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詞又稱綠章,是道教舉行齋醮時獻給上天的奏章祝文。大明王朝嘉靖帝時期屬於另類政治文學,不少內閣輔臣靠寫青詞起家。因為青詞是嘉靖帝禱告時用的詞,全文用賦體,語言華麗,筆法玄妙,寫作難度很大。寫青詞的筆和紙很講究,必須筆蘸硃砂,在青藤紙上寫。青詞也由此誕生。
沉迷道術的嘉靖帝
青詞的書寫,對於嘉靖帝來說是大過一切的事情。在他看來,關係到他的禱祀是否靈驗。因而能寫青詞,成了他選拔內閣成員的第一件大事。
青詞宰相夏言,首輔大臣
夏言作為當時的內閣首輔大臣,因寫得一手漂亮的青詞,曾被嘉靖帝親賜「學博才優」銀章,有這個銀章即有向皇上密奏的權利。人送外號,「青詞宰相」,這份榮耀在夏言看來是一種恥辱,對自己淪落為為一個皇上寫青詞的首輔,夏言是即痛苦又厭倦。當然更多的是無奈。夏言因兩次向嘉靖帝進諫不要沉迷於修道的事情,被嘉靖帝革職,短短四年時間就革職2次。但每一次又都很快被復職,因為嘉靖帝實在找不到一個能在青詞上與他媲美的人。
嚴嵩把持朝政二十年
第三次革職是因為夏言無法忍受嘉靖帝不問朝政,不關心百姓疾苦,也不願為這樣的皇帝去寫什麼青詞,實在是沒有心情去寫,聲稱有病,一直未交嘉靖帝給布置的作業。而這第三次被革職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當時作為禮部尚書的嚴嵩寫的青詞得到了嘉靖帝賞識。而且嚴嵩對於寫青詞完全與夏言是不一樣的看法,嚴嵩是作為一種政治仕途來看待。當時嚴嵩62歲,夏言60歲,嚴嵩一直努力寫青詞就是想進內閣當首輔。這是他的心願。
擅青詞者,得首輔位!當嚴嵩被賞識後,夏言的結局就是人生的終結。嘉靖帝列出了五項罪狀。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夏言沒有任何辯解的機會就給嚴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