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漢森,一名影視後期從業者
今天和大家聊一下
對於想入行剪輯後期的朋友該如何提高自己的剪輯水平
看完之後是去是留,自然任君選擇
事實上,剪輯和寫作文是一個道理
學生時代的我們都一定上過作文課
那接下去我們就按照學作文的方法來講述
寫作第一步:
先學字詞,摘抄好詞好句——打好基礎是關鍵
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其實關於字詞和好詞好句的學習是貫穿於我們整個九年制義務教育的。
從小學一二年級開始,一直到高二高三甚至於大學,老師給我們布置的摘抄作業可以說是數不勝數,我們摘抄的本子也從一本兩本慢慢地變成了厚厚的一疊,想起來還是有點痛苦的。
那這裡的字詞就好比我們的剪輯軟體。
新手入門剪輯,必然是先從認識剪輯軟體開始的。
這裡我以PR2020舉例:
大家可以看到這張圖上PR的各個工作面板。
但別看它上面有那麼多選項,其實只要簡單地花個十來分鐘,就能快速地掌握。雖然每一年剪輯軟體都會更新,但它的更新方向始終都是為了「給使用者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的,也就是說軟體只會越來越人性化,不會搞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讓人越用越迷糊。
那麼,是不是就是說我花了十來分鐘認識了軟體中的各個面板,我就能開始剪輯了呢?
答案當然是NO!
這個道理就和你學會了寫字但仍舊不會寫作文是一樣的。我們接著往下說。
寫作第二步:
模仿好詞好句——剪輯欺生,需隨學隨練
我還清晰地記得,曾經的小初高語文試卷上,第一頁的前大部分都是基礎題,有字詞拼寫,有錯詞判斷,還有造詞造句。這其中的意義也很明確,你學了還不行,你得會用。
很多朋友在學習剪輯的很大一個誤區就是,光學不練假把式!
在這裡其實還可以引入中學七年級的一篇文章,名字叫做《賣油翁》。說這個名字大家可能還沒有印象,但是只要我一提由這篇文章演變而來的成語大家便能恍然大悟——熟能生巧。
那我們剪輯的「好詞好句」值的自然就是各種剪輯小技巧了。
我們在每一次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都必須打開剪輯軟體進行同步練習,這樣才是最有效果的。
寫作第三步:
嘗試自己寫文章——剪輯應用,自由創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老師最開始讓我們寫作文是什麼樣的情景。沒錯,老師會給我們一篇範文去模仿。
那我們學習剪輯到了第三步,就需要開始去找自己喜歡的「範文」——也就是別人的剪輯作品,去模仿。這裡其實大家並不一定能明確確定自己喜歡什麼樣的片子,因為我當時也是這麼過來的。那就需要大家多去嘗試不同的風格,慢慢尋找。這裡我可以給大家幾個風格選擇:
快節奏
慢節奏
多種轉場混合(炫技)
無轉場硬切
有劇情
無劇情
以上幾種並不一定全面,但當你都嘗試過之後,你就能大概率地知道自己的偏好了。當然也可以將其中幾種組合,比如說,慢節奏劇情剪輯、無轉場劇情剪輯等等。
這一步的重點其實是多學多做,不斷地做不斷地做。當你有了10部以上總時長30分鐘的片子之後,就可以恭喜自己已經可以去做簡單的短視頻類的影視片段剪輯分享了。
寫作第四步:
拿出你的《中學生優秀作文選》
——剪輯進階,深入學習
回想曾經,每逢大小考試,那一本被我翻爛了的不知道被誰扒了封面的《中學生優秀作文選》都會出現在課桌板上,上面滿滿都是我曾經的拉哈子和零食碎。
那深入學習階段,就需要大家在平常瀏覽其他人的剪輯作品時多多動腦、多多收藏了。多動腦是指你在看的同時,可以想一下他的這種效果是怎麼做出來的,自己能不能做,自己做的話能做的比他好嗎?而多收藏則是指有選擇性地篩選適合自己的片子去模仿,建立自己的「優秀作品選」。
事實上,現在的大多數剪輯工作早已不需要我們去自己創造,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多看多學多收藏多實踐。
學生時代有人盯著你學習,現在到了自己想學習的時候,只能靠著那一份熱愛與執著去堅持了。
所以既然學了,就努力去做到最好,因為別人可以,你也一定可以。
寫作第五步:返璞歸真,自成一派
到達第五步,最快的話我認為至少需要兩三個月,這也是建立在你三天兩頭不間斷剪片子、持續學習的情況下。
所謂的返璞歸真,其實就是對自己過去這段時間剪輯的作品的一個回顧和整理。當你回過頭你會發現,自己的電腦文件多了很多,內存在不經意間就會縮小。這個時候,就需要回到我的剪輯課程裡第一章第三節提到的素材管理了。
我認為,一個優秀的剪輯師,最強大的能力應該是素材的管理和整合——這也是新手為何會稱之為新手的原因——他們手裡沒有那些日積月累的資源!
不管任何情況,你剪任何片子,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自己想要的素材,腦子裡有清晰的思路知道怎麼去做,這才是真的厲害!
所以,我希望看完這篇文章的你,在幾個月過後,能成為那個厲害的有自己風格的剪輯師!
寫在最後
其實學習剪輯最重要的不是你看太多的方法和小技巧,而是行動實踐。這個道理可以引申到任何學習相關的方面,甚至是人生!
「最好的時代,一個是未來,但你去不了未來;還有一個就是現在,你還可以把握!」
共勉。
我是漢森,謝謝你的閱讀!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就別忘了第四步,記得收藏分享哦。
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