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失利後,你應該怎麼樣重新選擇?

2020-12-16 騰訊網

高考分數下來了,到處充斥著有關高考的信息。

市重點的美女學霸斬獲本省的理科狀元;隔壁單元15樓那個在四中讀書的孩子超過了一本分數線56分;甚至還有12歲的孩子高考成績高出二本分數線28分的新聞。

高考之後,大家只是關心那些「好學生」的成績,似乎沒人在乎你,那個發揮失常的你,那個離一本線差2分的你。

點擊播放 GIF 0.2M

最好的朋友給你打電話, 興奮的訴說著自己的高考成績,他考得不錯,不出意外去全省最好的那所大學應該沒有問題,而平時平均分比他高30分的你,只能微笑的搖搖頭說「恭喜」。而誰又知道,高中三年你考得最差的一次,竟然是高考。

父母並沒有責備你什麼,反而不停的安慰你,和你的聊天也變得小心翼翼,很少提起關於高考的任何話題,但是你總是不經意的撞見他們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唉聲嘆氣。

又接到了班長的電話,同學聚會要不要約起。你含糊其辭的應和著,心裡卻想的是拒絕的藉口。沒臉去,一貫驕傲的你,不知道如何面對同學,更不知道如何面對一個如此落魄的自己

復讀吧,用一年的時間換回本該屬於自己的人生。但是花費一年的時間去承受比高三更大的壓力,你真的可以嗎?你在問自己,問那個焦慮緊張不知道如何選擇的自己,問那個茫然未知害怕重蹈覆轍的自己。

那就這樣吧,隨便報一個學校也挺好,你反覆瀏覽著院校的信息,不停的比對著歷年的分數線。可是你真的甘心嗎?你在問自己,問那個成績不盡人意的自己,問那個不願將就但束手無策的自

你焦慮,你迷茫,你無奈,你憂傷……

可是你還能怎麼辦呢?

一直以來,在很多人眼裡,高考是中國學生人生的必經關口,甚至是他們出人頭地的唯一途徑。他們覺得分數就是一切,考不上一所名校一輩子都完了。

而事實上,在今天的中國,高考已經不再是唯一的出路。

出國留學,也是一種值得體驗的人生選擇。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國外名校在國內的知名度和認可度逐年提高,越來越多中國學生選擇出國深造。

然而,許多人還對出國留學還存在誤解,認為留學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或者長久、複雜的準備,是普通家庭遙不可及的。

其實,留學並不奢侈,也沒有那麼困難。

成績優異的留學生可以申請獎學金來減輕經濟負擔,而且很多歐洲國家的公立大學是不收取學費的。

許多國外名校甚至可以用高考成績直接申請,免去了參加國際標準化考試的繁瑣準備和昂貴考試費。即便已經入學國內大學,也還可以通過轉學出國去讀更好的世界名校。

出國留學也可以是高考之後的選擇之一。

美國

美國是中國留學生最多的國家,也是對於高考考生來說入學方式選擇最多的目的地。目前至少有6所高校承認中國高考成績,並且芝加哥大學在內的許多名校,可以免SAT(學術水平測試)、AC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僅憑語言考試成績申請入學。

美國的大學一般是在秋季入學,如果走正常申請程序,需要在12月前遞交申請,明年秋季才能入學,這樣大概需要一年的Gap Year(間歇年)。美國大學的申請一般在1月截止,所以,在12月前,你需要努力準備語言考試,有能力的話也可以挑戰一下美國高考,並且準備申請文書和推薦信。

如果想節約準備時間,也有幾種選擇:

春季入學:美國學校也在春季學期(一般開始於1月)招收新生,但春季入學的申請截止日期最晚不超過9月,所以想要明年春季入學的同學,現在就要馬上開始申請了。

「雙錄取」:「雙錄取」也叫「有條件錄取」,一些美國高校為語言不過關的國際學生準備的橋梁課程。可以讓國際學生先進入名校一邊進修語言,一邊上一些基礎課程,在修完一到兩個學期之後,如果語言成績和GPA能夠達到學校要求,就可以順利入讀名校。

社區大學:美國社區大學可以為所有高中畢業者提供兩年的高等教育,門檻低、學費便宜、課程實用,可以今年秋季直接入學。許多留學生選擇先去社區大學適應美國生活,學習英語並修一些學分之後再轉入正規大學。

轉學:如果你的高考成績可以入讀一個相對不錯的大學,也可以考慮先在國內入學,然後再轉學去美國。這樣可以多兩年時間準備語言考試,但同時也要努力保證GPA能維持在至少3.5以上,才能轉入更好的大學。

從要求的角度來看,春季入學>秋季入學>「雙錄取」>轉學>社區大學。

從開銷的角度來看,大概:秋季入學>春季入學>「雙錄取」>社區大學>轉學。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判斷自己更適合哪條道路留學去美國。

英國

日不落帝國也是很多留學生的選擇。目前有個別大學接受高考成績+雅思成績直接入讀大一,但大部分英國留學生選擇通過預科進入英國名校。

預科學校的選擇有很多,可以在國內讀,也可以在英國選擇合適的機構或大學讀。

去英國讀預科一般要求雅思4~5.5分,需要提前準備語言成績,並向預科學校或對應大學遞交申請。

在國內讀預科的要求比較低,適合還不適應英語教育的同學。在國內預科通過A-Level考試和雅思成績也可以申請進入英國名校入讀。

加拿大和澳大利亞

同為大英國協國家和熱門留學地,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都對高考成績有很高的接受度。

澳大利亞的「八大名校」中,除墨爾本大學外,都認可高考成績,其中:雪梨大學、新南威爾斯大學、蒙納士大學和阿德萊德大學一般要求一本線以上,其他學校一般要求二本線以上,雅思成績在6~7分以上,就可以直接入讀本科。因為澳大利亞主要在2月入學,申請一般在10月底截止,所以儘量要在10月前準備好語言成績。

加拿大50%的院校認可中國的高考成績,學生要進多倫多大學、滑鐵盧大學等一類大學,高考成績至少要在550分以上(750分滿分),其他大學也要求學生的高考成績在500分以上。

雅思成績一般要求在6.5以上,且每項不低於6。部分學校可以免雅思成績有條件錄取,但要在入學時接受英語水平測試。

同英國相似,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名校也可以通過先讀預科再入學的方式進入。

歐洲國家

一些歐洲國家也是認可高考成績的——

法國的公立、私立大學基本都認可高考成績,一般要求文化課不低於450分(滿分750),個別學校還要求雅思5.5分以上。

西班牙約有50所大學承認中國高考成績,並且在高考成績的基礎上要求西班牙語水平達到B2以上。

義大利所有涉及「馬可波羅計劃」與「圖蘭朵計劃」的學校都認可中國高考成績,一般要求在400分以上(滿分750)。

德國也有很多學校認可高考成績,基本在當地二本線以上就可以入讀預科。

而且這些國家的公立大學,都是可以免學費的。

其它亞洲國家和地區

新加坡大部分高校要求申請人提供高考成績,且分數越高,可申請的學校越好。想上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3所公立大學的學生,高考成績要在一本線以上,且雅思語言考試成績達標。

馬來西亞不需要高考成績,只要高中平均成績超過78(百分制),並且雅思成績符合要求,就可以入讀馬來西亞的公立大學。

日本和韓國比起高考成績,更看重日語和韓語水平。可以通過考語言考試、讀預科或「雙錄取」模式入學。

一些香港名校也面向大陸招收高考成績達到一本線以上的同學。如果你的高考英語成績在130分以上(滿分150),還有可能拿到獎學金。

首先,要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想法和家庭經濟情況選擇想去的國家和幾所適合自己的學校,準備語言考試,制定申請計劃。

如果你想去英語授課的學校留學,為了提高錄取率,節約準備成本,可以考慮同時申請多個國家的院校,也就是多國聯申。

隨著各國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不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的留學做法似乎更加明智,選擇多國聯合申請就是一個適應時代變化的高性價比方案,不僅穩妥,還為自己的未來提供了更多種可能性。

雖然用高考成績可以申請直接入讀部分國外名校,許多學校在高考成績的基礎上對語言成績也有要求,而且還可以直接用語言考試成績去申請名校,給自己給更多選擇,因此語言成績也必不可少。

對於申請者來說,語言成績是留學申請準備中最難過的一道坎,沒有比早點拿到一份具有含金量的語言成績更靠譜的事了。雅思作為全球認可度最高的語言考試,不僅已經得到了美國、英國等主流留學地的廣泛認可,還受到多數歐洲院校英語授課課程的青睞,是多國聯申最好的選擇。

同時雅思也更符合中國學生的筆答習慣,考試內容相對更簡單,更容易短期備考,節約時間和精力。

你可以先找一份雅思模擬測試,仿照高考英語的方式筆答一下,測測自己的英語水平——如果你現在就能達到雅思6.5分以上,可以考慮抓緊時間申請美國春季入學、挑戰申請美國秋季入學獎學金和大英國協國家的一類大學。

如果你的水平在5~6分,你也有短期提高的空間,可以通過集中學習,衝擊6.5分以上,去申請世界Top100的大學。

如果你的水平在5分以下,那你應該考慮放寬你的申請周期,或者先入學預科或者社區大學、國內大學,給自己更多的準備時間提高英語水平和成績。

若你傾向於去非英語國家留學,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水平去決定在國內先修語言還是先去外國邊讀預科邊學語言。

在一些接受高考成績的歐洲國家,雖然公立大學免學費,但直接用高考成績申請,可能需要讀半年到一年的預科才能轉入大學,而預科是要自費的,所以提前學習語言也會節約更多在國外的開銷。

不僅如此,留學申請中,文書和背景也十分重要。還需要多多在學習之餘豐富自己的活動經歷,或者發現一些自己身上與眾不同的亮點。比如,前幾年曾有一位同學因吃遍亞洲所有口味的方便麵被美國名校錄取。

當然,他的成績肯定也是需要滿足學校要求的。但對於海外名校來說,成績以外的經歷也可以讓你脫穎而出。

傳統應試教育的薰陶,使得大多數的中國考生覺得人生只有高考這一條路。而經歷過的人才知道,高考只是青春年華的一個縮影,眾多人生道路中的一種選擇。

隨著教育全球化的趨勢日漸提高,人生的選擇絕不只是高考這一種。只要規劃得當,通過高考分數,不僅可以申請國內的大學,甚至同樣的分數,可以被世界排名更高的名校錄取。

其實高考從來就不是人生的獨木橋。高考很重要,但重要的不是高考本身,而是你的人生究竟要怎麼過。

別讓高考限制了你的想像力,人生中的考試有很多次,但人生只有一次,提升學歷的方式不一定只有高考一種,名校夢想只要你敢去嘗試,就一定可以!

相關焦點

  • 高考失利的我,現在怎麼樣了
    如果不是這次的疫情,這兩天應該是全國統一高考的日子,昨天上午語文,下午數學,今天上午理綜/文綜,下午英語。伴隨收卷鈴聲,走出考場,學校門口大家應該也在討論作文題目難不難吧,同時,青春也散場了。最近看到一個話題,就是說那些高考失利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我看到大多數的回答都是「能怎樣」、「還活著」。確實,高考失利並不能怎麼樣,失利的是高考,又不是我們的人生。
  • 高考失利後還有哪些選擇?
    家長在安撫好孩子情緒的情況下,應該與孩子認真總結分析一下失利的原因,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分析以下幾種選擇,看看哪一條路更適合孩子。其實自高考至今復讀的人數並不是一個小的比例,以2019年為例,高考報考人數為1031萬,之後選擇復讀的考生的比例達百分之十七點四左右。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或許這個比例還會有所上升。90年代筆者在山東參加高考,那時公立學校是有復讀班的,當時見過通過復讀考取名校的,也見過在復讀四、五年壓力下變得有些神經質的老油條。所以在選擇復讀時,首先要分析上一場失利的原因,針對自己的薄弱點有的放矢的加強訓練。
  • 高考失利後選擇馬來西亞留學怎麼樣?
    馬來西亞留學現在國內大學生比較普遍,國內的三本學校就業難度比較高,所以這讓高考失利的學生感覺到十分的為難。其實高中生不必過度的擔心,去馬來西亞留學也是一種出路。儘管有些學生高考成績與國內一本或者二本無緣,但是如果申請赴馬來西亞留學的話,有可能獲得進入這些和國內重大大學同一檔次的馬來西亞名校的機會,這才是真正意義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 高考失利,你會選擇復讀嗎?父母多看看
    第一類,在學校的平時成績特別好,可是就是在高考的時候發揮失常了,這類同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學霸」,如果心裡十分不甘心的話,可以選擇復讀,但是建議復讀期間不要過於趾高氣揚,不然帶給你的失落會更多;第二類,心理素質極好,願意吃苦耐勞,心態好,是「戰勝」高考的關鍵因素之一,如果你的成績一般,但是心態很好,可以考慮復讀。俗話說「笨鳥先飛」,只要你多多努力,成績是一定會上去的。
  • 高考失利後
    02我們為何而悲傷打開知乎的時候,首頁給我推送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關於高考失利的,我點了進去發現其實大多數人的傷心大多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自己的努力卻換不回來同等的回報高三就像煉獄,一邊磨練你的身體素質,一邊考驗著你的抗擊打能力。
  • 專業觀察 | 中高考失利,出路在哪裡?
    小覃的這種行為會讓她的父母非常擔心事實上很多孩子在中高考失利後會覺得自己的人生沒有什麼出路了於是就想著早點出去打工為家庭分擔中高考只是學歷教育道路上的一道關卡如果你的中高考成績不理想又覺得自己好像沒有辦法成功考取大學那小歐建議你可以考慮職業教育的道路
  • 高考失利想要復讀,應該怎麼選擇呢?私立高中好還是公立職高好?
    高考馬上結束,考生紛紛表示今年的高考實在太難了,已經打算好復讀了。其實對於高考失利的學生來說,復讀確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那麼現在問題來了,高考復讀,學生應該選擇私立高中還是公立職高呢?首先我們應該了解一下私立高中和公立高職都是什麼類型的?
  • 高考失利後,我的人生就完了嗎?
    一、高考是人生的必經之路,高考只是人生的必經之路,是普通人去跨越階層的門檻,即使失利也並不是你的人生完了二、即使高考失利,你的人生也從未完蛋1高考發揮不好,考差高考我們可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考好,沒發揮好,後果就是去不了自己喜歡的大學等等傷心的事情,可能復讀,可能就去讀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學校或者不喜歡的專業,但是學姐想告訴你,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 「分析」高考失利後是應該打工還是繼續讀書學習?
    高考失利,學校不理想、專業不熱門,就業率一再下落,那麼,這樣的大學讀還是不讀呢?是應該去打工還是應該繼續讀書學習?小編上網搜了下,發現有這個困擾的同學還不少,但能給出中肯回答的卻廖廖無幾,那今天就來給這些煩惱的同學分析一下。
  • 高考失利到底應不應該復讀?
    高考失利應不應該復讀?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許多學生和家長。下面我們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仔細地探究。高考失利大體分兩種:一是考試成績不理想,二是報考學校不理想。第一類情況是高考成績不理想。如果平時的成績可以輕鬆上本科,但是高考卻由於緊張或其他特殊原因,成績只能讀專科,考生可以考慮復讀。因為高考之後所讀的大學,就是一個人的第一學歷,很多情況下,就算一個人最終學歷是博士,填表格的時候也有第一學歷一欄。很多招聘單位也把第一學歷作為一個硬性指標。
  • 高考失利,選擇復讀還是去上個一般大學,不同人群不同選擇
    所以我們到底應該選擇復讀還是上大學,那就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樣的人適合復讀?01適合復讀人群平時成績就十分優秀,高考失常發揮,不想將就。復讀的一年時間裡,對復讀生考研最大的應該就是你的心態了。這未知一年中,任何一件小事都會成為你崩潰的導火索,從而影響你的心態。於是心態都崩了的你,何談高考,哪有再來一次的勇氣?有持續的動力。在復讀這場戰役中,不竭的動力是獲勝的關鍵,你需要這樣的動力貫穿這艱難的一年,倘若沒有復讀於你而言將會難上加難。強大的自信。
  • 高考失利選擇輕生。孩子,人生不是只有高考
    每年高考中考出來成績之後,都會有幾個新聞事件,在講述學生因為高考失利跳河或者跳樓的悲劇發生。孩子輕生前留下遺書,文字裡講述自己辛苦奮鬥幾年的辛苦沒有得到成功的回報,滿是壓抑和心酸,又充滿了對父母的愧疚。
  • 高考失利能否選擇藝考復讀?都有哪些限制?
    也就是說,不管你是不是復讀生,只要符合上述條件,你都不能報名參加高考。 復讀生在招錄時不會被歧視 很多復讀生都有擔心在高考招錄時會不會被歧視,我們明確地告訴大家:不會!
  • 高考失利,是應該復讀還是讀專科?
    每年高考結束後,有一部分同學歡呼雀躍,也有一部分同學暗自神傷。高考失利是應該復讀還是將就著上個專科,亦或是結束學習生活,出去工作?其實對於不同的情況小編是有不同的建議的,希望你在仔細閱讀下文後,再去決定自己是否適合復讀,是否應該復讀。
  • 高考失利,可能成為你開掛人生的開始
    我想對考好的同學說,恭喜,你為自己贏得了一個漂亮的開始。我想對失利的同學說,淡定,高考只是一個點,踏實努力的人在哪裡都會發光。我見過有人在高考中成為黑馬,大學卻荒唐頹廢,20多歲不得不選擇復讀。我們能否將高考的失敗轉化成為開掛人生的開始呢?這就要看你對待未來人生的態度了。其實,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說,很大一部分人高考失利的極端痛苦來源於對即將來臨的辛苦生活的厭惡與強烈的虛榮心。事實上,高考本沒有失利這一說,所有偶然結果的產生一定有它的必然原因。它們互成因果,影響著我們的過去和未來。
  • 高考失利過後······
    即使失利,我也不能再次復讀,一方面高考政策在下一年已經改變了,另一方面我沒有勇氣再來一遍。高三,我在尖子班,成績上上下下,好的差的,我都經歷過,就像是在坐過山車,在瞬間走上巔峰,在瞬間跌入低谷。在這期間,我也會迷茫,會莫名其妙地感到難過。
  • 中考失利,該如何選擇
    中考失利有哪些出路?中考失利,能留給你選擇的路並不多,首先,可以選擇復讀。復讀可能是很多中考失利的學生都想過的問題,但復讀的壓力真的很大,壓力有來自家人,有來自自己的懊惱,未來一年能不能考好,這還是未知數。所以,選擇復讀需要謹慎。
  • 高考失利!小方法來調整,聽聽心理醫生怎麼說
    今年來參加高考的考生規模高達1071萬人,人數創歷史新高,競爭非常激烈。現在高考成績也出來了,可能有部分考生因為緊張或者是其他原因使得高考成績沒有預想的那麼理想,從而產生了挫敗感。如果有緊張情緒,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把它外化出來,比如寫下來、畫出來;也可以找你信任的人,比如好朋友、爸爸媽媽、老師進行傾訴。說出來之後,不一定需要得到具體的建議。很多時候,說出來的這一刻,情緒就得到了緩解。適當的轉移注意力也是很好的方法,約幾位要好朋友或親人去旅遊一下,或者去欣賞演出,或者找一件你最喜愛的事情去做。當你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或為好友的歡樂交談而興奮時,你會忘記憂愁。
  • 2021年多省全面實行新高考制度,2020年高考失利後還能復讀嗎?
    022020年高考失利後,復讀難上加難高考改革後,大部分省市都陸續考試使用全國卷了,這就代表著試捲風格會出現一些變化,同一個知識的考察點也會有很大的不同這就意味著,以後複習生重新參加高考只需要重考語數外就可以了,這對於很多復讀生來說是一個好機會。另外還有部分省份是2022年實行新高考制度,比如甘肅,寧夏,廣州,新疆。
  • 高考失利,應該何去何從?勉強選一所大學抑或復讀?
    隨著高考成績和分數線的揭曉,2020年高考已經塵埃落定。幾家歡樂幾家愁,雖然做了充分的備考準備,但是,高考畢竟是一種選拔性考試,肯定有很多小夥伴考得不是很理想。以後的路應該何去何從?是勉強選一所大學呢?還是選擇復讀?很多考生都很迷茫,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你。