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其他城市的環線,在安慶人的眼裡,安慶只被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東門、西門、南門、北門。每個「門」都有著獨特的風景,無論時光如何變遷,都不會更迭。
提起安慶西門,大概大家的印象裡都是「西門都是老爺爺老奶奶」、「西門人都很窮」、「西門都是很破舊的老房子」,而小編作為一個在這窮破舊的西門出生長大的地道土著,並不打算反駁這些話。
因為老城區的美,就像是閒暇時光裡的一盞熱茶,是需要細細的去品味其中滋味的。
現在的鴨兒塘
老城牆是封閉的,是保守的,甚至是頑固不化的。安慶老城自1217年因城牆建置而形成規模,其間700餘年,雖然修了破,破了修,但基本上城形沒有變化。曾國藩加築的月城,反而又加了一道繩索,把西城外一片鮮活街市也箍了進來。此時「九裡十三步」老城牆,如老嫗瘦弱的臂膀,抖抖顫顫地將城池3、65平方公裡的大小街巷,疼愛地攬在懷中。
「高崗鳴鳳」傳統名居
不同於東邊商業化發展的快節奏腳步,在西門的生活是悠閒的。西門是春天裡奔跑在江堤上追逐著自由自在飄在高空中的風箏的孩童;是夏天裡挽起被汗打溼的長髮和好友一起在玉琳路口吃著夜宵的姑娘;是秋天裡早晨在菜市場裡來回逛只為了找價格更便宜的菜農的母親;
而在這慢節奏的環境裡孕育出有著西門特色的產物,除了隨處可見的棋牌室,西門的街巷裡還藏了很多寶藏美食,有很多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了,還有一些卻是西門人才知道的珍饈。
西邊最大的居民區莫過於大觀亭小區了,在這裡住了二十多年的小編到現在還分不清大觀亭小區到底有多少個苑,在這裡的居民每天早晨最煩惱的應該就是去哪裡排隊吃早餐了。
大新橋菜市場 /人均10元
從西邊開始,是只有西門伢子才知道的炒麵店,被各大安慶美食盤點遺漏的真正美食。位置就藏在西門天橋下的菜市場裡,每天排隊的人很多。不同於其他炒麵店的味道,這家炒麵炒的乾乾的,滿滿的都是辣椒粉,是別樣的風味,嘗過的就絕對成為忠實粉。
在大觀亭街上有一家斯記清真牛肉包,老闆是非常可愛的回族人。小編強烈推薦他家的牛肉煎餃,餡裡是真的有牛肉哦~記得以前上學時去買煎包,老闆還會多送一兩個餃子,人特別NICE~
來到安慶你會發現,這裡的街道有個特點,那就是很多街道名稱都是用革命烈士的姓名來命名,比如:玉琳路、德寬路、錫麟街等等……小時候總會問家裡的長輩關於這些英雄們的故事,通過走進先烈們的故事裡,走在這些街道上,都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這是一家網紅老店了哦,即使是在菜市場邊的小巷子裡也掩蓋不住它的光芒。他家的面是非常有勁道的麵條,配上獨家的牛肉湯,這味道吃過一次就不會忘。不過小編友情提示吃不了辣的夥伴一定要備註不要辣哦,因為這家牛肉麵的微辣程度就已經可以和很多家店的中辣特辣媲美了。
當然除了牛肉麵,附近的居民們最愛的還是牛胸骨,買上一份帶回家,啃著軟糯的胸骨,咪上一口小酒,瞬間幸福感爆棚!不會吧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的還有人不知道這巷子裡藏的豬肝肉圓店吧!近幾年我敢說沒有比這更火的豬肝肉圓老店了,如果你說有,那就當我沒說過~不過嚴肅點說,他家真的有很多從很遠的地方專程來吃的忠實粉,導致住在附近的小編想去吃都要排上一小時左右的隊才能等到我最愛的那碗豬肝肉圓米線。老闆也是出了名的任性,什麼用餐時不要看手機之類的要求,要是你不遵守可是會被一直念叨的。
德寬路大概是西門最長的一條街了,它將西城區的人們送往了北城區,也將其他城區的安慶人吸引來了這裡,這一路上幾乎每家店都有著十幾年的歷史,來到這你就不會迷路。
(圖源/小一)
在德寬路上有一家真·老字號牛肉麵館,那就是308牛肉拉麵。在小編內心裡,如果說湯頭是決定一碗牛肉麵成不成功的根本,那麼手工拉出來的麵條則是一碗牛肉麵有沒有被注入靈魂關鍵。就是這麼一碗樸實無華的牛肉麵,卻在西門人的心裡留下了家的味道。
308十字路口/人均8元(圖源/小一)
308湯包店的小籠包簡直就是爆款,早上去基本都是要排隊。足量的肉餡搭配上滾燙而又鮮美湯汁,一定要先在包子皮上咬破一個口子,輕輕的吹一會,再將湯汁嘬出,最後一口包下整個小籠包,這過程就是令人享受的。老闆!再來兩個鮮肉包!什麼?鮮肉包也要等?!
雲貴也不需要小編過多贅述了吧!即使從大觀亭小學搬到了德寬路上,顧客也願意跟著「遷移」追來吃一碗招牌牛肉麵。只是每周日老闆都會休息哦~小夥伴們注意別跑空了~
同樣搬了店鋪的還有開了二十多年的老楊老汪炒麵店,地址換到了德寬路上,就在雲貴附近,其實小編覺得他家最值得pick的是餛飩啦,完全是腦海中最地道的安慶餛飩味!
玉虹街與司下坡的路口處,住在這裡的安慶人更習慣叫這「十八開」。如果你的西門小夥伴告訴你「十八開」見,你一定不要疑惑,因為很久之前在這裡有一家中型超市就叫十八開。
這絕對是老鋪子了,小編在中學時期就算家住相反方向也要在放學的時候過來買上一個甜餅子。餅子烘烤的脆度剛剛好,愛吃甜口的一定要選擇一個甜餅子,咬開的一瞬間就能立馬滿血復活。和樂超市門口/人均2元
就在餅子攤隔壁的王二小煎餅也是西門娃兒最愛的下午餐了,兩家店都開了很多很多年了,附近的居民買上幾個餅子也都會停下來和老闆嘮會嗑。小編強烈推薦辣餅再加個雞蛋哦!
在玉虹街上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古城牆,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四方城。在百度百科的描述中,四方城是這樣的:安慶古城牆始建於南宋,距今800多年。1862年,曾國藩主政安慶時,對城牆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今天的四方城古城牆約203米,即是其中的一段,城牆呈南北走向,青磚疊砌,錯落有致,顯示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和卓越才能。現為市級保護文物。而在更多人的眼裡,這壘砌的高牆就是安慶城的過去,可以讓我們自豪的說出「安慶是一座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老城」這句話。我們眼中所能見到的安慶,就只是一圈在夜風愴然而立的古城牆。老城低燭殘火,老城風高雨稀,老城起起伏伏的頭坡,老城曲曲彎彎的街巷,以及遍布於城中的老井深塘,由於高高城牆守護,我們目光無法觸及。走在龍門口街上,可以看到很多身穿藍白校服的學生們,那就是安慶一中的學子。
安慶一中是值得每個安慶人驕傲的一所中學,都說只要進了一中就等於半條腿邁入了大學。確實,每年一中的達線率都是驚人的高,但我相信,在這些好看的數據後有著的是很多孩子們的汗水和淚水,也有著全體老師們辛勤播種的奉獻,還有著所有家長們滿懷期望的心。(圖源/小一)
白天的沿江西路上通常是沒有什麼行人的,這條路的精彩常常在太陽落山後在悄然上映。城西的人,無論是老少婦孺都有晚飯後去一號碼頭散步的習慣,現如今一號碼頭內建成一塊小小的廣場,讓散步這項休閒活動更休閒了起來。
吃完晚飯,和家人或是朋友一起走到江邊,去焚煙亭坐一坐,吹一吹江風,看一號碼頭的廣場上同樣和你一起來消食看風景放鬆的人們,就能切實的感受到老城區的愜意生活是多麼治癒人心。
-宜城·西-
城西還有很多條寶藏街,比如最經典的美食街:北正街、最老的街:大王廟街等等,還有傳說中一元錢門票的獅子山公園,如果要全都仔細盤點一遍,一天一夜可完全不夠。
都說西門路窄樓低,小編覺得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幸福指數是很高的,在小編的朋友圈子裡盛傳著這樣一句話:「等我老了,我一定會回西門養老。」這句話直白的解釋了」此地宜城,此地宜居」這八個字的意思。
在現在快節奏的環境中,人們難得清閒。小時候盼望著快點長大,長大後又希望快點變老,大家都希望快點過上退休後的生活。那麼來西門的路上走一走吧,可以放慢腳步,不用走的那麼快,你看這街上的人都是慢悠悠的挪著步子,任由風穿過髮絲,在這裡仿佛時間都變慢了。如果覺得累了就來西城區轉一轉吧,感受一下老安慶的風情,嘗一嘗寶藏老店的風味,讓自己那顆操勞過度的心,獲得片刻的寧靜。註:部分文字節選於張建初著《皖省首府:老安慶》,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商務合作:13395666688(李)微信同號
文編、攝影/柚可麗麗
如微信群已滿
可添加招聘客服微信
tangli_0556
拉你進群
你家樓下的美食:墨子巷(上)| 墨子巷(下) | 老西門 | 超市裡 | 龍獅橋菜市 | 5路車美食|二中后街食堂錫麟街 | 戲校南路的土味甜品 | 石化天橋&水上公園丨人民路冰淇淋丨呂八街美食 | 宜園路童年回憶
安慶情懷 解讀安慶溫度:母親節 | 三八婦女節 | 報刊亭 | 書店 | 2019必做50件事 | 翻看50位安慶人手機 | 50張圖告訴你 | 安慶音樂人朱一帆 | 安慶二中 | 石化一中 | 安慶一中 | 菱湖公園 | 童年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