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匠精神撞上創客思維
——記貴州省勞動模範、畢節供電局青年創客周巍
「周巍工作室」的夥伴們一起攻堅克難 來靜 攝
12月10日上午,貴州省2020年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貴陽舉行。南方電網貴州畢節供電局供電服務中心計量綜合專責周巍作為「貴州省勞動模範」在大會現場接受表彰。這也是他在獲得貴州電網公司技術革新標兵、南方電網勞動模範、貴州電網工匠等稱號後,又一次獲得殊榮。
「這份無上的榮譽屬於所有奮戰在電力行業一線上的同事們。我不比誰優秀,我只是有幸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沒有大家的集體付出,我不可能獲得這份榮譽。」談及獲獎感受,周巍激動而謙虛。
今年36歲的周巍是畢節供電局廣為人知的「發明家」。「貴州電網工匠」「青年創客」、「科技創新第一帶頭人」……雖然頂著眾多榮譽頭銜,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周巍卻顯得格外低調。周巍說,相比這些「虛名」,一直以來,他更看重的其實是是自己腦海裡那一個個發明構思。
從「門外漢」到計量專家
在同事們眼中,周巍無疑是一位電力計量專家。但鮮為人知的是,最初,周巍也是一名電網「門外漢」。
「我大學學的是空調。可能很多人都沒聽說過這個專業,專業學名叫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主要是空調通風管道的設計製造。」周巍說,之所以選擇這個專業,是被專業名稱誤導了。「我第一喜歡建築,第二喜歡機械。看到建築兩個字,我就選了,結果這個專業實際上是空調設計,主要課程內容是流體力學。」但恰恰是這個誤會,成就了後來的他。設計與力學的相關專業知識,成為周巍以後進行發明創造的「本錢」。
工作中的周巍一絲不苟 程基 攝
2007年,周巍離開大學校園,到畢節供電局工作,分配到變電所實習。作為一個非電專業畢業生,一開始工作並不那麼容易上手。但勤於學習、樂於探索的周巍在好奇心的驅動下,積極主動地向師傅們學習,很快就掌握了各項基本技能。十多年過去了,他依然很感激當初帶過他的幾位師傅金波、張雪、周林、李克明。周巍說:「現在大家都是好朋友好兄弟了。」
2008年初,罕見的冰雪災害襲擊了貴州的大部分地區。入職不到半年的周巍,主動請纓參加抗冰保電。「三天三夜沒合眼,回來後睡了兩天。兩天中就吃了一頓飯,其他時間都在睡覺。」談及當年的抗冰保電,周巍記憶尤深。那是他參加工作後的第一次「攻堅克難」。以後,每當他腦海中閃現出一個創新點時,他都會用這種「攻堅克難」的精神,集中精力「打殲滅戰」,把一個個想法變成實際。
出於一名電力人對基層工作精益求精的不斷追求,周巍向來都非常注重工作中的每個細節,反覆思考這些細節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凡是他接觸的電力設備,都會進行反覆測試和校驗,確保安全和高效,力求萬無一失。正是這些樸素的工作實踐中培養起來的良好習慣,讓周巍迅速掌握了精湛的業務技能,也給他來了諸多創造和發明的靈感。
事事皆好奇
周巍總是隨身攜帶一個小本子,工作和生活中的創意靈感,不管當下看來是否有用,是否屬於自己擅長的領域,他都會在第一時間細心記錄,事後不斷地思考和查新,研究實施的方案和措施。
在周巍視若珍寶的「點子」筆記本裡,滿滿的記著各種設想,畫著各式圖紙,無論走路或吃飯,只要靈光閃現,他都會取出本子,將想法記錄「在案」,用周巍的話說,自己記錄的不僅僅是一個個閃光的「點子」,更是點綴創新靈感的火花,正是這些火花的碰撞才讓夢想有了光環,讓平凡的自己在工作中發揮更大的能量。
周巍用製圖軟體進行產品設計 程基 攝
走進供電服務中心辦公室,周巍的辦公桌顯得與眾不同。兩臺主機,兩臺顯示器,但最吸引人的還是那個巨大的滑鼠。「這叫3D滑鼠,我就是靠它來搞設計的。」周巍說,這些年來,依靠這個滑鼠,他完成了一項又一項設計發明。
更讓人欽佩的是,周巍還把實驗室「搬」到了自己家中。2012年,他自費2萬多元買了一套小型工具機放在家裡,圖紙掛架、銑刀、鋁合金構件、釹鐵硼磁鐵、三維設計滑鼠等創新實驗工具一應俱全,2013年,周巍自己又花了3萬多元從美國買回來一臺3D印表機,將家裡變成自己的創新夢工廠。
由於長期不懈地鑽研學習和努力工作,周巍可謂是榮譽等身,碩果纍纍。貴州電網公司青年創新創效「五小」成果獎、「防竊電計量箱」實用新型專利、「端子封印裝置」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周巍說,這一項項發明創造,都源於他「喜歡摸索」。「我就是特別喜歡摸索。比如說我買一個戒指,我會把鑽石的切工、打磨、顏色什麼的全部弄清楚,買個釣魚竿我也要弄清楚每個部件。」
在周巍看來,創新其實沒有那麼難,也並不是那麼高大上。「我其實並不是總是關注那些高大上的前沿科技,我就是順從自己的興趣。只要我發現一個問題,我就想有沒有解決方案,或者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然後就去幹。」
立足本職搞創新
在計量中心工作時,周巍發現計量實驗室校表效率不高,就萌生了改造實驗室的想法。很快他就把想法付諸行動,和同事們一起商量討論,設計,畫圖,反覆修改方案……經過半年多的改造,2017年,他負責畢節供電局實驗室改造項目完成。校表效率由以前的每天280隻提高到1萬隻。2018年,實驗室全年校表130多萬隻,總量居全省第一。他所在的計量質檢班也因此被評為四星班組。
周巍在家裡操作3D印表機 來靜 攝
2017年底,周巍負責電能表室內檢定。他發現,室內電能表檢定時,填寫合格證信息需要耗費大量人力。按照原來的方法,需要10名員工手工填寫,嚴重影響電能表檢定速度。針對這一問題,周巍開展了「基於粘貼式合格證的快速信息填入方法研究」,極大提高合格證填寫速度,減少了9人的勞動量,更保障了電能表校驗量。
負責計量自動化終端運維工作時,周巍發現,員工在現場調試計量自動化終端時,需要一手手持筆記本電腦,一手操作設備,工作效率低下。有沒有可能研發一種工具,將筆記本掛在身上,從而減輕工作量呢?一旦萌生了這個念頭,周巍就開始忙活起來。經過反覆試驗,他成功研發出「肩腹支撐式筆記本電腦支架」,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實用新型專利。這種支架可以用在信息、繼電保護、通訊、計量等專業領域,更可作為通用性工具在全社會推廣。
在生活中,周巍也時不時會有一些新奇的發明構思。2019年,他研發了一種嬰兒車自動剎車裝置,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實用新型專利及發明專利。「當時產生這個想法,是因為在電視上看到有的嬰兒車因為在斜坡上自動滑行造成事故,所以就想設計一種鬆手後可以自動剎車的嬰兒車。」像這樣的想法,他還有很多很多,還會一一付諸實踐。
以「傳幫帶」弘揚「工匠精神」
在創新時,周巍思路活躍,常常「異想天開」。在日常工作中,他則十分嚴謹,近乎苛刻地秉承「工匠精神」。
作為計量專責,他負責編制計量專業現場作業流程,健全安全風險管理體系管理制度,開展作業風險評估,進行現場風險管控。在一次電壓試驗中,他以敏銳的發現了安全隱患,及時處理,絕了1次人身傷亡事故。在技術監督工作中,他積極推進電業工程典型設計落地,嚴格把關設計和投運。2012年至今,他參與過一千多次審查及投運,從未出現過設備「帶病投運」。
作為業務骨幹,周巍自己愛鑽研愛學習,更愛分享。2013年初,在畢節供電局工會的大力支持下,「周巍工作室」建起來了。工作室以推動職工創新工作、解決生產現場實際問題、促進提高生產作業效率,開展創新性活動為目的。一群思維活躍的青年員工常聚在一起研究周巍筆記本上的小點子,走上了團隊合作創新路子。他帶著團隊對多個項目展開討論研究,攻克制約電網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推進新技術應用和成果轉化。工作室成立以來,著力培養部門員工技能,先後8名員工晉升為技師。從他工作室走出去的5名員工成為了縣級供電局技術技能專家。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唯有一如既往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把自己所學所長用到工作中,帶動身邊同事繼續拼搏,才對得起組織和人民給予的厚愛和厚望。」在貴陽接受表彰後,周巍馬不停蹄地趕回畢節,趕回工作崗位。拼搏奉獻,探索創新,他始終初心不改。未來,一個個奇思妙想,將在他的手中變為現實。
作者:程基
編輯:高慧君
校對:於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