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成績 展職能
阜陽市司法局是阜陽市政府組成部門之一,也是政法機關重要組成部門。2019年3月,根據機構改革方案,原阜陽市司法局與原阜陽市政府法制辦公室重新組建為阜陽市司法局。
重組後的司法局,定位發生了全面深刻變化,職能貫通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普法各環節,形成「一個統籌(統籌全面依法治市)、四大職能(行政立法、行政執法、刑事執行、公共法律服務)」的工作總體布局,全面推進法治阜陽、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
為更好的發揮司法行政職能,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我們特別策劃了「亮成績 展職能——走近阜陽市司法局」職能宣傳系列活動。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走近人民調解,了解今年以來阜陽市人民調解工作有哪些亮點。
人民調解,是指人民調解委員會通過說服、疏導等方法,促使當事人在平等協商基礎上自願達成調解協議,解決民間糾紛的活動。
針對當前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群體化、複雜化的特點,阜陽市司法局不斷推進關口前移、重心下移,積極打造多元化矛盾糾紛化解新模式,切實築牢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一、貫徹落實《安徽省多元化解糾紛促進條例》,健全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健全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銜接聯動工作機制,構建「1+4+N」的糾紛化解工作格局。加大與法院、檢察院、公安、信訪部門的配合,健全完善「訴調對接」、「檢調對接」、「警民聯調」、「訪調對接」工作機制,加強與糾紛多發領域和行業主管部門的對接,進一步推進全市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工作機制建設。努力構建以村(社區)、鄉鎮(街道)人民調解為基礎,以「四個對接」為支撐,以消費者權益、醫患關係、道路交通、婚姻家庭、勞動爭議、物業管理等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為補充的「1+4+N」的糾紛化解工作格局。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各類行專調解組織104個,設在法院調解組織10個,設在公安派出所調解組織168個,設在信訪部門調解組織40個。行業性專業性調解員315人,設在法院、公安派出所、信訪部門及其他調解組織人數590人。今年以來共調解各類行業性專業性案件6896件,接受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信訪部門及其他部門委託移送案件321件,完成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案件133件,真正實現案結事了。
二、堅持發展「楓橋經驗」,努力打造新時代人民調解工作升級版
1 積極打造市縣人民調解中心
指導推進縣區人民調解中心建設,依託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設立市人民調解中心,作為司法行政機關管理下、統一指導轄區內各類人民調解組織工作的綜合性平臺,實現力量整合、資源共享。
2 實施四大工程
一是排查工程。鞏固、規範村居人民調解委員會,構建觸角延伸、上下聯通的立體化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網絡體系。開展村(社區)每周、鄉鎮(街道)每半月、縣(市、區)每月一次的定期集中排查,在重要節點敏感時期開展專項排查化解活動,嚴格實行矛盾糾紛「零報告」、分級預警、重大社情報告和群體性事件的快速反應等工作制度,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今年以來,全市各級人民調解委員會共排查糾紛2154次,預防糾紛1631件,調解案件20257件,調解成功20076件,成功率達99.1%。
二是預警工程。定期召開矛盾糾紛分析例會,村(社區)等基層人民調解組織負責實時動態的輿情採集上報,司法所負責區域性基礎信息匯總和重大個案分析,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組織開展各自領域內糾紛專題分析,市、縣兩級司法行政機關對轄區內矛盾糾紛發生發展情況進行月度綜合性分析研判,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努力促進各類矛盾糾紛有效化解。今年以來通過人民調解新模塊生成並上報研判預警報告800餘份次,較好地實現了矛盾糾紛研判預警工作的流程化、常態化。
三是對接工程。聚焦處置矛盾糾紛的集中領域,將「訴調對接」、「檢調對接」、「警民聯調」、「訪調對接」作為人民調解參與矛盾糾紛化解的四個主要支撐,建立對接平臺,完善對接機制,規範工作流程,同時,加強與糾紛多發領域和行業主管部門的對接,進一步推進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工作。
四是攻堅工程。指導人民調解專家庫成員積極參與重大疑難複雜案件調處,發揮人民調解諮詢專家庫各領域專家的特長和優勢,為人民調解委員會開展專業糾紛調處提供諮詢意見和調解建議。
3
推進人民調解工作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建設
一是激發多元主體參與,優化人民調解組織隊伍。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公益性崗位等方式配備專職人民調解員,積極吸納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鄉賢」和退休法官、檢察官、民警等擔任專職人民調解員,打造專兼結合、優勢互補,水平高、能力強,適應新形勢下化解矛盾糾紛需要的人民調解員隊伍。目前全市共有人民調解員9931人,專職人民調解員1048人。通過建立全市專職人民調解員名冊,對專職人民調解員統一登記、編號、頒證,加強對入冊的專職人民調解員的管理,推進人民調解員隊伍規範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分級組織開展調解員培訓活動,全面提升人民調解員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健全人民調解榮譽制度,開展「優秀人民調解委員會」、「優秀人民調解員」評選活動,不斷增強廣大人民調解員的職業榮譽感。上半年全市共組織人民調解員培訓13104人次,表彰人民調解集體8個,個人23名。
二是推廣智能移動調解系統,創新調解方式方法。加強人民調解信息化、智能化建設,積極探索在線調解、視頻調解。潁上縣司法局積極打造指尖上的微調解,開設微信公眾號「潁上司法」「微調解」專欄,為群眾提供貼心便捷的在線調解服務。阜南縣司法局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思維,依託「村裡」APP探索出「網際網路+人民調解」新模式,提高了調解成功率。指導各縣(市、區)進一步豐富「12348安徽法網」電商式服務內容建設,積極製作和發布人民調解組織店鋪和產品,對業務受理及流轉等完成情況進行督促和審核。自法網建設運行以來,我市共建立人民調解組織店鋪246家,發布人民調解「產品」1091個,縮減了調解流程,縮短了調解時間,節約了調解成本,為人民群眾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調解服務。
4 積極推進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工作
加強與法院溝通聯繫,著重加強基層司法所與基層法庭之間的業務對接,規範司法確認文書,完善司法確認流程,理順部門銜接環節,探索建立司法確認綠色通道。定期通報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工作情況,協調解決存在問題。今年以來,我市共辦理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159件,無達成後起訴現象。
5
充分發揮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職能優勢,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2019年底,阜陽市全面建成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為全市28個商協會和2.5萬餘家企業提供人民調解服務。商會調解組織定期對會員企業進行矛盾糾紛排查,第一時間掌握糾紛情況和不穩定因素;發揮行業職能優勢,促成達成調解協議,及時化解風險隱患;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引導民營企業依法合規經營。今年以來,各級商會調解組織共受理調解案件135件,調解成功117件,解答群眾法律諮詢102人次,充分發揮了行業職能優勢,及時化解了風險隱患,營造了法治化營商環境。
6 探索打造個人(特色)調解工作室
結合「三聯四建」活動,市局創新發展傳統調解組織模式,進一步延伸基層調解組織觸角,依託清河辦事處人民調解委員會籌備建立了個人調解工作室,助力社區化解轄區內矛盾糾紛,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2020年5月14日,「老丁調解工作室」在卜子社區正式掛牌成立。調解室聘請了一名具有較高政治素質和法律素養、熱心人民調解工作的人員任專職調解員,同時積極吸納律師、基層「五老」人士參與人民調解工作,積極打造基層群眾信賴的調解室。
老丁調解工作室
供 稿: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科
編 輯:胡茜茜
審 核:苗菁菁
講述司法行政好故事
傳播司法行政好聲音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