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上午,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提升國家治理效能,推進「楓橋經驗」在地方實踐及大調解制度中的發展,研究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項目:《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之大調解制度研究》,武漢大學法學院在其120報告廳,組織召開了新時代「楓橋經驗」研討會暨大調解制度課題推進會。省政府副秘書長、省信訪局黨組書記、局長張銀橋應邀參加,並以《「楓橋經驗」在湖南的創新和實踐》為題,介紹了我省開展「推動『楓橋經驗』湖南化」專題活動的有關情況。
張銀橋首先闡明: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本質是發揚中華民族「以和為貴」的傳統美德,通過發動群眾做群眾工作來調處人民內部矛盾,其基本方法是群眾工作方法;信訪工作的本質就是群眾工作,而且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必須始終用群眾工作的理念、方法、立場和要求,來調處群眾信訪反映的人民內部矛盾,這與「楓橋經驗」的本質是一致的。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強調:要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暢通和規範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訪制度,完善各類調解聯動工作體系,構建源頭防控、排查梳理、糾紛化解、應急處置的社會矛盾綜合治理機制。對照中央要求,結合湖南工作實際,今年來我們在全國首提「『楓橋經驗』湖南化」,在全省部署開展了推動「楓橋經驗」湖南化的專題活動,並納入全省全年十項重點信訪工作之一,深入推進「楓橋經驗」在湖南不斷地創新和實踐。
張銀橋重點推介了衡南縣的「屋場懇談會」制度、婁底市的「村民評議會」制度、長沙市芙蓉區的「東湖夜話」公開聽證平臺、永州市的「1+4+2+X」社會治理模式等四個典型經驗。並說明,通過對這些典型經驗的不斷推廣複製和創新實踐,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初步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元並舉、法治保障」的工作格局,訪調對接的制度功效初步顯現,社會力量得到有效整合,信訪工作制度不斷完善,信訪工作信息化、專業化、法治化水平不斷提高,信訪治理效能不斷提升,為我省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以高質量的信訪工作服務了全省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全省信訪情況呈現「三降兩好轉」的良好態勢,「五級書記抓信訪」的信訪工作格局持續鞏固,基層基礎不斷夯實,信訪矛盾化解有力有效,重點時段服務保障積極有為。
張銀橋還談到了自己對這些典型經驗做法的分析和思考,認為這些典型經驗做法都是運用湖南化的「楓橋經驗」,充分發動群眾做群眾工作來調處群眾之間的矛盾。對如何運用「楓橋經驗」和調解的方法,來調處群眾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之間因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和執法不公、司法腐敗等引發的「官民」矛盾,下步湖南將作積極的探索和實踐。並就下步如何鞏固提升我省開展的推動「楓橋經驗」湖南化活動成果和成功經驗作法,統籌推進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湖南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由「盆景」變為「風景」,提出了工作思路,得到了與會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
往期回顧
張銀橋:以高質量信訪工作服務湖南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張銀橋到株洲調研信訪工作
湖南省信訪局召開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第九次學習會議
掃描關注我們
【來源:湖南信訪】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