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裡成片都是柑橘樹,2015年一場冰雪災害,橘樹都被凍壞了,很多人放棄種橘子,改種樹莓了。」4月29日上午,記者來到柯城區溝溪鄉碗東村,看到幾個農戶正忙著在自家地裡採摘樹莓。
跟隨70歲的村民羅雲良走進他的樹莓地,只見他麻利地將一個麻袋掛到脖頸上,然後熟練地將一顆顆大大的樹莓摘下來放進袋子裡,不一會兒,麻袋掂起來已有些分量。「之前我一直種柑橘,最多時年產三四萬斤橘子,但經常賣不動。」看到村裡有人種樹莓一年收益上萬元,羅雲良坐不住了,他從山上挖來野生樹莓苗,種到2畝拋荒地上。2015年種下去的苗,今年已有不錯的收益。
「我從十天前開始摘果子,現在已經賺了三四千元。」羅雲良笑著告訴記者,樹莓的採摘期從四月下旬開始,大概持續一個月左右。碗東村的村民種樹莓,摘的都是綠果子,果子曬乾後可入藥,是不錯的中藥材,也有人收去做飲料和保健品。「現在每天都有人上門收購,乾果收購價每公斤240元。」
不遠處,羅雲良的弟弟羅雨良也正在自家地裡採摘樹莓,今年他們家種了1畝樹莓。「種樹莓比種柑橘簡單多了,平時不用專人打理,摘下曬乾就能賣錢,對我們這些幹不了重活的老年人來說,幹這活不累人。」羅雨良之前幾十年也一直種柑橘,現在徹底放棄不種了。他說,種柑橘太累,管理麻煩,收益也時好時壞。
碗東村村民主任巫志建相告,碗東村之前是個「柑橘村」,家家戶戶幾乎都種柑橘,多的農戶一年可摘10多萬斤柑橘,但冰凍災害以及不確定的市場行情,讓村民的想法慢慢轉變了。現在村裡種椪柑的人幾乎沒有了,還有少數人種些胡柚。2014年,村民巫世蓮種了七八畝樹莓,去年收益超過2萬元。這個消息不脛而走,激起了村民們的興趣,大夥自發種起了樹莓。
而今,碗東村的樹莓種植戶已逾百戶,幾乎佔了整個村225戶農戶的一半,種植面積達100多畝,成了遠近聞名的「樹莓村」。因為樹莓產業的興起,大片荒廢的柑橘林「蛻變」成了樹莓林,形成了另一道美麗風景。
「接下去,我們村準備引進樹莓新品種,進行規模化種植,幫助村民提高收入的同時,計劃與採摘遊結合起來,發展鄉村旅遊。」巫志建說,現在村裡的樹莓還是以曬乾收購做中藥材為主,待村裡的土地平整好,交通更加便利之後,碗東村將推動樹莓採摘遊,使之成為村裡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