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忠,福建省特級教師,福建省數學學科帶頭人,省級數學科骨幹教師,市十佳學科帶頭人,福建省第三屆傑出人民教師,福建省優秀農村教師,福清市四類高層次人才,福建省教育學會小學數學教育分會副秘書長。主持教育部課程教育研究所「十二五」課題「抓準數學教學『核心問題』的研究」工作, 「十三五」課題「以核心問題引領課堂教學的研究」工作。撰寫發表教育教學論文700多篇,出版三本個人教育教學專著。現任教於福建省福清市教師進修學校。
教師進修學校開展以鎮街為單位的教學視導,就是緊扣區域教育的均衡發展大局,因地制宜,充分發揮教師進修學校指導、引領與督促的作用,對中、小、幼各類學校實施全方位、個性化的指導,著重幫助學校查找教學常規管理中存在著一些問題與不足,制訂相配套的解決方案。教學視導採取巡查、診斷、指導、跟進等方式,了解學校辦學情況,引領教師成長,提高辦學質量,做到「五變」。即:①變視導課堂教學到診斷教學常規;②變單純聽評課到送培送教;③變指導教師教學到教研組集備活動;④變單一半天聽課到二至三天全面診斷;⑤變一所學校視導到教研片的聯動。
「一校一片區」,為學校教學工作「把脈」
教學視導,要求教研員與核心組成員真正『沉』得下去!」學校推行「一校一片區」教學視導,視導一所中心校還要附帶檢查所管轄兩所完小校。同時,開展送課送培,組織教研片的教師參加聽課、評課等研討活動。這樣,開展全方位視導與送教活動,形成了常態化為學校教學教研「把脈」的工作機制。
每所學校教學視導安排2至3天,開展的「全方位浸入式」教學視導,採取隨堂聽課、資料查閱、個別訪談、實地考察、學科教研、師生問卷等。即通過「聽、看、查、議、評、導」,詳細了解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師資隊伍建設、教育教學質量、辦學特色等方面的情況。同時各學科教研員與教師進行了深入交流,隨堂聽課,問診課堂,把脈教學,對課堂和教學情況進行精準剖析,在肯定優點的同時,也指出了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教研員參與校本教研,了解學校教學研討的狀況,深入檢查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尋找不足與問題,並提出整改意見與建議,督促學校進行整改。這樣,不斷完善學校的常規管理,規範教學常規要求,明確教師主體責任,提高教學常規管理水平,從而促進學校辦學質量的提高。
為了提升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充分發揮名優教師的引領、輻射作用,在教學視導前,選派各科的名師與學科核心組成員進行送課,引領教研片教師的專業成長,有效地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並做好「三送」:一送教育理念。向農村教師傳遞先進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觀念,有效改進教學方法,從而使教育理念成為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內驅力。二送教學經驗。教學經驗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得來的一種知識或技能,它往往需要有較長時間的積澱,是教師的寶貴財富。憑著自己經驗,引領教師如何解讀教材,設置教學方案,安排教學環節,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三送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傳遞是送教送培活動的重點。教師要借用課堂這個載體,運用現代教育理論,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直面聽課教師展示自己的教學過程,讓聽課教師從聽課的過程中得到啟發和感悟,從而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
「一校一報告」,為學校教學管理「開處方」
教學視導為學校會診把脈,查找阻礙學校發展的問題,並想辦法幫助解決。這種「全方位浸入式」教學視導,促進學校管理,助力託底提質。涉及學校組織領導、教學管理、教研教改、教師業務、常規管理、課堂教學、培優輔差、問卷調查……教研員們對學校的教學常規、學校管理等進行了沉浸式的精準視導、細緻評估。目的在於查找問題、尋求對策、強化整改,有助於強化學校教學常規管理,提高學校辦學質量。
視導一所學校之後,視導小組就要依據該校實際情況,撰寫一份視導調研報告,調研報告包括學校基本情況,學校的特色與亮點,以及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幫助學校分析存在原因,協助學校制定切實可行整改方案,形成了每視導一所學校就有針對性一份視導報告,為學校教學管理「開處方」。而教學視導其實就是對學校進行全面『會診』,梳理出學校教育教學發展優勢與亮點,又尋找學校教學管理中存在問題與不足,以及制約學校發展的主要問題,再針對學校的問題與不足,提出解決問題方案,制定個性化改進意見。為此,我們不僅給學校「開處方」,還要開出「診斷書」,並採取「回頭看」,繼續跟蹤指導學校改進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校的發展。
編輯:王波
《陝西教育》是陝西省教育廳主管,陝西教育報刊社主辦的教育類刊物,投稿郵箱:sxjy_w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