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會所開店速度暴漲 臨時租月嫂搭成草臺護理班子

2020-12-18 東方網

原標題: 臨時租月嫂搭成草臺護理班子

圖片說明:越來越多的人參加培訓加入護理母嬰隊伍。青年報資料圖 記者 吳愷 攝

  據《青年報》報導,隨著二孩政策放開,越來越多的母嬰機構看中了月子會所,想要分這塊蛋糕,據業內人士透露,這幾年,月子會所擴張數量驚人,但與此同時,行業內魚龍混雜的現象也多了起來。中國保健協會母嬰家庭保健服務專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指出,缺少行業準入門檻是導致亂象叢生的核心因素。

  女兒在會所染上紅眼病

  張女士昨天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起當年入住月子會所的經歷,迄今仍後悔不已。「千不該萬不該,不該花錢把寶寶送進月子會所。看著醫生給寶寶塗藥水,太心疼了。早知如此,還不如家裡請兩個月嫂呢。」

  她回憶說,自己當年訂的6萬多元的套餐,已經算是比較貴了。月子會所就租在五星級酒店裡。入住後才發現一切都和銷售時說的相差甚遠。「人手不夠,衛生條件也不好,小寶寶晚上睡在一起,導致交叉感染。所謂的醫護人員就像外面的阿姨一樣,毫無專業性可言。」

  從會所回來後,張女士發現女兒得了紅眼病和鵝口瘡,一直不見好轉。「一開始,我沒有朝這方面想。月子會所裡有個媽媽課堂,有一天突然停掉了,我也沒多想。後來打電話和其他媽媽聊起,才得知是對方的孩子得了紅眼病。再後來聽說我們那批坐月子的媽媽的很多小孩都感染了,最嚴重的一個孩子甚至患了肺炎。」

  在交涉後,月子會所退了一部分錢,但因為忙於照顧孩子,最後張女士放棄了繼續維權。時隔多年,她還是不能釋懷。「促銷的時候說得天花亂墜,稱會有醫生和專業的護士。結果到了那裡什麼都沒有。倘若有專業的兒科醫生去看一下,就不會導致集體感染的事件發生了。

  奶爸哭訴自己花錢買罪受

  昨天,青年報記者在一家育兒網站上看到,網友「史努比的兄弟」就曾直播過自己在該月子會所的遭遇。「寶貝女兒出生到現在已經27天了,而我也從一個一無所知的爸爸變成了無所不能的奶爸,是高價月子會所迫使我完成了蛻變,這真是諷刺啊!原本想花錢買清閒,給老婆和孩子一個良好的環境,最後變成了一家人活活受罪。也向所有想選擇月子會所的父母提個醒,不要花錢買罪受!」

  「史努比的兄弟」介紹說,「入住第一天,就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老婆是希望母乳餵養的,可是到了會所,小護士把寶寶抱走做檢查時,就擅做主張,根據體重餵了40ml的配方奶。小寶寶回來後,就不吃母乳了。寶寶第一天是放在嬰兒室的,會所的醫生建議我們好好休息一下,由他們來照顧寶寶。第一天晚上我們住的房間有類似工地嗡嗡的聲音,我和老婆都聽到了,沒有休息好。第二天一早寶寶洗好澡被送了回來,我一看記錄,就很惱火,從零點到早上五點半居然有兩個重複的記錄,記錄的時間一樣,但記錄的內容卻不一樣。」

  亂象1 一年新增的店趕上過去五年總量

  青年報記者在某團購APP上搜索月子會所,立即跳出來150多個結果。這些會所的價格差異巨大。其中最便宜的只要七八千元,提供上門服務,還有幾家開在商務樓裡的起步價只要2萬多元。當然也有開出天價的月子會所,如位於浦東陸家嘴附近的一家美國高端月子會所均價高達30多萬元。

  那麼,現在上海到底有多少家月子會所呢?中國保健協會母嬰家庭保健服務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沈國珍表示,具體數字不詳,估算目前上海至少有80多家月子中心。然而 ,中國母嬰服務創新聯盟理事長姜威則透露說,其實上海的月子會所遠遠不止這個數,高中低端的各類月子中心加起來至少超過300家。現在一年的開店速度甚至趕上了以前5~8年的總量。「這些月子會所,有的是店中店,有的開在醫院裡,有的註冊的是健康諮詢管理公司,有的從業人員不具備相關資質。」姜威透露說,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相關部門就不讓辦新的母嬰護理的執照了。但有的機構通過各種渠道,照開不誤。

  姜威也透露說,自己接觸到的一些中低端月子會所,為了降低成本,會把會所開在商務樓裡。譬如包下商務樓的某一層,甚至遇到生意不好時只包下半層,另外半層備用,平時沒客源的時候就租給其他公司,一旦新媽媽爆棚了,就在商務樓的其他樓層再租兩間房。據不少媽媽反映,一些月子會所臨時租用的房間和普通賓館差不多,根本沒有經過嚴格的消毒。

  亂象2 月子餐成家常菜,護理班子臨時搭建

  此外,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也頗受詬病。「正規的月子會所裡,管理人員應擁有醫務資質。從業人員擁有助產師、主治醫師以上的資質。但一些不正規的月子會所會臨時租賃一些月嫂就湊成了護理草臺班子。有的月嫂匆匆培訓一周就速成為護理人員了。在浦東、松江、青浦等區縣及上海周邊有不少類似的月子會所,它們的報價往往低於3萬元。」

  對此,上海某中檔月子會所的負責人徐贇分析說,在行業內,的確有的公司做得不是很專業,會請月嫂公司臨時工成為護理人員,這些月嫂有的沒有太多經驗,會造成風險。有的月子會所則把月子餐直接包給酒店燒,月子餐變成了家常菜,達不到功效。「建議消費者不要選擇低價劣質的服務,因為它們的成本決定了,只能提供這樣的品質。」

  「母嬰保健機構的服務從業人員素質令人擔憂,很多機構的從業人員根本不具備衛生護理和相關的職業資格證。」全國保健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劉玲表示,由於缺乏必要的監管,使得一些不能嚴格自律的母嬰保健機構進入醫院和家庭監管的盲區。比如寶寶和產婦生病時,這些服務企業是否有將病人緊急送入醫院的反應機制和通道,他們自製烹飪的月子餐是否有專業部門的監管等都該有相應的國家標準來進行規範。

  [業內人士]

  呼籲儘快出臺行業標準

  「今年開兩會的時候,有相關提案提及要規範母嬰市場。這幾年,也一直說會有行業標準出臺,但遲遲不見出爐。」徐贇呼籲行業標準儘快出臺,促進市場良性發展。否則大家扎堆開月子會所,一旦出事就會影響到整個行業的聲譽。

  沈國珍解讀說,由於月子會所是一個新興的行業,缺乏準入門檻和行業規範。前期還留存了一批以科技公司、健康諮詢公司身份註冊的月子機構,未來它們都必須歸併到母嬰專護行業。她還指出,按照他們的理想標準,為了避免交叉感染,月子會所最好是獨棟的。另外,酒店空調系統是共用的,很難打造專門針對母嬰的環境。新媽媽的月子餐可能是酒店的廚房做出來的,可能存在過於油膩、調料使用過度等現象,不能做到因人而異。「但現在相關行業協會還沒成立,所以沒有明文規定說月子會所必須擁有獨立的場所。」

  沈國珍表示,由於行業標準是全國範圍內的標準,不會僅僅根據高端月子會所的標準制訂,而是要進行充分市場調研後,針對中高低端的從業機構分門別類出臺標準。「畢竟月子會所是新興的行業,如果出臺的標準太高,會影響中低端月子會所的生存狀況。」

  此外,姜威表示,母嬰行業需要正規的組織進行評估,來評估企業的專業性和實操是否合規。「現在生二胎的新媽媽多了起來,聯盟打算針對這一現象做一些培訓、工作指導等,準備在中國6個基地免費培訓母嬰服務。」

  [市場分析]

  競爭激烈正面臨行業洗牌

  上海某中檔月子會所的負責人徐贇透露,在二孩政策利好刺激下,月子會所的未來發展趨勢不錯,這幾年行業競爭會非常激烈。「與外界想像中的暴利不同,其實大部分月子會所是不盈利的,因為競爭激烈,大家都在打價格戰。每年開和關的會所其實有很多。」

  面對眾人蜂擁入行,沈國珍介紹說,月子會所和傳統月嫂有本質上的不同,前者是一個團隊服務整個家庭,更為專業,月嫂只是生活護理。「很多外行認為月子會所的收費高,盈利能力強。但其實正規的月子會所成本是很高的,它的體量也是有限的,主要成本是房租、人力成本的支出,中高端月子會所僱傭的都是高學歷的服務人員,具有專業的醫護資質。」

  在沈國珍看來,現在行業正趨於平穩,後期將趨於規範化,形成自然的優勝劣汰。「經營規範的,獲得消費者好評的,能得到持續增長。但僅僅看中生育高峰便一擁而入的,可能會面臨一定風險,這些新公司沒有品牌積累,一旦行業標準建立後設立了門檻,牽涉護理和服務的規範化,行業會經歷洗牌。」

相關焦點

  • 上海月子會所良莠不齊 最高一月花費38萬(圖)
    不過,記者在調查中也發現,由於缺乏必要的準入和監管機制,母嬰護理行業存在諸多問題:個別護士轉行租個樓面就開出一家月子會所,護理人員不具備專業母嬰護理資格,甚至會所高管還攜款私逃,因為盲目亂打低價「價格戰」導致管理混亂,甚至紛紛倒閉……對此,專家呼籲,母嬰護理行業良莠不齊,亟待規範,儘快建立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嚴密的內部防範管理機制,以及統一行業規範標準。
  • 坐月子:月子會所與月嫂哪種更好
    生完孩子以後,媽媽們身體都非常虛弱,如果沒有得到專業的護理,就很可能出現一些後遺症,或者是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不利。隨著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很多家庭越來越注重專業科學的月子護理以及新生兒護理。因此而出現了月子會所與月嫂兩種同種領域,但卻又有分別的月子服務體系。
  • 嬰兒在月子會所骨折,一年無人問津,會所:月嫂辭職了,絕不和解
    楊女士花費巨資住進月子會所,本是幸福的開始,沒想到剛住進去沒幾天,孩子胳膊受傷導致關節錯位,時隔一年多,月子會所仍堅稱無過錯。這是咋回事呢?2018年2月28日,楊女士產子,3月4日住進吉林市東方喜月月子會所。進駐月子會所大概一周左右,孩子在月嫂給洗完澡之後,楊女士發現孩子始終哭鬧不止,觀察到孩子左臂無法自主活動。
  • 90後的她創辦月子會所,月嫂也能賺大錢
    在眾多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月嫂中,童美琴脫穎而出,成為溫嶺母嬰護理行業頗有名氣的專業人士,並受聘為溫嶺市社區學院的老師,做月嫂專業知識培訓。「教學的老師提到,有兩臺機器,除了可用於常規美容,對產婦的皮膚修復、身材修復更有效果。」韓國的老師告訴蔡安妮,在韓國和日本,坐月子的理念已經很不同,在注重產婦和寶寶身體健康的同時,幫助產婦重拾美麗的產後修復也相當普及。
  • 產後去哪裡坐月子?月子會所?請月嫂?還是請老人幫忙?
    產後去哪裡坐月子產後去哪裡坐月子?月子會所?請月嫂?還是請老人幫忙?產後在哪裡坐月子在月子會所坐月子在月子會所坐月子不僅有休息起居的套房,還有各種功能房給產婦用,除了配套的設施外,月子中心還有為產婦配有專業的醫師
  • 月嫂持續年輕化專業化 月子會所備受深圳年輕人青睞
    仕馨·優若家(深圳)總經理唐旭雲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深圳,越來越多的年輕爸媽接受了月嫂及月子會所的服務形式;而這個行業的從業者,也從過去退休女工為主的局面,慢慢地增加了許多年輕的面孔。探索母嬰服務行業標準化據深圳市家政行業服務協會(以下簡稱,深圳家協)的不完全統計數據,目前深圳月子會所數量達到60多家。
  • 武漢月子會所收費2萬起步 月嫂月薪最多8000元
    3年前,月子會所對江城市民來說,還是陌生事物,而如今越來越多地出現。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地方?在武漢,月子會所市場有多大?本報今日推出特別策劃,試圖剖析新興的月子產業。  江城在冊月嫂僅3000餘人  前不久,礄口一家月嫂中介培訓機構與該區勞動局聯辦的免費培訓班上,來了15名大學畢業的未婚女孩。
  • 在深圳「坐月子」究竟是讓婆婆照顧還是請月嫂OR去月子會所
    除了傳統的在家坐月子,隨著「二孩熱」的出現,深圳「月子經濟」也是風生水起,高端月子中心、月子會所紛紛應運而生。記者調查發現,在深圳這類月子會所坐個月子,少則花費幾萬元,高的能達到數十萬元,「價格」可謂不菲。如果是你要坐月子,你會選擇在家還是去月子會所?
  • 住月子會所新生兒患鵝口瘡 家長:會所護理不當
    家屬懷疑系月子會所護理不當所致  醫院確診後,李先生按照醫囑配合治療,由於孩子年紀小抵抗力較弱,直到現在鵝口瘡仍在反覆,時常還會出現煩躁、哭鬧、吐奶的症狀。  花了那麼多錢住進月子會所,工作人員工作卻不精心,入住期間甚至發生了錯拿別人家奶瓶給孩子倒水的情況。
  • 月子會所隱患叢生:護理人員無資質、甲醛超標、退款難
    春節剛過,北京某月子會所已有客戶預訂了10月份的房間。在該月子會所的宣傳頁上,主打「產後修護」「專業護理」等特點。正義網 資料圖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江西省贛州市的彭女士產後入住當地月子會所,原本以為自己和嬰兒都會得到專業、科學的護理服務,但嬰兒身體出現異常後,月子會所根本沒當回事,以致孩子被送到醫院時已被確診為重症肺炎。
  • 準入門檻低、護理人員無資質……月子會所隱患叢生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江西省贛州市的彭女士產後入住當地月子會所,原本以為自己和嬰兒都會得到專業、科學的護理服務,但嬰兒身體出現異常後,月子會所根本沒當回事,以致孩子被送到醫院時已被確診為重症肺炎。護理人員無資質 證書多是買的「現在沒有房間了,需要提前三到六個月預約。」日前,記者以產婦家屬身份致電北京多家月子會所時發現,不少月子會所的床位十分緊張。月子會所也稱為月子中心,是指為產婦提供專業產後恢復(即坐月子)服務的場所。
  • 花4萬多住月子會所,怒曝光要求退一賠三,男子:月嫂被「頂替」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現在人們越來越注重產後護理,願意花高價住進月子中心,得到更加全面的照顧。不過一些月子中心收費高昂,服務卻對不起價格,讓消費者深深有被欺騙之感。杭州的張先生在朋友推薦下,在一家月子中心以近5萬元的價格定了房,預約了金牌月嫂。
  • 閩侯月子中心月子會所_福建融僑大明母嬰服務有限公司
    閩侯月子中心月子會所,福建融僑大明母嬰服務有限公司,嬰兒餵養:寶寶入住中心的第1天起,兒科專家、新生兒護理專家就將根據寶寶的身體情況,為其制定科學全面的餵養方案。閩侯月子中心月子會所, 同時,由於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帶來的服務水平難以保證。總體而言,月子中心行業利潤都不高。
  • 為什麼選擇月子會所?媽媽們在月子會所坐月子的20個理由!
    這些,月子會所都會給你答案這也是越來越多的媽媽選擇月子會所的原因之一媽媽們都是因為什麼原因選擇月子會所?快來看一看,說不定正好解決媽媽們的燃眉之急。01老人不方便照顧夫妻雙方父母年紀漸大,照顧產媽媽、新生兒精力體力不足,方法上又不夠科學,跟不上現代人的理念,這是很多二胎媽媽們正在面臨的困境。
  • 淄博蓮聖堂月子會所:手把手培訓 月嫂持證上崗
    通過對第四季度客戶的回訪,淄博蓮池婦嬰醫院手把手月嫂培訓中心孫麗娟主任這樣說。   2015年,隨著我院蓮聖堂月子會所的正式運營,對高素質月嫂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手把手月嫂培訓中心重新制定了月嫂培訓流程,旨在為產婦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在對月嫂加強管理的同時,也為月嫂的在這裡進一步提高明確了方向。
  • 寶媽月子期間必須去月子中心嘛?如何找靠譜的月子會所?
    其實北京月子中心市場並沒有一個專業的排名榜,因為寶媽選擇月子中心時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而這些因素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寶媽選擇月子中心不僅要考慮地理位置、交通情況、月子會所的月子環境、月子餐、月子中心的基本信息、月子中心價格,也要考慮到月子會所的醫療團隊、護理模式、醫院是否有無痛分娩、產後康復項目等。
  • 東營高端月子會所一個月五萬 監管問題引擔憂
    對於生完孩子需要坐月子的產婦來說,到月子會所裡坐月子,也成了比較「時髦」的事。記者走訪發現,目前東營市場上月子會所雖然比較少,但因有專業的護理人員照顧等,也成為一些產婦的選擇。李先生是一家即將開業的月子會所的工作人員。據其介紹,目前月子會所分為醫護模式和月嫂模式,「我們和西城那家月子會所,都屬於醫護模式。」李先生說,月嫂模式的月子會所相對規模較小,通常是由幾名月嫂照顧幾名名產婦;而醫護模式也是絕大部分月子會所會採用的模式,吃住都在月子會所內,由專業的醫護人員加育嬰師精心照顧。
  • 花六萬元請月嫂,家人卻感染疾病,消費者怒把月子會所告上法院
    原標題:花六萬元請月嫂,家人卻感染疾病,消費者怒把月子會所告上法庭現如今,為了照顧剛剛生育結束的媽媽,很多家庭都會選擇去請有豐富經驗的月嫂,來幫忙照顧媽媽和寶寶,這樣既可以減輕媽媽的生理負擔所以月嫂這一行業也隨著蓬勃發展,月嫂身價也「水漲船高」,但是高收入並不意味著有著高素質和高質量的服務。今年7月初,寧海尤女士的預產期到了,為了迎接兒子的新生,尤女士特意與寧海一家月子會所月子服務協議,並繳納了43700元。之後,尤女士入住該會所的月子套房並順利產子。而月子會所也遵照協議,派了一名月嫂照顧尤女士和孩子。
  • 月子會所:1萬和2萬套餐服務內容一樣
    一些專家告訴半月談記者,月子會所不能算作正規的醫療機構,由於準入機制缺乏,存在一些漏洞。有些月子會所甚至租個房子、請個月嫂就開門營業,很多月子會所租在賓館中,衛生條件並不達標。一些地方出現月子會所因衛生管理不到位,導致多名嬰兒感染病毒、或母嬰交叉感染紅眼病等事件。一位懷孕3個月正在預定月子會所的劉女士告訴記者,她走訪了多家月子會所,價格普遍在3萬元至10餘萬元之間。
  • 打造山東月子會所航空母艦
    這樣一個人,難免讓人覺得和「悅家·美麗媽媽」高端月子會所有些「不大搭」。但在談到「中國夢」的話題時,李超說他也有一個夢想,就是打造山東最高端的連鎖月子會所。悅家·美麗媽媽月子會所董事長李超「土豪」做法大手筆投資傳統服務業  「一開始要做高端月子會所的時候,我身邊的很多朋友基本都是不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