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輯師要領-如何剪好一部影片_電影號圖文_電影網_1905.com

2020-12-20 1905電影網

作為剪輯師我們最擔憂的有兩點,第一活源,第二技術,這是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首先,有了活源,沒有過硬的技術支持,剪輯師的發展道路會越走越窄,以至於丟掉客戶;但如果做好技術,活源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悄然而來,那麼,這個過程你是否願意等?所以你問我,剪輯師的路該怎樣走,我想說,我們該往寬了往遠了走。而能讓我們的路越來越廣的,就是不斷強大和充實自己。

 

       工作了幾年之後,我逐漸發現很多的剪輯師習慣了固有的特定的剪輯方式,尤其是在影視公司打工的剪輯師,技術上只負責單一的任務。比如說長時間負責粗剪這塊,久而久之便把自己變成剪輯的工具,只會掐著腳本做死任務。突然間領導讓你剪輯其他類型的任務,就開始變得手忙腳亂,到處找素材找資料現學習等等。而亡羊補牢出來的成品往往達不到客戶想要的效果。如今,一些公司傾向於去市場上尋找外包團隊製作成片,本想著省心省事,但往往在就客戶需求與剪輯師個人的想法上極其容易起爭執。

        

         那麼問題來了,是客戶的要求太高過於無理,還是自身的水平達不到不夠細心呢?暫且不論影片的性價比如何,對於剪輯師而言,最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視野。這類客戶往往提出的要求都是「感覺」,這裡感覺不對,那裡感覺不對,遇到不懂技術的客戶就更難溝通了。但有問題,就有辦法解決。在解決這種問題上,無論你是自有團隊還是公司裡的一名職員,都要學會「取巧」,更要學會如何剪輯出客戶想要的「感覺」。

 

       幹活之前要有工具,剪輯師的工具就是剪輯軟體。有人問我,作為剪輯師該學習什麼軟體?市面上兩款主流剪輯軟體 Pr 和 Final ,我建議你直接學習Final ,至於為什麼,我有單獨的一節課來講對比,哪一個更能讓你有未來,哪一個更能讓你的想法通過軟體變成現實,答案很簡單,就是 Final Cut ProX。

 

由我講解的Final Cut Pro X入門與精通已經在影視工業網上線了,初學者可以研究一下這門課程,讓你用最簡短的時間了解你的工具,課程通俗易懂,是初學者和掌握一些剪輯功底學員的福音,成為職業剪輯師的第一步,就要從軟體入手。

 

(掃碼看課程詳情)

 我們常見的影片類型有很多,哪一種是你天天都在做的?哪一種是你最擅長的?哪一種是你最想剪輯的?(留言告訴我,鵬鵬老師擇機贈送特效插件與優質音效包一份) 

那麼如何剪好一部影片?

1、具備清晰的剪輯思路

知道我們要剪輯的類型,接下來你的腦海中就要有明確的剪輯思路了。任何形式的影片,都具備「金字塔」式的框架,你要開始思考,它是一部什麼類型的影片?客戶要求的影片時長是多少?影片中哪個部分是客戶明確指出的重點內容?影片的風格有沒有指定?如果沒有,那麼你打算用什麼風格來剪輯?需要背景音樂嗎?如果需要,使用什麼類型的背景音樂呢?有沒有參考的樣片或者相關的圖片截圖等等···問清楚這些,查閱一下你所有的素材,開工之前問問自己,這些工作你是否做到位了?如果是,那麼咱們就開工吧!

       準備剪輯時你會發現,眼前的素材眼花繚亂。理素材是重中之重,只有整理好了素材才能提升效率。各類影片不同,如何整理素材相信你們有各自的方法。總之要化繁為簡,分清段落、分清主次,在剪輯的時候,尤其對於瓶頸期的剪輯師來講,往往因為抓不到重點,粗剪過後發現整體太拖沓、節奏不對,這一點就猶如我之前講到的,由於客戶提到影片感覺不對,導致所有片段重新剪輯。對於大多數剪輯師來說,儘管熬夜剪片已成為家常便飯,但事實上,最可怕的是失去剪輯的想法、思路和構架,把自己變成一臺無腦的剪輯機器。那麼一位好的剪輯師究竟是如何銜接鏡頭的呢?怎樣抓住影片的節奏,讓人看過你的影片意猶未盡呢?

2、懂得剪輯的規律與技巧

重點一:你的影片中,景別要有區分,避免相似景別的鏡頭相連接,建議跨區域的景別做連接。如下圖所示,6 個主要景別的素材,在你的影片中,有沒有這樣的失誤,如果有,馬上更換其他景別素材,讓你的影片像音符的波浪一樣,有起有伏,從視覺觀念上來講,你的影片變得不再單調。 

景別的區分沒有絕對,不少影片中也會出現兩個特寫相連、兩個近景相連…但可以確定的一點就是大跨越的景別做銜接,是目前電影中常見的手法,也是我們觀影習慣比較舒服的一種方式。比如說特寫直接給到大遠景,採用的是直切的方式,這樣的銜接讓人感覺十分痛快。

3、通過「攝影技法」連接鏡頭

什麼叫做攝影技法?它可以理解成為拍攝中藉助的不同輔助器材而表現出的畫面語言 ,比如說固定鏡頭(三腳架)、手持鏡頭或者移動鏡頭(斯坦尼康)包括航拍等。當我們遵循景別區分的方法做剪輯的同時,也應該參照通過相同手法拍攝的素材做相連。比如固定銜接固定、手持的片段銜接手持,以此類推。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都知道要根據故事線來剪輯視頻,但大家卻忽視了更重要的一條線,那就是「情緒線」。在任何一部影片中都存在著這兩條線,只不過故事線是明線,而情緒線是暗線,是隱性的。那麼什麼叫做隱性的情緒線呢?

所謂情緒,簡單的理解就是演員的表演給觀眾帶來的感受。演員通過表演或緊張、或高興,都能感染到我們。而這裡提到的感染就是一門大學問了,其包含了眾多因素在內,下面就簡單的闡述一下,如何抓住影片的情緒線來做剪輯。

要點一:通過第三人物來傳達情緒

影片中,往往一個人在說著重要的講話時,初級剪輯師往往把鏡頭死死的掐住,給到講話的人物,而通過多部優秀的電影作品u,剪輯師往往延續著對話,可是鏡頭卻早早的切給了聆聽者。

最近新出的一部美劇《騎士隕落》,由道格拉斯·麥金農導演,作品中經常出現這樣的剪輯。

 

 

在發起戰爭之前鼓舞戰士的對話中,全篇只給了講話者一個鏡頭,其餘都指向了聆聽者。這樣做,既解決了影片單調的視覺疲勞,也通過第三人稱的狀態體會到那種戰爭前緊張的氛圍。說的再簡單一些,我之前課程講到的 「J」與「L」的剪輯手法,聲音在前,畫面在後體現,整體看下來節奏緊湊。反之,講話者單一很長的講話,本身就視覺疲勞,之後再給到聆聽者的狀態,整段內容偏長,拉低了整個影片的節奏。

要點二:逐漸推進的方法剪輯

別人觀影看劇情、看主演,剪輯師看電影看的是技術、看的是精彩,而有心的人看劇是要把它暫停下來做分析,我們為什麼要分析這部作品呢?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位導演就明白了,他叫道格拉斯·麥金農,你可以不認識他,但他的作品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有了解,我們熟知的《神探夏洛克》《全能偵探社》《重任在肩》等等,在諸多優秀作品當中分析剪輯手法,我從中悟出來一個剪輯方法,那就是推進式的,我為大家截圖來說明一下。

在影片的人物對話中,首先我們看到的中景,表達一下人物所處的環境和空間邏輯,之後的鏡頭就變得逐漸推進,而劇情呢,也越來越變得緊張,也就是說

推進鏡頭不僅是一種剪輯方法,更是能使劇情上升的一種方式。

  

圖 1 和圖 3 是一個人物,由中景切到了近景,圖 2 圖 4 和圖 5 一組人物,由近景、特寫到大特寫,兩方的對話逐漸推進,把劇情也拉到了一個高度,不僅是這部作品,有心的剪輯師也可以去看看其他的作品,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規律。那麼接下來,你還擔心你的素材中特寫放在哪?近景放在哪嗎?相同的一組鏡中,可以遵循逐漸推進的方式來剪輯(如果拍到的話)如果沒有景別區分的素材給到後期,影片剪輯出的效果就要追溯到前期拍攝甚至導演身上。

 

在剪輯的時候,可能大家都知道一點,要精剪。可是素材那麼好,減掉不捨得,比如這是一個漂亮的航拍、一個長鏡頭的搖臂、一組順滑的滑道推進等等,往往剪輯師要用多個片段來表達一個事情,下面我想跟大家表達的是如何做好剪輯中的減法。

要點三:做減法不做加法

如圖所示,5 個片段表達一件事,我們是否能用 1、3、5 來表達?能用 1、5表達嗎?或者說是否可以用一個 5 就表達了呢?如果可以,我們只用一個 5 來表達。剪輯師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低估觀眾的審美和想像能力。電影之所以高於生活成為藝術,是因為它所表達的東西含括面不是亂七八糟的瑣碎,而是藉助畫面語言來講一個故事和表達某一種情感。如果片段 5 當中存在著畫面語言,那麼又何必通過前面四個片段重複說明呢?做減法的剪輯方式如果你不敢確定是否正確,那麼做加法一定不正確。

 

剪輯師其實就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在這個故事中,有主角有配角,有大環境,有愛恨情仇,這些都通過畫面跟聲音講述給觀眾。就如同一部優秀的小說或名嘴的評書,你總能通過他們的講述聯想出畫面,進入另外一個世界。我想,如果你足夠認真的分析和學習,那麼早晚有一天,你也能夠用剪輯創造出一個世界。我們也能夠跟著你的節奏和想法走到你的世界裡去。那時的你,才是真正懂得遊刃有餘的二次創作一個作品,並且由衷地熱愛剪輯。

最近做了一個小課《剪輯師100問》,針對有一定基礎的影視後期愛好者研發的基礎教程,100個常見問題,解決你在剪輯中遇到的大麻煩,課程內容包括剪輯技巧、調色技巧、音頻的銜接、文字特效、遮罩摳像等多種技巧。從理論到舉例化繁為簡、講重點不拖沓。

 

對於剪輯的規律技巧與方式,包括影片的開場如何奠定基調、情緒與節奏的搭配剪輯、蒙太奇剪輯、如何調節與定義影調以及我多年摸索出來的剪輯公式和更多新穎的剪輯做法,我的最新課程《職業剪輯師成長課》在7月底上線,會詳細介紹給大家。藝術沒有絕對,只有無限可能。剪輯不僅僅是一門技術,但在它成為藝術之前,你必須得掌握它硬性的技巧,為你未完成的想像和創作打好地基。

有任何問題找學院君巧克力。

相關焦點

  • 走近電影剪輯師:他們用「剪刀」釋放電影的靈魂
    一部悶片能剪出新活力   「香港電影第一剪刀手」麥子善講了一個笑話,有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一個明星演員頒發剪輯獎,但該明星連剪輯是幹什麼的都不知道。明星尚且如此,普通觀眾就更不了解剪輯行當了。看到一部好電影,觀眾會稱讚演員的表演,會稱讚編劇講故事的能力,更會稱讚導演拍得不錯,卻很少或從不會稱讚剪輯師。
  • 張艾嘉 - 張艾嘉_電影號圖文_電影網_1905.com
    張艾嘉 時間:2020.12.10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時光網Mtime 分享到
  • 中國電影新希望_電影號圖文_電影網_1905.com
    我所喜歡的電影,如果能不用對白,就是不用對白的。但是像這一部,尋找人的時候避免不了用對白來說,找到人之類的話。那我就在其他地方儘量用肢體語言、用行動、用故事,把它構架起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在佛寺裡面,奶奶跟老警察交換照片的時候。
  • 電影攝影的未來:進步與機遇_電影號圖文_電影網_1905.com
    過去, 我一直對虛擬製片持謹慎態度,但鑑於目前的情況和技術進步,我能預見到會有一天這些遊戲引擎能實時在片場生成我們如今在電影中看到的許多CG角色。這將使電影攝影師有機會積極參與創作這些角色並塑造其形象——如何與片場的布光交互、在攝影機中的視覺效果如何。目前,所有此類工作都是後期完成的,電影攝影師通常鮮有機會參與該過程。
  • _電影號圖文_電影網_1905.com
    他官邸的圍牆可以阻擋外面憤怒的抗議者,但當復仇的呼聲從圍牆內傳來時,他已無處可逃......影片將真實的野蠻行徑與有節制的恐怖手法融合在一起,發出了對正義的訴求。該片獲得了去年威尼斯電影節「威尼斯日」最佳影片歐洲電影聯盟獎,今年7月日本上映,8月6日在恐怖片流媒體Shudder上線播出。
  • 韓國6月電影一覽_電影號圖文_電影網_1905.com
    韓國銀幕,本月將有哪些電影上映?  因SNS、無人機、網路遊戲等多種現代裝置的出現,《活著》充滿了新世界的氣息,這將是一部與傳統喪屍題材電影,如《釜山行》系列,畫風截然不同的驚悚之作,深諳宅文化的觀眾註定會從中找到歸屬感。
  • 優愛騰國產動漫分帳模式解析_電影號圖文_電影網_1905.com
    超人氣國漫《狐妖小紅娘》的動畫系列已經更新至第8季;另一頭部國漫改編的《一人之下》今年上線了第三季,僅上半年播放量就達到7億;《刺客伍六七》更是被網飛採購版權,在19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線。 據統計,近三年國產動漫的數量經歷了爆發式增長,2019年各平臺累計上線作品萬餘部,國產動畫片在熱度上也超越了日本番劇,行業整體處於加速發展期。
  • 音效剪輯師協會獎頒布 漢斯·季默以兩部電影領跑
    音效剪輯師協會獎頒布 漢斯·季默以兩部電影領跑 漢斯·季默以兩部電影領跑本屆音效剪輯工會獎1905電影網訊 當地時間
  • 一個電影預告片剪輯師的自白:從月薪3800學徒到自己幹,剪預告片外...
    工作內容主要是拍攝影片花絮,還有企業宣傳片之類的。當時我很興奮,生活終於能和電影扯上關係了。  直到正式上班之後,我才發現,我的工作主要是給小朋友們拍攝宣傳片,以及公司的幼兒招生廣告,和電影毫無關係。老闆解釋說是因為上一部電影賠錢了,現在公司轉做幼兒培訓,等掙到錢了再拍電影。
  • ...影視知識微課 《探索光影的奧秘:了解一部電影是如何製作的...
    後 期 階 段剪 輯作者:水豐路小學 王宸悅剪輯師按照分鏡頭腳本和導演的要求完成對影片故事結構的粗剪,將拍攝的鏡頭素材「聚零為整」,奠定整個故事的風格基調。精剪合成作者:控江初級中學 張晨曦聲音和特效都做好了,剪輯師就將它們進行聲畫合成,再精剪、調色、添加字幕(包括中、英文對白的字幕、片頭片尾的演職員表等),一部電影的成片就製作完成了。一部電影要和觀眾們見面真是太不容易了!從籌備到拍攝再到後期製作竟然需要這麼多人的努力!
  • 韓國7月電影一覽_電影號圖文_電影網_1905.com
    上映首日,《釜山行》曾以87萬2349人次刷新韓國首映日最高觀影人次紀錄,最終以1156萬5479人次成為2016年韓國電影票房TOP1。 今年7月,導演延相昊帶著已入圍坎城國際電影節的《釜山行2:半島》,回歸觀眾視野。據導演介紹,這部新作將不直接延續前作的故事線索,而是分享同一個背景設定。
  • 歐美限制級電影在中國的刪剪之路
    《王牌特工》在創下限制級電影票房新高的同時,也引發了部分影院自主提示「少兒不宜」的舉措。為還原這些R級電影如何「入鄉隨俗」,經過調整適合中國市場上映需求,鳳凰娛樂特別整理了近五年來這些限制級電影的刪改記錄,並且專訪了業界著名剪輯師魏楠,講解引進片重新刪剪的整個過程。
  • 院線電影《還我錢》殺青 剪輯師郭貝貝實力加盟
    近日,由北京公眾創益傳媒有限公司出品,肖宏執導,王雙喜編劇的院線電影《還我錢》宣布正式殺青。該片不僅匯集了國內一線創作班底,更有資深剪輯師郭貝貝實力加盟,其精湛的剪輯水準,深受國內諸多導演的青睞。據悉,來自山東青島平度的郭貝貝大學畢業後,在北京影視公司從事後期工作多年,現為獨立剪輯師。2019年剪輯作品《扭起秧歌迎大慶》獲得青島市微電影大賽一等獎。2018年剪輯了院線電影《彩衣人生》,行內有一句老話說:劇本是一度創作,拍攝是二度創作,而剪輯師在影視製作中扮演著「第三度創作」的角色。郭貝貝表示真正的剪輯師是在為影片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 膠片時代電影是這樣製作的
    那個見證了上影太多經典作品誕生的洗印車間,已經好幾年沒有洗過一部電影膠片拷貝。  從此以後,這一段海上電影的回憶,或許就真的是電影博物館裡的遺蹟。然而,技術放低行業準入門檻,並不意味技術縱容審美滑坡:  「從膠片到數字,常識、技能、經驗和手藝人的精神,是不變的,攝影和導演、攝影和後期之間彼此信任的關係也是不變的,好電影永遠是每個環節精益求精、合作完成。」
  • 電影「魔術手」:胡大為的電影剪輯世界
    面對「堆積如山」的拍攝素材,如何運用剪輯奇技使其集結成片,服務導演的同時形成獨特的個人風格?對此,2018吳天明青年電影高峰會特別策劃電影剪輯訓練營,力邀「多元化電影奇才」,集導演、編劇、剪輯、監製、配樂於一身的香港電影幕後精英胡大為先生擔綱導師,帶青年電影人一同感受電影「魔術手」的魅力所在。
  • 《追捕》與《杜丘之歌》 一首歌想起一部電影
    《追捕》與《杜丘之歌》 一首歌想起一部電影 時間:2017.11.2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顧影 電影《追捕》曝主題曲《杜丘之歌》MV 時長:03:41 來源:電影網
  • 喜歡剪輯應該怎樣選擇電影後期製作專業?
    後期製作流程①初剪:也稱為粗剪,目前剪輯工作一般都是電腦操作完成,拍攝素材在經過轉磁後,首先輸入到電腦中,導演和剪輯師可以在拍攝期間就進行初剪初剪的階段導演和剪輯師會將拍攝素材按照腳本的順序拼接起來,剪輯成一個沒有視覺特效、沒有旁白和音樂的版本。②正式剪輯:初剪得到確認以後,就該進入到正式剪輯的階段,這一階段也被成為精剪。
  • 說唱的三張臉譜_電影號圖文_電影網_1905.com
    硬糖君尋思著,彩排時也聽過吧,這表演可與「永遠假裝第一次聽」的《中國好聲音》一戰。 「Lady想跟你相處,你的香味藏不住。」俏皮可愛的舞臺氛圍,加上律動感極強的旋律,很難不被吸引。當時的抖音、微博和B站都不乏「被魔動閃霸洗腦」的tag,甚至還有聽眾分析他們是New wave的創作風格。
  • 童年的快樂,新年補回來吧(下)_電影號圖文_電影網_1905.com
    「哆啦A夢」號發車!電影版《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2020)而動畫電影《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是《哆啦A夢》連載50周年的紀念作品,也是第40部電影版。故事講述了大雄和他的小夥伴為尋找雙胞胎恐龍小咻和小咪的同伴。動身前往6600萬年前白堊紀,由此引發一系列冒險經歷。
  • 明星們如何度過疫情丨賞色_電影號圖文_電影網_1905.com
    暫時告別了忙碌工作,以及耀眼的聚光燈之後,這些好萊塢的明星們又是如何在疫情期間度過居家隔離生活的呢。  《名利場》採訪了12位當下熱門美劇的參與者,以居家和遠程操作的方式,拍攝了下面這組寫真,相比以往那些裝置式的、服化張揚的寫真。這組圖片,倒是展示了她們更真實,更生活的一面。  而這些明星,也各自分享了自己的居家隔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