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聯合學院(中國·常熟):這裡最國際,卻也最中國

2021-02-19 UWC常熟世界聯合學院

「如果將來自不同國家、種族和宗教的年輕人匯聚在一起,讓他們共同生活、相互學習,可以為消除國家或地區間的衝突、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做出重要貢獻」——懷著這樣的初衷,德國教育家科特·汗(Kurt Hahn)於1962年在英國的威爾斯創辦了第一所世界聯合學院——大西洋世界聯合學院(UWC Atlantic College)。

在之後的半個多世紀裡,UWC的理念在全球各地生根發芽。截止目前,UWC大家庭共有17個成員,這其中就包括2015年誕生的常熟UWC。

帶著UWC與生俱來的國際化多元化基因,常熟UWC成為中國大陸「最國際化,沒有之一」的學校,在校師生來自近一百個國家和地區。但與此同時,學校又將中國文化視為重中之重,不僅開設了從初級漢語到母語純文學全覆蓋的七門中文課程,還精心設計豐富多樣、獨特新穎的課外活動,幫助學生們更深入地了解他們正身處其中的這個古老而迅速崛起的國度。

其實,在常熟UWC,從學校建校支柱的確立到具體政策的制訂;從學務架構的設置執行到延伸課外活動的設計,都在確保這是一間「最中國」的國際學府。為何會形成這種「既國際又中國」、充滿張力的身份定位?

為了探究這背後的原因,菁Kids專訪了該校中國文化項目總監、副校長李萍老師。

常熟UWC有一項特殊的規定,所有入學學生都要修讀一門中文課。以中文為母語的同學可以選修IBDP中文母語級別的文學課或語言與文學課;中文為第二語言的同學可以選讀中級漢語B課程;而中文零基礎的外籍同學,則可以選學初級漢語課程。


為了讓每個同學都能選擇到適合自己的中文課,常熟UWC中文系配備有14名優秀的老師,這些老師絕大部分都有過海外學習或工作的經歷,能引導學生們從更宏觀的視野來觀照中文作為母語,以及中文作為學習中的新語言所蘊含的深邃含義。

除了課內學習,學校裡還有「中文輔導一對一」(Mandarin Tutor)的互助組,每一名選讀初級漢語的外國同學,都有一名母語是中文的同學作為課外輔導員。輔導員需要定期與漢語課程的老師們開會,了解最近這段時間的教學主題,例如時間、購物、旅行等等,及時輔助跟進,商討課外該怎麼配合。

當然,在常熟UWC,學習中文決不僅僅止步於「你好!您好!滴滴,淘寶」這樣的日常交際層面,在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這些重要的中國傳統節慶期間,學校的中國項目都會精心組織相應的文化活動,幫助同學們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

因為學校就在崑承湖畔,春暖花開時節便能看到許多常熟本地居民到湖邊的狀元島和虞山腳下放風箏。

中文輔導員們由此想到一個好主意,他們買了100個白坯風箏,鋪在體育館的地上,邀約了100個不同國家的老師和同學們,在風箏上描畫他們各自國家的國旗。此後請來在全國風箏錦標賽上屢獲殊榮的沙家浜阿慶嫂風箏隊,請「阿慶嫂」們幫忙把這100個小風箏串成一個長龍風箏。

清明節當天下午放學後,同學們便沿著開滿杏花、櫻花、梨花、桃花、油菜花的狀元堤,魚貫步行來到湖畔的狀元島上,由眾多國際師生組成的隊伍,齊心協力把長龍風箏放上了藍天,場面蔚為壯觀。

放完風箏,學校的中文系負責訂購的常熟本地時令特色小吃青團和梅花糕,出現在食堂的晚飯加餐檯上。回想起那天的場景,李老師仍印象深刻:「那些糕點糰子,從蒸籠裡拿出來就沒了!拿出來就沒了!大家好喜歡!」顯然,小小糕點賦予了中國傳統節慶以獨到的味覺記憶。

與之相配合,同學們還辦了一個小型展覽,展出與清明節相關的一組中國古典詩歌,既介紹「青團」的來歷,也講到寒食節的故事。「過一次節,就能讓學生多角度地體驗這一系列內隱在活動之中的文化含義。」李老師說。


因為地處有著崇文重教優良傳統的江南水鄉,常熟乃至整個蘇州大市擁有著非常豐富的文化資源,單成功申請的國家、省市級的非遺文化項目就有一百多項,這也為同學們了解書本之外的地域文化提供了相當的便利。

常熟UWC的外國學子們,兩年來均興致勃勃地參加「外國人在蘇州」的才藝比賽;正月趕廟會獲邀扮演黑、白財神;學校還邀請來自本市梅李鎮舞龍、舞獅的好手,每周一次到學校傳授技藝。

每一位同學都有機會就近去到當地的博物館、書樓、兩代帝師翁同龢故居以及孔廟等文化場所,開展一日研學遊。老師們總能把課堂教學設計與課外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比如:讓學中文母語的同學在孔廟正殿裡上一堂《大學》;在翁同龢紀念館為外國同學細解狀元碑、詳說鰲頭的來歷。

「非遺項目進校園」是整個學年活動的亮點,同學們得以有機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零距離的接觸。

學校請來的常熟花邊師傅,為同學們現場演示這項本地瀕臨失傳的技藝。師傅邊講解邊演示,聽講的中、外同學邊看邊學,饒有興趣地嘗試了一番。

而中國古琴流派中最著名的一支便是常熟的虞山琴派,在此地有深厚的根基。為了讓UWC的同學感受古琴的魅力,學校專程把參加第五屆江南文化節的「中華古琴藝術家演奏團」請進了學校劇場。

觀賞會之前,來自德國的音樂老師Christoph結合「世界音樂欣賞」這一教學單元,帶同學們查資料、忙調研,做了充分的準備,每位同學都準備了一個問題。演出當天先聽演奏,之後與演奏家們現場交流,高質量互動。

在常熟UWC就讀的國際學生來自全球各地,國內的孩子也來自全國各地,每每到了國慶、春節這樣的長假或者寒暑假,外國學生就會被中國室友或是同學朋友們邀請去家裡做客。

「接待家庭」的經歷,不僅讓外國學生在最接地氣的場景中活學活用漢語,試著與「家人」親密交流,還能真切了解中國人最真實的日常生活。

李老師介紹說:「有個接待家庭,一家接待了十三個外國孩子,在家裡打了大通鋪。還有一家接待了七、八個孩子,外公、外婆、爺爺、奶奶都動員來幫忙做三餐美味的中國飯菜。

住宿期間,新結識的家人還帶著他們到處參觀,為他們介紹本地特色的種種傳統文化。」這些睡大通鋪、吃大鍋飯的場景,想必都會成為學生們在未來會時常喚起的美好的中國記憶。

除了去接待家庭體驗尋常人家的生活,常熟UWC在過去的兩年中還組織了每年兩次的旅行,讓同學們加深對中國的了解。

每年10月的最後一個星期,DP預備班和DP一年級的學生,均由學校組織前往湖北、河南、海南、江西、河北等省份的國家級貧困縣進行文化交流。他們來到由香港言愛基金會創辦的思源學校,為鄉村貧困、單親和留守家庭的孩子們帶去了國際學校的優質資源,讓鄉村的孩童也能有機會感受到城市文明的美好,認識世界各國的人土風情。

這些大孩子與當地的小同學一起參與學校的課外活動,有些甚至擔任了音樂、藝術、英語、演講等等課程的「老師」。來自不同國家的「老師」們的自我介紹,總是從努力用新學會的中文短句作自我介紹開始:「我是希臘人,我叫…… ! 」,一邊展示PPT,一邊介紹自己國家的風貌特色。

對於UWC的學生來說,這樣的文化交流讓他們在看到了蘇州、上海、北京這些發展中城市的時尚新潮、日新月異之外,也能強烈意識到中國亟需發展的另一面。

與此同時,這也為當地的師生們打開一扇了解外面世界的明亮窗戶,很多思源學校的孩子們就說:「我要像他們一樣好好學習!」「我現在才知道外面的天地有多大,我必須更加努力!」

每一年的三月,畢業班的學生也會有一次為期一周的文化交流,不同於學弟學妹們的是,他們必須自行組織隊伍、開發尋找項目、自行協調溝通、確定線路日程,最後再邀請老師當他們的領隊。

在這樣的「社會活動周」裡,校方會鼓勵同學們多做文化交流和探索,比如:到訪四川熊貓基地;行走中國西北絲綢之路;更有挑戰性的是2017年三月,有同學自行聯繫去了貴州的苗寨,幫助擅長苗繡的當地人做起電商生意。李老師說:「那邊根本沒水洗澡,沒有廁所,這些都帶給學生們很多的個人挑戰和不同尋常的體驗。」

說起現在國際學校在大陸的蓬勃發展、家長們普遍重視起孩子學外語,李老師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因為要追求提升國際化程度這個目標,的確需要一些具體能力來支撐,而語言是最最基本的技能。但如果以犧牲或是放棄與自己的文化身份綁定在一起的中文學習作為代價,那就未免得不償失,其中彰顯出的根基上的損害,真應該被更多的中國家庭意識到。

在加入常熟UWC之前,李老師曾在1992年建立的第八間UWC——香港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任職二十年,教過中文IBDP的所有課程。

也許正是因為長期身處於高度國際化的環境中,她對確立個人民族身份認知這件事感觸極深:「人人都知道United World College中的這個U指的就是『聯合』,你一定要把你自己的色彩帶到這片世界民族之林中去。一大片森林中並肩站立很多很多的大樹,這株叫挪威、那棵叫德國;有叫英國的,也有愛爾蘭和冰島.而我這一棵樹就叫著中國!每棵樹都不一樣,但一定要活出自己的姿態,自己的顏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本文轉載自「菁kids微信公眾號」

世界聯合學院

United World Colleges(世界聯合學院,簡稱UWC)是當今世界獨具一格的全球性教育運動,從全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挑選優秀的學生。創建於1962年,UWC致力於通過教育,聯合不同的國家、民族和文化,從而促進世界和平與可持續發展。在UWC,來自不同種族、宗教、政見和家庭經濟背景的學生一起生活、學習。UWC旨在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國際視野和社會服務精神的未來領袖。

常熟UWC提供為期兩年的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及為期一年的國際文憑大學預科預備課程(Pre-IBDP)。

www.uwcchina.org

info@uwcchina.org

+86 0512-52982500

—————————————————

微信號:unitedworldcollege

相關焦點

  • 江蘇-常熟~高新區崑承湖畔,中國常熟世界聯合學院(常熟UWC)
    在常熟高新區崑承湖畔的小島上,有所不同尋常的學校——中國常熟世界聯合學院(常熟UWC)常熟UWC成立於2015年,是世界聯合學院世界聯合學院將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背景的青年擇優選拔、匯聚在一起學習、生活,為增進國際了解、促進人類和平作貢獻,是當今世界獨具一格的全球性教育運動。把世界聯合學院帶到中國是常熟UWC創辦人、董事會主席王嘉鵬多年的夢想。
  • 世界聯合學院UWC中國內地第一所學校常熟開學
    開學典禮上,世界聯合學院主席約旦努爾王后陛下、蘇州市副市長王鴻聲、常熟市市長王颺、世界聯合學院國際董事會主席約翰·丹尼爾爵士、世界聯合學院(中國·常熟)董事長、創辦人王嘉鵬及校長羅伯特先後發表了精彩的致辭與演講。此外,與會嘉賓還見證了學校剪彩和王嘉鵬先生的創辦人獎章授予,並觀看了學生豐富多彩的文藝表演。
  • 世界聯合學院(中國-常熟)在上海舉行首次慈善義拍
    所有17件拍品全部競拍成功,世界聯合學院(中國·常熟)董事會副主席王頤當場宣布共募集將近500萬捐款,加上戴維斯UWC影響力計劃將給予的同等金額的捐贈,共計將近1,000萬人民幣。所募集善款將全部用於世界聯合學院(中國·常熟)學生的獎助學金。
  • 李亞平調研中國常熟世界聯合學院、常熟理工學院
    中國江蘇網訊 5月3日,蘇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亞平赴常熟市,調研中國常熟世界聯合學院和常熟理工學院,深化校地合作,助力蘇州推動高質量發展。  李亞平一行首先來到中國常熟世界聯合學院。該校坐落在常熟崑承湖畔,是世界聯合學院第15所分院,也是世界聯合學院在中國內地唯一的學院,目前有500多名學生,來自全球近百個國家和地區。李亞平仔細了解了學校品牌特色、課程設置、學生學習生活等情況,希望學校堅持高質量辦學、特色化辦學,為蘇州加快教育國際化步伐作出更大貢獻。  隨後,李亞平一行來到常熟理工學院,詳細了解學校在建設特色學科、推進產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情況。
  • 常熟世界聯合學院公布2020年招生計劃:在中國大陸招生不少於150人
    今天(9月28日)下午,常熟世界聯合學院(常熟UWC)在南京舉行招生宣講會,2020年,該校將在中國大陸地區投放不少於150個招生計劃,其中DP預備班140人,IBDP數十人,入學申請已於日前正式開放。
  • 世界聯合學院常熟分校
    中國常熟世界聯合學院(下稱「常熟UWC」)於2015年創立,是中國內地的第一所、全世界第15所UWC。常熟UWC為學生提供一個多元文化的環境、具有挑戰性和轉型性的教育體驗。我們的「知行」項目和寄宿生活給予學生十分寶貴的體驗式學習經歷。
  • 《UWC——中國常熟世界聯合學院》
    《UWC——中國常熟世界聯合學院》——攝於2020.10.8江蘇省常熟市崑承湖畔。 世界聯合學院,United World Colleges(簡稱UWC), 始創於1962年,是當今世界獨具一格的全球教育運動 (Educational Movement)。它將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背景的青年擇優選拔、匯聚在一起學習、生活,為增進國際了解、促進人類和平做貢獻。
  • 中國常熟UWC世界聯合學院師生到汝陽縣思源實驗學校開展交流活動
    幾天來,在汝陽縣內埠鎮思源實驗學校,師生們迎來中國常熟UWC世界聯合學院師生到學校開始交流活動,學生們興奮不已。近日,汝陽縣思源實驗學校邀請中國常熟UWC世界聯合學院29名師生到學校進行為期一周書法、音樂、體育、水墨畫等學習生活交流,通過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開闊思源實驗學校中小學生視野,培養了學生們學習興趣,促進同學們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 世界聯合學院(常熟)迎來首屆畢業生
    中國江蘇網>江蘇 > 蘇州 > 關注蘇州 > 正文
  • 常熟7大國際學校PK,最受歡迎的居然是……
    今天,筆者也盤點了一下,常熟目前共有7所國際學校,分別是UWC常熟世界聯合學院、常熟國際學校、CWA世華學校、康橋國際學校常熟校區(在建)、蘇州外國語學校常熟校區(話說,上面這7所學校,你最看好哪一所呢?UWC常熟世界聯合學院位於南部新城崑承湖西路88號,於2015年創立,是中國內地的第一所、全世界第15所UWC。
  • 世界聯合學院常熟分校開學:學生多來自境外,畢業可入讀名校
    世界聯合學院主席約旦努爾王后(中)出席開學盛典並剪彩。11月7日,約旦努爾王后來到中國江蘇省常熟市,作為世界聯合學院主席,出席了世界聯合學院(中國·常熟)的首個開學典禮並致辭。1962年正值全球冷戰,世界聯合學院(UWC)創始人Kurt Hahn博士希望打破各國間僵化的格局,通過種族融合的學校教育,增進國際間理解和包容,並創立世界聯合學院,有意選拔來自不同種族、宗教、國家和社會經濟背景的學生。世界聯合學院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面向全球提供國際文憑大學預科學歷的教育機構。
  • 樂清小夥被世界聯合學院錄取
    就在不久前,姚任軒以優異的表現被世界聯合學院錄取,成為全國僅有的2名殘疾學生之一,也是樂清首位入讀該校的學生。  努力回報所有人  去年年底,中國殘聯國際聯絡部向全國各省發函,世界聯合學院將於2018年在中國選拔優秀殘疾學生赴該院和其他普通學生一起學習。樂清市殘聯組宣維權部負責人得知這個消息後,建議姚任軒去試試。  「我通過溫州市殘聯直接向省殘聯報名,不久就接到通知,讓我去常熟參加選撥賽。」
  • 2018世界聯合學院9月&10月招生宣講會
    UWC中國聯合學生選拔委員會(簡稱「中國選生委員會」 或「JSC」)負責從中國大陸選拔學生輸送到包括常熟UWC在內的全球17所UWC院校中去。JSC遵循UWC的全球選拔標準及政策來進行選拔工作。上海招生宣講會活動現場世界聯合學院中國國家理事會理事及常熟UWC董事會董事趙賓先生作為本次宣講會主講人,為現場學生及家長介紹了UWC及常熟UWC的概況。同時,作為香港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的畢業生,他分享了自己在UWC的生活及學習經歷。
  • 記錄丨世界聯合學院落地記
    》1962年,正值全球冷戰之時,UWC世界聯合學院的第一所院校在英國建立。創始人Kurt選擇了在那個時代賦予教育的最高使命:通過種族融合的學校教育,增進國際間理解和融合。同學少年中,既有政治領袖的後代、石油大亨之子,也有來自埃塞爾比亞貧民窟的孩子、中國打工子弟的孩子,他們一旦被錄取,可以選擇UWC的任何一所分校,接受平等的教育。此外,學校對理念的堅持淋漓盡致地表現為校址的選擇,如波赫分校就建在當年波赫戰爭時隔開穆族和塞族的分界線上。
  • 王嘉鵬:身殘志堅,創辦內地第一所世界聯合學院,讓世界刮不相看
    考進世界聯合學院第二年,也就是1999年,19歲的王嘉鵬在挪威舉行的第36屆世界殘疾人滑雪比賽上,勇奪國際殘疾人滑雪比賽兩枚金牌。2009年,挪威利勒山得市在市政廳廣場為其塑造個人銅像,王嘉鵬成為了挪威家喻戶曉的「中國英雄」,也成了一座許多人心目中的難以逾越的高山。
  • 常熟世界聯合學院掛牌「江蘇省華僑文化交流基地」
    中國僑網1月20日電 據江蘇省僑聯網站消息,日前,「江蘇省華僑文化交流基地」授牌儀式在中國常熟世界聯合學院(UWC)舉行。江蘇省僑聯副主席宮琳向常熟世聯學院創辦人、世界聯合學院中國理事會理事長王嘉鵬先生授牌。
  • 五所美國名校中國中心負責人到訪常熟UWC表示將繼續歡迎中國學生
    哈佛、耶魯、斯坦福、芝加哥和康奈爾大學的中國中心負責人共同表示將繼續歡迎來自中國的學生,擁抱自由和包容的學術環境。常熟世界聯合學院供圖中新網蘇州11月18日電 (記者 鍾升)18日,記者從常熟世界聯合學院(簡稱「UWC」)方面獲悉,近日哈佛、耶魯、斯坦福、芝加哥和康奈爾大學的中國中心負責人訪問了常熟UWC。五位負責人表達了各自大學的承諾:將繼續歡迎來自中國的學生,擁抱自由和包容的學術環境。
  • 世界聯合學院錄取了兩名中國殘疾學生,椒江就有一位!她是誰?
    林海正成為全國僅有的兩名被世界聯合學院錄取的殘疾學生之一。◎ 台州市、椒江區殘聯工作人員到學校慰問林海正   世界聯合學院創建於1962年,是一所風格獨特的全球性教育機構,在世界五大洲設有17所學院,為不同國家的優秀學生提供為期兩到三年的大學預科學習,使他們有機會進入世界知名大學深造。
  • 樂清這個學生被世界聯合學院錄取,全國僅2人!
    就在不久前,姚任軒以優異的表現被世界聯合學院錄取,成為全國僅有的2名殘疾學生之一,也是樂清首位入讀該校的學生。姚任軒出生於2002年,先天性雙髖關節脫位,不能長時間站立,行走困難。上初中二年級時,姚任軒做了第6次大手術後,仍不能恢復正常,至今他只能瘸著腿行走。姚任軒和媽媽都只能接受這個事實。「感謝肢殘,它讓我內心變得更強大。」
  • 被世界聯合學院錄取!這個女孩不一般
    就在不久前,她以優異的表現成為全國僅有的2名殘疾學生之一,被世界聯合學院錄取。她就是台州一中高二(9)班的學生林海正。日前,台州市殘聯以及椒江區殘聯共同慰問林海正,表彰她身殘志不殘的精神,並對林海正同學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上給予支持和幫助。「41天,七分之一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