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教育的赤誠,對夢想的憧憬,讓這一群人從天南地北聚集到一起,聚集在倫華教育創始人、總校長曹倫華先生「博融天下,慧悅人生」的教育理念之下。而踐行「科學務實、自強不息、追求完美」的校訓,「辦一所學生真正喜歡、熱愛和自豪的學校」,正是倫華教育實體校——常熟國際學校周偉東校長肩負的使命。
▲學校教育理念
3月5日下午,記者走進常熟國際學校,有幸採訪到了常熟國際學校周偉東校長。他致力辦「有溫度、有責任、有文化」的教育,構築「學校有品牌、學生有品質、教師有品德、文化有品位」的博慧教育風景,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教育」。
▲周偉東校長
記者:「周校長好,常熟國際學校一直秉持博慧教育倡導者和實踐者、倫華教育創始人曹倫華先生「博融天下,慧悅人生」的辦學理念,初衷是什麼?
周校長:作為倫華教育的實體學校,「博融天下,慧悅人生」不僅是我們的辦學理念,也是我們教育的根本目的。通過這樣的辦學理念,把培養6C能力(創新力、合作力、溝通力、博愛、自信、奉獻)融入到課程之中,突破課堂,突破傳統,為學生創造更廣闊的舞臺,構建跨文化教育的基本模式,以全人教育努力培育未來世界的精英人才。
▲教師培訓
記者:教育的根本在於教師,學校在教師培養上踐行「校以師而立,師以校而名」的理念,對於教師培養以及留住人才,作為校長您,是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您有什麼獨到見解和我們分享嗎?
周校長:中國的名校很多,強手如林。作為校長,深知「團隊」和「師資」的重要,沒有好的團隊,就不會有名校。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的:
第一,思考好結構。在定位上,願景上,目標上,讓老師和團隊,知道為什麼要這樣的重要性, 給大家一個遠大的理想目標。
第二,構建好文化。我們的校風,教風,學風,包括對學生家長以及培養目標,將這些大的目標分解到每學期學科教學,讓學生來了不想走。
第三,研究好戰略。給老師們短期和中長期的發展目標,作為一個新學校,我們的目標是3年打基礎,6年出品牌,10年成名校。
第四,以身作則,做好表率。學習走在前面,行動走在前面,專業走在前面。只有理念強,在專業學習上走在前面,才能指導老師。在常熟國際學校最初的三年,我沒有一天休息,因為我深知只有比別人更刻苦,才能以上率下。當時,恰逢自己的孩子三年高中,作為父親,心中很是愧疚。
第五,做好服務。教師是學校的寶貴財富,在老師的待遇上,生活上,榮譽上,專業上幫助他們,始終堅守家人情懷,讓常熟國際學校教師融入溫暖的教育大家庭。我們也引進本地區極具影響力的教育專家、教學名師,成立名師工作團隊,定期來校進行課堂把脈、學科引領,指導教科研工作,全面提升教學水平,這些,都是讓老師有穩定感,自豪感,歸屬感。
▲常國舉辦的首屆「亞太青年領袖峰會」
記者:「這幾年來,常熟國際學校學子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驕人成績!您能和我們分享常熟國際學校都取得了哪些成績嗎?這背後的內驅力是什麼呢?
周校長:一直以來,我們不斷重構自己,破格成為全國外語特色學校研究會常務理事單位,榮獲蘇州市國際理解教育項目示範學校,同時也成為全國青少年人工智慧活動特色單位、中國STEM教育2029行動計劃首批種子學校、全國生態文明教育特色學校以及江蘇省首批STEM項目試點學校。
2017、2018連續兩屆初三中考,年級均分和個人總分均獨佔鰲頭,IGCSE兩屆畢業班分別憑藉數學全球最高分、ICT中國區最高分摘得劍橋卓越學子獎!
取得一次次的突破,我覺得根源在於我們一直在堅持「辦一所讓學生喜歡、熱愛和自豪的學校」為目標。具體來說:
辦一所讓學生「喜歡」的學校,就是尊重生命的多元性,以生為本,開出特色課程菜單,力求為學生提供多元發展的舞臺,讓其享受學習成長的樂趣,激勵每一個學生自主發展、獲得成功,於不斷拓展的時空中釀造一所學校的精神味道。
辦一所讓孩子「熱愛」的學校,就是以人性為出發點,立德樹人,以中國情懷、世界視野為切入點,濃縮地球村的教育時空,打造社會、學校、家庭、學生四位一體的國際教育生態圈,讓校園成為真正有愛的大家庭,學生能感受來自老師、同窗、家庭的溫度,更能把愛向社會、他人傳播。
辦一所讓孩子「自豪」的學校,就要定目標、塑品牌、創特色,以成為培育精英的世界文化場為追求,拋開公式化、標準化和形式化,將最優質的資源投入教育教學,立教學質量、文化氛圍和品牌口碑,塑名師名生,做到內涵深厚,使學生對母校和同學師長心生嚮往。
▲英才班 Elite Class
記者:教育部提出,教育發展要有「國際視野、家國情懷」,常國踐行「不一樣的教育」,一方面以世界為視野,一方面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根本,讓孩子們通過有質量、有溫度、有底蘊、有前瞻性的教育,成為更好的自己,學校是如何做到這兩者合一的?
周校長:「給每一個學生真誠的愛,讓每一個學生愉快學習,激勵每一個學生自主發展,幫助每一個學生獲得成功。」這是倫華教育創始人、總校長曹倫華先生致力追求的「不一樣的教育」。要讓每一個學生獲得最大的發展,培養華夏根基、國際視野、領袖素養、平民情懷的有社會責任感的未來精英人才,就必須著力構築「多外語教育、多語種教育、多元化體制、多國際交流、多文理教育」的「五多」教育發展布局。比如:
從課程上:學校開設了從幼兒園到初中的多元國際課程,比如英特班、國際淑女班、博慧班、劍橋實驗班等多種課程,另外還提供伊頓X領導力課程、劍橋全球視野課程、DSD項目課程、STEM課程等校本課程,以國家核心課程、校本課程創設以及國際課程的優化融合,來滿足家長和社會對教育多元化的需求。
從活動上:不管是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國學節還是具有世界視野的亞太峰會,學校在活動上一方面注重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另一方面緊密聯繫世界視野,學校和美國、加拿大、英國、西班牙、新加坡等多所名校結為友好學校,全方位開展師生交流活動。
▲常國學子赴英修學
記者:現在中國有很多的國際學校,常熟國際學校要辦成一所什麼樣的學校?和其他學校相比,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周校長:我們一直在踐行「博慧」教育的理念,博慧的教師愛生、敬業、有發展,博慧的學生創新、獨立、責任、擔當,博慧的課堂自由、碰撞,博慧的評價全面、鼓勵,博慧的校園國際、儒雅、開放,博慧的家長共贏、理解、尊重,這是我們從生態思維出發,兼顧學生核心素養和全球素養的培養,致力打造的博慧教育生態圈。具體落實到學校的管理行動上,我提出了「三有」、「四品」:
三有就是「有溫度、有責任、有文化」,這個不難理解,是就校園有愛、終身發展、中西文化交融而言,四品則分別是:學生有品質,重在立德樹人;教師有品德,貴在樹立博、大、精、遠的發展目標;學校有品牌,主攻方向在於形成獨有的科學管理體系;文化有品位,志在追求一份文化自信。
只有深入踐行「三有」「四品」,我們才能辦有故事的學校,培養有故事的孩子。為什麼要培養有故事的孩子?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夢想,喜歡他們的選擇,分享他們的所有,堅守他們的信仰,這才是我們培養的目標。
▲博慧女班 Bohui Elite Girls' Class
記者:開學有一段時間了,常熟國際學校的學子又將繼續在他們的人生中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聽說,您每個新學期,都會對師生說一句同樣的話,是什麼寄語?
周校長:堅持三好主義,好習慣、好師德、好文化,讓常國成為學生喜歡、熱愛、自豪的學校。
在常國,教育正是如此「慢慢地、靜靜地、悄悄地」進行的。做精緻的教育,做不一樣的教育,常熟國際學校,努力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