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夜市連三鼓,石室書齋徹五更,成都自古以來就具有夜間經濟的基因。眼下,成都正在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大力發展夜間經濟新業態新模式。
阿里巴巴集團在今年5月發布了《數字點亮夜經濟報告》,提到城市夜經濟活躍度總體呈南高北低態勢,其中成都的夜經濟活躍度在各城市中處於較高的水平。
夜幕降臨,成都人的夜生活才剛剛開場。遠洋太古裡、成都IFS、環球中心,匯聚的是成都最流光溢彩的夜;九眼橋、天府熊貓塔、玉林路,流淌著的是成都微醺的夜;鏜鈀街、大川巷、寬窄巷子,沉澱著的則是充滿文藝氣質與歷史感的夜。
成都為什麼是最具夜間經濟發展潛力的城市之一?錦官不夜城又將如何打造打造更具「國際範、蜀都味」的夜間經濟2.0?
天黑了,成都人的夜生活剛剛開場
不少成都人在初到北方城市時,一定非常不適應,晚上八九點,正是成都人夜生活正嗨的時候,為什麼北方的大街上卻沒有行人,商場食店也紛紛關門了?
成都人的夜晚,常常是約上好友三四一起下頓館子,吃過飯後,逛商場、喝酒、蹦迪、打麻將、看演出,是成都人夜生活的下一站。
到了凌晨深夜,沒有玩盡興的成都人還可以找到一些「鬼飲食」,在玉林路、在九眼橋、在桐梓林,整條街上的食肆燈火通明,火鍋的味道徹夜飄香。歸鄉的本地人或外地遊客來到成都,不論抵達時間有多晚,都可以拖著行李箱,先吃上一頓火鍋或燒烤。虎哥還有不少外地的年輕朋友,打著「飛的」趕來體驗成都的蹦迪夜。
錦官不夜城的先天基因與後天優勢,讓這裡的夜晚充滿無限種可能。
成都的本土文化特色、商業歷史基礎、夜間氣候條件、政策創新與成都人休閒娛樂的心態天然契合。
成都自古因商而立,因商而興,這個燈如晝的不夜城在千年前就已展現出古代都市的繁華興盛。成都餐飲業態豐富,滿足了夜間經濟中最基礎的夜間餐飲需求,成都人的「好耍」、「會耍」,也倒逼了各類休閒娛樂業態的生發。
在政策層面,成都自2018年開始加碼夜間經濟。《成都加快建設國際消費城市行動計劃》指出,要挖掘夜間消費新動能,加強夜間經濟環境營造;2019年9月,《關於發展全市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升級的實施意見》在夜購、夜讀、夜覽、夜動、夜食、夜色、夜趣、夜遊、夜靚、夜覽十方面給出明確任務;2020年1月,成都市對外公布100個夜間經濟示範點位。
與此同時,相關配套行動也為夜間經濟發展保駕護航。「五允許一堅持」、深入推進柔性管理服務讓路邊攤成為夜間經濟的延伸載體;《加強夜間經濟安全服務保障工作方案》對100個夜間示範點位提供多項保障行動……
作為成都夜間經濟典型代表之一的錦江區,也在不斷創新業態,促進夜間經濟發展。
例如,今年以來,錦江區開展「I成都FUN錦江」「雲上春熙」「惠購錦江」等促銷活動,支持臨街店鋪、大型商場規範開展戶外營銷,加快建設春熙夜市、東西市集等夜購場景,優化提升夜遊錦江、蘭桂坊等夜遊場景,持續打造華熙LIVE·528、錦江劇場等夜玩場景,大力發展夜市、夜宿、夜食、夜展、夜秀等夜間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目前,春熙路—鹽市口商圈人流量達到去年同期的九成,成都IFS、成都遠洋太古裡等重點商場增長勢頭強勁恢復。
與其他城市相比,成都的夜間經濟特色極具成都範兒:
成都一直以來是一座包容開放的城市,各種主流文化、亞文化人群都能在成都找到自己的歸屬,這樣的文化氛圍,讓夜間經濟的玩法業態也更為豐富;
成都的潮流與時尚,也吸引了很多新鮮好玩的業態快速落地,不光成都本地人種草,還輻射了整個西南地區的消費者;
成都的夜生活可以很高大上,也可以非常接地氣,在此之中,也創造了更多的消費空間,釋放了成都人及外地遊客各式各樣的消費需求;
成都也是一座治安良好、民風友善的城市,在深夜無論外出遊玩,還是開門做生意,都不用擔心最基本的安全問題;
此外,成都政府包容、審慎,鼓勵發展各類新業態新模式,為夜間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培育的土壤。
夜間經濟2.0:新業態與新模式
夜間經濟形態1.0,常常被認為是夜宵與酒吧。
隨著城市的進一步發展、消費業態的升級轉型,融合了藝術、消費、文創、賽事、體育、科技等夜間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出現,進化成為夜間經濟形態2.0。
在此之中,有哪些未來可能會成為未來增長點的夜間經濟2.0形態?
夜間複合場景市集
在城市更新的大課題下,各類夜間市集成為將為城市區域帶來人氣、商家業態、消費場景的新業態。但這種夜間實際不能單一地等同於傳統售賣小吃、小玩意的夜市,而是能夠集遊覽、體驗、購物於一體,滿足不同群體消費需求的複合場景夜市,例如煥新重現的「春熙市集」,就將汽車外展、樣板街巷、文創市集、街頭展演合為一體。
這樣的夜間市集也就要求更為專業的夜間市集運營商出現,為城市夜間帶來新玩法的同時,也為「城市更新」提供換新基礎。
市場更為下沉的夜間健身場所
由於白天工作繁忙,大多上班族都將健身活動安排在下班之後的晚上。
以蟻加私教為例,在夜間前來健身的會員比例達到60%,創始人王贇更提到,在蟻加私教的一些社區店,還有很多客戶是將健身時間約到早上6點,在健完身後回家吃個早飯再去上班也成為常態。
關門很晚、開門很早,將成為不少健身房的常態,落地社區、樓宇、產業園區更為智能化、自助化、私教化的健身場所也將變得更多。
24小時書店
24小時書店其實已不是新鮮事物,但在夜間經濟熱潮下,再次被引入視野。
在今年因租約到期暫時關閉的臺北誠品書店敦南店,早在1999年就開始實行24小時營業制。在成都,钂鈀街的軒客會格調書店在2012年開業,這是成都第一家實體24小時書店。
雖然目前成都的24小時書店數量不多,但人們夜間閱讀的需求並不低,言幾又集團董事長、CEO但捷表示,言幾又在晚7點到10點間的客流量,佔到全天的50%以上,由於目前言幾又基本處在商業綜合體內,需與商場同步結束營業,因此言幾又還沒有24小時書店,不過,但捷表示,言幾又已有布局24小時書店的計劃。
由於24小時書店難免面對成本大幅增加,收入增加不大的問題,可能將會有一些如智能書櫃、自助閱讀室、自助自習室等延伸場景的出現,以及無人值守或單人值守的智能書店模式。
深夜營業商場
24小時不打烊的商業綜合體和小型門店,在一些大都市已經出現了。以旅遊業為主的曼谷,近年來為了進一步刺激夜間消費,出現了24小時不打烊的商場;在東京澀谷,也有很多營業到早上的小店,為那些通宵玩樂的人提供等待第一班電車的休息空間。
不過,對比曼谷、東京等城市,以目前成都市民消費習慣和旅遊市場來說,要做到24小時不打烊的商場為時尚早,從操作上來說,對於部分適合深夜消費的樓層和業態,延遲其營業時間更為合理。
據成都IFS常務副總經理鄧敏姮介紹,成都IFS從今年6月,將營業時間延長至晚10點半,她也表示,未來在不同時間點,將嘗試將營業時間延長到晚11點、12點。
另外,從今年8月,IFS七樓入駐的如烤匠麻辣烤魚、都氏·二當家等餐飲品牌,為配合夜間經濟,營業至晚12點。而在七樓最受大家歡迎的大熊貓,也將為市民和遊客開放到凌晨2點。
夜間親子項目
夜間親子項目也逐漸受到年輕父母的歡迎。各類寓教於樂的夜間動物園、夜間博物館、夜間兒童遊樂場出現。
在成都公布的100個夜間示範點位中,就提到要在錦江公園、天府綠道等開敞空間增設夜間開放的兒童遊樂場,並要鼓勵各類「奇妙夜」活動。
這樣的「奇妙夜」玩法,已經有一些親子項目開始嘗試。例如室內動物園「蓬蓬動物王國」,在這個暑假就推出了兩天一夜的夜探動物園活動。
深度體驗的夜間文旅新地標不止是小朋友們需要夜間遊樂,各類主題公園、文藝演出也在推出給「大孩子們」的沉浸式夜間娛樂方式。
各種主題樂園大多是在白天營業,但有如日常營業至六、七點的香港海洋公園,在每年萬聖節期間有專門的夜間場活動,讓入夜之後的海洋公園成為了「百鬼夜行」的空間。成都歡樂谷等主題樂園,也推出過各種萬聖節、聖誕夜等夜間活動專場。
夜間的文藝演出,則有如域上和美先鋒劇場的《成都偷心》,成為了成都夜間沉浸式演出的地標打卡地。
還有更多如夜間動物園、夜間博物館、夜間展覽等,都可能成為新的文旅地標。
夜間經濟+科技
在夜間經濟領域,還將會有更多科技力量與元素的融入。
在夜間要打造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再加上各類燈光秀等,電力消耗驚人。以深圳為例,據深圳特區報報導,2019年深圳夜間18時至22時平均用電量,與日間6時至18時基本持平,甚至在非工作日實現反超。如何通過智能節能、節電產品降低夜間用電能耗及成本,是推動發展夜間經濟所必然需要面對的問題。
此外,隨著全息投影、AR/VR、5G、直播等技術的發展,也將為城市夜間經濟提供了線上線下的沉浸式互動體驗。
例如今年元宵期間的339煙花秀,是成都第一次利用5G+8K進行場內外網絡直播。在夜空中,成都市公安局利用無人機從空中俯拍。從實時回傳現場視頻中,能看到碼頭的烏篷船和沿岸的斑斕燈光。同時在世界各地,網友都可以通過VR設備360° 觀看元宵煙花秀進行全景直播。除了5G+8K直播,3D全息投影燈光秀、無人機飛行表演等夜秀等,也是值得嘗試的夜遊項目。
四川文化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四川潤恆發展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楊濤認為,在新文旅新消費有七方面的投資機會,分別是深受用戶認可的品牌、圍繞用戶需求全方位打造的產品、通過體驗拓寬用戶認知的新業態、沉浸式交互型內容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智能化垂直細分管理平臺、基於旅遊目的地的深度開發項目、孵化可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旅遊服務領先企業。
這七點同樣適用於夜間經濟的領域,借鑑此觀點,在未來夜間經濟發展中,也將可能找到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