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體驗到無散本然相續時,覺性是離於任何參考點的,就像天空。沒有一丁點喜悅或悲傷、希望或恐懼、利益或傷害,無論你是處於順境或逆境皆然。
覺性是不散漫,如是地認出心的自性,並了悟其本質。在大手印的教言中,需要正念和覺性,別讓自己分心。
當我們稱為本然,意思是,安住於事物樣貌的自性:看見心的自性。看見心的自性時我們會有什麼感覺呢?
有時可能遇到順境,一切順利,事情美好而愉悅,但我們並不感到任何喜悅、或多大的希望、或生起任何的攀執。
我們也可能遭逢逆境,事情可能惡化,可能感到痛苦和折磨,或是碰到困難和我們不喜歡的事情,但我們對此並不感到任何憤怒或厭斥。
安住於這樣的三摩地時,如果善緣生起,我們不會自己想著「那樣很好」而感到快樂。同樣的,如果惡緣生起,我們也不會想著「那樣不好」而陷入沮喪。我們不會感到喜悅或不快。
如果遇到善緣便感到喜悅或愉快,我們就會生起很多的希望;而如果面對惡緣便感到悲傷或沮喪,我們就會變得懼怕。但是安住於本然境的等持中,就不會有任何的希望或害怕。
當我們說:「希望或害怕」,希望是想著:「希望事情在未來能順利進展」,而害怕是想著:「我害怕事情將來會變糟。」但在這裡,這些感覺甚至連一絲蹤跡都沒有。
一切事物皆同,平靜而平和,我們安住於這樣的狀態。遇到好的情況時,它們無法以快樂或希望來利益我們:遇到壞的情況時,它們不會以恐懼或製造問題來傷害我們。
我們沒有因希望或害怕而生起的任何困境:沒有任何攀執和貪愛,像是天空或虛空,甚至沒有一絲的喜悅或悲傷、希望或恐懼、利益或傷害。
完全沒有攀執與恐懼,這就是覺性,亦即禪修中非常清晰且穩定的狀態,在其中,我們經驗到光明、大樂的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