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美院李薇:是"魔鬼導師",更是良師益友

2021-02-08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日前,清華大學第十六屆「良師益友」評選活動揭曉,經院系同學自提名,全校同學複評投票,評選出37個院系的42位教師當選「良師益友」稱號。清華美院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李薇教授、繪畫系陳輝教授榮獲此稱號。

李薇教授


李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染織服裝系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巴黎高等裝飾藝術學院訪問學者;中華服飾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服飾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民族服飾協會理事、中國流行色拼布委員會主任委員。2015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委員,2014年中國國際十佳設計師。


李薇教授從教32年,培養研究生40餘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人,優秀畢業生8人。期間研究生參與完成出版專業著作4部;發表論文80餘篇,其中核心論文10篇;參加學科大賽80餘項,獲獎50餘次,其中國際獎項5項,國內20人獲金獎、10人獲銀獎、20人獲銅獎;有畢業生10餘人在國內高校從事教學工作,30餘人在國內知名企業擔任設計師。


李薇教授與工作室學生合影


李薇教授力圖通過教學實踐,讓學生能夠以世界格局的眼光來重新理解認識我們的傳統及傳統精華的價值,她強調對傳統文化的精神及服飾體系具有本質意義的某些特點,不能輕易丟棄,而要以現代的表述方式來繼承、運用、發展,走出我們自己的路。


李薇將學術研究能力綜合培養引入研究生專業教育,從基礎性、學術性的課本學習,到獨立思考、深入民間、工作坊、企業等進行研究性、實踐性融合學習,將枯燥的設計理論課程變為「通過傳統手工實踐與設計理論教學融為一體」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使學生從傳統的文化理論的接受者轉變為傳統文化的實踐者、研究者。



帶領學生赴少數民族地區採風


李薇教授在近20年間,通過多項科研項目,自費帶領學生深入北京、江蘇、浙江、湖南、湖北、遼寧、貴州、廣東、四川、上海多地進行採風,通過實踐考察引導學生確定研究方向,並指導他們在做好畢業設計的同時發表高水平的學術論文,極大提高了學生的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


帶領學生採訪傳統手工藝傳承人


李薇教授多年來對迪奧、伊夫·聖·洛朗、山本耀司等服裝大師的作品潛心研究,並在大師服裝作品展覽中臨摹繪製了多本手稿。這些手稿可以向學生展示對於大師作品的研究過程,李薇教授對服裝設計的熱愛和認真刻苦的態度也是對學生是極大的激勵和鼓舞,做到了學生的榜樣。這些手稿入選2017清華大學教學成果展,並在校史館展出。


與學生分享她的手稿


李薇教授手稿在校史館進行展出


在教學成果展上介紹她的手稿和教學經歷


李薇受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材料與時尚專業教授Claire Pajaczkowska 教授邀請,於 2016 年 10 月 10 日至 16 日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舉辦個人作品展。利用此次機會,李薇教授帶領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研究生進行學術交流,在皇家藝術學院舉辦學術講座:《設計與傳統》和Workshop:《中國水墨藝術現代表達》,並帶領學生到中央聖馬丁、倫敦時裝學院等知名院校進行交流訪問,極大的開闊了學生們的視野。


與學生在皇家藝術學院個展海報前合影


李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個展開幕現場


師生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染色工房進行創作


與參加workshop學生合影


李薇教授受聖馬丁院長 MarkDunhill 邀請,帶領學生在院長 Anna Smith 的陪同下參觀了服裝、材料、首飾等工作室,並與服裝設計專業幾位主要的教師見面。在倫敦時裝學院,李薇一行參觀了男裝工作室,並與男裝的負責人 Darren Cabon 教授會面。


Anna Smith院長與李薇教授一行參觀聖馬丁服裝工作室


李薇教授多次邀請國外知名設計師和學者為學生開展workshop課程及講座,其中有義大利米蘭NABA新美術學院服裝系系主任ColombaLeddi教授、義大利的時尚設計師和學者AnnaLottersberger博士、法國LiatSmestad教授、法國立裁大師NilsChristian、美國著名版師陳紅霞老師等。李薇教授不辭辛苦地聯絡協調、自費接待,就是為了讓學生有更多更好的學習機會,這種育人為本的態度和對學生的無私奉獻精神令人欽佩。


李薇教授與Colomba Leddi教授、苗冉老師共同指導workshop


學生身著workshop中完成的作品與李薇老師合影


李薇教授邀請法國立裁大師Nils Christian進行學術沙龍


義大利時尚設計師和學者 AnnaLottersberger女士應邀講座


李薇教授樂於嘗試各種新事物,如2017年12月,李薇教授帶領研究生與建築學院徐衛國教授進行跨界合作完成3D列印服裝設計作品。



李薇教授利用課餘時間輔導學生參賽,通過大賽凝練課程特色,提升學生的綜合專業素質,使學生具備設計實現的能力。大賽不僅可以系統表現學生課程學習與設計實踐的融合過程,設計成果還會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以及對產業的影響力和輻射力。至今已指導近50名學生參賽獲獎,其中20餘人獲金獎、10餘人獲銀獎、20餘人獲銅獎。在ISKO全球牛仔設計大賽等國際賽事,以及新人獎、漢帛獎等國內頂尖賽事中都取得了金銀銅等優異成績。


指導學生參賽


時裝設計新人獎是中國服裝設計專業院校最高獎項,學生獲得新人獎的同時,指導老師獲指導教師獎,學校獲育人獎並加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共有5人獲得新人獎,其中由李薇教授指導的學生有4人。


「漢帛獎」中國國際青年設計師時裝作品大賽,是國內舉辦的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性服裝設計大賽,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和漢帛國際集團共同主辦。李薇教授共指導2名學生獲得銅獎、2名學生獲得優秀獎。



李薇教授調整學生的參賽服裝


作為ISKO國際牛仔設計大賽的清華大學帶隊指導教師,李薇教授將研究生課程內容與競賽要求掛鈎,組織學生參加大賽,共執導3名學生獲得中國賽區金獎並赴義大利參加決賽。


在義大利與2017年ISKO中國區入圍選手、指導教師與負責人合影


參加2018年ISKO研討會


與學生在ISKO研討會後的工作花絮


與多年來輔導的學生合影


作為博士生導師,李薇曾被學生稱為「魔鬼導師」。提起這個稱呼,李薇笑道,其實所謂的「魔鬼式訓練」並不是逼迫學生,而是對每個學生的每一步都制定有詳細且長遠的計劃。 


在教學上,李薇非常重視學習氛圍的營造,經常和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她深感於學生缺少設計思維和設計能力的訓練,為此她制定了三步走的「魔鬼訓練」教學方案:第一個階段是打基礎,第二個階段是實驗過程,第三個階段是尋找自我風格和方向。在打基礎的階段,李薇要求學生們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資訊;在實驗階段,要設計不同類別的作品,比如設計一件衣服,一定要落實到是晚裝還是休閒裝,設計階段從靈感來源、主題確定、素材分類等一一實踐;在足夠的理論與實踐的積累後,進入第三個階段,發現自己的審美取向和興趣的關注點,然後加以發展,最後讓學生朝著這個方向走下去,形成自己的風格。


李薇這種嚴謹為學的態度,和對學生認真負責的指導,真正培養了大批有才華實幹的學生,「魔鬼導師」卻是名副其實的「良師益友」。





供稿/美院研究生會

圖文編輯/程竹

視覺統籌/孫璐


相關焦點

  • 華玉振:與"擺地攤"感同身受
    當共和國總理在莊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宣布城市管理要為"擺地攤"寬容時,我的眼睛溼了。三十四年前剛畢業的那年夏天,在家鄉小集鎮的稅務所,因拒絕"出外勤"向"地攤"收稅的風波又勾起我的回憶。所長安排我"出外勤"上街。所謂"出外勤",就是上街丶入村丶進廠,挨家挨戶收稅。我從小厭煩稅務官。據父母講太祖父、祖父都曾經因為挑擔擺攤賣杏、賣黃花菜而被稅務官盤剝過。
  • "生孩子"也要AA制嗎?
    她是這樣寫的:"我懷孕六個月了,沒上班在家待著,自己也沒多少存款,我老公今天說生孩子的時候花的醫療費用我倆一人出一半,平攤,我很震驚,想了一天都沒想通他怎麼會這樣說,為什麼呢?"看了之後,我也驚著了。難道是自己落伍了,跟不上潮流了嗎?還是現在的夫妻樣樣都實行AA制,包括生孩子呢?左思右想不得其解,於是便將這故事當新聞說與朋友聽。朋友聽後一陣哈哈大笑,我被朋友笑懵了,問他很好笑嗎?
  • "兒臣" 的帳單與 "額娘" 的神回復火了 !
    只是深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你的起點是父母懷抱,你的未來是修齊治平,弘毅致遠。所以額娘才狠心讓你歷練,吾兒可知"有多殘忍有多愛"。當然,吾兒自立並非始於今年今日,是家風使然。額娘一介弱女,尚能十九歲離家三千裡獨自求學,深信吾兒勝之。
  • "我,36歲,和甜蜜男談了一場戀愛,傾家蕩產!"
    但你想不到的是,最先關注到這個數據的,不是單身女性自己,而是"殺豬盤"的騙子。他們將這一億單身女性當做了"獵物",開啟了自己的"宰割"之路。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需要經過千百次的實驗獲得,而騙子的騙局同樣需要總結經驗。
  • 清華美院科普碩士是什麼?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科普方向是教育部、中國科協聯合清華大學等六所高校,培養推進高層次科普專門人才,面向科技館等科普場館及相關行業的科普教育人才、科普產品創意與設計人才等方向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目標是培養具有科普場館及相關行業各類展覽與教育活動等科普產品的設計開發、
  • 戰"疫"響了,情感深了!
    2020,註定是多事之秋,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新年的第一天給大家特殊的拜年方式"居家拜年"。作為一名普通的老師我聽從安排,作為一名黨員我絕對服從命令聽指揮。 形式越來越緊,學校要求上報的數據越來越多,越來越細,所以每天都要在班級群裡發不同的通知,分享不同的文件精神,不停地催促家長朋友回覆信息,填寫表格……有時感覺家長也挺累的但是沒有辦法,特殊時期不能掉鏈子。
  • 網絡"遊戲"的泛濫,你孩子的人生是否被偷換了概念?
    人類的生命本質是公平的,但是這種本質的公平已經被"經濟"所打破。這"經濟"當然不僅僅指的是金錢和物質,它當然包含一種無形的、也是比金錢更具威力的"經濟"~那就是"名"。所謂的"名",當然是指那些出了名的人名,統一稱呼為"名人"。名人當然也就不同於一般的人名,他們具備一呼百應的能力。特別是在當下的網絡時代,這名人效應尤為明顯。
  • 新高考"3+1+2"模式下,怎麼選科?
    新高考"3+1+2"模式,把哪些學科救上岸,哪些學科推下水?我認為,談不到把哪個學科"救上岸"或"推下水",改革是大勢所趨,高考也不例外。新高考模式下,對語文、數學、外語沒有什麼影響,突出了物理、歷史兩個科目,對化學科目是一個弱化。
  • I love You的真正意思不是"我愛你"!你知道嗎?
    知道"Ilove you"是什麼意思嗎?肯定會有人說:"這個啊,地球人都是知道!"我愛你"唄." 是的,我們知道這是一句告白的話,是我們表達愛的方式,它是一句放之四海皆準的宣言,既是世界最美的語言,也是情人之間表達情感最直接的語言.但是,你知道嗎,這8個字母其實是有特殊意義的.當你聽到或當你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是否知道它還有更深一層的涵義呢?
  • 自閉患兒幹預路上最重要的一項"關係"
    家有特殊孩讓許多父母總是埋頭於孩子的康復教育,心裡唯一的盼望就是希望孩子可以早日恢復成"正常"的樣子,每天有不同的幹預課程,天天在機構與家裡間不斷的來回波奔。在忙碌中甚至無法關注與特殊孩子間的親子關係。可是,特殊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難道不重要嗎?當然不是。
  • 遠離心理疾病,就要大膽的和這類人說"不"
    "習得性無助"是心理學裡一個著名的心理現象,它是由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發現的。要了解什麼是「習得性無助」,首先得從他做的一項經典的實驗說起:一隻狗被他關在籠子裡,蜂音器一響後,狗就被施於令其痛苦的電擊。
  • "我談了一場戀愛卻傾家蕩產!"比仙人跳悲劇 10000倍的,居然是這種騙局!
    "殺豬盤"騙錢騙情,讓受害人最後輸的一無所有,真是太可惡了!但你想不到的是,最先關注到這個數據的,不是單身女性自己,而是"殺豬盤"的騙子。他們將這一億單身女性當做了"獵物",開啟了自己的"宰割"之路。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需要經過千百次的實驗獲得,而騙子的騙局同樣需要總結經驗。
  • 防疫情宅家,延期開學,你這樣管教"神獸"也許是上策!
    更有甚者,還要面對一個撓頭事,那就是對"神獸"管理教育問題!",不少朋友調侃自家"神獸"作呀,打遊戲上網熬夜,早上不起床,上網課隔靴撓癢不頂事!大人天天手機不離手,幾天不洗漱,床鋪亂糟糟,"神獸"會暗自竊喜:彼此彼此!家長要克服這些問題,做個愛看書學習、愛生活愛乾淨的"上進生",裝樣子也要象。
  • 「I love You」的真正意思其實不是 "我愛你"
    肯定會有人說:"這個啊,地球人都是知道!"我愛你"唄是的,我們知道這是一句告白的話,是我們表達愛的方式,它是一句放之四海皆準的宣言,既是世界最美的語言,也是情人之間表達情感最直接的語言. 但是,你知道嗎,這8個字母其實是有特殊意義的.當你聽到或當你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是否知道它還有更深一層的涵義呢?
  • 兩歲半寶寶和她的動物"牧場",二十多隻動物友好相處
    最近幾天,又玩上了動物"牧場"的小遊戲,常常把我們逗的哈哈大笑。",都特別忙,她要讓動物們排好隊,還要給它們分配食物,忙起來叫她也聽不到,喊她也喊不走。看"牧場"裡的動物們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在吃飯呢,看起來聽話的很。
  • 從心理學上看程璐思文離婚:兩個"好人"是很難維繫婚姻的
    這個回應問題的視頻我看了好幾遍,可以說通篇都是"乾貨"。兩人思路清晰,真誠而又直率地做了各自的回答。與其說他們是在給觀眾做交待。更像是再次給自己的婚姻做總結。倆人都是脫口秀演員,在節目中慣性職業素養使然"輕鬆"的開聊。但卻無法掩飾她們對分開的傷感和遺憾。
  • 大凡文化"觀生態":良師益友
    所謂「良師」是有意願並能把各種複雜的真理轉換成我們能聽懂的話語,或表述、或演示給我們,並以此引導我們找到自己的人所謂「益友」是有著相同志向,並願意一路相互陪伴成長、相互幫助、相互扶正的人「良師益友」既是「熵增定律」中的外功它能形成「逆熵」來減緩我們的思維衰減
  • 親身經歷,分享我是怎麼從"躺贏式家長"到「模範家長」的
    剛接觸這個詞時,是在熱搜上看到,看對於"躺贏式家長"的種種分析,才發現我在育兒過程中完全就是從"躺贏"到"模範&34;,一個完全的「模範式家長」
  • HK_CC_BEST :魔鬼藏在細節裡
    @HK_CC_BEST :【魔鬼藏在細節裡】我們都知道,9月22日,在美國舊金山市聖瑪麗廣場,第一座慰安婦雕像揭幕。這是一座三個年輕女孩手牽手的雕像,代表二戰時期被日軍侵害的"中國、韓國和菲律賓"女性形象。然後,奇怪的事發生了。
  • 科普|為什麼自閉患兒總是"聽不懂話"?
    每天都會定時發送自閉症的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關懷來自星星的孩子~伴他們成長唷~許多星父母常常會覺得自家的星孩為什麼老是"聽不懂",而"聽不懂"好像變成了星孩的生活日程,當父母叫孩子做某件事時,孩子就只會呆站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