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清華大學第十六屆「良師益友」評選活動揭曉,經院系同學自提名,全校同學複評投票,評選出37個院系的42位教師當選「良師益友」稱號。清華美院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李薇教授、繪畫系陳輝教授榮獲此稱號。
李薇教授
李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染織服裝系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巴黎高等裝飾藝術學院訪問學者;中華服飾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服飾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民族服飾協會理事、中國流行色拼布委員會主任委員。2015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委員,2014年中國國際十佳設計師。
李薇教授從教32年,培養研究生40餘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人,優秀畢業生8人。期間研究生參與完成出版專業著作4部;發表論文80餘篇,其中核心論文10篇;參加學科大賽80餘項,獲獎50餘次,其中國際獎項5項,國內20人獲金獎、10人獲銀獎、20人獲銅獎;有畢業生10餘人在國內高校從事教學工作,30餘人在國內知名企業擔任設計師。
李薇教授與工作室學生合影
李薇教授力圖通過教學實踐,讓學生能夠以世界格局的眼光來重新理解認識我們的傳統及傳統精華的價值,她強調對傳統文化的精神及服飾體系具有本質意義的某些特點,不能輕易丟棄,而要以現代的表述方式來繼承、運用、發展,走出我們自己的路。
李薇將學術研究能力綜合培養引入研究生專業教育,從基礎性、學術性的課本學習,到獨立思考、深入民間、工作坊、企業等進行研究性、實踐性融合學習,將枯燥的設計理論課程變為「通過傳統手工實踐與設計理論教學融為一體」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使學生從傳統的文化理論的接受者轉變為傳統文化的實踐者、研究者。
帶領學生赴少數民族地區採風
李薇教授在近20年間,通過多項科研項目,自費帶領學生深入北京、江蘇、浙江、湖南、湖北、遼寧、貴州、廣東、四川、上海多地進行採風,通過實踐考察引導學生確定研究方向,並指導他們在做好畢業設計的同時發表高水平的學術論文,極大提高了學生的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
帶領學生採訪傳統手工藝傳承人
李薇教授多年來對迪奧、伊夫·聖·洛朗、山本耀司等服裝大師的作品潛心研究,並在大師服裝作品展覽中臨摹繪製了多本手稿。這些手稿可以向學生展示對於大師作品的研究過程,李薇教授對服裝設計的熱愛和認真刻苦的態度也是對學生是極大的激勵和鼓舞,做到了學生的榜樣。這些手稿入選2017清華大學教學成果展,並在校史館展出。
與學生分享她的手稿
李薇教授手稿在校史館進行展出
在教學成果展上介紹她的手稿和教學經歷
李薇受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材料與時尚專業教授Claire Pajaczkowska 教授邀請,於 2016 年 10 月 10 日至 16 日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舉辦個人作品展。利用此次機會,李薇教授帶領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研究生進行學術交流,在皇家藝術學院舉辦學術講座:《設計與傳統》和Workshop:《中國水墨藝術現代表達》,並帶領學生到中央聖馬丁、倫敦時裝學院等知名院校進行交流訪問,極大的開闊了學生們的視野。
與學生在皇家藝術學院個展海報前合影
李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個展開幕現場
師生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染色工房進行創作
與參加workshop學生合影
李薇教授受聖馬丁院長 MarkDunhill 邀請,帶領學生在院長 Anna Smith 的陪同下參觀了服裝、材料、首飾等工作室,並與服裝設計專業幾位主要的教師見面。在倫敦時裝學院,李薇一行參觀了男裝工作室,並與男裝的負責人 Darren Cabon 教授會面。
Anna Smith院長與李薇教授一行參觀聖馬丁服裝工作室
李薇教授多次邀請國外知名設計師和學者為學生開展workshop課程及講座,其中有義大利米蘭NABA新美術學院服裝系系主任ColombaLeddi教授、義大利的時尚設計師和學者AnnaLottersberger博士、法國LiatSmestad教授、法國立裁大師NilsChristian、美國著名版師陳紅霞老師等。李薇教授不辭辛苦地聯絡協調、自費接待,就是為了讓學生有更多更好的學習機會,這種育人為本的態度和對學生的無私奉獻精神令人欽佩。
李薇教授與Colomba Leddi教授、苗冉老師共同指導workshop
學生身著workshop中完成的作品與李薇老師合影
李薇教授邀請法國立裁大師Nils Christian進行學術沙龍
義大利時尚設計師和學者 AnnaLottersberger女士應邀講座
李薇教授樂於嘗試各種新事物,如2017年12月,李薇教授帶領研究生與建築學院徐衛國教授進行跨界合作完成3D列印服裝設計作品。
李薇教授利用課餘時間輔導學生參賽,通過大賽凝練課程特色,提升學生的綜合專業素質,使學生具備設計實現的能力。大賽不僅可以系統表現學生課程學習與設計實踐的融合過程,設計成果還會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以及對產業的影響力和輻射力。至今已指導近50名學生參賽獲獎,其中20餘人獲金獎、10餘人獲銀獎、20餘人獲銅獎。在ISKO全球牛仔設計大賽等國際賽事,以及新人獎、漢帛獎等國內頂尖賽事中都取得了金銀銅等優異成績。
指導學生參賽
時裝設計新人獎是中國服裝設計專業院校最高獎項,學生獲得新人獎的同時,指導老師獲指導教師獎,學校獲育人獎並加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共有5人獲得新人獎,其中由李薇教授指導的學生有4人。
「漢帛獎」中國國際青年設計師時裝作品大賽,是國內舉辦的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性服裝設計大賽,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和漢帛國際集團共同主辦。李薇教授共指導2名學生獲得銅獎、2名學生獲得優秀獎。
李薇教授調整學生的參賽服裝
作為ISKO國際牛仔設計大賽的清華大學帶隊指導教師,李薇教授將研究生課程內容與競賽要求掛鈎,組織學生參加大賽,共執導3名學生獲得中國賽區金獎並赴義大利參加決賽。
在義大利與2017年ISKO中國區入圍選手、指導教師與負責人合影
參加2018年ISKO研討會
與學生在ISKO研討會後的工作花絮
與多年來輔導的學生合影
作為博士生導師,李薇曾被學生稱為「魔鬼導師」。提起這個稱呼,李薇笑道,其實所謂的「魔鬼式訓練」並不是逼迫學生,而是對每個學生的每一步都制定有詳細且長遠的計劃。
在教學上,李薇非常重視學習氛圍的營造,經常和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她深感於學生缺少設計思維和設計能力的訓練,為此她制定了三步走的「魔鬼訓練」教學方案:第一個階段是打基礎,第二個階段是實驗過程,第三個階段是尋找自我風格和方向。在打基礎的階段,李薇要求學生們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資訊;在實驗階段,要設計不同類別的作品,比如設計一件衣服,一定要落實到是晚裝還是休閒裝,設計階段從靈感來源、主題確定、素材分類等一一實踐;在足夠的理論與實踐的積累後,進入第三個階段,發現自己的審美取向和興趣的關注點,然後加以發展,最後讓學生朝著這個方向走下去,形成自己的風格。
李薇這種嚴謹為學的態度,和對學生認真負責的指導,真正培養了大批有才華實幹的學生,「魔鬼導師」卻是名副其實的「良師益友」。
供稿/美院研究生會
圖文編輯/程竹
視覺統籌/孫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