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想帶娃,又想娃粘你,做夢吧你

2020-10-31 糰子Mama愛分享

孕吐只需要熬過前三個月就好了?

或許對很多孕媽來說,確實在三個月後便得到了緩解。但很不幸,我的好朋友妮妮,自懷孕的那一刻起,吐到進產房把孩子生下來才算結束。



最嚴重是她大多數時候都無法進食,只能依靠營養液維持胎兒的生長發育。

她以為自己把孩子生下來之後就萬事大吉了。

然而現實的真相卻是她經歷了「慘無人道」的開奶哺乳階段,起先只是簡單的乳頭起泡,後發展成乳頭炎,6天內堵了4次,經歷無數次通乳。

她本身奶水不多,吸奶器和孩子都無法改善乳汁變多的情況,且因為回到職場的緣故,奶水本身就不多的她堅持背奶,持續到孩子一歲多,現在仍然再持續背奶中……

但我覺得這不是最辛苦的,因為背奶媽媽可以用吸奶器快速吸完,但她每次都是用手擠然後收集在奶瓶裡。

日復一日……

說實話,我無法確定自己能不能做到她這份上,正因為無法確定才覺得偉大。

再說說另一位朋友璐,比我早生幾年孩子,目前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

很多媽媽們都說,孩子上幼兒園後就輕鬆了很多。

但她不一樣,怎麼不一樣呢?她從頭到尾都很輕鬆,輕鬆到讓我感受的只剩羨慕了。

十月懷胎因臀位剖宮產後,孩子出生後她幾乎沒有餵過母乳。

家裡早早的定下了月嫂,從月子裡開始,孩子都是月嫂照顧,餵奶粉,換尿不溼,洗澡撫觸都是交給其他人來做,

而她因為沒有開奶,也不讓孩子吸吮,所以早早地斷了奶,每天晚上睡到自然醒。

月嫂在她家待了4個月後,婆婆來幫忙,順便請了育兒嫂兩個人一起幫忙帶孩子,而她回職場上班後每天應酬喝酒到很晚才回來。

她回來的時候,孩子早就已經睡了……

當她知道我生了兒子之後,每次與我聊天都會提及一個話題——生兒子不好,跟媽媽不親。

但我想告訴她,如果你沒有親自參與撫養,不論生男生女,跟母親都會不親。

孩子間親密,陪伴與尊重才是唯一途徑。



說來甚感羞愧,我十分享受與糰子互動的過程,包括但不限於餵奶、擁抱、遊戲、讀繪本……

只要是與他有共情關注點,一切的行為模式都讓我感受到了驚奇。

我覺得自己在參與一件偉大的事情,在見證一個男子從嗷嗷待哺到將來的勇猛果敢男子漢。

這與他嬰兒期只有屎尿屁的撫育下不同,從嬰兒時期成長至幼兒時期,這時候的他慢慢有了自己的思維,我不再是單獨的在演獨角戲,而我給予他的時效互動都會得到回應。

比如說,面前是我買的某過家家洗碗玩具,我裝入純淨水後,打開水龍頭開關,拿著玩具小刷子教他洗碗。

他就一次次關掉水龍頭,然後對著我鼓掌,仿佛在告訴我:「不可以浪費水資源哦。」

讀繪本的時候也是,無論是飢餓的毛毛蟲,還是樂器的發聲書。

每一次按到發聲鍵,獲取的是自己喜歡的音樂時,就會為自己鼓掌。毛毛蟲變成了漂亮的蝴蝶也會給自己鼓掌。

這一點一滴見證孩子每天不同變化的過程,無疑是令人喜悅的。

我不禁感慨生命的奇妙之處,孩子的探索從0到1,到10,到100這些過程,或許幼兒時期的我也曾這樣,但重新參與的感受是不同的。



所以,生育、撫育真的是一個值得去分享去體驗快樂的過程,雖然這其中肯定會有一些小遺憾。為人母,無法十全十美,這麼想就沒什麼好怕的了。

我們常說,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所以這一千個人當中也有不同類型的母親。無論是妮妮那樣無私奉獻的母親也好,還是精緻的利己主義璐也好。

大家活著的目的都不同,所要面對的結果自然也不同。

我也並不反對璐的這種行為方式,但即想要與孩子親密,又不想自己撫育,這世界上哪有那麼好的事情。

撫育的過程有多辛苦我相信親力親為的媽媽們都深有感觸,什麼「凌晨四年的洛杉磯」,母乳餵養的媽媽們見過凌晨1點、2點、4點自家的窗外的景色。

發燒時整宿整宿的無法入睡,床頭擱著退燒藥、退熱貼,體溫計,時不時驚醒趕緊再測一下,甚至不停地擦拭孩子手心腳心。

但是這些辛苦都沒有關係,只要孩子健康,平安,所有的事兒都不叫事兒。

你沒有經歷那些陪伴與責任,孩子自然無法與你親密。

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雖然我一直提倡不要用哭聲免疫法,不要與孩子分離超過24小時。

但我發現每個家庭撫育孩子的方式都不同。

所以對此我也不發表任何評論,只是在我看來,或許暫時的美好表面看起來是美好的,一個孩子的生長過程不是用短短的這幾天、這幾個月、這一年來衡量。

為什麼幼兒時期的陰影會影響人一輩子,因為幼兒時期遭遇恐懼會延續到老。從本質上來看,0-3歲奠定了孩子性格的基礎。



不要跟我提現在孩子多好,抱歉,人類的壽命是70年、80年,甚至如果保養的話可以延續更久,那麼那些背後對一個人60年的人生追蹤告訴你,真相到底在哪裡。

冷漠的訓練孩子,的確能得到一個不哭不鬧的孩子,甚至可以自主入睡,但是那並不是孩子變乖了,而是嬰兒在絕望中陷入死寂的平靜,不再對外發出信號。



我無法接受這樣的方法,也不會提倡任何人使用。

但如果你要用,我也管不著,略略略……



今天只是碎碎念一篇啦~

想起當初我懷孕的時候信誓旦旦跟團爸保證要成為一枚辣媽。

然而糰子一歲多了,我仍然處於不修邊幅中……

所以辣媽都是騙人的,除非你不親自帶娃。

我雖然很羨慕朋友璐,自由、愜意、放縱,但我永遠也做不到。大概是因為我享受與孩子互動的過程,因為我知道他最終有一天會斷奶,會不再需要我的懷抱,會離開我的床獨自睡自己的房間。



這些時間都很短暫,甚至有時候當我看到他扶著沙發向前走的背影時,總是感覺下一秒他會給我帶回一個女朋友……

分離,是父母伴隨孩子成長的永恆主題,孩子漸漸會長大,但那些愛與信任的記憶會持續一生。



- END -

撰文/糰子Mama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自己帶娃還想裝「辣媽」?別做夢了,明眼人憑四個特徵就能戳穿你
    01自己帶娃還想裝「辣媽」,大媽一句提醒,全職寶媽瞬間尷尬閨蜜小麗有個三歲的兒子,自己的父母和公婆都不在身邊,老公工作繁忙不說,出差更是家常便飯,只能一個人辛辛苦苦把娃帶大。02自己帶娃還想裝「辣媽」,就是在做夢,明眼人憑四個特徵就能戳穿你身上穿的、臉上化的
  • 「不想帶娃,因為帶娃比上班辛苦多了!」寶媽說出心裡話,扎心了
    寶媽阿玲生了二胎之後,因為婆婆去世的早、公公只會工作不會帶娃,而自己還在上班,只好請自己的爸媽千裡迢迢來到上海幫忙帶娃。一次聚會,寶媽們互相聊天,阿玲說自己的爸爸在上海生活不習慣嚷著明年要回老家,如果這樣的話她可能明年要全職帶娃了,但是說心裡話,她不想自己帶娃,因為帶娃比上班辛苦多了,上班能賺錢,還能有自己的時間,比如工作之餘喝喝茶、和同事聊聊天,而在家帶娃沒錢還沒自由的時間,很辛苦。
  • 「我娃不學你想學,做夢!」家長挑落3名老師,誰碰上誰倒黴
    這時候,嫂子的一個同事找了來,通過嫂子的關係,也請帶帶她的孩子。嫂子的面子當然不能不給,每天晚上送過來就是了。一個也是教,兩個還不一樣教。但這個孩子根本不想學習,習慣特別差,她費了好大勁,也沒有什麼進步。
  • 女人到底應不應該全職帶娃,來說說你的看法吧。
    我們從18歲相戀,一起走到了如今的31歲,結婚4年,孩子即將三歲,我們從熱戀到如今的柴米油鹽,生活漸漸歸於平淡,沒有了激情,感覺感情已經被現實磨滅,動不動的爭吵,冷戰,無數次的想過離婚,可看看孩子,終究是不忍。
  • 帶娃旅遊回來的家長都瘋了|我寧願天天加班,也不想回家帶娃
    ——@只想加班不想帶娃跟老公談戀愛那會,盡挑山清水秀的地方玩。自從有了娃,只敢去大都市大商場逛街。鬼知道娃什麼時候拉屎了,什麼時候要喝奶了。沒有哺乳室,沒有乾淨廁所的地方,娃分分鐘炸雷給你看。誰有這體力扛著娃爬山路啊。——@我是弱女子別叫我抱娃孩子小不好帶,孩子大了更不好帶。滿地亂跑、隨地就躺。瘋一樣的小兔崽子。說了不聽,打了不長記性,根本沒法好好溝通。帶他出去真的特別怕遇到那種「暴打熊孩子」的神經病。
  • 國慶節帶娃記
    回顧窩家的長假,仿佛只有帶娃這一part尚可圈點,所以趁著國慶餘溫,速速的整理了一篇出來。故事雖然來的遲,但於帶娃一事上絕對有可借鑑之處。畢竟自2005年,家裡的娃以每幾年一個的速度落地,以致小女在將將30+高齡,已榮獲姑姑和小姨雙榮譽稱號多年。
  • 不想給子女帶娃,如何「優雅拒絕」?來看看過來人怎麼做
    一方面是因為帶娃確實辛苦,身體吃不消;另一方面也是被兒子兒媳的態度鬧得有些心寒,這一回阿姨就不太想再去帶小孫子。怕和小輩起衝突,吃力不討好還有的老人是因為不想和小輩起衝突,不想自己為了小輩操勞,到頭來還吃力不討好,所以才不想幫子女帶娃
  • 帶娃太費力?這3個帶娃妙招,能讓你輕鬆一半
    許多的新晉寶媽都為帶孩子而感到煩惱,首先就是沒有經驗,孩子哭鬧自己自束手無策,第二就是孩子的精力太旺盛了自己體力不支,第三孩子不會表達,對於寶媽而言這些都是具有十分嚴重困難的,所以在帶娃的時候也只能各顯神通。
  • 沒有人能懂「媽媽帶娃」的痛,能熬過來的都是超人
    白天餵奶哄娃睡覺,趁著娃睡覺了還要做飯做家務;晚上哄睡更是讓人頭疼,你眼皮都快粘在一起了,娃還精神著不好意思,現在是白天,請不要做夢!PART 03缺乏經驗各種手忙腳亂帶娃第一年,絕對是最無助、最慌亂的一年。
  • 去你的兒童帳篷,我娃不玩
    中看不中用的帳篷你傷害了我的心!!!前段時間在某網看上了一款兒童帳篷,五顏六色的海洋球瞬間就吸引了我的眼球,其實我就是衝著海洋球去的,因為它們裝在帳篷裡面就不會到處滾,我可是給娃撿球撿到內傷了。因為之前從來沒有看到過,也沒有了解過,我就是覺得好看,想給我買來玩玩,所以我毫不猶豫的買了,每天做夢都看見娃在帳篷裡面玩的不亦樂乎,可高興壞了!
  • 想讓爸爸帶娃,到底有多難?!
    在懷孕後我們聊過很多關於做月子、雙方父母問題,對於帶娃我們都沒經驗也不知道怎麼帶,感覺還早,先順其自然吧。很多家庭都是以媽媽為主,爸爸就像一個旁觀者,想哄就哄,不想就當甩手掌柜。媽媽一個人帶娃身心疲憊。
  • 媽媽來幫我帶娃,60歲的老爸成了留守族,請珍惜願意幫你帶娃的人
    但是當時出京必須有核酸檢測證明,問了幾個私立醫院,都是各種方法推脫不想讓去做,也沒走成,於是就說先住一段時間再說吧。我媽非常能幹(也解釋了我爸為啥生活自理能力差),雷厲風行,在我這不僅幫著帶娃,家務也是幾乎都承包了,她覺得我這幾年帶娃很辛苦,所以天天叨叨讓我休息。我有時晚上寫東西寫到比較晚,我媽急的自己也睡不著,後來不想讓她擔心,也慢慢調整了作息。說到底,這個世界上最疼我們的永遠是父母。
  • 給你一個娃,你會怎麼帶?
    娃還在肚子的時候,我曾經幻想過把ta培養成為一個天才,出類拔萃那種……帶著無數的幻想,做著美夢!娃剛出來那會,也覺得他是一個品性善良的好孩子,依然對他的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初為人母,為了更好的科學育兒,有娃之後,買了一堆又一堆的育兒類書籍。徹夜難眠,書到用時方恨少,總是想為啥娃沒生的時候不好好看書,不好好進行胎教,讓娃贏在起跑線上呢?
  • 比爸爸帶娃更「優秀」,且看舅舅是如何帶娃的!看完你會笑
    文/筆芯兒媽媽現在帶娃群體越發壯大了,奶奶、姥姥、爸爸媽媽甚至是小姨都開始踏入了帶娃行業,最近網上又開始盛行舅舅帶娃。舅舅作為一個男孩子,自然沒有像小姨女孩子般那樣細心,但舅舅帶娃會和娃擦出啥樣的火花呢?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吧!想打遊戲咋辦?給娃掛上!
  • 奶奶帶娃挖土玩?爸爸稱天冷沒讓娃出去!一招帶你解鎖帶娃新姿勢
    如何順利帶寶寶出行,成了媽媽們冬季帶娃的一大難題。近日就有一段奶奶在家帶孩子「拆家」挖土玩的視頻在網上引起了熱議。冬天想出去,太難了。◆現實:冬天美的很誘惑人,但想出去又不想出去我們常說一年四季,其中的冬季也是我們生活裡,甚至是人生裡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坎。南方人說很想看見雪,北方人說冬天太冷了。
  • 媽媽獨自帶娃會出現的尷尬事,爸爸帶娃卻從來不出現
    導讀:媽媽獨自帶娃會出現的尷尬事,爸爸帶娃卻從來不出現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獨自帶娃會出現的尷尬事,爸爸帶娃卻從來不出現!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國慶: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老婆:去啥子,在家帶娃0008
    2020年國慶節,今天是我在家帶娃第6天了,此刻我想說帶娃真是太一言難盡了,哈哈抱著他時睡得香,一放床上他就醒;蓋被露頭不願意,爪子也要露出來;你逗他時他不笑,你瞪他時笑哈哈;睡姿也要睡出花,一會人字一會大;你生氣的時候他衝你笑,你揍他時他哈哈大笑;你困時候他精神,你做夢時他拽頭髮;奶衝少時不夠喝
  • 對號入座:爸爸帶娃等級表,看看你家老公是「王者」還是「渣渣」
    「找你媽做去,爸不會」。……總之,被逮著帶娃,不哭不鬧還能各自安好,若娃稍微有點「風吹草動」,除了 「喊媽媽」,沒有其他方法應對,可能壓根就不想培養和施展帶娃的能力。有一種爸爸帶娃叫:你玩你的,我玩我的,咱們各自陶醉、各自開心!
  • 搞笑GIF:爸爸帶娃太不靠譜了,居然用膠布把娃粘在牆上
    爸爸帶娃太不靠譜了,居然用膠布把娃粘在牆上哥們,我真心疼你三秒,就為了接一根香蕉造成手機被掉下山崖,這悲劇真的好慘,一部手機可以換多少噸香蕉啊!哈哈哈哈我本想回家吃飯的,開到半路的時候遇到個如此熱情招攬客人的哥們,於是我不得不去他家飯店吃飯,假如要是你遇到這樣的事,你會怎麼做呢?
  • 辭職在家帶娃,你後悔了嗎
    我曾經也是一個好強的姑娘,學習工作總是很努力,從來不想輸給身邊的男人,可是有一天當你成為媽媽,你真的決定好是繼續工作還是辭職帶娃? 當到了一定的年紀,每個人都催我生娃,可是卻從沒有人告訴我帶個孩子是這麼的辛苦,也沒有人告訴怎麼做好一個媽媽;所以在孩子剛出生兩個月後,我就把他放在老家讓他外婆帶,而我在城市繼續我的工作,似乎覺得這樣很明智的決定,只是這樣的想法在孩子一歲的時候,我就陷入了深深地後悔之中,當我看到自己的孩子被老人的過於寵溺,也沒養成良好的習慣,一身的壞毛病,我很想跟我母親談談她的教養方式,當然,父母幫我帶孩子已經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