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三度被革職的「青詞宰相」夏言

2020-12-25 後山人說古今

青詞又稱綠章,是道教舉行齋醮時獻給上天的奏章祝文。大明王朝嘉靖帝時期屬於另類政治文學,不少內閣輔臣靠寫青詞起家。因為青詞是嘉靖帝禱告時用的詞,全文用賦體,語言華麗,筆法玄妙,寫作難度很大。寫青詞的筆和紙很講究,必須筆蘸硃砂,在青藤紙上寫。青詞也由此誕生。

沉迷道術的嘉靖帝

青詞的書寫,對於嘉靖帝來說是大過一切的事情。在他看來,關係到他的禱祀是否靈驗。因而能寫青詞,成了他選拔內閣成員的第一件大事。

青詞宰相夏言,首輔大臣

夏言作為當時的內閣首輔大臣,因寫得一手漂亮的青詞,曾被嘉靖帝親賜「學博才優」銀章,有這個銀章即有向皇上密奏的權利。人送外號,「青詞宰相」,這份榮耀在夏言看來是一種恥辱,對自己淪落為為一個皇上寫青詞的首輔,夏言是即痛苦又厭倦。當然更多的是無奈。夏言因兩次向嘉靖帝進諫不要沉迷於修道的事情,被嘉靖帝革職,短短四年時間就革職2次。但每一次又都很快被復職,因為嘉靖帝實在找不到一個能在青詞上與他媲美的人。

嚴嵩把持朝政二十年

第三次革職是因為夏言無法忍受嘉靖帝不問朝政,不關心百姓疾苦,也不願為這樣的皇帝去寫什麼青詞,實在是沒有心情去寫,聲稱有病,一直未交嘉靖帝給布置的作業。而這第三次被革職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當時作為禮部尚書的嚴嵩寫的青詞得到了嘉靖帝賞識。而且嚴嵩對於寫青詞完全與夏言是不一樣的看法,嚴嵩是作為一種政治仕途來看待。當時嚴嵩62歲,夏言60歲,嚴嵩一直努力寫青詞就是想進內閣當首輔。這是他的心願。

擅青詞者,得首輔位!當嚴嵩被賞識後,夏言的結局就是人生的終結。嘉靖帝列出了五項罪狀。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夏言沒有任何辯解的機會就給嚴辦了。

相關焦點

  • 大明王朝歷史上最著名的「青詞宰相」顧鼎臣
    不過,夏言在擔任首輔後,工作強度的確增加了不少,再沒有之前那麼多的精力去揣測聖意,去討好嘉靖,去專研。甚至於,在嘉靖拜謁完顯陵後,群臣都上表恭賀,唯獨夏言落下了,原因也很簡單,真的太忙了!於是,生性陰晴難測的嘉靖開始犯嘀咕,夏言通過青詞走近自己是否僅僅是權宜之計,甚至還有其他的目的。
  • 除了嚴嵩,嘉靖皇帝還有哪些「青詞宰相」
    《大明王朝1566》拍攝於2007年,當年在湖南衛視播出時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但是大浪淘沙,留下來的都是金子。這部圍繞嘉靖末年國庫空虛和君主專制講述明代政治的歷史正劇,近期在優酷網復播之後,不僅迎來了觀劇熱潮,還引來各方熱議,更有網友稱之為前無古人,後可能無來者的「神劇」。憑藉其嚴肅認真的基調、緊湊的劇情和老戲骨們的精湛演技,《大明王朝1566》網羅了一大批年輕網友。
  • 「青詞宰相」指的是誰?「青詞」又是什麼意思?
    答案:A解析:青詞宰相指的是嚴嵩,他因青詞深得世宗的賞識。青詞:又叫「綠章」,明世宗信奉道教,不好好當皇帝,就愛玄修,喜歡煉製丹藥和研究長生不老之術,在一些神神叨叨的儀式中,就會用朱紅色的筆在青藤紙上寫一些祭天的詞。「青詞宰相」諷刺那些升官階梯並非正路的人。不靠幹實事和政績,就靠弄一些七七八八的沒用事情討皇帝開心。
  • 冷知識:「青詞」
    「過鎮江,見賽玉皇及風神、雷神者,禱詞無數,道士乞撰青詞。」 青詞奏御 原來這首詩是為道士寫的「青詞」。那麼青詞又是什麼呢?
  • 語文小知識:「青詞宰相」指的是誰?「青詞」又是什麼意思?
    答案:A解析:青詞宰相指的是嚴嵩,他因青詞深得世宗的賞識。青詞:又叫「綠章」,明世宗信奉道教,不好好當皇帝,就愛玄修,喜歡煉製丹藥和研究長生不老之術,在一些神神叨叨的儀式中,就會用朱紅色的筆在青藤紙上寫一些祭天的詞。
  • 兄弟同當宰相,卻在朝堂打架,皇帝將兩人都革職,其中一位卻笑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個王朝應該就只有一個宰相,其實那都是受電視劇的影響而已,至少在唐朝就可以同時有多位宰相,都說宰相肚裡能撐船,但是今天要說的這兩位宰相可就不是那麼大度的人了,他們兩人居然不分場合直接朝堂上大打出手,惹得皇帝大怒,將他們雙雙革職,其中一在為自己鳴冤,另外一位卻笑了,
  • 道合元始天尊,天生嘉靖皇帝:封神演義的起點,或許就在這篇青詞
    隆慶還好點,嘉靖和萬曆這對爺孫,槽點是絕對滿滿的,不說別的,單說大奸臣嚴嵩的兒子嚴世蕃伏法時,京城百姓扶老攜幼、彈冠相慶,就知道此時大明朝有多離譜。嘉靖朝時,青詞創作達到了瞠目結舌的地步。所謂青詞,是在道士舉行齋醮時燒給神仙看的祝文,因寫在青藤紙上而得名,又稱綠章。嘉靖修仙幾十年,時時刻刻都怕怠慢了神仙,因此對青詞格外講究。也因此,朝中善寫青詞者極得寵眷,甚至可以馬上入閣,時稱青詞宰相,如名臣夏言等。
  • 一意媚上的青詞宰相嚴嵩,為何能在官場屹立不倒直到85歲?
    朱厚熜建造了富麗堂皇的祭壇,召集法力高深的道士,再搜刮出字典裡所有美好的詞彙,寫成讚美玉皇大帝的頌詞,用硃砂寫在青色的藤紙上,稱為「青詞」。他認為,道士在祭壇上焚燒青詞,尊貴的玉皇大帝就能看到,就能感受到他修道成仙的一片赤誠,因而賜給他更長的壽命,如果表現得更好,或許就能飛升成仙。於是,酸腐文人得到了契機。霎時間,一批青詞高手活躍起來。
  • 被嚴嵩設計害死的首輔夏言,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那些耀武揚威的皇親們,更是聽到夏言的名字就哆嗦。儼然成了大明政壇上,一把鋒銳的快刀。自此以後,夏言這把「快刀」,就成了少年登基的嘉靖帝,越發倚重的新寵。特別是在嘉靖年間的「大禮議」裡,面對眾多老臣威脅的夏言,堅定站在嘉靖帝一邊,為了給嘉靖帝爭父皇名分衝鋒陷陣。這下更把年輕的嘉靖帝感動的眼淚譁譁,還經常留夏言在皇宮裡吃飯,君臣談得無比投機。
  • 嚴嵩:如果夏言回來,我有信心再贏一次
    後來,他守孝完成,回到中央,跟在首輔夏言的屁股後面,雖然總是彎腰弓背,但內心的正氣卻在五臟六腑間流動,他還是個好人。但很快,它就覺得,總做個好人,不值當。夏言眼不花耳不鳴,還受皇帝重視,要幹很久很久的首輔。他嚴嵩等不了啊,他要儘快成為首輔,為生民請命,為天地立良知啊。於是,他決定做一回壞人,只做一回。
  • 從愛情的「證實偏見心理」分析大明王朝嘉靖帝為什麼熱衷權謀鬥爭
    《大明王朝1566》中,明世宗嘉靖皇帝至死也不願意應官僚們的建議——召太醫李時珍給自己看病,嘉靖並不是不相信李時珍的醫術,也不是不知道臣子們的好意,而是內心的傲嬌絕不允許自己向世俗低頭!「硬抗著病痛」是嘉靖皇帝堅持跟世俗官僚體系鬥智鬥勇所做的最後抗爭!
  • 大明王朝興亡錄
    作為中國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大明,人們只記住了那個充滿爭議的乞丐皇帝朱元璋,那個無論如何都擺脫不了「篡位」惡名的永樂大帝,剩下的,就是一群奇葩皇帝了——40年不上朝的萬曆,豹房娛樂城董事長明武宗,玩玩權術上癮的嘉靖皇帝,木雕藝術大師等等。令人驚奇的是,這樣一個王朝卻存在了整整276年,如果算上南明朝廷和各地的反清復明武裝,明朝政府的武裝影響力一直持續到了康熙中期。
  • 大明王朝裡嘉靖帝旗下的群臣,有哪些著名人物,你又了解多少?
    明王朝中待機超長的皇帝之一嘉靖帝,是如何在手握權力的這些年裡培養出眾多的能人異士。我們也無從知曉,不過從他那种放浪不羈的性子中我們也想可以略知一二。畢竟能夠二十幾年不上朝,還喜歡研究丹藥的人,總有些奇思妙想的怪點子。
  • 華美詞章:道教青詞
    從以青色作為東方始生之色這一點而言,華夏道教崇尚青色,以青色為尊,青詞以青紙書寫是一種對上神尊敬的表現。而朱者,有以類感格的作用,青詞作為向神靈奉告的文書,需要與神靈相互感通才能達到齋醮的作用目的。因為宋繼承了唐的宗教政策尊奉道教,並將齋醮科儀視為設教要務,此時道教齋醮盛行於朝野上下,青詞從官方走向了民間,成為了常用文體,以至於宋代文人們常用以青詞來切磋文藝,值得一提的是宋朝制定了青詞格式,記錄在《道門定製·議詞意》。
  • 如何看待《大明王朝1566》裡嘉靖的這段話?
    再反之,長江一旦泛濫,朕也要治理,這便是朕為什麼罷黜楊廷和、夏言,殺楊繼盛、沈煉等人的道理。這句話既是嘉靖的真實想法,也是嘉靖傳授給裕王朱栽垕、世子朱翊鈞的御人之道。在這個時候嚴嵩拋出改稻為桑,就是希望能夠以此力挽狂瀾,將大明王朝的財政點拖回及格線,以延續嚴黨把持朝政的時間。但是,由於裕王及徐高張一黨的幹預、嚴世蕃等人一系列衝動錯誤決策以及浙江當地官員貪心不足、智商堪憂等原因,改稻為桑全面破產,力挽狂瀾也無從談起。
  • 《大明王朝1566》劇中到底誰最聰明?不是嘉靖,是大家想不到的他
    只討論《大明王朝1566》電視劇,最聰明的人莫過於呂芳。《大明王朝1566》一直被奉為近10多年來的經典神劇,這是一部男人必看的電視劇,裡面都是一群聰明絕頂的人在互鬥心機,如果要評論誰最聰明,沉墨認為莫過於呂芳。
  • 王慶祥解說《大明王朝1566》
    而在眾多實力演員中,飾演胡宗憲的王慶祥無疑讓人關注,因為他在此前還曾在另一部明史電視劇《大明王朝驚變錄》中飾演于謙,說到這兩部明史大戲,王慶祥表示,雖然都是自己出演的,但是《大明王朝1566》不論是從製作水準、思想性和厚重感上,都遠遠超越了《大明王朝驚變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