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命的誕生,給家庭帶來無限歡喜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挑戰。
新手爸媽接受的首次挑戰就是「餵養難關」。
隨著健康知識的普及,大家都知道母乳餵養不僅有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而且對媽媽的產後恢復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很多寶爸寶媽面對眼前的「小神獸」,看不清他的喜怒哀樂,更不懂他的溫飽饑寒。
不禁感嘆:萬事開頭難,養娃似登天!
你,慌了嗎?
別慌!小編今日就把母乳餵養過程中,常見的20個問題一次性打包,送給你!
1.寶寶出生多久之後,要進行第一次餵奶?
2.剛開始母乳時,奶很少,需要添加奶粉嗎?
3.寶寶一天要餵幾次奶?
4.怎麼判斷寶寶餓了呢?
5.如何知道奶水夠不夠寶寶吃呢?
6.寶寶一吃奶就睡著了,需要叫醒接著餵嗎?
7.乳頭疼痛,還能餵奶嗎?
8.乳頭疼痛,能塗藥膏嗎?
9.每次餵奶前,用酒精溼巾給乳房消一下毒好嗎?
10.寶寶吐奶了怎麼辦?
11.哺乳結束後,怎麼給寶寶拍嗝?
12.6個月以內的寶寶進行母乳餵養,還用餵水嗎?
13.母乳餵養會引起寶寶拉肚子、便秘嗎?
14.寶媽感冒了,還能繼續餵奶嗎?
15.產後兩三天,乳脹怎麼辦?
16.怎麼客觀地判斷奶水是足夠寶寶吃的呢?
17.豬蹄湯、鯽魚湯能增加乳汁分泌嗎?
18.哺乳期怎麼預防乳腺炎?
19.母乳餵養會導致乳房下垂嗎?
20.母乳餵養期間,媽媽生氣會把「毒素」傳遞給寶寶嗎?
1.寶寶出生多久之後,要進行第一次餵奶?
越早越好!
世界衛生組織提倡分娩後要做到「三早」,即: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
其中,早吸吮、早開奶就是指儘早刺激寶寶的覓食行為,儘早實施母乳餵養,越早越好。
2.剛開始母乳時,奶很少,需要添加奶粉嗎?
不需要!
媽媽乳汁的產生和寶寶的需求是一致的。
剛出生的寶寶,他的胃只有玻璃球大小,容量大概是5-7mL,寶寶所需的乳汁非常少,媽媽產生的乳汁也不多。
此時,一般並不需要額外添加奶粉,而是提倡讓寶寶多吸吮,這樣可以刺激媽媽產生足夠的乳汁來保證寶寶的需求。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媽媽的乳汁也會逐漸增加。
3.寶寶一天要餵幾次奶?
按需哺乳,最長不超過3個小時一次。
按需哺乳的意思就是說寶寶餓了就喂,或者媽媽感覺乳房腫脹了也可以餵一下寶寶。
但有時寶寶可能會長時間處於睡眠狀態,這種情況建議寶寶睡到3個小時的時候,就要把他叫醒餵奶。
4.怎麼判斷寶寶餓了呢?
頭上揚、吃手、打哈氣、睡眠不實,是寶寶飢餓的常見表現。
寶寶出現以上幾種覓食表現後,建議及時哺乳。
千萬不要等到寶寶餓極了再餵奶,因為寶寶餓極了就會哭得很嚴重。此時可能要先把寶寶哄高興了,餵奶才能比較順利。
5.如何知道奶水夠不夠寶寶吃呢?
寶寶吃飽後會很高興,有滿足感。
在寶寶吃奶時,媽媽能聽到寶寶大口大口地吞咽乳汁的聲音,寶寶吃飽後嘴巴就鬆開。
從媽媽的角度來說,哺乳前,媽媽感覺乳房脹滿,哺乳15-20分鐘後,乳房逐漸變得柔軟。這種情況,我們通常認為乳汁是足夠的。
6.寶寶一吃奶就睡著了,需要叫醒接著餵嗎?
輕輕地揉寶寶的耳垂兒,讓寶寶清醒一點完成哺乳。
正常情況下,寶寶一側乳房吃15-20分鐘,另一側也是吃15-20分鐘。
這個過程中,寶寶在媽媽懷裡感覺很舒適,而且吃奶又很累,可能就會睡著了,此時可以揉揉寶寶的耳垂兒,刺激刺激他,完成哺乳後再睡。
如果寶寶睡得很香,沒叫醒。建議手工擠奶或用吸奶器將多餘的乳汁排空,防止發生乳腺炎。
7.乳頭疼痛,還能餵奶嗎?
如果症狀不重,提倡繼續餵奶。先餵健側,再餵患側。
給寶寶餵奶時,一定要讓寶寶含住乳頭和大部分乳暈。
因為大部分乳頭疼痛是由於寶寶含接姿勢不正確,造成乳頭皸裂引起的。
如果症狀不重,鼓勵繼續母乳餵養,提倡先餵健側乳房,再餵有疼痛的這一側乳房。
因為寶寶剛開始吃奶時,力氣比較大。這樣,可以幫助減輕媽媽患側的疼痛感。
8.乳頭疼痛,能塗藥膏嗎?
建議哺乳結束後擠1-2滴乳汁均勻地塗在乳頭表面,待幹之後再穿外衣。
因為乳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而蛋白有表面修復的作用,所以塗抹乳汁可以作為保護乳頭的方法之一。
另外也可以塗抹天然的羊脂膏來保護乳頭,這也是比較安全的一種方法。下一次餵奶時無需清洗,直接餵奶即可。
9.每次餵奶前,用酒精溼巾給乳房消一下毒好嗎?
可以溫水擦拭,不能消毒。
因為寶寶從子宮這個無菌的環境來到外界,需要建立一個正常菌群來幫助他進行更好地消化、吸收。
而這些正常菌大部分來自於媽媽母乳餵養的過程,所以不能用消毒溼巾清潔乳房。
10.寶寶吐奶了怎麼辦?
迅速讓寶寶處於側臥位,防止誤吸。
小寶寶的胃和食管括約肌發育不完善,0-4個月近70%的寶寶會都出現吐奶現象。
有一些寶寶會有少量的奶從口角溢出,還有一些寶寶會有大量的奶從口腔或鼻腔噴出來。此時要迅速將寶寶變成側臥位,以防誤吸。
此處提示寶爸、寶媽,哺乳後可以通過拍嗝的方式來減少寶寶吐奶。
11.哺乳結束後,怎麼給寶寶拍嗝?
一豎,二拍,三聽嗝。
在每次哺乳結束後,將寶寶輕輕豎起,讓寶寶的頭偏向一側趴在自己的肩膀上,手呈空心狀態輕輕地拍打寶寶背部,有時能聽到寶寶打個嗝。
沒聽到打嗝也沒關係,一般拍3-5分鐘將寶寶放下就可以了。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如果剛餵完奶就給寶寶換尿布,將雙腳提起時儘量採取側臥的姿勢,防止吐奶。
12.6個月以內的寶寶進行母乳餵養,還用餵水嗎?
不用。
6個月以內的孩子不需要補充母乳以外的任何水分,包括米湯、白水等,都不需要。
因為乳汁中的含水量為70%-80%,這些水分已經足夠寶寶生長發育的需求了。
在寶寶6個月以後就可以逐漸添加輔食了,吃完一頓輔食隔1-2小時後可以適當餵水。
13.母乳餵養會引起寶寶拉肚子、便秘嗎?
不會。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出現的情況並不多。如果寶寶出現拉肚子的情況,可能與媽媽飲食過涼、過辣或過油膩有關。
另外,有的寶寶可能4天左右才排一次大便,但大便的性狀是母乳餵養很典型的金黃色軟狀稀便,這種情況不是便秘,寶媽也無需心急。
14.寶媽感冒了,還能繼續餵奶嗎?
症狀不重,沒有吃藥,提倡堅持哺乳。
無論是細菌,還是病毒進入人體之後,都會激發我們產生抗體,抗體是一種對抗細菌和病毒的物質。
通過母乳把這種抗體帶給寶寶,可以提高寶寶的免疫力。所以臨床上提倡媽媽感冒之後繼續堅持母乳餵養。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症狀較重需要用藥,一定要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正確服藥,這樣才能保證寶寶的健康。
15.產後兩三天,乳脹怎麼辦?
可冷敷(自來水溫度)10-15分鐘。
一般順產後2天後或剖宮產後3天後,可能出現生理性乳脹,隨著寶寶很好地吸吮,24-48小時之後,乳脹就會消失。
在此期間,冷敷可以減少局部血液的聚積,減輕媽媽的疼痛。但水溫不能太低,自來水的溫度就行,冷敷時間不要太長,大概為10-15分鐘。
16.怎麼客觀地判斷奶水是足夠寶寶吃的呢?
小便次數或體重。
寶寶經常哭鬧、頻繁覓乳的行為,提示我們乳汁可能不夠,此時可以通過小便次數或寶寶體重來客觀判斷。
小便:寶寶出生當天可能會有1-2次小便,第二天2次,第三天3次,第四天4次,第五天5次,第六天及以上,每天都要有6次左右的小便,才能確定寶寶的吃奶量是足夠的。
體重:寶寶剛出生以後會出現生理性體重下降,7-10天後,寶寶就會回到出生時的體重。之後的三個月,每個月的體重增加都在750g以上,也能驗證媽媽的乳汁是夠的。
如果奶水不夠,需要在醫生的幫助下添加奶粉,保證寶寶的正常發育。
17.豬蹄湯、鯽魚湯能增加乳汁分泌嗎?
連肉帶湯一起吃,而且做湯時要儘量去除脂肪成分。
產後2-3天生理性乳脹期不提倡媽媽喝太多湯,因為喝湯太多會加重乳房脹痛。
過了生理性乳脹期可以適量喝湯,但是做湯時要儘量去除脂肪成分,因為湯過於油膩會造成寶寶消化不良。
同時強調,喝湯時要連肉一起吃,因為肉中含有的蛋白質等營養成分更高,而湯中的營養成分可能只佔10%。
18.哺乳期怎麼預防乳腺炎?
及時排空乳汁。
因為乳汁淤積是造成乳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及時排空乳汁是預防乳腺炎的有效手段。
另外,文胸要選擇柔軟、舒適的,要具有良好的透氣性,還要有一定的固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預防乳腺炎。
19.母乳餵養會導致乳房下垂嗎?
不一定。
其實從懷孕開始,體內激素水平的改變就已經造成乳房形狀的改變了。
在哺乳期加強對乳房的護理,比如穿良好的文胸,不要有乳腺過度腫脹的情況,預防哺乳期乳腺炎的發生等等,正確的母乳餵養不一定會引起乳房下垂。
20.母乳餵養期間,媽媽生氣會把「毒素」傳遞給寶寶嗎?
不會。
乳汁的產生與大腦刺激產生泌乳素密切相關,哺乳期媽媽情緒的改變會造成乳汁分泌減少,但乳汁的成分不會發生改變。
所以提示我們的家庭一定要關愛母乳餵養的女性,讓她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去進行母乳餵養。
提倡母乳餵養,助力母嬰健康!
在此,小編向所有母乳餵養的媽媽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