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4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年來,禹城市司法局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強基固本、多調聯動、創新舉措,積極構築「大調解」格局,提升矛盾糾紛化解實效,打造「楓橋經驗」禹城樣板,為基層和諧穩定注入「強心劑」。
一、強基固本,推動調解組織「立體化」建設。完善12個鄉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475個社區(村)人民調解委員會,構建「市、鄉、村」三級調解工作格局,2019年全年共調解案件1012件,涉及金額512萬餘元,調處成功率、當事人滿意率均達到100%。在市法律服務中心設立人民調解諮詢窗口。在鄉鎮公共法律服務站成立鄉鎮人民調解團。設立村級人民調解辦公室,由社區(村)調委會和專職調解員組成,形成了組織協調、培訓指導、配合落實的三級調解工作網絡,為構築「大調解」格局打下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二、多調聯動,健全調解工作「多元化」機制。為建立科學有效的矛盾化解機制,切實實現矛盾糾紛就地化解、不上交,禹城市司法局強化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聯調。協調交警、衛生、工商聯、民政等部門,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先後成立了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委員會、婚姻家庭人民調解委員會、農副產品行業人民調解委員會和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等行業專業性調委會。2019年全年,共調解醫患糾紛9起,涉及金額24萬餘元,交通事故糾紛108起,涉及金額180餘萬元,信訪糾紛1起,涉及金額70萬餘元,調解成功率達到100%。協調公安局、市場監管局、綜合執法局等部門,設立警民調解室和行政調解工作室,疏導結合,源頭化解,提高行政糾紛化解效能。協調法院設立訴前調解工作室,開展訴前調解,做到應調盡調,降低維穩和訴訟成本,確保矛盾糾紛化解的便捷性、高效性。
三、創新舉措,打造調解工作「品牌化」樣板。 為築牢維護基層穩定的第一道防線,禹城市司法局不斷探索創新調解工作方式方法。通過設立品牌調解室,打造調解隊伍的「品牌化」。在每個鄉鎮和符合條件的村及行業專業性調委會設立品牌調解室,目前已設立「小龍調解室」、「和合調解室」、「民和調解室」、「願真調解室」等各具特色的調解室13處,為「大調解」格局組織隊伍注入「新鮮血液」。2019年開展「我的調解故事」主題宣講活動,邀請3名優秀調解員在12個鄉鎮(街道)巡迴宣講,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提升人民調解隊伍的專業水平。通過實施「星級化」管理,打造管理模式的「品牌化」。根據人民調解員的從業時間、工作能力、學歷水平等,從低到高劃分成一、二、三、四、五星級別,與積分考核掛鈎,與年度經費補貼掛鈎,與年終評先樹優掛鈎,從而調動調解員的工作積極性,推動調解員考核管理制度的完善。通過整合資源、聯動協調,打造糾紛化解模式的「品牌化」。定期組織矛盾糾紛排查,對各類矛盾糾紛進行梳理匯總和預測預警。開展了「大排查 早調解 護穩定 迎國慶」專項活動。聯合法院出臺《關於開展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禹城市行政爭議審前和解中心規則(試行)》,設立禹城市行政爭議審前和解中心。聯合市人社局在全市建立縣鄉兩級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網絡,建立起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及司法確認之間的聯動機制。
四、技術支撐,實現調解平臺「智慧化」運行。全面啟用「山東智慧調解系統」,推廣「山東智慧調解APP」、「山東智慧調解」微信小程序,對司法所、調解員進行系統應用培訓,並在群眾中廣泛宣傳,全面實現人民調解網上申請、網上受理、網上調解、網上歸檔,依託系統大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糾紛排查、協同指揮,為人民調解提供智慧化支持。依託 「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道交一體化平臺」,實現案件在線調解,年度平臺在線調解案件48件。在「禹城司法」微信公眾號中開設人民調解知識專欄,開設「找調解」服務便於群眾網上處理調解訴求,設立「法律服務面對面」視頻,使得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律師的在線諮詢、調解服務,在全市建成騰訊QQ視頻調處平臺,通過智慧調處平臺,創新建立起「村級負責人+人民調解員+法律顧問」工作模式。一系列「網際網路+」技術的運用,推動「大調解」格局向數據化、便捷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原標題:《【新時代「楓橋經驗」】禹城市司法局:「大調解」格局為基層和諧穩定注入「強心劑」》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