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國際學校周偉東校長:培養有故事的孩子

2020-12-25 大蘇網

對教育的赤誠,對夢想的憧憬,讓這一群人從天南地北聚集到一起,聚集在倫華教育創始人、總校長曹倫華先生「博融天下,慧悅人生」的教育理念之下。而踐行「科學務實、自強不息、追求完美」的校訓,「辦一所學生真正喜歡、熱愛和自豪的學校」,正是倫華教育實體校——常熟國際學校周偉東校長肩負的使命。

▲學校教育理念

3月5日下午,記者走進常熟國際學校,有幸採訪到了常熟國際學校周偉東校長。他致力辦「有溫度、有責任、有文化」的教育,構築「學校有品牌、學生有品質、教師有品德、文化有品位」的博慧教育風景,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教育」。

▲周偉東校長

記者:「周校長好,常熟國際學校一直秉持博慧教育倡導者和實踐者、倫華教育創始人曹倫華先生「博融天下,慧悅人生」的辦學理念,初衷是什麼?

周校長:作為倫華教育的實體學校,「博融天下,慧悅人生」不僅是我們的辦學理念,也是我們教育的根本目的。通過這樣的辦學理念,把培養6C能力(創新力、合作力、溝通力、博愛、自信、奉獻)融入到課程之中,突破課堂,突破傳統,為學生創造更廣闊的舞臺,構建跨文化教育的基本模式,以全人教育努力培育未來世界的精英人才。

▲教師培訓

記者:教育的根本在於教師,學校在教師培養上踐行「校以師而立,師以校而名」的理念,對於教師培養以及留住人才,作為校長您,是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您有什麼獨到見解和我們分享嗎?

周校長:中國的名校很多,強手如林。作為校長,深知「團隊」和「師資」的重要,沒有好的團隊,就不會有名校。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的:

第一,思考好結構。在定位上,願景上,目標上,讓老師和團隊,知道為什麼要這樣的重要性, 給大家一個遠大的理想目標。

第二,構建好文化。我們的校風,教風,學風,包括對學生家長以及培養目標,將這些大的目標分解到每學期學科教學,讓學生來了不想走。

第三,研究好戰略。給老師們短期和中長期的發展目標,作為一個新學校,我們的目標是3年打基礎,6年出品牌,10年成名校。

第四,以身作則,做好表率。學習走在前面,行動走在前面,專業走在前面。只有理念強,在專業學習上走在前面,才能指導老師。在常熟國際學校最初的三年,我沒有一天休息,因為我深知只有比別人更刻苦,才能以上率下。當時,恰逢自己的孩子三年高中,作為父親,心中很是愧疚。

第五,做好服務。教師是學校的寶貴財富,在老師的待遇上,生活上,榮譽上,專業上幫助他們,始終堅守家人情懷,讓常熟國際學校教師融入溫暖的教育大家庭。我們也引進本地區極具影響力的教育專家、教學名師,成立名師工作團隊,定期來校進行課堂把脈、學科引領,指導教科研工作,全面提升教學水平,這些,都是讓老師有穩定感,自豪感,歸屬感。

▲常國舉辦的首屆「亞太青年領袖峰會」

記者:「這幾年來,常熟國際學校學子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驕人成績!您能和我們分享常熟國際學校都取得了哪些成績嗎?這背後的內驅力是什麼呢?

周校長:一直以來,我們不斷重構自己,破格成為全國外語特色學校研究會常務理事單位,榮獲蘇州市國際理解教育項目示範學校,同時也成為全國青少年人工智慧活動特色單位、中國STEM教育2029行動計劃首批種子學校、全國生態文明教育特色學校以及江蘇省首批STEM項目試點學校。

2017、2018連續兩屆初三中考,年級均分和個人總分均獨佔鰲頭,IGCSE兩屆畢業班分別憑藉數學全球最高分、ICT中國區最高分摘得劍橋卓越學子獎!

取得一次次的突破,我覺得根源在於我們一直在堅持「辦一所讓學生喜歡、熱愛和自豪的學校」為目標。具體來說:

辦一所讓學生「喜歡」的學校,就是尊重生命的多元性,以生為本,開出特色課程菜單,力求為學生提供多元發展的舞臺,讓其享受學習成長的樂趣,激勵每一個學生自主發展、獲得成功,於不斷拓展的時空中釀造一所學校的精神味道。

辦一所讓孩子「熱愛」的學校,就是以人性為出發點,立德樹人,以中國情懷、世界視野為切入點,濃縮地球村的教育時空,打造社會、學校、家庭、學生四位一體的國際教育生態圈,讓校園成為真正有愛的大家庭,學生能感受來自老師、同窗、家庭的溫度,更能把愛向社會、他人傳播。

辦一所讓孩子「自豪」的學校,就要定目標、塑品牌、創特色,以成為培育精英的世界文化場為追求,拋開公式化、標準化和形式化,將最優質的資源投入教育教學,立教學質量、文化氛圍和品牌口碑,塑名師名生,做到內涵深厚,使學生對母校和同學師長心生嚮往。

▲英才班 Elite Class

記者:教育部提出,教育發展要有「國際視野、家國情懷」,常國踐行「不一樣的教育」,一方面以世界為視野,一方面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根本,讓孩子們通過有質量、有溫度、有底蘊、有前瞻性的教育,成為更好的自己,學校是如何做到這兩者合一的?

周校長:「給每一個學生真誠的愛,讓每一個學生愉快學習,激勵每一個學生自主發展,幫助每一個學生獲得成功。」這是倫華教育創始人、總校長曹倫華先生致力追求的「不一樣的教育」。要讓每一個學生獲得最大的發展,培養華夏根基、國際視野、領袖素養、平民情懷的有社會責任感的未來精英人才,就必須著力構築「多外語教育、多語種教育、多元化體制、多國際交流、多文理教育」的「五多」教育發展布局。比如:

從課程上:學校開設了從幼兒園到初中的多元國際課程,比如英特班、國際淑女班、博慧班、劍橋實驗班等多種課程,另外還提供伊頓X領導力課程、劍橋全球視野課程、DSD項目課程、STEM課程等校本課程,以國家核心課程、校本課程創設以及國際課程的優化融合,來滿足家長和社會對教育多元化的需求。

從活動上:不管是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國學節還是具有世界視野的亞太峰會,學校在活動上一方面注重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另一方面緊密聯繫世界視野,學校和美國、加拿大、英國、西班牙、新加坡等多所名校結為友好學校,全方位開展師生交流活動。

▲常國學子赴英修學

記者:現在中國有很多的國際學校,常熟國際學校要辦成一所什麼樣的學校?和其他學校相比,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周校長:我們一直在踐行「博慧」教育的理念,博慧的教師愛生、敬業、有發展,博慧的學生創新、獨立、責任、擔當,博慧的課堂自由、碰撞,博慧的評價全面、鼓勵,博慧的校園國際、儒雅、開放,博慧的家長共贏、理解、尊重,這是我們從生態思維出發,兼顧學生核心素養和全球素養的培養,致力打造的博慧教育生態圈。具體落實到學校的管理行動上,我提出了「三有」、「四品」:

三有就是「有溫度、有責任、有文化」,這個不難理解,是就校園有愛、終身發展、中西文化交融而言,四品則分別是:學生有品質,重在立德樹人;教師有品德,貴在樹立博、大、精、遠的發展目標;學校有品牌,主攻方向在於形成獨有的科學管理體系;文化有品位,志在追求一份文化自信。

只有深入踐行「三有」「四品」,我們才能辦有故事的學校,培養有故事的孩子。為什麼要培養有故事的孩子?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夢想,喜歡他們的選擇,分享他們的所有,堅守他們的信仰,這才是我們培養的目標。

▲博慧女班 Bohui Elite Girls' Class

記者:開學有一段時間了,常熟國際學校的學子又將繼續在他們的人生中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聽說,您每個新學期,都會對師生說一句同樣的話,是什麼寄語?

周校長:堅持三好主義,好習慣、好師德、好文化,讓常國成為學生喜歡、熱愛、自豪的學校。

在常國,教育正是如此「慢慢地、靜靜地、悄悄地」進行的。做精緻的教育,做不一樣的教育,常熟國際學校,努力在路上!

相關焦點

  • 長三角「博慧課堂」教學研討會在常熟國際學校舉行
    從2012到2019,持續八年的這一份執著約定讓人嘆賞,也扎紮實實彰顯了一個教育集團、一所國際學校用心做教育的堅守——借用倫華教育創始人、常熟國際學校總校長曹倫華先生的話來說,就是「我們始終如一用單純和匠心堅守教育的陣地,從心出發,向陽奔跑,追著光,只為能離夢想更近」。
  • 蘇州常熟國際學校不同於常熟外國語學校
    蘇州奧數網訊:蘇州常熟國際學校是常熟民辦學校,2014年常熟國際學校招生開始。蘇州e度論壇壇友發帖詢問常熟國際學校是否就是常熟外國語學校?據小編了解,常熟國際學校和常熟外國語學校並非是一個學校,是兩所不同的學校。常熟國際學校是民辦學校,與蘇州外國語學校同屬於一個集團;而常熟外國語學校是常熟公辦學校。
  • 常熟首發!蘇州外國語學校常熟校區招生啟動!
    「就全球化的企業現狀來看,企業負責人要有國際經驗,要懂外語,要有國際視野」。—— 原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李若谷「各類技術人才、科技人才、項目人才廣泛缺乏,特別是具有國際背景和金融專業能力的領導人才極端稀缺。」
  • 遇見好校長:3e國際學校副校長張棣玲 用沉浸式雙語教學體系培養孩子
    ,一位好校長心中有愛、擁有教育信仰、敢於擔當,會成為教育的領航者。「培養能以尊重和欣賞的態度跨文化交流,並且善於創造性思考與協作的學生。」這是3e國際學校的使命,只有家長認同學校的理念,才能實現緊密的家校配合,最終幫助孩子獲得最佳的發展。 15年的發展經驗讓學校一直致力於前沿的「沉浸式雙語教學體系」持續發展。
  • 培養美好未來的領創者 蘇國外羅德國際學校(TISR)隆重開校
    羅真納善,德濟維新,蘇國外羅德國際學校以「真」和「善」為文化根基,求「新」求「變」,同時秉承IB國際教育理念,旨在為學生提供生動且充滿活力的世界一流國際課程教育, 培養美好未來的領創者,與世界共同成長。
  • UWC和清華附中強強聯手打造,常熟這所國際學校火了
    宣講會上,CWA世華學校聯合創始人及董事、常熟UWC董事趙賓先生以及CWA世華學校執行董事及中方校長安瀛先生從創校初衷講起,談及創校團隊在教育領域的執著與期許
  • 常熟7大國際學校PK,最受歡迎的居然是……
    現在,國際化的教育理念越發深入人心,所以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讓孩子從小就接受國際教育,常熟也不例外。今天,筆者也盤點了一下,常熟目前共有7所國際學校,分別是UWC常熟世界聯合學院、常熟國際學校、CWA世華學校、康橋國際學校常熟校區(在建)、蘇州外國語學校常熟校區(
  • 世界聯合學院UWC中國內地第一所學校常熟開學
    開學典禮上,世界聯合學院主席約旦努爾王后陛下、蘇州市副市長王鴻聲、常熟市市長王颺、世界聯合學院國際董事會主席約翰·丹尼爾爵士、世界聯合學院(中國·常熟)董事長、創辦人王嘉鵬及校長羅伯特先後發表了精彩的致辭與演講。此外,與會嘉賓還見證了學校剪彩和王嘉鵬先生的創辦人獎章授予,並觀看了學生豐富多彩的文藝表演。
  • 國際學校要培養有中國根基的世界公民
    在資深國際教育專家、世青國際學校校長助理李錳的主持下,北京加拿大國際學校、北京中加學校執行董事張志雄和人大西山學校校長、黨總支書記劉彥就這些話題展開對話,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思考。多元的世界,每個人要有自己的歸屬感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無論是公辦學校還是國際學校都愈發重視培養孩子的國際視野,但是,強調國際化是否會讓孩子失去中國根基?培養孩子的國際視野和中國根基之間又該是怎樣的關係?劉彥說,人大附中西山學校的培養目標就是「世界公民中國心」。
  • 開學第一講,國際學校校長都說了什麼?
    與全國性的開學第一課相呼應,各國際學校的開學第一講也都是精心準備,飽含了學校對莘莘學子的期望。我們看看今年幾所知名國際學校校長在開學第一講都說了哪些「金句」。雲谷 馬雲:雲谷不承諾培養孩子去成功,但是我們會教會孩子怎麼幸福。
  • 青鳥同文攜「北大」基因常熟再發力,首所新型自然學校奠基
    常熟將全力當好服務項目的貼心人,聚集資源、聚焦政策、聚合力量,為學校高效率推進、高標準建成、高質量運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共同將常熟市青鳥同文學校打造成長三角地區高端國際學校的標杆。總校長介紹項目情況北京青鳥同文教育總經理兼總校長鄭彤介紹項目情況「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源源不斷的優質教育資源的注入,讓常熟的教育土壤愈加肥沃,讓常熟這座城市的發展充滿源動力。
  • New校 UWC常熟:不管是國王的孩子和難民的孩子,我們都歡迎!
    o 搜微信號「diyijiaoyu」或公眾號「第一教育」---✄-今年,滬上乃至長三角地區有很多新學校啟動。這些學校有公辦,有私立;有中小學,也有幼兒園;這些新學校的理念、定位和培養方向也各不相同。這些學校為家長和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也為當下的基礎教育提供了新鮮血液。那麼,這些學校的理念、課程、教學質量到底如何?
  • 崑山加拿大國際學校校長閆潞霞專訪:言行德教,培養跨文化英才
    在多元文化的背後是語言,所以這也意味著我們學校是支持多語的,除了中文、英文,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語言,因為只有了解語言才能了解文化,那麼同時我們也希望在這種多元文化背景之下,能夠培養我們孩子的國際視野,從而讓我們的孩子成為一個世界公民。
  • 專訪康橋國際學校總校長張啟隆: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社會菁英
    由擁有30年教育經驗的臺灣康軒文教集團投資創辦,在臺灣地區已經是一所擁有6大校區、16年成熟辦學經驗,頗具盛名的國際學校,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菁英學子。2012年華東康橋國際學校接受崑山政府邀請開始籌備,標誌著「康橋」這所國際學校正式入駐內地,短短幾年時間不到,在內地先後創興建了5所校區,學生數量逐年增加,那這所國際學校究竟有著怎樣的「魔力」,能夠吸引一批又一批家長和學生慕名前來?萬家熱線教育頻道高端人物訪談《零距離》本期專訪康橋國際學校總校長張啟隆,揭秘這所國際學校別具一格的人才培養模式與教育理念。
  • 遊美營地攜手新學說為中國國際學校校長俱樂部打造精彩團建
    7月26日,匯聚百餘位校長的2020中國國際學校校長俱樂部年會落下帷幕。在最後一天的議程中,參會校長們共同參與了年會團建拓展及蘇州阿德科特學校的訪校活動。  作為行業和學校的靈魂人物,校長的聚合可以讓行業聚力同行,合作共贏,引領數以萬計的同仁共謀行業發展之計。經歷了兩天的會議,校長們通過遊美營地教育提供的精彩團建活動,成功破冰。
  • 世界聯合學院(中國·常熟):這裡最國際,卻也最中國
    其實,在常熟UWC,從學校建校支柱的確立到具體政策的制訂;從學務架構的設置執行到延伸課外活動的設計,都在確保這是一間「最中國」的國際學府。為何會形成這種「既國際又中國」、充滿張力的身份定位?為了探究這背後的原因,菁Kids專訪了該校中國文化項目總監、副校長李萍老師。常熟UWC有一項特殊的規定,所有入學學生都要修讀一門中文課。
  • 常熟再添國際學校!總投資7億元市委書記參加籤約儀式
    今天,常熟正站在新一輪跨越發展的歷史起點,我們以開放的胸懷和滿腔的熱情,迎來了康橋國際學校這個名師匯聚、人才輩出的一流名校。這是常熟之幸、教育之幸、發展之幸。此次常熟康橋國際學校的籤約落戶,是經開區發展史上的一件盛事、喜事,也是全市人民的一件大事、要事。
  • 常熟理工學院與美國舊金山大學結為友好學校
    中國網3月31日訊 近日,美國舊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副校長Stanley D.Nel博士與常熟理工學院校長傅大友教授共同籤署了《中國常熟理工學院與美國舊金山大學友好學校合作備忘錄》,雙方一致同意建立友好學校,在學術交流、校際互訪、合作教育等方面開展密切合作。
  • 聚集行業腦部精英,中國國際學校校長俱樂部正式成立!
    如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培養創新人才依舊值得探討和研究。在國際學校高速發展的當下,國際學校行業必然會經歷大浪淘沙、優勝劣汰的過程。教育不是一種功利的事業,應該不計回報。陳澤芳認為從事國際化教育的學校要明確回答「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和怎樣培養人?」的問題。她認為教育的本質在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