於下一年度的春節前進行音樂季的閉幕式。
「我們要按照交響樂團的規格打造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彭家鵬說。在樂器上,樂團將吸納古老的西方撥弦樂器豎琴,來彌補傳統樂器箜篌聲音小,僅適合室內小型音樂會的弊端。為了讓傳統管弦樂的表達豐富起來,將設立高音、中低音、次中音、低音四個聲部,「既表達中國傳統音樂的美感,保留了民族音樂特色,又展現現代音樂的氣勢磅礴,具有西方交響樂效果。有了這四個聲部,民族音樂在全世界面前的可塑性就非常強了。」彭家鵬的目標,就是要用交響樂的方式去演繹民樂,用世界的語言和聲音去交流,讓中國傳統民樂走上國際的舞臺。
蘇州元素展現民族魅力
傳承弘揚經典,是一個民族樂團的立身之基。堅持創新、不斷增強具有衝擊力的新鮮元素,則是民族樂團不斷提升發展的方向。
「我聽遍了蘇州的聲音,不僅是評彈崑曲,包括船娘的船歌這種民間音樂,都充滿了江南水鄉的韻味,這些都是中國傳統特色。」彭家鵬介紹,樂團將邀請8至10位中國著名作曲家,大膽創新,將蘇州元素如評彈、崑曲等藝術與現代西方作曲技巧融合,創作出「新蘇式風格」的音樂作品,講好蘇州故事,打造「絲竹裡的江南」。這些作品將穿插在「音樂季」的各場大型音樂會中,並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一臺蘇州品質、中國氣派的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