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析:腸道病毒EV71為何愛「襲擊」小孩子
2008年05月07日 15:23 來源:人民網-市場報
發表評論
一連數日,全國人民再次把目光聚焦到了安徽阜陽,上千名感染了腸道病毒的兒童正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專家分析疫情原因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楊維中、北京兒童醫院ICU室主任錢素雲等專家介紹,腸道病毒EV71感染主要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汙染的物品密切接觸傳播,兒童和成人都可能感染,5歲以下兒童多發,環境衛生差、個人衛生習慣不良誘導病發,常引起兒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峽炎,重症患兒可出現肺水腫、腦炎等,大部分病例病情較輕,可治癒。每千名患者中可能出現一名重症患者,少數患者會出現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和肺水腫等併發症,嚴重時危及生命。
「之所以在阜陽出現如此大規模的疫情,一是因為皖北地區人口較為密集,同時流動性比較大;二是這些地區的衛生基礎條件很差,容易感染病毒。此次發病特點是,年齡段普遍偏小,最大的患者11歲,最小的才1歲左右,其中2—3歲的居多;其次,發病地區分散,且主要在農村地區。」安徽省衛生廳廳長高開焰分析說:「早期之所以出現比較大的死亡率,主要原因一是發病急,很多兒童送到醫院時,已出現了腦水腫、臟器功能受損等嚴重症狀;二是病因難以確定,不得不進行屍體解剖。」但據知情人士透露,此前每年都有手足口病疫情,今年之所以尤其嚴重,他推測是病毒出現了一些變異,給預防和治療增加了困難。
另外,安徽省衛生廳通告稱,由於該病毒感染具有起病急、發展快等特點,再加上其傳播高峰期在每年5月到7月,目前疫情仍然有向其他地區蔓延的可能。
如何預防腸胃病毒
專家強調,腸胃病毒EV71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但也絕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及早預防,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北京兒童醫院內科主任醫師董麗娟指出,由於EV71是一種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日常接觸傳播。如兒童可能通過接觸被病毒汙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等引起感染;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空氣傳播。因此日常生活中應做到以下幾點:飯前便後要洗手,尤其是喜歡吃手的小孩子;勤曬家裡的被褥等用品;儘量吃做熟的食物,少吃生冷食品,少帶嬰幼兒去人群密集的場所,並注意觀察幼兒的體溫。
「患兒感染腸道病毒EV71後,開始先是發熱,一般為38攝氏度左右,同時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現皮疹,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表現。」董麗娟說,極少數重症患者可能出現肺水腫、腦炎等,但所佔比例很少。所以家長一定要留心,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上述症狀,要及時就醫。
託幼機構、小學等場所則要做好晨間體檢,發現有發熱、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長帶小孩去醫院就診,同時報告相關部門。
相關閱讀
手足口病與口蹄疫無關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所長李德新研究員介紹,手足口病是嬰幼兒常見傳染病,不屬於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目前世界大部分地區均有手足口病流行的報導。李德新說,手足口病由腸道病毒引起,患者主要為5歲以下嬰幼兒,病症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皮疹、潰瘍為主,僅個別患者出現心肌、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嚴重併發症。流行病學資料表明,我國自1981年在上海始見此病,其後北京、河北、天津等18個省市均有發病報導。
針對一些群眾將手足口病與口蹄疫相混淆的問題,李德新研究員指出,口蹄疫與手足口病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傳染病,傳染源、傳播途徑、發病人群、症狀體徵等均大不相同,切不可相混淆。口蹄疫主要通過接觸病畜,經皮膚黏膜感染,因而系散在發生;手足口病主要通過接觸被汙染的日常生活用品、食具、玩具,經口感染,或通過呼吸道傳播。
李德新說,手足口病具有腸道病毒感染的共同特徵。潛伏期為兩天至7天,沒有明顯的前驅症狀,多數感染者無症狀或僅有輕度不適,隱性感染比例較高,多數病人發病突然,但病程較短,多在一周內痊癒。目前,該病尚無特殊預防方法,疫情控制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病人糞便等排洩物的處理。對被汙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玩具等應消毒處理,衣物置陽光下曝曬,室內保持通風換氣。在手足口病流行時,應做好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預防病從口入。(新華)
【編輯:王賽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