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童彤
如今線下實體行業集體對接網際網路資源正成為潮流,二手車市場實現「觸網」也已蔚然成風,然而,並不是所有汽車電商都能這般順遂,諸如專攻二手車買賣的大型電商平臺「戛然而止」的現象屢見不鮮。即便如此,迎接電商時代的到來也是二手車市場難以扭轉的現實。
在眾多大型電商聚焦二手車市場「蛋糕」的當下,如何在轉型的夾縫中生存?「放棄線下保線上,還是二者兼顧」?無疑是眾多二手車商,尤其是傳統線下實體二手車商的必選題。獨立二手車商吳明剛剛度過了他的艱難轉型期,實現了「二手車品牌連鎖+拍賣」模式的全面「觸網」。
謀求轉型
吳明,河南人,如今定居北京和天津,往返京津兩地對他而言更是家常便飯,「一周兩三次是常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剛驅車兩個小時進京,落座在他在北京通州永樂店租下的店鋪——一家專營網際網路二手車買賣服務的線下門店。
吳明最早從河南來到北京,誤打誤撞進入了汽車銷售行業,先是專賣新車,混跡多個品牌4S店,後來跟著朋友開始了二手車買賣的生意,在花鄉、亞運村等北京幾個大型二手車集散地有著十餘年的銷售經歷,但這條路,在吳明看來是越走越窄的。
「一開始做二手車生意,利潤很高,後來幹這一行的人多了,監管嚴了,利潤就越來越低了。2006年,我在天津首次接觸到了平行進口車,當時這類車在國內還未被廣泛接受,生意不溫不火。2014年底國家出臺政策建立多家自由貿易試驗區,平行進口車才開始大賣。」吳明說,隨著環保政策的更迭,國三車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國四、國五車也要隨著明年國六標準的全面推行而面臨大規模清貨,平行進口車更是無法對接國六標準,加上疫情原因,今年很早就遭受只賣庫存車的困境。
吳明介紹,他從2016年開始專營平行進口車後,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天津,北京在亞運村的二手車門店隨著2019年底租約到期就關停了。「實際上,這兩年在北京的二手車生意,一個月的利潤還抵不上我在天津售出兩輛豐田霸道平行進口版。」吳明說,之所以選擇停掉原本在北京的二手車生意,緣起2019年他發現二手車市場發生了本質變化,「來逛二手車市場的人越來越少,一方面是新車價格大幅度降低,另一方面是新能源車的衝擊,尤其是年輕人大都選擇在線上比對價格,甚至聯繫買賣,傳統的業態還想繼續在二手車市場分一杯羹越來越難。」他說。
直到他發現身邊很多車商開始頻繁拿著手機,利用微信群等線上平臺開始聯絡車源、車商,甚至收車、賣車全都靠一部手機。「轉型的時間到了。」吳明下決心關掉門店,開始複製這一番模式到天津,車源,不僅涵蓋二手車,更將平行進口車一併納入。
開啟多元化銷售模式
多年在二手車市場的摸爬滾打,讓吳明深刻感受到,賣家窮盡一切可能隱瞞一切問題,包裝一切美好,旨在讓買家相信他們出售的是一輛質量有保障的二手車,但買家永遠心存芥蒂,對賣家的話能不信就不信。「賣家和買家之間存在的是一道永遠無法逾越的信任鴻溝。」吳明認為,這樣的市場環境一定會讓傳統二手車市場的發展道路越走越窄。
關停傳統線下門店的吳明,決定建立自己的品牌和銷售模式。於是,他找到了品牌形象公司設計品牌,找到了網際網路公司幫忙搭建拍賣線上平臺,2020年9月,完成了新的店面選址和渠道搭建,吳明把門店開在了距離天津最近的北京通州永樂店地區,京津兩家門店連鎖經營,依靠的依然是他所熟識的傳統車商資源以及車源買賣渠道,他決心搭建一個能打破買賣雙方信任鴻溝,最大限度做到從收車到驗車再到車輛交易過戶全過程公開透明。
從賣二手車到拍賣二手車,變化的不光是銷售模式,還有交易全程的透明和高效便利。而實際上,類似吳明此番全力打造的「二手車品牌連鎖經營+線上拍賣」的模式,在全國各地悄然興起。
吳明介紹,目前,普遍被年輕消費者接受的二手車買賣模式是,首先是了解車況,線上估值,然後,賣家到店直接通過線上平臺競價,最後包辦過戶。「檢測和競價是同時完成的,全程最快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就能完成。」吳明說,因為線上拍賣待售車輛的買家是遍布全國的車商,需求集中,也更容易出售,價高者得的基本拍賣原則也儘可能讓車輛以較合理的價格出售。
「交易全程的透明是建立買賣雙方信任的必然之舉。」吳明說,無論未來二手車市場伴隨任何技術設備升級,以及政策變化出現新情況,建立全程公開可查詢的交易平臺,讓更多的買賣雙方放心買賣,才是二手車市場得以長久繁榮的基礎。放眼歐美等較為成熟的二手車市場,建立在信任、便利可查詢的前提下的二手車交易,車齡普遍更低齡,這對加快新舊車置換形成加速效應,同時也為二手車市場提供了更充足的銷售資源,屆時,二手車市場也將形成更為良性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