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9月7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提到大學生軍訓,參加過的人基本都有這種印象:在操場,大家一起集合站隊,然後是軍姿、向左轉、向右轉這些隊列動作。但是今年,上海同濟大學創新軍訓項目,在校園內的同心河上進行了一場速度與激情的龍舟賽。
首先是燃爆全場的開場賽,由校龍舟隊對陣教官隊,接著是兩輪晉級賽,根據兩輪晉級賽中4支隊伍的用時排序,六營和九營進行冠亞軍爭奪賽。比賽時,觀眾熱情似火、加油助威。
你知道嗎?水上實戰比賽的背後是生動模擬划船的訓練。這是一場臂力的角逐,參賽的同學用划船器訓練。划船器是用來模擬水上賽艇運動的機器,它對腿部、腰部、上肢、胸部、背部的肌肉增強有較好的作用。每劃一次,上肢、下肢、腰腹部、背部都會完成一次完整的收縮與伸展,可以達到一個全身肌肉的有氧練習效果。
除了水上項目,同濟大學今年的軍訓還體驗VR射擊,同學們戴上VR眼鏡,在虛擬的空間內,發射火力。這些創新的軍訓項目,讓人耳目一新。
看了網上熱傳的同濟大學水上軍訓賽龍舟的視頻,網友紛紛表示:羨慕「別人家學校的軍訓。」來自雲南曲靖市的一網友留言說:「看到沒,這就是要考一個好大學的原因之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同濟大學軍訓任務全部由本校退伍大學生承擔。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能源動力工程專業研二學生賀靖龍曾在武警部隊服役,在今年同濟大學學生集中軍政訓練中擔任嘉定校區軍訓二團參謀長一職。他告訴記者:「教官主要是負責軍事訓練的科目,包括龍舟比賽、VR射擊等。教官先給他們做個示範,主要是讓學生們有所體驗,通過軍訓,培養各個班級、各個學院學生的集體意識。」
龍舟賽上演的不只是速度與激情,更多的是團結和協同。學校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人工智慧專業大二學生王傑安作為九營的代表擔任左側第一槳。作為龍舟賽200米記錄的創造者和保持者,他總結,划龍舟最重要的不是「快」,而是「齊」。「只有整體保持協調一致,才能夠高效往下劃,這個『齊』就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保持整體的一致性,同舟共濟。」王傑安說。
搜索上海同濟大學的校徽,你會發現,校徽正中的圖案就是三人划龍舟。它昭示著三人成眾,同舟共濟,向著一流目標奮力拼搏。
在採訪中,王傑安同學說,他決定加入龍舟社,並且在龍舟社中繼續劃左槳。「如果可以,明年軍訓的時候,我也想到學校帶下一屆學弟學妹們參加星火杯第二屆的比賽,爭取打破我們這一屆創造的記錄。」
從新體驗中收穫新感動,參加過別樣龍舟軍訓項目的同學發出這樣的豪邁感慨:「身披迷彩只旬,心煉剛強終身;憾無決勝疆場之身,定有捨身奉國之志」。
龍舟社隊員蔣林燕是龍舟賽的一名女教官,她說,女生拼搏的時候更美。「我們這次參與軍訓的新生,4條船上的女同學都加入了我們協會,就是想在之後的學期也能夠參與我們學校龍舟隊的活動。可能女生覺得很多運動都很累,但是龍舟總體來說還是有趣的,可能從中獲得的樂趣比身體上的累要多,所以想參加的女生很多。」
校龍舟協會會長何健恆是同濟大學軍訓龍舟賽發起人,他首先感到意外的是,學校有關領導會同意這樣的軍訓項目;現在又感意外的是,同學們很追捧這樣的項目。翻看同學們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裡曬出的參賽反饋,他也很興奮。「我感覺他們的心情非常激動,尤其是能夠參與學校的龍舟賽事星火杯這樣一個活動,能體驗到這種同舟共濟的精神,在軍訓中能夠有這樣有意思的一個活動,大家還是非常高興。有喜歡並且熱愛划龍舟這項競技運動的同學,也會選擇加入我們校龍舟隊繼續發展。我們期待星火杯的龍舟賽能夠被當成一個傳統每年延續下去,畢竟星火的意義就是星火相傳。」何健恆說。
新嘗試受到熱捧,堅定了校軍訓相關部門創新的信心。軍訓隨行教師王爾根說:「我們每年肯定會對一些基本的品牌項目進行保留、傳承,也會隨著每年的特點、新形勢,加進來一些新的項目,不斷去豐富我們軍訓的項目內容。」
從隊列訓練到內務整理,從晨訓出操到用餐就寢;從太陽初升到夕陽西下,從0到1、2、3、4……大學軍訓的回憶將陪伴著大家,蓬勃向上、勇往直前,這才是青春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