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蕭天贊(1934.8.25~2017.11.16),生於日治臺灣臺南州東石郡東石莊(今嘉義縣東石鄉)三家村一個貧寒農家,當年小學課餘時間就是放牛並騎在牛背上看書,在毫無裙帶關係的社會裡打天下,他靠考試晉身法界、藉選舉連續當選四屆立委進入立法院問政、獲賞識擔任黨務要職、榮膺解嚴之後的法務部長,後又蒙冤為自證清白而辭任,換回公道後被延攬為「總統府國策顧問」、國民常中央評議委員;興學桑梓催生中正大學設立,行走兩岸光耀蘭陵世家交流.晚年罹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並在月前住院,於11月16日在臺灣臺北市中正區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辭世,臺灣朝野嗟嘆,蘭陵棟梁頓失.
牛背上的法務部長
「我是一個牽牛小孩,有能力到立法委員、法務部長、總統府國策顧問,期間努力的過程真是甘苦無人知。」他在自傳「牛背上的法務部長」,述說人生哲學及道理。
蕭天贊(蕭天讚)自小家境貧苦,但勤勉學習,在牛背上讀書,初中畢業獲免試保送省立臺南師範學校資格;省立嘉義中學高中部畢業,再獲免試保送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法律系。1958年臺大畢業,同年通過高等考試司法官及格,後任檢察官、法官 (時稱「推事」)
1965年4月「革命實踐研究院。黨政建設研究班第21期結業。1976年5月「革命實踐研究院國家建設研究班」第1期結業。曾任中學教員,新竹地方法院推事兼書記長,臺北地方法院檢察官、推事兼書記官長,「司法行政部」司法官訓練訓導組長,「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推事兼書記官長,臺北市嘉義縣同鄉會常務理事,臺北市嘉義中學校友會副會長等職。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委員
文復會國民生活輔導會主任委員
中華民國好人好事表揚會主任委員
財團法人嘉義城隍廟董事長
1972年(民國61年)因蔣經國先生起用臺籍青年的政策代表中國國民黨參選增額立法委員,先後蟬聯四屆立委共14年,曾以全國最高票當選。立委時期兼任中國國民黨中央組織工作會副主任、社會工作會主任、政策會副秘書長。期間推動基層建設方案、輔導設立「中華民國警察之友會」、促成開放觀光護照、海外「黑名單」人士出入境與準許「一貫道」公開傳教、負責與「黨外」人士溝通,並奉派前往日本交涉「臺灣人原日本兵賠償問題」。
1976~1983年三度連選連任。曾任「立法院」司法委員會召集委員、國民黨「立法院」黨部常委。
1979年2月任國民黨中央組織工作會副主任,同年6月~1984年6月任國民黨中央社會工作會主任。
1984年6月~1986年任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副秘書長。1986年6月~1988年任「行政院」政務委員。
1988年7月24日-1989年10月6日,在李登輝擔任第一任民選「總統」時,看好蕭的清白與膽識,基層人脈與溝通能力,為了改革調查局的人事與業務陳痾,任命蕭天贊做法務部長,接替施啟揚擔任第十二任「法務部長」,期望法治走上軌道
。因他做過兩年檢察官、九年法官,期間兩度擔任法院書記官長,後五度當選立法委員,都是黨提名競選而非不分區的立委(1975~1986),多次連任司法委員會召集人。
1986年(民國75年)辭卸立委之職,獲延攬擔任「行政院長」俞國華任內的政務委員,旋出任法務部長,成為臺灣地區第一位入閣的增額立法委員。於行政部門任內主持審查國安三法草案,並主導起草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重大法案。
國民黨第12、13屆中央委員,第14、15、16屆中央評議委員,第16屆中央評議委員主席團主席。
「法務部長關說案」
1989年,桃園地檢署檢察官彭紹謹調查一件關說案件,嫌疑人供稱幕後進行關說者是自稱「蕭委員」的政務委員蕭天贊,當時已任「法務部長」。彭紹謹在調查過程中,無法使用檢察院的書記官和司機,甚至生命都遭到威脅。最後,他選擇「以退為進」,在媒體的注目中,流著眼淚交出此案。
而在蕭天贊擔任政務委員任內所謂的第一高爾夫球場關說案,教育部承辦人何敏在應訊時,也堅說蕭只打過一次電話,並沒有說要他怎麼幫忙等等。但當年蕭天贊不服誣陷,僵持了四十九天,但媒體連篇累牘炮轟。使得蕭天贊即使心中坦蕩,卻為了為維護司法獨立審判空間以及社會安和,堅辭法務部長及政務委員職務。相關司法案件後經檢方偵結毫無證據,予以不起訴處分確定。可惜可能為國民黨內政爭而起的子虛烏有的冤案,讓一位國民黨從基層培養起來的絕佳人才,就此消失於臺灣政治舞臺。
由於蕭天贊十二年的立委任內服務鄉裡,深得民心,期間的1989年8月27日,還發生過他的嘉義縣鄉親一萬多人,在三家村福靈宮前集合,準備出發前往臺北蛋洗報社並向國民黨黨部陳情抗議的事件,蕭只好南下公開演講,力阻鄉親支持,才平弭了一場可能的暴動。
最後雖被認定沒有關說事實,但他在偵查期間已主動辭職下臺;而最諷刺的是,在於蕭自己擔任法官任內,是以拒絕關說著稱的,例如當年花蓮木瓜溪盜林案,涉案人之一是他內人的親表兄,弄到這位表兄的媽媽(即蕭嶽父的大姊)到嶽父家揚言自殺,蕭還不肯去關說的程度。
「蕭天贊涉嫌第一高爾夫球場關說」案,直至今天,造成該案的當事人不曾給過他任何說法,更沒有道歉。
後為了撫慰蕭天贊的清白,1989~1996年李登輝擔任「總統」時期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1989年8月任國民黨「憲政改革策劃小組」成員,10月獲聘為「國家統一委員會」研究委員。
1991年任「國家統一建設促進會」秘書長。
1993年6月任「中央通訊社」董事長,將原隸屬國民黨的黨營文化事業單位,改制確立「國家通訊社」的定位,並增設國外特約辦事處,加強國際新聞合作,為國發聲。
桑梓之光,蘭陵之光,兩岸之光
蕭天贊少年勤勉力學,青壯年為民服務、為國效力,老年則深信離頭三寸有神明,為上蒼義工,積極獻身宗教活動,促進兩岸交流與互信,以和平安定為基礎,謀求開放進步,增進人民福祉。病中仍堅持親筆完成「牛背上的法務部長蕭天贊自傳」與「玄德偈文集錦」,以惕勵青年學子,並供親友留念。
蕭天贊在逆境中秉持孝義為先、盡忠職守、奮勉從公的精神,展現堅強毅力,不向宿命低頭,忍辱負重,完成諸多不可能的任務。其一生經歷為二戰後臺灣政治社會發展的縮影。
與蕭交情逾半世紀的嘉義家鄉74歲村長高江滿說,16日清晨睡夢中,夢到部長來辭行,沒想到上午7點多就接到部長司機來電告之,「部長走了,我很不舍難過!」
高江滿說,蕭天贊夫妻生育2男3女,很早就搬離家鄉到臺北定居,蕭晚年雖有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但耳聰目明,到處演講,今年身體健康下滑,半個月前,他到臺北蕭部長住家探視,蕭狀況不佳在昏睡,沒料到,住進臺大醫院後,16日就傳出辭世。
他說,部長一生奉公守法,熱於助人又正直,部長過去當立委及國民黨社工會主任時,村內福靈宮神明選上部長當主委,部長未推辭,只說要守法,讓他印象深刻,他要帶鄉親北上弔祭,追思感念部長。
蕭天贊愛吃家鄉鮮蚵及白鯧米粉,多年前出版自傳「牛背上的法務部長」,返鄉與鄉親分享說,1973年到1984年選立委,受到鄉親熱烈支持,他清寒家庭出身,能夠有此成就,感謝鄉親長期栽培,他一直感念鄉情,成立蕭天贊教育基金會和蕭天贊慈善會,回報鄉親之恩。
中正大學當年決定設校,蕭天贊帶地方民代和仕紳力爭,政府終於選定設民雄鄉,中正大學5月10日邀蕭天贊到校座談,校長馮展華當場表示要設立蕭天贊獎學金,延續他的奮鬥精神。
蕭天贊宗長經常行走兩岸,為兩岸文化交流、為福建蕭下蕭氏宗祠建設、為湖南湘臺交流,為中華蕭氏宗親會服務良多。
引用臺灣蕭新永宗長的詩句為天贊宗長辭世敬輓:
蕭家大老承庭訓,
天佑東石繼祖光,
讚嘆蘭陵出賢者,
悼懷勿忘永貽芳。
天贊宗長,我族之光,遽然辭世,蘭陵共悼。
本人(蕭新永)曾有一書,請他寫序,誠蒙不棄,不日完成,益增該書之價值。
今聞蕭天贊宗長仙逝,表示不舍,並虔誠哀悼,也請宗長家人節哀為禱。
參閱臺灣中央社、中國時報、聯合報、奇摩新聞、光華雜誌、維基百科、中國國民黨全球資訊網、臺灣「立法院國會圖書館」、臺灣「總統府」等資訊。
蘭陵經典,源遠流長;復蕭糾肖,吾輩榮光。歡迎長按以下二維碼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可直接賞閱微信公眾號「蘭陵會」(ID:lanlinghall)及公眾號「蘭陵書院」最新資訊,公號任何圖文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處理。歡迎加微信 ixiaojun66 獲邀加入「蘭陵會(蕭氏文創中心)」微信群。公眾號管理員均為蕭氏志願者,歡迎轉發、賜稿及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