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成績 展職能
阜陽市司法局是阜陽市政府組成部門之一,也是政法機關重要組成部門。2019年3月,根據機構改革方案,原阜陽市司法局與原阜陽市政府法制辦公室重新組建為阜陽市司法局。
重組後的司法局,定位發生了全面深刻變化,職能貫通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普法各環節,形成「一個統籌(統籌全面依法治市)、四大職能(行政立法、行政執法、刑事執行、公共法律服務)」的工作總體布局,全面推進法治阜陽、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
為更好的發揮司法行政職能,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我們特別策劃了「亮成績 展職能——走近阜陽市司法局」職能宣傳系列活動。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走近社區矯正,了解今年阜陽市社區矯正工作有哪些亮點。
1 社區矯正是指將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裁定假釋、決定或者批准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置於開放的社區環境中,由司法行政機關在相關部門和社會力量的協助下,在判決、裁定或決定確定的期限內,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為惡習,並促進其順利回歸社會的非監禁刑事執行活動。
今年我市社區矯正工作緊扣學習宣傳貫徹《社區矯正法》主線,堅持依法、科學、精準矯正,促進社區矯正對象順利回歸社會,努力開創社區矯正工作新局面。
全力做好社區矯正系統新冠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全面排查,落實責任要求,杜絕風險隱患。全市社區矯正機構工作人員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安全穩定工作中,採取多種排查方式,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全面排查,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二是正確引導,進行心理疏導,加強重點幫扶。積極向社區矯正對象及其家屬宣傳防護知識,進行心理科普,提升其心理免疫力。同時,還開通24小時公益心理諮詢熱線,為矯正對象及其家屬免費提供心理疏導。三是嚴格管控,準確掌握情況,確保責任落實。疫情期間,不組織矯正對象集中學習、勞動、宣告等聚集性活動,通過信息化方式簡化報到程序,以電話談話、網上核查等手段為主開展日常監管教育工作。四是全員阻擊,勇擔當敢作為,投身戰「疫」前線。全市共有300餘名社區矯正工作人員投入到了防控一線,社區矯正對象也積極以實際行動感恩回報社會,積極捐款捐物共計60餘萬元。疫情期間,共有180餘名矯正對象參與志願服務,其中1名矯正對象經管理部門慎重審批後,作為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後因表現突出,經市中院裁定予以減刑,為疫情防控積極奉獻力量。
認真落實社區矯正工作基本任務
一是切實加強監督管理。嚴格落實社區矯正對象報告和走訪制度,重點抓好日常管理、外出管理、獎懲考核等工作,加大對重點執法領域的督查工作,有效預防和減少矯正對象脫管漏管。二是認真做好教育矯正。建立完善分類管理和個別化矯正措施,確保教育活動取得實效,不斷提升教育矯正質量。今年以來,累計組織集中教育12505人次,進行個別談話4882人次,進行心理輔導1216人次。三是紮實開展社會幫扶。加強協調民政、社保等部門為符合條件的社區矯正對象落實低保、社會救助、技能培訓等幫扶措施。今年以來,協調免費技能培訓64人次,指導就業或就學70人次,落實臨時性救助3人次。
著力推進購買社區矯正社會服務工作
加強協調、分類指導,確保購買服務項目落地見效,在全省率先引進第三方評估服務機構對全市購買社區矯正服務工作開展實地調查評估。詳細分析社會組織介入的工作內容、項目管理、工作機制等方面的現狀及問題,優化下一步購買服務工作,不斷推動社區矯正購買服務工作走深走實。
全市累計有6家承接社區矯正服務的社會組織,為購買項目直接服務的社工人員共計60餘人,累計服務社區矯正對象2300餘人,對社區矯正執法工作形成必要的補充和有力支持,促進了工作質量提升。
加強社區矯正領域黨風廉政建設,促進公正廉潔執法
印發《關於加強全市社區矯正領域黨風廉政建設的通知》,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執法警示教育、紀律作風建設,不斷推動動態監管和監督問責,進一步端正社區矯正工作人員執法理念,提升其公正廉潔執法能力和水平,切實把社區矯正領域黨風廉政建設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全力做好《社區矯正法》學習宣傳貫徹落實
一是印發《關於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學習宣傳貫徹工作的通知》。明確學習宣傳、工作保障、貫徹舉措等內容,對全市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二是成立《社區矯正法》學習宣傳專題小組。分章對《社區矯正法》進行解讀並拍攝教學視頻。組織徵訂《社區矯正法釋義》,做到人手一本,採取多樣形式組織工作人員開展學法活動。三是將《社區矯正法》列入全市重點普法宣傳內容。集中時間、集中力量、形式多樣組織開展《社區矯正法》宣傳活動,營造濃厚宣傳氛圍。四是組織拍攝《社區矯正法》宣傳視頻。通過抖音、公眾號平臺向社會宣傳《社區矯正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已於7月1日正式實施,以此為契機,我們主動應變,多措並舉,進一步提升阜陽社區矯正工作質量,幫助社區矯正對象順利融入社會,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供 稿:社區矯正支隊
編 輯:徐曉靜
審 核:苗菁菁
講述司法行政好故事
傳播司法行政好聲音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