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範兒,黃鶴樓向南50公裡的「田園新城」
前言:
一直以來,沿著一條蜿蜒長江,武漢是一個典型以「環狀輻射」發展壯大的城市。
從以橋梁、高架組成的層層內環,再到以規劃之手圈出的更大外環,武漢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是:
「以何為圓心,以何為半徑,以何為支點,才能畫出更大的同心圓?找到更優的公約數?」
《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即給出了最新的答案。
這一規劃,以梯次發展的格局,將包括武漢、鄂州全域,鹹寧鹹安區、嘉魚縣,黃岡黃州區、團風縣等在內的11個縣市單元,一併納入到這個大的「都市區」概念之內。
大武漢都市區規劃圖(圖片源自網絡)
在這一個個「圈」之上,一座座城市被置於更為顯要的位置。
其中,作為大武漢都市區南拓的第一站,承接城市新經濟、新產業與新人口轉移的先導區,鹹寧嘉魚緊銜「大車都」、對接「大光谷」,所走的路徑既有產業的橫向聚集、縱向分層,也有模式的功能互補、競合發展。
以距離黃鶴樓50公裡的最優產業、配套與生活半徑,嘉魚正著力打造一座「田園新城」。
以「城」與「鄉」的有機生長體,這種新的城市結構形態,助力嘉魚的發展更加平衡、更具特色,同時通過城際間的快速通達,更深度融入「大武漢都市區」的未來規劃、經濟發展。
跨江大橋、環線路網
武漢向南半小時,直抵田園新城
圍繞武漢,這一「大都市區」內的各大城市,如大珠小珠落玉盤,叮噹作響間,各有熠熠光輝。
其中,諸多重大交通基建項目,如同一根根金絲銀線,將嘉魚與武漢之間的距離,串得更「近」了:
2019年11月28日,嘉魚長江大橋正式通車,依託武漢城市圈外環線的再優化,成為連接荊州與鹹寧的重要過江通道,5分鐘直達洪湖。
上跨長江水道、北至燕窩互通的嘉魚長江大橋
2020年4月7日,國家發改委公布《長江幹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年)》。其中,武漢都市區環線漢南過江通道(漢南—嘉魚簰洲),被列為重點實施工程。
這座與嘉魚相關的第二座跨江大橋,將連接鹹寧嘉魚和武漢漢南,暫定名「漢簰長江公路大橋」。
除此之外,2020年6月26日,武深高速魯湖收費站、法泗收費站開通試運營。
繼2019年武深高速湖北嘉魚北段正式通車之後,這一筆3公裡的延伸,距離不長,但意義重大——直通嘉魚產業新城門戶,將至武漢三環的時間縮短至30分鐘,1小時可達漢口國廣、洪山廣場等城市核心區域。嘉魚向武漢,又大大跨進一步。
法泗連接線示意圖
從武漢主城核心出發,一路向南50餘公裡,這一路沿途,有城市建築的疏密變化,也可見雙城之間的界面融合。
縱橫交織的路網,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雙城「觸發點」與「焊接點」,將嘉魚產業新城與武漢市經開區緊緊銜系,與大光谷、大車都展開更多的產業承接與功能承載,助力嘉魚深度融入武漢的「半小時經濟、交通與生活圈」。
踐行「南城北產」理念
安放詩意棲居,兼都市與田園
「南有嘉魚,蒸然罩罩。」
這片數千年之前就在《詩經》之中擁有姓名,地處長江中遊南岸,北接江夏,南毗赤壁,西與洪湖隔江相望的狹長地塊,被長江黃金水道縱貫全境110公裡,故有「武昌上遊之邑,湘湖要衝之區」之稱。
嘉魚城區俯瞰
俯瞰嘉魚,畦田千頃,連亙成片,猶如一座懸於長江水鏈上的「綠洲」。
魚藕蓮菱、蝦蟹瓜果,在武漢人餐桌之上,四季都少不了嘉魚味道。其最為出名的「兩瓜兩菜」(冬瓜、南瓜、包菜、大白菜),更是銷往全國近20個省份。
對此,曾有人將蔬菜種植比喻為嘉魚的「綠色銀行」;而今,這裡又以更多產業的導入,成了新的「黃金之地」。
2017年3月,嘉魚產業新城正式啟動建設大幕。
那麼嘉魚,要打造的是什麼?從字面理解,有「產」,有「城」,更要「新」。
嘉魚產業新城實景圖
英國著名城市規劃學者霍華德曾在其著作《明日的田園城市》之中,這樣描述了自己對於未來城市的想像:
「事實上並不像通常所說的那樣只有兩種選擇——城市生活和鄉村生活,而有第三種選擇。那就是把一切最生動活潑的城市生活的優點,和美麗、愉快的鄉村環境和諧地組合在一起。」
從距離英國倫敦56公裡和36公裡的萊奇沃思、韋林,他開始了對於「田園城市」的孜孜探索與實踐,也讓這一理念席捲全球。
縱觀「大武漢都市區」,誰最有可能成為這一理念的承載地、試驗田?嘉魚,即是一個很值得一探的選項。
嘉魚產業新城中央公園實景圖
在其規劃版圖中可以清晰看到,一條寬闊的發展大道,將嘉魚產業新城一分為二。
大道之南,是「南城」,即生活休閒區。
大道之北,是「北產」,即產業聚集區。
「南城」怎麼建?
充分結合嘉魚自身臨江伴湖的優勢,以精緻觀光農田為基底,將豐富的江、湖、田滲透進新城的建設骨架。
與此同時,嘉魚文化中心、中央公園、親子公園、幸福裡商業、華夏大道一二期等配套設施現已建成,華科附中鹹寧實驗學校已於去年引入,規劃中的商業等城市功能組團正在加速推進。
中央公園實景圖
順著大武漢南軸線,徐徐展開的扇形輻射區域已成一片熱土。其中,既有外溢剛需,也有改善與投資人群。
與江夏、鹹寧梓山湖、經開漢南、蔡甸等板塊相較,圍繞「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功能的填色,發力「田園城市」的嘉魚,目前已有孔雀城、奧園等品牌開發商相繼入駐,也吸引了大批的主城產業外溢、度假、養老與改善人群前來置業。
無論是產業帶來的源源人口引流,「5+2」周末短途遊吸引的度假人群,還是銀髮浪潮衝擊下的養老置業大勢,都讓嘉魚的土地價值與周邊相比,頗為吸睛。
板塊 | 價格梯隊 (均價) | 品牌房企代表 |
洪山區 | 別墅34000元/㎡,高層19000元/㎡ | 萬科、綠地、中建、保利、旭輝 |
武昌區 | 高層23000元/㎡,大平層35773元/㎡ | 融創、萬達、福星惠譽 |
江夏區 | 別墅28593元/㎡,高層14000元/㎡ | 招商、建發、雅居樂、碧桂園、保利、路勁 |
漢南區、 蔡甸區 | 高層第一梯隊11000元/㎡,第二梯隊8000-8800元/㎡ | 恆大、綠地、北辰、中建 |
梓山湖 | 合院25000/㎡(帶精裝),高層6800元/㎡ | 碧桂園、恆大、綠地 |
嘉魚產業新城 | 合院10500元/㎡,高層4000元/㎡ | 孔雀城、奧園 |
大武漢南軸線房地產市場概況(數據來源:整合自安居客、嘉魚房網等)
孔雀城實景圖
奧園楚江書院實景圖
以其目前在售的孔雀城·江瀾賦項目為例,其主推的合院和聯排產品,均價分別約為10000元/平方米和8300元/平方米;即將開盤的奧園楚江書院則以大尺度的合院產品,成為武漢南軸線居住的又一高階之作。加上區域內華科附中12年一貫制學校的籤約,嘉魚對大武漢都市區內「第二居所」的置業需求,形成一股強大的引流力。
田園風光正好,城市風景如畫,這座新城之內,正日夜敲打著「嘉魚故事」的新單元。
從「嘉魚產」到「嘉魚造」
經開「過去式」,嘉魚「未來時」
「北產」怎麼建?
根據規劃,嘉魚產業新城總佔地面積約40.8平方公裡,將依託武漢都市圈「南軸發展第一站」、武鹹同城化「協同發展區」的樞紐位置,圍繞武漢「大車都、大光谷」產業板塊,重點培育汽車及零部件、專用裝備、新材料三大產業集群。
華夏大道實景圖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經過3年的建設招商,目前包括中用汽車零部件、賽邁斯鑽具及配件、海德派克密封件、洛特福動力等多家汽車零部件、專用裝備製造巨頭已落戶,將以「1引N」的強大鏈條帶動力,吸引更多的上下遊企業進駐。
5月,2020年第二季度鹹寧市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嘉魚縣分場,在嘉魚產業新城舉行。
包括湖北環宇印鐵製罐自動化生產基地項目、湖北南合塑料模具生產基地項目等在內的3個項目落戶。截止目前數據顯示,新城內已籤約項目20個,籤約投資額逾60億元,已開工項目10個。
嘉魚產業新城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港
從這一層面來講,嘉魚產業新城的意義,對於武鹹雙城來說不僅是「增速」、更是「提質」——在對城市新興產業承接的同時,促成經濟新舊動能的轉換;也通過新人口的導入,形成新的消費力量、居住組團。
以新的產城,新的勢能,新的生活,嘉魚正緊緊握住大武漢遞過的交接棒,一路向南,展開下一輪加速跑。
破舊方能立新,白紙更好作畫。在經濟體、產業鏈、區域結構、交通基建、人群組成與產城生活的更新之下,與新城毗鄰的經開探索而出的輝煌「過去式」,也許正是嘉魚即將到來的高光「未來時」。
從「菜籃子」到「金籃子」,從田間的「產」,到產城的「造」,未來的嘉魚將不僅是武漢的一顆「衛星」子城,更是一座「後浪」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