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至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今年的主題是「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
今天,跟大家聊聊有關給寶寶哺乳的禁忌問題,也為新媽媽消除一些捕風捉影的觀點帶來的疑慮。
「感冒了還能繼續餵奶嗎?」「得了乳腺炎怎麼辦?」「媽媽患上哪些疾病不宜給寶寶餵奶呢?」人難免生病,可是若不適症狀發生在哺乳期,媽媽們不禁會憂心忡忡。
媽媽感冒還能餵母乳嗎?
媽媽感冒後,多數情況下都可以繼續餵奶,除了持續高燒時(體溫在39°C以上),須暫停餵奶。
媽媽輕微的感冒完全不用停餵母乳,很多人擔心感冒病毒會隨乳汁進入寶寶體內,從而引發寶寶感冒。其實,感冒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是不會通過母乳傳染孩子的。像咳嗽、打噴嚏等可使感冒病毒通過飛沫傳染給對方,感冒患者親吻孩子的嘴和臉蛋,或用帶有病毒的手接觸孩子,也有可能將感冒病毒傳染給孩子,所以說當媽媽感冒時,為了防止將感冒病毒傳染給寶寶,最好的辦法就是戴口罩、勤洗手和定時給房間通風,這樣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切斷感冒的傳播途徑,還能夠利用新鮮空氣稀釋和驅除房間內的感冒病毒,減弱它的致病力。另外,感冒時給寶寶餵奶,能夠使寶寶從母乳中獲得相應的抗體,增強其抵抗力,反而降低感冒的風險。
如果感冒同時伴有發熱症狀,只要體溫不超過攝氏37.5°C,可繼續給寶寶餵奶。如果體溫高於37.5°C,應暫時停止哺乳,因為媽媽發燒時乳汁濃縮,可能會引起寶寶消化不良,出現腹瀉等症狀。
如果感冒較重,需要服用較大劑量或藥性較重的藥物時,要諮詢醫生,能不能繼續哺乳以及如何哺乳要聽從醫生囑咐。有的時候需要停餵幾天,有時候則可以通過儘量拉大餵奶與吃藥的時間間隔而降低藥物影響。餵奶暫停期間要注意吸奶。
患乳腺炎時還能餵奶嗎?
乳腺炎是哺乳期婦女多發的一種疾病, 任何時間都可以發生,尤其是產後4周左右最常見,主要表現為乳房脹痛、硬結、局部紅腫、皮溫高等,這與乳汁淤滯、靜脈和淋巴回流不暢有關,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更不應該停止哺乳。因為哺乳有利於乳汁的排空,是乳腺炎非常有效的治療手段,同時還可以通過不斷改變哺乳的姿勢來保持乳腺管的通暢。為了預防乳汁過稠導致凝乳阻塞乳腺管,媽媽平時還應該注意多喝水和湯,多吃些流質食物。
如果乳腺有腫塊,說明發炎還不嚴重,僅僅是乳汁有淤積,可以通過熱敷、按摩等疏通乳腺,將淤積的乳汁排出,乳腺炎就會痊癒了。這期間不但不應該停止哺乳,還應該勤喂,這樣可以減輕乳汁的淤積情況,促進乳腺炎痊癒。餵奶時應先吸患側,再吸健側,在寶寶吸奶時可朝乳頭方向輕柔地按摩硬塊,幫助該處淤積的乳汁被吸出,如果讓寶寶的下巴觸及硬塊處,也有助硬塊處的消散。另外,寶寶吃不完的乳汁要及時擠出。
如果乳腺腫塊變得有波動感,觸之疼痛,而且媽媽有發熱現象,說明乳腺已經化膿,就不能餵了,但是要擠出扔掉,以防回奶。治療乳腺炎的方式以青黴素及頭孢類為主,但不能自已隨意用藥,應遵醫囑。
乳腺炎是由於媽媽的乳腺導管不通暢引起的,所以要預防乳腺炎,首先不要讓乳汁淤積,定時餵奶,不要經常漲奶,寶寶吃不完要及時擠出扔掉。另外,不要讓胸罩的鋼託壓到乳房,這也會導致部分乳汁淤積排不出而引起發炎。
這些情況下不宜母乳餵養
對於新生兒來說,世界上的任何食物都沒辦法跟母乳相比,只要條件允許,媽媽定要給寶寶進行母乳餵養。但有些情況比較特殊,媽媽必須放棄母乳餵養,否則會影響媽媽或寶寶的健康。
媽媽不宜進行母乳餵養的特殊情況:
患急性乳腺炎期間不宜哺乳;
患嚴重心臟病、慢性腎炎不宜哺乳;
患尚未穩定的糖尿病不宜哺乳;
患有癲癇不宜哺乳;
患癌症不宜哺乳。
寶寶不宜進行母乳餵養的特殊情況:
新生兒如有代謝性病症,如半乳糖血症(症狀:餵奶後出現嚴重嘔吐、腹瀉、黃疸、肝脾大等)不宜母乳餵養;
如確診為半乳糖血症,應立即停止母乳及奶製品餵養,應給予不含乳糖的特殊代乳品餵養;
患嚴重唇顎裂而致使吮吸困難的新生兒不宜母乳餵養。
此外,媽媽給新生兒餵奶時不宜化濃妝;不宜追笑新生兒;不宜吃大量味精、麥乳精及喝啤酒、咖啡;不宜穿工作服餵奶,特別是從事醫護、實驗室工作的媽媽應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