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奇思妙想,將在他手中變為現實……

2020-12-12 騰訊網

當工匠精神撞上創客思維

——記貴州省勞動模範、畢節供電局青年創客周巍

「周巍工作室」的夥伴們一起攻堅克難 來靜 攝

12月10日上午,貴州省2020年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貴陽舉行。南方電網貴州畢節供電局供電服務中心計量綜合專責周巍作為「貴州省勞動模範」在大會現場接受表彰。這也是他在獲得貴州電網公司技術革新標兵、南方電網勞動模範、貴州電網工匠等稱號後,又一次獲得殊榮。

「這份無上的榮譽屬於所有奮戰在電力行業一線上的同事們。我不比誰優秀,我只是有幸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沒有大家的集體付出,我不可能獲得這份榮譽。」談及獲獎感受,周巍激動而謙虛。

今年36歲的周巍是畢節供電局廣為人知的「發明家」。「貴州電網工匠」「青年創客」、「科技創新第一帶頭人」……雖然頂著眾多榮譽頭銜,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周巍卻顯得格外低調。周巍說,相比這些「虛名」,一直以來,他更看重的其實是是自己腦海裡那一個個發明構思。

從「門外漢」到計量專家

在同事們眼中,周巍無疑是一位電力計量專家。但鮮為人知的是,最初,周巍也是一名電網「門外漢」。

「我大學學的是空調。可能很多人都沒聽說過這個專業,專業學名叫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主要是空調通風管道的設計製造。」周巍說,之所以選擇這個專業,是被專業名稱誤導了。「我第一喜歡建築,第二喜歡機械。看到建築兩個字,我就選了,結果這個專業實際上是空調設計,主要課程內容是流體力學。」但恰恰是這個誤會,成就了後來的他。設計與力學的相關專業知識,成為周巍以後進行發明創造的「本錢」。

工作中的周巍一絲不苟 程基 攝

2007年,周巍離開大學校園,到畢節供電局工作,分配到變電所實習。作為一個非電專業畢業生,一開始工作並不那麼容易上手。但勤於學習、樂於探索的周巍在好奇心的驅動下,積極主動地向師傅們學習,很快就掌握了各項基本技能。十多年過去了,他依然很感激當初帶過他的幾位師傅金波、張雪、周林、李克明。周巍說:「現在大家都是好朋友好兄弟了。」

2008年初,罕見的冰雪災害襲擊了貴州的大部分地區。入職不到半年的周巍,主動請纓參加抗冰保電。「三天三夜沒合眼,回來後睡了兩天。兩天中就吃了一頓飯,其他時間都在睡覺。」談及當年的抗冰保電,周巍記憶尤深。那是他參加工作後的第一次「攻堅克難」。以後,每當他腦海中閃現出一個創新點時,他都會用這種「攻堅克難」的精神,集中精力「打殲滅戰」,把一個個想法變成實際。

出於一名電力人對基層工作精益求精的不斷追求,周巍向來都非常注重工作中的每個細節,反覆思考這些細節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凡是他接觸的電力設備,都會進行反覆測試和校驗,確保安全和高效,力求萬無一失。正是這些樸素的工作實踐中培養起來的良好習慣,讓周巍迅速掌握了精湛的業務技能,也給他來了諸多創造和發明的靈感。

事事皆好奇

周巍總是隨身攜帶一個小本子,工作和生活中的創意靈感,不管當下看來是否有用,是否屬於自己擅長的領域,他都會在第一時間細心記錄,事後不斷地思考和查新,研究實施的方案和措施。

在周巍視若珍寶的「點子」筆記本裡,滿滿的記著各種設想,畫著各式圖紙,無論走路或吃飯,只要靈光閃現,他都會取出本子,將想法記錄「在案」,用周巍的話說,自己記錄的不僅僅是一個個閃光的「點子」,更是點綴創新靈感的火花,正是這些火花的碰撞才讓夢想有了光環,讓平凡的自己在工作中發揮更大的能量。

周巍用製圖軟體進行產品設計 程基 攝

走進供電服務中心辦公室,周巍的辦公桌顯得與眾不同。兩臺主機,兩臺顯示器,但最吸引人的還是那個巨大的滑鼠。「這叫3D滑鼠,我就是靠它來搞設計的。」周巍說,這些年來,依靠這個滑鼠,他完成了一項又一項設計發明。

更讓人欽佩的是,周巍還把實驗室「搬」到了自己家中。2012年,他自費2萬多元買了一套小型工具機放在家裡,圖紙掛架、銑刀、鋁合金構件、釹鐵硼磁鐵、三維設計滑鼠等創新實驗工具一應俱全,2013年,周巍自己又花了3萬多元從美國買回來一臺3D印表機,將家裡變成自己的創新夢工廠。

由於長期不懈地鑽研學習和努力工作,周巍可謂是榮譽等身,碩果纍纍。貴州電網公司青年創新創效「五小」成果獎、「防竊電計量箱」實用新型專利、「端子封印裝置」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周巍說,這一項項發明創造,都源於他「喜歡摸索」。「我就是特別喜歡摸索。比如說我買一個戒指,我會把鑽石的切工、打磨、顏色什麼的全部弄清楚,買個釣魚竿我也要弄清楚每個部件。」

在周巍看來,創新其實沒有那麼難,也並不是那麼高大上。「我其實並不是總是關注那些高大上的前沿科技,我就是順從自己的興趣。只要我發現一個問題,我就想有沒有解決方案,或者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然後就去幹。」

立足本職搞創新

在計量中心工作時,周巍發現計量實驗室校表效率不高,就萌生了改造實驗室的想法。很快他就把想法付諸行動,和同事們一起商量討論,設計,畫圖,反覆修改方案……經過半年多的改造,2017年,他負責畢節供電局實驗室改造項目完成。校表效率由以前的每天280隻提高到1萬隻。2018年,實驗室全年校表130多萬隻,總量居全省第一。他所在的計量質檢班也因此被評為四星班組。

周巍在家裡操作3D印表機 來靜 攝

2017年底,周巍負責電能表室內檢定。他發現,室內電能表檢定時,填寫合格證信息需要耗費大量人力。按照原來的方法,需要10名員工手工填寫,嚴重影響電能表檢定速度。針對這一問題,周巍開展了「基於粘貼式合格證的快速信息填入方法研究」,極大提高合格證填寫速度,減少了9人的勞動量,更保障了電能表校驗量。

負責計量自動化終端運維工作時,周巍發現,員工在現場調試計量自動化終端時,需要一手手持筆記本電腦,一手操作設備,工作效率低下。有沒有可能研發一種工具,將筆記本掛在身上,從而減輕工作量呢?一旦萌生了這個念頭,周巍就開始忙活起來。經過反覆試驗,他成功研發出「肩腹支撐式筆記本電腦支架」,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實用新型專利。這種支架可以用在信息、繼電保護、通訊、計量等專業領域,更可作為通用性工具在全社會推廣。

在生活中,周巍也時不時會有一些新奇的發明構思。2019年,他研發了一種嬰兒車自動剎車裝置,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實用新型專利及發明專利。「當時產生這個想法,是因為在電視上看到有的嬰兒車因為在斜坡上自動滑行造成事故,所以就想設計一種鬆手後可以自動剎車的嬰兒車。」像這樣的想法,他還有很多很多,還會一一付諸實踐。

以「傳幫帶」弘揚「工匠精神」

在創新時,周巍思路活躍,常常「異想天開」。在日常工作中,他則十分嚴謹,近乎苛刻地秉承「工匠精神」。

作為計量專責,他負責編制計量專業現場作業流程,健全安全風險管理體系管理制度,開展作業風險評估,進行現場風險管控。在一次電壓試驗中,他以敏銳的發現了安全隱患,及時處理,絕了1次人身傷亡事故。在技術監督工作中,他積極推進電業工程典型設計落地,嚴格把關設計和投運。2012年至今,他參與過一千多次審查及投運,從未出現過設備「帶病投運」。

作為業務骨幹,周巍自己愛鑽研愛學習,更愛分享。2013年初,在畢節供電局工會的大力支持下,「周巍工作室」建起來了。工作室以推動職工創新工作、解決生產現場實際問題、促進提高生產作業效率,開展創新性活動為目的。一群思維活躍的青年員工常聚在一起研究周巍筆記本上的小點子,走上了團隊合作創新路子。他帶著團隊對多個項目展開討論研究,攻克制約電網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推進新技術應用和成果轉化。工作室成立以來,著力培養部門員工技能,先後8名員工晉升為技師。從他工作室走出去的5名員工成為了縣級供電局技術技能專家。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唯有一如既往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把自己所學所長用到工作中,帶動身邊同事繼續拼搏,才對得起組織和人民給予的厚愛和厚望。」在貴陽接受表彰後,周巍馬不停蹄地趕回畢節,趕回工作崗位。拼搏奉獻,探索創新,他始終初心不改。未來,一個個奇思妙想,將在他的手中變為現實。

作者:程基

編輯:高慧君

校對:於彤彤

相關焦點

  • 帶孩子走進立體書的奇思妙想
    核心提示: 「立體書的奇思妙想——法國紙藝大師菲利普•於什藝術啟蒙講座」在西安開啟,眾多愛好立體書和繪畫藝術的大朋友、小朋友與法國紙藝大師菲利普•於什先生度過了一個愉快而富有創意的下午。本次分享會也是「立體書的詩意與浪漫——法國紙藝大師菲利普•於什中國行」西安站活動的第二場。
  • 如何讓奇思妙想變為現實?看看孩子們編織自己的科學夢
    本次參展作品精彩紛呈,一個個別出心裁的奇思妙想,一件件製作精美的科技創意,無不編織著同學們無盡的科學夢。融創小學三年級學生龍欣怡和指導教師陳芳創作的作品《互通立交橋》, 製作材料:廢紙板。南湖小學三年級學生陳科旭與指導教師李龍建創作的作品《森林樹屋》, 製作材料:硬紙殼、雞蛋託、鵝卵石、幹樹枝、礦泉水瓶等。
  • 嘉定孩子的創意,讓「奇思妙想」走進現實!
    昨天下午,2020年FCC青少年創新創業大賽中國區總決賽在嘉定舉行,250多名參賽學生帶來的創意發明,讓這些「奇思妙想」變成現實。「孩子們不僅帶來一個創意、一個成品,還考慮了市場化運作,甚至把融資都考慮進去了,想法非常全面。」上海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工學院教授李維評價。中科院上海實驗學校黨支部書記、常務副校長夏紅梅表示,從參賽作品來看,不少孩子對人工智慧充滿興趣,未來她也想在學校引進相關課程,進一步激發孩子的潛力。
  • 我的奇思妙想作文400字7篇
    這就是我的奇思妙想,媽媽曾告訴我:「你的任務是學習,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生活的有心人,做祖國的接班人!」我一直把媽媽的話記在心中,只有努力學習,才能學到過硬的本領,我的願望才能實現。  如果我的願望真能實現,我親愛的老師將不會在這麼辛苦了!
  • 奇思妙想實驗室——滴水成冰
    1月12日下午,甌江紅·陽光黨群服務中心開展奇思妙想實驗室——滴水成冰。實驗開始前,社工為青少年們準備了醋酸鈉結晶、塑料滴管、量杯、100度的開水。青少年們在量杯中倒入100度的開水,將裝有醋酸鈉結晶的塑料小袋密封后放入量杯中,等待結晶融化成液體。隨後,再取出小袋冷卻至常溫。青少年們用滴管從小袋中取出液體,滴在含有少量醋酸鈉結晶的桌上。見證奇蹟的時刻就要來嘍!桌上慢慢的形成了一座小小的冰山。
  • ...為溼垃圾除臭……上海這群中小學生將垃圾分類的奇思妙想變為作品
    圖說:愚一小學向紅分校的劉一睿帶來了「小區自動感應破袋防蟲隔臭溼垃圾箱」 新民晚報記者 金旻矣攝(下同)用圖像識別垃圾並分類投放的垃圾桶,通過製冷片實現降溫除臭的溼垃圾桶,會用顏色區分垃圾袋並自動開門的「聰明垃圾桶」……這些五花八門的奇思妙想
  • 「奇思妙想」科學實驗室開課啦!
    甌江紅·陽光黨群服務中心於9月7日開展了「奇思妙想」科學實驗室第一堂課。課堂開始,社工向大家講述了生活中常見的顏色,以及這些顏色在美術、設計、顯示屏等等領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那麼,這些色彩是如何轉換而來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探究神秘的色彩吧。
  • 習作:我的奇思妙想(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作文寫作思考)
    統編教材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習作你有過哪些奇思妙想?什麼是奇思妙想?我的奇思妙想就是我的奇特的想法,我的新創意、新思路。審題指導你想發明什麼?它是什麼樣子的?有哪些功能?讓我們把它寫出來吧!想一想習作內容介紹一種發明,寫清楚這種發明的樣子和功能。
  • 帶來上千個奇思妙想
    ​從災區清障機器人到水果智能採摘器的發明,從「家庭二孩」到「王者榮耀」相關問題的探究,800多名「小創客」讓一個個在日常觀察中產生的奇思妙想成為有實踐價值的實物或報告。3月31日至4月1日,第33屆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華南農業大學舉行,全省22支代表隊帶著1200多項作品參賽,303項青少年創新項目參加現場展評。
  • 奇思妙想探月球
    最終,20個項目從257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本期科技周刊選擇其中三個獲獎項目,與讀者分享這些探月的奇思妙想。  月衛立方星:雙星編隊測月球  這一項目由浙江大學團隊提出。月衛立方星編隊由兩顆重量為3公斤的3U標準CubeSat皮納衛星組成,設計在環繞月球100公裡的軌道面上組成雙星編隊。
  • 追尋奇思妙想賦予孩子們能力,使他們成為很好,很聰明的思想家
    這將發展和演變成他們的自我意識、自我認可和自我尊重。與此同時,你將奠定各種奇思妙想的基礎,在以後的歲月中可以反覆的運用並得以依託。這將賦予孩子們能力,增進你們之間的關係。這些自言自語式的討論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在汽車裡,吃晚飯時,洗餐具時,或在你遺狗散步時。具備了多種不同的想法、信息和思維工具,你就能培養孩子們與你進行討論。
  • 現代教育的精髓——欣賞孩子的「奇思妙想」
    前不久,一個孩子因為一篇三打白骨精讀後感的作文,被老師指為沒有傳遞正能量,而引發了一系列慘劇。暫不議這齣慘劇的始末與社會影響,單從這篇作文評語所暴露出來的教育觀念問題,就值得人們深思。欣賞孩子對於「奇思妙想」,徹頭徹尾的封殺顯然不可取。作為父母和教育者,首先要肯定孩子敢於思考的行為,然後要接納,擁抱甚至欣賞孩子的「奇思妙想」,最後可以引導孩子,切換多個角度,綜合分析問題,去蕪存菁。
  • 妻子奇思妙想:用「石頭」堆砌電視牆,樓梯鋪「花紋轉」,聰明
    妻子奇思妙想:用"石頭"堆砌電視牆,樓梯鋪"花紋轉",聰明我的妻子,在一些非常細節的地方總是能夠展現出自己的奇思妙想,我們倆在沒結婚之前一直都是在外面租房同居住的,那個時候他就非常喜歡在家裡做一些手工藝品,我就覺得他是一個非常有想法的人士。
  • 徵集奇思妙想:平時生活中的好奇,可能會有大作用,快來參與
    奇思啟迪夢想 妙想構築未來 為引導青少年用科學思維理解和探索世界,鼓勵學生提高創新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2020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期間,特開展「奇思妙想」徵集活動。2020年8月19日至2020年9月15日,青少年營員以及其他公眾,在線參與了此次活動,將對科學的奇思妙想,科學設想、科研計劃、科學探究,在雲上科學營主頁的「徵集奇思妙想」中進行了投稿。
  • 徵集奇思妙想:平時生活中的好奇,可能會有大作用,快來參與!
    奇思啟迪夢想 妙想構築未來 為引導青少年用科學思維理解和探索世界,鼓勵學生提高創新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2020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期間,特開展「奇思妙想」徵集活動。2020年8月19日至2020年9月15日,青少年營員以及其他公眾,在線參與了此次活動,將對科學的奇思妙想,科學設想、科研計劃、科學探究,在雲上科學營主頁的「徵集奇思妙想」中進行了投稿。
  • 歡迎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副院長王海燕蒞臨奇思妙想
    2020年8月24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創新方法研究中心主任王海燕和梁洪力博士蒞臨深圳市奇思妙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我司)考察交流。參觀完體驗中心後,王院長和梁博士來到奇思妙想總部,和聶總在公司會議室進行了親密友好的洽談。
  • 四年級語文,第二單元習作指導:「我的奇思妙想」,附範文
    從本單元安排的課文學習中,我們也了解了許多科學知識,對於「奇思妙想」寫作練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本節內容,小隴老師給同學們分享的內容是四年級語文第二單元習作指導:「我的奇思妙想」,附範文3篇,希望對四年級小夥伴的習作有一定的幫助,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習作內容:我的奇思妙想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有一些奇思妙想,想發明一些神奇的東西。你想發明什麼呢?
  • 世紀櫻花十二年 奇思妙想不一「漾」
    奇思妙想 吹起春與海的狂想曲十二,是輪迴,亦是起點。十二,象徵著完整、神聖、不可超越。每一年的3.18都是世紀櫻花特別的日子,走過了十二年的世紀櫻花,今年第一次遇見陽光明媚的午後,第一次在深圳灣遊艇會浪翻天,第一次用奇思妙想吹起春與海的狂想曲,2017年,帶你玩點不一「漾」的周年慶。
  • 奇思妙想學生發明了「雨衣頭盔」
    奇思妙想學生發明了「雨衣頭盔」 深圳這段時間的天氣 真的是又雨又風又太陽 上一秒豔陽高照 下一秒傾盆大雨
  • 奇思妙想迭出!這些小學生讓廢舊牛奶盒來了個魔法大變身!
    當廢舊的牛奶盒遇上奇思妙想的小學生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來,來,來,一起感受下孩子們的奇思妙想。充滿創意的頭腦,靈巧的小手,在彩筆、剪刀、膠水、竹籤、鐵絲等的幫助下,孩子們變出了各種各樣的小物件,小城堡、小汽車、儲物箱、裝飾品、玩具……,令人腦洞大開,真是太有趣了。「我是一隻牛奶盒,我最終將回到可回收垃圾箱去啦!」,來自新世博學校的五年級學生龍淵浩,是個不折不扣的環保小小志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